1、因此,要想提高朗读能力或成为口语表述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训练的促进作用。二、 教学方法(主讲朗读技巧)一、 准备技巧 理解主题(研读作品,披文入情),把握基调(内明于心,外达于人),具体感受(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内在语挖掘),整体品味(全篇试读、揣摩节奏)。 这里,我们重点讲解具体感受和节奏单元两个问题。(一)具体感受 包括形象感受、逻辑感受(包括内在语挖掘)及感情调动(情景再现、情景联想)等。 1.形象感受。指朗读者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时间觉、空间觉、运动觉的综合感知。即视觉上要有画面感,听觉上要有音乐感,嗅觉上要有气味感,味觉上要有滋味感,另外还要有时间感、位置感、方向感、距离
2、感和身体器官与肌肉的运动感等。 味觉:如杨朔荔枝蜜一文中的片段。“热心肠的同志送给我两瓶儿。一开瓶子塞儿,就是那么一股甜香;调上半杯一喝,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这就是嗅觉想象引起的嗅觉感受,当朗读到“一开瓶子塞儿”时,会不自觉地抽一下鼻子,深吸一口气,一股甜香味扑鼻而来。 听觉:如第一场雪“树木的枯枝被雪压断了,偶尔咯吱一声响。”“咯吱”这个象声词,就要读得身临其境。 视觉、触觉、运动觉:如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儿,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
3、悄的,草软绵绵的。” 又如“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欣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
4、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2.逻辑感受 朗读时要弄清作品中的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全篇的思想发展脉络,层次、语句之间的内在联
5、系,认真体会和把握主次感、并列感、对比感、递进感、总括感、转折感、因果感等多种感受。 如“秋天来了,成熟的果实却低下了头。它不是在孤芳自赏,也不是在自我陶醉,更不是在哀泣自己将跌落枝头。它是在想:我是怎样成熟的呢?”总体上看,第一、二句是并列,二、三句是转折。仔细分析,第一句的两个分句是并列,第二句的三个分句是并列和递进。 这里,要特别注意,在把握显性逻辑关系的同时,还要把握隐性的逻辑关系,即挖掘内在语,或者叫作挖掘“潜台词”。 如海洋与生命:“水是新陈代谢的重要媒介,(如果)没有水,(那么)体内的一系列生理和生物化学反应就无法进行,生命也就停止。(因此)在短时期内动物缺水要比缺少食物更加危险
6、。” 还有一种内在语,就是文字中蕴藏的思想内容,赋予了言语一定的思想、态度和感情色彩,这种情况就比较难把握。如海燕,整篇文章都是用的象征手法,我们必须揭示出文字中所蕴藏的深意,才能准确、贴切地把握作品,调动感情。像第七节:“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语句本质就是:反动势力越来越残酷地镇压革命。“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空中,去迎接那雷声”,语句本质是:革命人民勇往直前,去和反动势力进行殊死搏斗。由此引发出我们仇恨反动势力,同情、讴歌革命力量的感情。 (二)节奏单元 节奏单元是指朗读中根据表达的需要,从语音、语义等角度,对语句进行切分所形成的语言片段。一个语句可以是一个节奏单元,也
7、可以有多个节奏单元。最小的节奏单元可以是一个词,较大的节奏单元也可以有4、五个词语或词组。 切分节奏单元可以帮助朗读者找准停连的位置,攻破长句子朗读的难关,杜绝停顿断句不当的问题,同时,是自己的朗读具有韵律感。 如莫高窟:“莫高窟壁画的内容 丰富多彩, 有的 是描绘古代劳动人民 打猎、 捕鱼、耕田、 收割的情景, 有的 是描绘人们 奏乐、 舞蹈、演杂技的场面, 还有的 是描绘大自然的 美丽风光。 其中 最引人注目的 是飞天。 壁画上的飞天,有的 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 反弹琵琶,轻拨银弦;有的 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 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 舒展着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 精美动人的壁画
8、,就像走进了 灿烂辉煌的 艺术殿堂。” 二、表达技巧 理解分析作品,具体感受作品,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最终要通过有声语言把作品表达出来。朗读的语言表达技巧,实际上就是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在语调上的应用,具体地说它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语速等。 (一)停连 停指停顿、中止,连指连续、延续。停和连是有声语言的“标点符号”,它不仅是朗读者、听众心理及生理上的自然要求,也是语义表达的重要手段。 1.常用停连方式 按标点符号停连。顿号急停紧连;逗号间歇长于顿号;分号、冒号停顿较长;句号、问号、叹号停顿最长。破折号、省略号随语言环境变化,伸缩性较大。 标点符号是停顿标志,但不能死搬硬套
9、,要根据语气和表意的需要适当处理。例如:大猴子听见了,|跑过来一看,|也跟着叫起来:|“糟啦,糟啦!月亮掉在井里啦。”(冒号的停顿时间应跟前两个逗号差不多。第三个逗号则不能停,甚至叹号也可以不停。这样,可以表现猴子吃惊着急的情态。) 按语组停连。按语组停连,是指在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按照词语间语法关系所作的停连。一般,主谓之间、述宾之间、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等,都可以停顿。“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语组停顿相对来说,比标点停顿的时间稍短些,有时甚至是极短暂的。) 区分性停连。中国队打败了美国队/获得冠军。 节拍停连。节拍停连是为了显示语流节奏
10、而处理的停连。在朗读诗歌时常常运用。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强调性停连。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角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两处停顿,一字一顿,表达了对小女孩儿的无比同情,“冻”字后感情延续的停顿,更把作者对不平等社会制度的强烈愤恨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真可谓是此处无声胜有声。) 并列性停连。“一个夏天,太阳/暖暖的照着,海浪/在很远的地方奔腾怒吼,绿叶/在树枝上飒飒地响。”其中“太阳”、“海浪”、“绿叶”并列,稍加停顿会使语意更为明确,有声语言更富有美感。 领属性停连。他/当过营业员,在报社干过记者,做过电工。(在“他”后作比后面
11、逗号更长的停顿)。 停连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上面的几种外,还有逻辑停连。逻辑停连是为了加强语调、语意、观点或表达某种感情所做的停连。包括在思索、判断处安排停顿,在引起反思、回味处安排停顿,在紧张、惊愕处安排停顿,在感情哀怨、悲痛、恼恨处安排停顿。这种停连可以丰富语义内容、加强感情色彩。例如都德的最后一课结尾处,韩麦尔先生的一句话:“放学了,你们/走吧。”(韩麦尔先生很不愿意但又不得不结束这最后一课,当他说到“放学了,你们”时,痛苦、激动地心情发展到极点。朗读到此处声音戛然而止,运用逻辑停顿强调感情,加以渲染。然后再克制住感情冲动,道出:“走吧!”如果“你们”后不停顿,直接读出“你们走吧!”
12、就难以将人物极其复杂的心情充分表现出来。 2.逻辑停顿方式 徐停,即声断气不断,意念情绪连绵不断。道一声珍重/珍重,道道一声/珍重,那声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徐停处理,造成一种回旋的意念和氤氲的氛围,更好地表达离愁别绪。) 急停,即迅速收气敛声,使语流出现极短的顿挫。新中国的航标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急停,突出号召性,鼓动性。) 强停,即屏住呼吸中断气流,一字一顿,如拔强弓。昨天,/日本政府/已经发动了/对马来西亚/的进攻。 长停,即停顿的节拍相对拖长,造成一种如步空谷,回音缭绕之感,表现出气势上的雄浑,豪放。北国/风光,千里/冰
13、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 3.常用停连技巧 扬停强收(雄壮、自豪、坚定):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沸腾了。 落停缓收(情景交融、意味深长):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停后徐连(细腻感情、赞美祝福):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 停后紧连(紧张情势、急遽变化):转瞬之间,你就能听到春雷轰鸣般隆隆的潮声,接着高头大浪,/滚滚而来,/水声隆隆而地动,/巨浪滔滔而掀天。 直连(有标点但内容连接紧密,不用换气,顿号最典型):山川、河流、树
14、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曲连(短句间的逗号,前一个词语的尾音与后一个词语的开头有间隙,但不换气):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丑石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