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63.05KB ,
资源ID:13608832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6088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焊接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焊接总结汇编Word下载.docx

1、5.2.2对接焊缝中的厚度差5.2.2.1在不同厚度板材对接焊时,应避免剖面骤然变化。5.2.2.2如果所连接的板材厚度相差大于4mm,应有适当的削斜过渡。该过渡的方式可为将较厚构件削斜,或规定一种具有所需过渡的焊接接头设计。5.2.2.3对纵向强力构件的横向对接接头,过渡锥形的长度应不小于厚度差的3倍。5.2.2.4对特定的应用场合,可以接受厚度大于4mm且无削斜过渡的对接接头。5.7.1一般要求:5.7.1.6当连接构件之间的间隙超过2mm但不大于5mm,则应按超过2mm的值增加焊脚尺寸。如果构件之间的间隙大于5mm,应按照批准的焊接工艺规程采取纠正措施。5.3.4全熔透或部分熔透角接或T

2、形接头5.3.4.1通过中间板作用的高拉应力(见图6.5.4)处,应按5.8 的要求采用熔透焊缝或增大角焊缝尺寸。这种结构的例子有:(a)底边舱斜板与内壳相连;(b)纵/ 横舱壁主要支撑构件端部与双层底相连;(c)槽形舱壁底凳侧板与隔板和内底板/ 底边舱的连接;(d)封槽板与槽形舱壁的连接;(e)双层底实肋板,底边舱强框架腹板和槽形舱壁翼板下的双层底桁材以及无底凳槽形舱壁的封槽板的连接;(f)舱壁主要支撑构件和凳板以下的双层底构件。5.3.4.2在底边舱斜板与内底板相连处应采用最大钝边lroot = tp-grs /3(式中lroot 为钝边宽度,tp-grs为总板厚)的全熔透或部分熔透焊缝,

3、见图6.5.4。5.3.4.3 以下连接部位应采用全熔透焊缝:(a) 垂直槽形舱壁下端连接;(b)槽形舱壁上设置的封槽板的下端;(c)挂舵臂和尾轴架与船壳结构相连;(d)舵侧板与舵杆连接部位;(e)当开口横向尺寸超过300 mm 时,船中0.6 L 以内的强力甲板、舷顶列板和船底板上的开口边缘补强部位,见图6.5.5。当在管道贯穿处设置领板时,领板应以连续角焊缝焊接。(f)总板厚tp-grs 小于或等于12mm 的立板板格(见图6.5.4),在结构吃水Tsc 以下的外板上形成开口边界(包括但不限于海水阀箱、舵杆套筒和尾封板)的部位。总厚度tp-grs 如大于12 mm,可接受最大钝边宽度lro

4、ot = tp-grs /3 的部分熔透焊。(g) 起重机座和支撑肘板以及支撑结构,按第11 节/3.1.4.14 要求。散货船共同规范2.2.2不同厚度的板材的焊接当总厚度差大于或等于4mm的板材进行焊接时,较厚的板材通常要削斜。削斜的长度应不小于总厚度差的3倍。2.4全焊透范围2.4全焊透焊缝2.4.1适用范围下列连接应使用全焊透焊缝:挂舵臂和尾轴架对船体结构;垂直槽形舱壁对位于货舱区域中不设横向底凳的内底板;垂直槽形舱壁对底凳顶板;支柱对板构件,当作用于支柱上的应力是拉应力时(即机舱、首尖舱和甲板室);当开口尺寸超过300mm且位于船中0.6L范围内,强力甲板、舷顶列板和船底板的边缘加强

5、或管件贯穿;在夏季载重水线以下形成的舷外海水周界的相邻板格。2.4.2当卸货板设在槽形舱壁的下端时,则卸货板应采用单面熔透焊或等效方法与槽形板和底凳顶板焊接。2.4.3底凳边板通过全焊透焊缝与底凳顶板和内底板相连接。可接受深熔焊缝。2.4.4支撑肋板应通过全焊透焊缝与内底板相连接。2.4.5一般情况下,应采用适当的40与60之间的坡口角度和根部间隙,如有必要,要求在双面焊时进行清根。2.5深熔焊缝2.5.1深熔焊缝的定义见图11-2。钝边宽度( f ):3mm至T/3mm坡口角度( ):40至60图11-2深熔焊缝定义4切口,避焊孔4.1应提供足够尺寸的切口(避焊孔),例如在焊接板的对接缝施焊

6、前,把扶强材固定在板上就需如此。另见第3章第1节G.5。避焊孔应是圆形的,其圆弧半径至少为25mm或2板厚,取其大者。4.2在特殊情况下,例如当焊接构件承受严重的动态应力时,建议在与板连接的该构建上开出双坡口用以代替对接焊区域上的避焊孔,并进行双面焊,然后在对接焊缝的反面(板上)用机加工除去根部疵点。5局部加强,覆板5.1当板材(包括桁材板、管壁或容器壁)必须承受增加的局部应力时,应尽可能用较厚的板而不用覆板。5.2如不可避免采用覆板,则其厚度不得超过基板厚度的2倍,宽度不得超过自身厚度的30倍。关于覆板,特别是这类板端缘的焊接见第3章第1节G.6。6应力流,过渡6.1支承构建上的所有焊接接头

7、均应设计成使应力流线尽可能流畅,无较大的内部或外部缺口,无刚性的不连续和膨胀障碍。6.2为此目的,不同尺寸的构件应采用逐渐过渡的方法来调整其相互间的尺寸(例如在较厚构建的边缘开坡口)。铸钢件和段钢件必须整体铸造成有供焊接用的凸缘。见第3章第1节G.3和建造规范。8冷成形型材的焊接只要符合第3章第1节G.8中所述条件,即允许焊接(船体)冷成形的结构钢型材。在特殊情况下,可要求进行焊后热处理或需要提交具有焊后韧性的证明文件。E确定焊接接头的尺寸1确定尺寸,设计计算2角接焊缝的最小厚度角焊缝焊喉厚度应符合德国劳氏船级社规范或设计计算的结果。未按规范要求的或设计计算确定的焊喉厚度应至少为a=0.5板厚

8、,(a为规范要求的较薄板厚)除非另经同意(例如对较薄板利用适合的焊接夹具进行全自动焊接),角接焊缝的最小焊喉厚度为t1较薄(例如腹板)的板厚,mmt2较厚(例如面板)的板厚,mm如通过焊接程序试验证明角焊缝的施焊无缺陷,则可允许采用较小的最小角接焊缝焊喉厚度(如2.5mm)。第19节 焊接接头B.设计1.设计的一般原则1.2焊接接头的设计及所采用的焊接程序应能保持焊接残余应力最小,从而不出现过度的变形。焊接接头不得超过规定的尺寸,另见3.3.3。1.6如不同类型的材料配对用于海水或其它电解质中,如有可能,应将这种焊缝布置在不会有腐蚀的部位(如设在液舱的外面),或采取特殊的防腐措施(如采取防腐涂

9、层或阴极保护措施)。2.设计细则2.1.应力流、过渡2.1.5不同尺寸的构件之间应平顺而逐渐地过渡。如桁材或型材的腹板高度不同,则缘板或球头应开坡口,并将腹板斜切并延伸或将其压在一起,以使两个构件的高度相等。过渡部分的长度应至少等于高度差的2倍。2.1.6如在主应力方向相垂直的板缝除的板厚不等,则对大于3mm的厚度差必须按图19.1中所示的方式,以最大1:3的比例或按所规定的切口分类将高出的边缘来予以调整。厚度差在3mm或以下时,可在焊缝内予以调整。2.2局部区域的焊缝集中及其最小间隔2.2.1应避免焊缝局部集中或焊缝间距不足。相邻对接缝相互间距应至少为:50mm+4板厚角焊缝的相互间距及其与

10、对接焊缝的间距应至少为:30+2但被更换的或被嵌入的板(条)宽度应至少为300mm或10倍板厚(取大者)。2.2.2加强板、焊接法兰、座架和开孔焊入板内的类似构件应具有下列最小尺寸:Dmin=170+3(t-10)170mmD圆角直径或角焊缝单边长度mm。T板厚mm。嵌入的角焊缝转角半径应为5tmm,但至少为50mm。2.3避焊孔2.3.1对将横向构件定位后,随后进行对接焊或角接焊的避焊孔应做成圆形(最小半径为25mm或为板厚的2倍,取大者),并应将其加工成图19.3所示的形状,使其平顺地过渡至相邻表面(在主要承受动载荷的场合更为必要)。2.3.2如在交叉构件定位前已完成焊接,则不必开避焊孔。

11、在交叉构件定位前,应将焊缝加强部分除去或这些构件应具有合适的避焊孔。2.4局部加强及复板2.4.1如板材局部承受高应力,则如有可能,应采用较厚的板而不采用复板。2.4.2如一定得采用复板,则复板的厚度应不超过板厚的2倍。宽度大于厚度30倍的板,应按3.3.11的要求,以不大于复板厚度30倍的间隔,用塞焊与垫板相连接。2.4.3沿复板纵向边缘应以0.3x复板厚度的焊喉厚度“a”进行连续角接焊。在复板的端部处,其端面厚度“a”应增至0.5x复板厚度,但不应超过板的厚度(见图19.4)。复板端面与基板的焊缝过渡应与基板成45或以下的角度。2.4.5装载易燃液体的液舱内不得采用复板。2.6冷弯型材的焊

12、接、弯曲半径2.6.1如有可能,应避免在永久伸长率大于5%的冷弯型材处,以及在具有应变老化趋势的结构钢的相临区域进行焊接。说明:在承受拉伸应力的外部区域内的延伸率=100/(1+2r/t)r内侧弯曲半径mmt板厚mm2.6.2只要最小弯曲半径不小于表19.1中所规定的数值,可在冷弯型材除以及船体结构钢及类似结构钢的相邻区域进行焊接。表19.1注:要使材料具有承受弯曲的能力,可能须有较大的弯曲半径。2.6.3对于其它钢材和其它材料(如采用),如有怀疑,则应通过试验来确定所必须的最小弯曲半径。对于钢板,如其最小标称上屈服点大于355N/mm2,且厚度为30mm以上,在经冷成型后,其永久伸长率为2%

13、或以上,则可认为其在焊接后已具有足够的韧性。3焊缝形状和尺寸3.1对接焊缝3.2角接缝、T型和双T(十字)型接缝3.3填角焊缝接头3.3.3填角焊缝的焊喉厚度应不超过被焊接件中较小者的厚度(一般为腹板的厚度)的0.7倍。最小焊喉厚度由下式确定:式中:t1 =较薄(例如腹板)的板厚,mmt2 =较厚(例如面板)的板厚,mm3.3.7在承受严重动载荷的区域,应采用在两侧均为连续的加强填角焊缝(例如发动机底座的纵、横向桁材与靠近基座螺栓的顶板之间的连接,参见C.3.2.5和表19.3),除非对这些部位规定采用单侧或双侧坡口焊缝。在这些区域,焊喉厚度“a”应等于被焊件中较小厚度的0.7倍。3.3.8按

14、表19.3的间断填角焊缝可以相对设置(并列间断焊缝,可以带有扇形孔),或可交错布置(见图19.15),对于小型才,可允许开其它类型的扇形孔。在水舱和液货舱,再燃油舱和可能聚集冷凝水或喷溅水的舱室底部以及有腐蚀危险的空心部件(如舵),只可能采用连续焊缝或带有扇形孔的间断填角焊缝。这一规定相应地也适用于暴露在外界环境条件或易腐蚀货物接触的部位、结构处所。在板上受到严重局部应力的部位(例如船舶前不的船底)不得靠扇形孔,而在主要承受动载荷的区域,应采用连续焊缝。3.3.9间断填角焊缝的憨厚厚度au应按下式根据所选定的节距比b/ l确定:au=1.1a(b/l)mma 由表19.3查得的或通过计算确定的连续焊缝所要求的填角焊缝焊喉厚度mmb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