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30.38KB ,
资源ID:138677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8677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宏观经济学教案完整版Word格式.docx

1、宏观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课程主要讲授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等内容。三、本课程的教案主要包括下列教学活动形式1、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2、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3、教学重点与难点4、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5、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6、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7、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8、教学进程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习题课、课外作业

2、。通过本课程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课堂讲授主要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增加讨论课和习题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二)习题习题是本课程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习题巩固讲授过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习题课:安排每章后。(三)考试环节学生成绩评定:平时成绩20期末考试80%平时成绩包括:学习态度、课堂答问、笔记、小测验、作业等。期末考试主要采用笔试闭卷形式,题型主要分为:名词解释、判断分析题、选择题、计算分析题、简述题和论述题等。五、建议使用教材及教学参考书高鸿业等: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中国人民大

3、学出版社,2007黄亚钧,袁志刚 主编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厉以宁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黎诣远西方经济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著:宏观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9 曼昆著 梁小民译经济学原理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李翀: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2000 周惠中:宏观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 , w. w. , , 2002 , .2000第十二章 国民经济核算本章

4、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特点;理解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国民经济五个总量指标之间的关系;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关系;领会名义与实际的含义及关系。本章各节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详见讲稿)本章共分七节,四学时第一节、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学时)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2、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异同3、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4、宏观经济学鸟瞰和本书宏观部分的章节安排第二节、国内生产总值(0.5学时)1、的含义2、认识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对于核算的意义第三节、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0.5学时)1、用支出法核算2、用收入法核算

5、国内生产总值第四节、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0.5学时)1、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含义2、国民经济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第五节、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0.5学时)1、 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2、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3、 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第六节、名义和实际(0.5学时)1、 名义的概念2、 实际的概念3、 平减指数第七节、结束语(0.5学时)教学重点与难点 1、宏观经济学的特点。 2、国民经济的核算方法。3、国民收入构成及其恒等关系。4、 基本概念的理解。本章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适当介绍该学科的理论前沿和热点问题,

6、适当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体系和体系,讲解过分强调的危害。本章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本章以课堂讲解为主,并采用对比和案例教学的分析方法。每次课课前用5分钟提问,对提问内容精心设计。讲授结束时用3分钟总结,包括本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等。本章的主要参考书目高鸿业西方经济学第三版 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曼昆宏观经济学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李翀现代西方经济学原理2000本章的思考题和习题(1)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什么?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2)完成课后习题。教学进程:(具体每次课的教学内容设计)第一次课章节第十二章的第一、二、三节教学内容第一节 宏观

7、经济学的特点(1学时)第二节 国内生产总值(0.5学时)第三节 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0.5学时)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3、的含义教学难点1、宏观经济学的加总法2、认识总产出等于总收入3、用收入法核算教学方式讲授为主,讨论与提问相结合师生活动设计课前利用5分钟时间进行自我介绍,对学生提出上课要求和注意事项。第一次课是学生新学期的开始,所以本次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对本门课程有个大概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本次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学活动展开:通过现实的宏观经济问题引出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通过与微观经济学对比讲解弄清两者的异同;在讲的含义时联系具体实例并介绍我国总

8、量和增长速度;用具体数例或课后习题认识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在讲授中注意提问,与学生互动,可适当介绍该学科的一些热点问题。作业布置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4、课后复习题第1、3、4题后记第二次课第十二章的第四、五、六、七节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2、三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3、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1、名义与实际的概念2、平减指数1、 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相关总量指标的含义及其关系2、国民收入的构成及其恒等关系1、三部门、四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2、名义与实际的理解及其关系讲授为主,自学、

9、讨论结合 课前复习提问: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哪些区别和联系?理解的含义要注意哪些方面?接着提问并讲解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相关总量指标的含义及其关系;从总产出等于总收入这个角度引导学生推出二、三、四部门的恒等关系;讲解名义与实际时结合课后练习加深理解;结束语部分归纳总结后介绍国民经济核算的体系和体系。本次课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本次课教师要对本章进行小结。习题讲解时可采取互动的教学方式,以提问和讨论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后习题第2、6、7、8题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 1.基本内容:一、均衡的产出1.几个假定2.均衡产出的概念 (1)均衡产出 (2)图形3均衡的条件二、凯恩斯的

10、消费理论1.消费函数2.储蓄函数3.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4.社会消费函数三、其他消费函数1.相对收入假说 2.生命周期理论3.永久收入假说四、国民收入的决定1.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2.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3.乘数及其理论4.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当掌握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和其他消费理论,掌握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掌握投资乘数等乘数的概念。3.教学重点难点:凯恩斯的消费理论,两部门、三部门、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乘数原理。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章(节)第十三章 第一节和第二节内容均衡产出和凯恩斯的

11、消费函数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均衡产出的条件,理解知道凯恩斯的绝对消费函数理论。3.均衡的条件重点难点消费函数的形式均衡的条件本章参考书目与资料萨缪尔森,经济学(第十七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年教学过程课时安排2教具一、 提问复习:第十二章的内容,导入新课。二、 讲授新课:三、 1、引导学生讨论消费由什么决定?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消费与绝对收入的关系。四、 2、讲清楚凯恩斯的绝对消费函数的形式+Y的意义五、 巩固复习:教学后记作业与思考题课后习题的第1题和第2题。第十三章 第三节和第四节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以及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变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其他消费函数理论,理解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一、其他消费函数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1.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收入 2.储蓄函数决定的收入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收入相对收入假说和永久收入假说理论黄亚钧,袁志刚主编,宏观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六、 提问复习第内容,导入新课:七、 1、总支出的含义 八、 2、凯恩斯消费函数九、 讲授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