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6 ,大小:806.50KB ,
资源ID:13620331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62033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贵州省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贵州省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_精品文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5.3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确定35.4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35.5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设计的编制35.6地质灾害调查成果的编制46调查工作方法47地质灾害分类和分级47.1地质灾害分类47.2地质灾害分级58地质环境调查68.1 一般要求68.2 地形地貌调查68.3 地质构造调查68.4 岩土体调查78.5 地表水和地下水调查88.6 降水调查88.7 植被调查88.8 人类工程经济活动调查99滑坡调查99.1 滑坡分类99.2 滑坡的调查内容99.3 新、老滑坡的判别119.4 滑坡稳定性的判别119.5 滑坡灾害的实地调查1110崩塌的调查1310.1 崩塌的分类1310.2 崩塌的调查内容131

2、0.3 新、老崩塌的判别1410.4 崩塌稳定性的判别1410.5 崩塌灾害的实地调查1410.6. 崩塌灾害的核查1410.7 崩塌灾害的测绘1511泥石流的调查1511.1 泥石流的分类1511.2 泥石流的调查内容1511.3 新、老泥石流的判别1811.4 泥石流稳定性的判别1911.5 泥石流灾害的实地调查1911.6 泥石流灾害的核查1911.7 泥石流灾害的测绘1912地面塌陷调查1912.1 地面塌陷灾害的调查内容1912.2 地面塌陷灾害稳定性的判别2012.3 地面塌陷灾害的实地调查2012.4 地面塌陷灾害的核查2012.5地面塌陷灾害的测绘2013地裂缝调查2013.1

3、 地裂缝灾害的调查内容2013.2 地裂缝灾害稳定性的判别2013.3 地裂缝灾害的实地调查2113.4 地裂缝灾害的核查2113.5 地裂缝灾害的测绘2114不稳定斜坡调查2114.1 不稳定斜坡的调查内容2114.2 不稳定斜坡稳定性的判别2114.3 不稳定斜坡的实地调查2214.4 不稳定斜坡的核查2214.5 不稳定斜坡的测绘2215地质灾害评价2216室内资料整理3517设计书编写与成果报告编制3518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建设3719质量检查与成果验收37附录A(规范性附录)区域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设计书编写提纲39附录B(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调查报告书编写提纲40附录C(规范性附录)图

4、件图层设定41附录D(规范性附录)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建设报告说明书编写提纲42前 言为使我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更加科学和标准化,提高其质量,贵州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单位专家,编写了贵州省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要求,以规范全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先导和基础作用。本标准按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参考行业标准和有关地方标准,结合贵州实际编写而成。本标准共19章,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则、基本要求、调查工作方法、地质灾害分类和分级、地质环境调查、滑坡调查、崩塌调查、泥石流调查、地面塌陷调查、地裂缝调查、不稳定斜坡调查、地质灾害评价、室内资料整理、设计编写与成果报告编制、

5、地质灾害信息数据库建立及质量核查与成果验收。规范性附录A、B、C、D、E。本标准由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提出并归口(管理)。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地矿局第一工程勘察院和贵州省地矿局第二工程勘察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胜元、张建江、王顺祥、曹玉志。本标准经赵国宣、丁坚平、魏康林、谢树庸、刘仁义、伍锡举、莫安儒等专家审查。421范围1.1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基础术语的定义,分类、分级的原则。1.2 本要求规定了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技术规则。1.3 本要求适用于贵州省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勘察评价、治理工程设计;也适用于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地质灾害进行分级、分

6、区及项目管理使用;民政及其它抗灾部门亦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经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或修订版不适用本技术要求;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GB/T1-1200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DZ02382004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0245200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DZ/T02182006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92006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202006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12006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

7、DZ/T02222006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监理规范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2001)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1:50000)(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3术语及定义本要求采用下列术语及定义:3.1 地质环境 geological enviroment岩石圈及其风化产物,包括地球岩土圈和表层风化层两部分地质体的组成、结构和各类地质作用与现象。3.2 环境地质问题 enviromental geological prolems指人类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引发的环境问题。具体包括地质灾害、石漠化、水土流失、岩溶洪涝、水污染、土地退化、资源衰竭等。3.3 地质灾害

8、 geological hazards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斜坡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3.3.1滑坡 landslide斜坡上的岩土体沿一定软弱结构面(带)整体向坡下运动变形的现象。3.3.2崩塌 rock fall高陡斜坡上的岩体在重力作用下离开母体后,以倾倒、滚动、跳动、坠落等形式为主的移动现象。3.3.3 泥石流 debris flow由于降水等原因,发生在山区的一种夹带大量泥沙、石块的间歇性重力流。3.3.4 地面塌陷 ground collapse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坑(洞)的地质

9、现象。3.3.5 地裂缝 geofractures受自然或人为作用的影响,岩体或土体中直达地表的线状开裂现象。3.3.6不稳定斜坡 unstability massif on the slope斜坡上的岩土体可能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的地段。3.4 地质灾害易发区 the zone where geological hazards is easy to occur指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具体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和低易发区)。3.5 地质灾害不易发区 the zone where geological hazards is hard to occur指不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区。3.6 地质

10、灾害的危险性 possibility of occrrence and harmfulness of geological hazards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与可能造成损失程度的迭加。3.7 地质灾害影响区 the scope that the geological hazards endangers probably发生地质灾害可能影响的范围。3.8 地质灾害危险区 the scope of geological hazards threatens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危害对象区域。4总则4.1 根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源部全国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要求,为规范贵州省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程序、工

11、作程度和工作方法,促进地质灾害调查工作行为的统一,特制定本技术要求。4.2 根据贵州高原斜坡及岩溶地质环境脆弱性的特点,确定贵州省境内地质灾害的主要灾种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和不稳定斜坡六种类型。4.3地质灾害调查的目的查明地质灾害及其隐患,减少灾害损失,保护公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有计划的防治地质灾害或地质灾害责任单位治理地质灾害提供基础地质技术依据。4.4 地质灾害调查的任务4.4.1基本查明工作区已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质环境条件;查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变形动态特征、引发因素及形成机制,并对其稳定性和危害程度进行初

12、步评价。4.4.2按“以人为本”的原则,对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调查,对其稳定性与复活性进行评价,并评估地质灾害隐患的危害程度及危险性。4.4.3在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地质灾害勘察和防治措施的建议。5基本要求5.1地质灾害调查工作的原则调查工作应紧密结合防灾减灾的需要,突出“以人为本”、以突发性地质灾害为重点的调查原则,对缓变型地质灾害,则围绕有受灾危险的居民点、城镇、重要工程设施、主要交通干线进行调查。5.2 调查内容主要调查已发生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发育特征、已造成的损失和危害程度;对潜在的地质灾害(含不稳定斜坡),主要调查地质灾害的复

13、活性、危险性和潜在危害的威胁程度。5.2.1 滑坡调查主要调查滑坡发生时间、灾情、地质特征、分布规模、物质组成、运动形式、滑速、滑距、引发因素、复活迹象,并提出防灾减灾措施。5.2.2 崩塌调查崩塌包括危岩体及堆积体“危岩体”,主要调查切割岩体形成危岩的优势节理、裂隙、发育特征,危岩体规模,危岩体可能威胁范围的人口分布及经济状况,并判断崩塌(危岩体)的危险性及潜在的危害程度,同时提出防治措施。“堆积体”,主要调查堆积体的物质组成、规模与形态、稳定状态、复活性和危害程度。5.2.3 泥石流调查主要调查泥石流沟谷中松散物源量、植被发育状况、降水特征及降水量、汇水面积、沟谷纵横坡降、沟口地貌、新老泥

14、石流扇与地形关系,结合以往灾情判断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危险性和危害程度,同时提出防治措施。5.2.4 地面塌陷调查主要调查已有塌陷的发育特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及引发因素、发展趋势,已造成的和今后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已采取的防治措施、效果,并提出今后防治的建议。5.2.5 地裂缝调查主要调查单缝特征和群缝分布特征、分布范围、成因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引发因素和发展趋势,并对现有灾害进行评估、预测,提出今后防治的建议。5.2.6 不稳定斜坡调查主要调查斜坡的地层岩性、坡体结构、结构面组合特征、可能形成崩塌、滑坡的结构面的边界条件、坡体异常情况及斜坡地带的人口分布、经济状况等,以此判断不稳定斜坡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可能影响和危害的范围。5.3 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确定5.3.1重要地质灾害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