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它的实际数目)百倍;诸侯之所亡(丧失的土地),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最想要的),诸侯之所大患(最担心的),固(本来)不在战矣。思厥(相当于“其”)先(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祖父(泛指祖辈、父辈),暴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形容创业的艰苦。“暴”,同“曝”),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既然这样,那么)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满足),奉(奉送)之弥(更加)繁(多),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决定,确定)矣。至于(以至,以至于)颠覆(灭亡),理
2、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侍奉)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适宜、得当)之。请概括段意:针对韩、魏、楚三国割地赂秦而破灭的史实,阐述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灭亡),何哉?与嬴(亲附秦国。与,亲附、亲近)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起初)有远略,能守其土,义(坚持正义)不赂秦。是故(因此,所以)燕虽小国而后亡,斯(这)用兵之效(功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策略),始(方才)速(招致)祸焉。赵尝(曾经)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两次),李牧连却(使退却)之。洎(及,等到)牧以(因为)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
3、终(坚持到底)也。且(况且)燕赵处秦革(改变,除去)灭殆(几乎,将要)尽之际,可谓智力(智谋和力量)孤危,战败而亡,诚(实在)不得已。向使(假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亲附)于秦,刺客不行(不动身赴秦),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指天数、命运),存亡之理(指天数、命运),当(同“倘”,假如、倘使)与秦相较(较量),或未易量(轻易判定)。剖析齐、燕、赵三国因“失强援,不能独完”的史实,阐述第二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第二部分(第23段),把“赂者”和“不赂者”的失败结合起来,从正反两方面论说,全面深入地论述中心论点。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封赏)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礼遇)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4、,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向下吞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积久而成的威势)之所劫(胁迫,挟持),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治理国家的人)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针对六国破灭的原因,提出抗秦图存的主张。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如果)以天下之大,下(降低身份)而从(跟随)六国破亡之故事(旧事),是(这)又在六国下矣。把北宋王朝同六国作比较,寓讽谏之意。第三部分(第45段),归纳全文,既批评六国的“为国者”,又告诫北宋的“为国者”切勿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点明文章主旨。一、读准字音六国互丧(sn) 赂秦(l) 思厥先祖父(ju)暴霜露(p) 草芥(ji)
5、 颠覆(f与嬴(y) 洎牧以馋诛(j) 革灭殆尽(di)胜负之数(sh) 为国者(wi) 积威之所劫(ji苟以天下之大(u)二、辨识通假暴霜露 ()答案“暴”同“曝”三、一词多义(1)兵(2)亡(3)暴(4)犹(5)始(6)与(7)率(8)速(9)以(10)于(11)或答案(1)名词,兵器,武器名词,武力名词,军队(2)动词,丧失,丢失动词,灭亡(3)动词,暴露,冒着形容词,凶暴,凶恶(4)动词,像,好像副词,还(5)副词,起初副词,才(6)动词,亲附、亲近连词,和,同,表示并列介词,跟,同,表示比较(7)副词,全都,一概动词,率领,带领(8)动词,招致形容词,速度快动词,邀请(9)介词,因为
6、介词,用,凭副词,才介词,用(10)介词,和,同介词,向,对介词,比(11)代词,有的人副词,或许四、词类活用(1)李牧连却之 ()(2)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3)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5)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6)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答案(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却(2)名词作状语,一天一天地;一月一月地(3)名词作动词,以礼相待(4)名词作状语,按道理(5)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6)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五、古今异义(1)至于颠覆古义: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连词,表示另提一事。(2)其实百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
7、折意)。(3)思厥先祖父父亲的父亲。(4)可谓智力孤危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5)刺客不行不可以。(6)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指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答案(1)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2)它的实际数目。(3)泛指祖辈和父辈。(4)智谋和力量。(5)不去行刺。(6)旧事。六、文言句式(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译文:(2)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苟以天下之大。(4)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5)洎牧以谗诛。(6)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7
8、)其势弱于秦。(8)赵尝五战于秦。答案(1)判断句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2)判断句所以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后灭亡,这就是使用武力的功效啊。(3)定语后置句如果凭借偌大的天下。(4)被动句治理国家的人不要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5)被动句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害。(6)判断句贿赂秦国,自己的实力就亏损,这是灭亡的途径。(7)状语后置句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8)状语后置句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唐宋八大家之一苏洵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为“三苏”,且三人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据说苏洵27岁才发愤
9、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今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深得欧阳修的赏识与力荐,一时朝野争相传诵,文名大振。北宋建国以后,统治者鉴于前朝藩镇割据、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采用中央专制集权的政策,集军权、财权、人权于中央,将帅无权且经常轮换,军队十分虚弱。此时,北宋统治者屡屡屈服于北部契丹和西北部西夏的侵略势力,一味议和妥协,以每年送给侵略者银、绢、茶等财物为条件,求得暂时的和平。苏洵正是针对北宋统治者屈辱于契丹和西夏,赂敌求安的行为,借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故事,写下六国论,批评北宋对外政策的不当,希望当政者改弦更张,
10、重用人才,维护自己的政权。论“论”是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两体,一曰史论,乃忠臣于传末作议论,以断其人之善恶。(如史记后的“太史公曰”)二曰政论,则是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谬误。(如六国论过秦论等)本文着重论述了六国破灭的原因“弊在赂秦”“不赂者以赂者丧”。但作者并非为论史而论史,而是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借古讽今,批评北宋王朝对辽、西夏的军事袭扰采取以赂求和、苟且偷安的退让政策,劝谏北宋王朝以六国为鉴,不为“积威之所劫”,奋起御侮以维护统治。_答案赂秦而力亏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任务探究一借古讽今,切中时弊分析文本的观点 任务导引历史是一面镜子,史论者常常会拿起这面镜子从不同的角度来观照现实,批判现实的某些不足,以此来补救现实,这正是史论家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应多从此处体会。任务设计1请从观点表达的方法、选材的角度分析六国论和阿房宫赋的异同点。_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