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30.66KB ,
资源ID:14161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4161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氨基酸代谢.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氨基酸代谢.docx

1、氨基酸代谢第十章 DNA的生物合成 一、基因(gene)1868年瑞士外科医生Miescher从脓细胞中分离到核酸, 1909 Johannsen首先提出用基因代表遗传物质。而关于基因的本质直至五十年代后才得以逐渐揭示。定义:DNA分子上编码生物活性产物的功能片段。这些生物活性产物包括蛋白质和RNA。二、中心法则(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DNA上的 基因只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只有表达出来才有意义。在生物体内基因表达的具体方式主要是蛋白质。1、1958年Crick基于诸多室验依据提出生物体内遗传信息表达的基本规律中心法则: 转录 翻译复制 D

2、NA RNA 蛋白质 逆转录1970年H.Temin发现了逆转录现象,使中心法则得以扩充。2、复制(replication):以D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其本质是将遗传信息由亲代准确地传给子代的过程。3、转录(transcription):以DNA 如模板合成RNA 的过程,即将遗信息由DNA传给RNA 的过程。4、翻译(translation):以RNA的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即将遗传信息由RNA传给蛋白质的过程。5、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指遗传信息由DNA经RNA最终表达为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转录、翻译两个步骤。6、逆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

3、)以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即将遗信息由RNA逆向传给DNA的过程。其遗传信息传递方向与转录相反。故名逆转录。本篇以中心法则为主线索,着重阐述遗传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复制、转录、翻译)。在此基础上,介绍基因表达的调控和分子生物学的新技术。DNA的生物合成包括复制和逆转录,复制为大多数生物所共有,而逆转录只存在于个别生物体中,故本章着重讲述与复制相关的内容。第一节 复制的方式半保留复制 当细胞分裂时,DNA即开始复制,其主要特征为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一、半保留复制的定义:DNA的两条链均可作为模板,合成出子代DNA与母代完全相同,且一条

4、链来自母链,一条链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 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二、半保留复制的实验依据:1953年Watson和Cmick在提出双螺旋模型时即已推测出复制方式。1958年M.Messelson和F.W.Stahl用实验加以证实。实验方法见P221图11-1三、半保留复制的意义:由于DNA分子中两股链有碱基互补关系,一条链即可确定其互补链的碱基序列。按半保留复制的方式,子代保留了亲代的全部遗传信息,通过基因表达,决定了子代生物的特性和类型。故半保留复制的意义为:保持了代与代之间DNA序列的一致性,体现了遗传过程的相对保守性。第二节 参与复制的酶参与复制

5、大分子物质有:1、底物(substrate):dNTP(N:A、T、C、G)2、模板(template):母代DNA的两条单链。3、引物(primer):为一有3OH的寡核苷酸。4、酶和蛋白:包括聚合酶、解链解旋酶、引物酶、连接酶等。一、DNA聚合酶全称为DNA dependent DNA polymerese(DDDP),1958年A.Kornberg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pol,并在试管内证明了其聚合酶活性. (一)DDDP催化的反应较清楚的是原核生物的DDDP。1、53聚合活性以母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规律,DDDP 在引物3OH上逐个加上dNTP使新链延长,见P223反应式为(dNMP)n+

6、dNTP (dNMP)n+1+PPiDDDP的聚合方向只能是53。2、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ae)活性:表现为3-5外切酶和5-3外切酶活性。3-5外切酶在复制的校读及损伤修复中起作用,5-3外切酶则在引物切除及损伤修复中起作用。(二)种类1、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E.coli中有Pol、Pol和pol,三者在细胞中的分子数之比为400:40:20,但活性pol是Pol的10倍以上,故认为pol是复制中起主要作用的酶。pol的分子量约140KD,由10种亚基组成不对称的二聚体(图11-5A),有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每分钟催化约105个核苷酸聚合。其中、组成核心酶,亚基有5-3

7、 聚合酶活性,亚基有3-5外切酶活性及碱基选择功能,亚基可能起维系二聚体的作用。两边的亚基起结合模板的作用。其余的亚基统称为-复合物,具体功能尚在研究中。Pol的分子量约为109KD,为单一肽链,以螺旋为主,有A-R共18个螺旋区(图11-5B),有聚合酶、3-5外切酶和5-3外切酶活性,每秒钟催化约10个核苷酸聚合。由于Pol只能催化合成约20个核苷酸,即从模板上脱离,故主要在校读和修复中起作用。在特异蛋白酶作用下,Pol可被水解为67KD和36KD大小两个片段(图11-5B的F、G螺旋间):大片段又称Klenow片段,具有聚合酶和3-5外切酶活性,小片段具有5-3外切酶活性。这两个片段均为

8、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酶。Pol只在无pol和Pol存在的情况下才起作用,其真正功能尚未明了。2、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有、及五种pol及相互配合参与复制。以往曾认为pol催化前导链的合成,pol催化随从链的合成。现在认为pol与引发酶共同起引发作用,由pol催化前导链和随从链的合成。在链的延伸中有PCNA(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ating cell nucleus antigen)参与。pol与原核的pol相似,起校读、修复作用。pol则与原核的pol相似。pol存在于线粒体内参与线粒体DNA(mitochondia DNA,mtDNA)的复制。MtDNA

9、已知有37个基因,13为编码蛋白质或酶的基因,其余只转录RNA(22条转录tRNA,2条转录rRNA)。由于缺乏蛋白质的保护及相应的损伤修复系统,mtDNA容易发生突变,而损伤后修复较困难。随年龄的增长,由此引发的疾病(如盲、聋、痴呆、肌无力、糖尿病等)日显突出,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原核及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归纳如下表:原核生物种类功能5-3聚合5-3外切3-5外切Pol 修复及校读+Pol 不清+-+pol 复制+真核生物pol引发+-pol修复(同Pol )+-pol线粒体DNA 复制+pol复制+pol修复(同Pol )+(三)特点:1、聚合方向:DDDP只能催化53 的聚合反应。

10、2、需引物: DDDP不能催化游离的dNTP从头聚合,只能以寡核苷酸的3OH作为合成新DNA链的起点,该寡核苷酸称作引物。3、高度保真性:也就是对模板的高度依赖性(即与模板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体现在:1)DDDP能严格遵循碱基互补规律,选择与母链对应的dNTP与之配时,然后催化聚合反应。2)当复制出错时,DDDP有即时的校读功能(Proofread)二、解旋解链酶类:至少有三大类(一)解链酶(helicase):又名rep蛋白、DnaB蛋白1、作用:解开DNA双链,分开两链间的碱基对。2、特点:每解开一对碱基耗2个ATP3、种类:有DnaA、DnaB(即解链酶)、DnaC。DnaA辨认ori,

11、DnaC辅助解链酶(DnaB)在起始点结合并结开双链。(二)DNA拓扑异构酶(拓扑酶:topoisomerase):拓扑是指物体或图象作弹性移位而又保持物体不变的性质。1、种类及作用形式:)拓扑酶只切断DNA双链中的一股,使螺旋松驰不打结,然后再将切口封起。)拓扑酶(即旋转酶,gyrase)可切断超螺旋DNA的两股链,切口处的两链旋转,使超螺旋结构松驰,在ATP存在时,DNA分子由松驰负超螺旋。最后将断端封好。、作用:理顺的结构,防止其打结、缠绕,配合复制过程。在复制时,拓扑酶可松弛超螺旋结构,有利于复制叉的行进和的合成;复制完成后,拓扑酶又可将引入超螺旋结构,以形成染色质。(三)单链DNA结

12、合蛋白(single stranded DNA binding protein,SSB)、组成:SSB由17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相同四聚体,每个SSB可覆盖单链上32个核苷酸。、作用:1)与单链DNA结合,防止重新形成双螺旋2)保护单链DNA,免受Dnase作用而降解。三、引物酶和引发体:(一)引物酶(primase):为一特殊的RNA polymerase、作用:在模板复制起始部位,可催化四种NTP聚合成RNA,为DDDP提供3OH未端。、特点:只以DNA为模板,聚合方向只能为53。(二)引发体(primosome):为蛋白,酶的复合体由Dna、Dna、解链酶(Dna)和其它复制因子+引物酶

13、构成引发体。其作用是解开双链,合成引物。四、DNA连接酶(DNA ligase)(一)作用:催化单链缺口OH与 P形成磷酸二酯键,将DNA片段连接起来。(二)特点:、消耗ATP、只连接双链中的单链切口。三种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的比较DNA polgmerase:在oligdn或olign引导下,催化dNTP间形成磷酸二脂键,使dNTP聚合成链。DNA连接酶:催化两片段间形成磷酸二脂键,修复单链缺口。Topoisomerase:先切断螺旋结构,再将断端连成磷酸二脂键,改变拓朴状态。第三节 复制的过程 P231一、复制的特征:(一)复制的起始点DNA的复制要从DNA分子的特定部位开始,此部位叫复制

14、的起始点(origin of replication,ori)。原核生物只有一个特定的起始部位,如E.coli的oriC。而真核生物则有多个ori,如酵母S.cerevisiae的17号染色体约有400个起始点。两个ori之间的DNA片段称为复制子(replicon)。复制开始时,复制的起始点呈现的叉形(Y形)结构称为复制叉(replication fork)。(二)复制的方向复制的方向可以有三种不同的方式:1、单向单链复制:两个ori,如腺病毒DNA的复制。2、双向单链复制:一个ori,形成一个复制叉,如质粒ColE,后叙的滚环式复制亦属此类。3、双向双链复制:一个ori,形成两个复制叉双向复制(bi directional replication) 。这种方式最为常见。(三)复制的半不连续性作为模板的DNA双链是反向平行的,而DDDP的聚合方向只能是53,故合成的子代DNA,一条链的延伸方向与复制叉的行进方向一致,可连续合成,称为前导链或领头链(leading strand);而另一条链的延伸方向与复制叉的行进方向相反,只能间断合成,称为随从链(lagging strand)。由于领头链的合成是连续的,而随从链的合成是不连续的,故从总体上看DNA的复制是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二、复制的过程主要介绍原核生物的复制过程。(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