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2.29KB ,
资源ID:1345877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4587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坑监测水平和竖向位移Word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坑监测水平和竖向位移Word格式.docx

1、 全站仪,水准仪。其它:脚架,棱镜,三脚架,因瓦尺等。 3. 监测原理和方法为保证所有监测工作的统一,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度,使监测工作有效的指导整个工程施工,监测工作采用整体布设,分级布网的原则。即首先布置统一的监测控制网,再在此基础上布设监测点。 3.1监测点垂直位移测量:根据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要求,历次垂直位移监测是通过工作基点间联测一条二等水准闭合或附合路线,由线路的工作点来测量各监测点的高程,各监测点高程初始值在监测工程前期两次测定(两次取平均),某监测点本次高程减前次高程的差值为本次垂直位移,本次高程减初始高程的差值为累计垂直位移。 3.2监测点水平位移测量:采用轴线投影法。在某条测

2、线的两端远处各选定一个稳固基准点A、B,经纬仪或全站仪架设于A点,定向B点,则A、B连成一条基准线。观测时,在仪器上读取各监测点至AB基准线垂距E值,某监测点本次E值和初始E值即为该点累计水平位移,各变形监测点初始E值均为取两次平均的值。4、 监测点的布置原则及测点的设置 4.1、布置(bzh)原则 4.1.1、符合(fh)有关规范及设计技术要求 4.1.2、建筑(ji)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 4.1.3、工程测量(cling)规范GB500262007第2页 共7页 4.1.4、建筑基坑(j kn)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4.2、基准点的设置 位移观测为基坑施工过程

3、中的位移测量。精度要求高,观测时间长。根据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和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中要求,为减少测量误差,位移基准点应布设在观测建筑物的沉降区域之外。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基准点具有稳定性高、保存时间长的特点,本次监测拟位移观测基准点设置8个。基准点设置在不易受沉降及施工影响的地区,为保证基准点能够长期使用,采用18钢筋埋入地下,埋深不少于1.0米,四周采用混凝土固定,并砌筑保护井,钢筋裸露出12公分,在裸露的顶部设置十字标识。 4.3、位移点的布设 4.3.1、基坑垂直、水平位移监测:在基坑周圈围护顶面上布置垂直

4、位移及水平位移监测点号18,测点间距20内米。5、测试精度要求 5.1、水平位移监测 5.1.1、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5.1.2、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jin c)精度按照(nzho)围护墙(坡)顶水平(shupng)位移报警值不得(bu de)超过表1的临界值。如超过及时(jsh)报警:第3页 共7页 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测精度要求(mm)(按基坑监测规

5、范及设计要求)设计控制值(mm)30306060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53.06.0注:监测点坐标中误差,系指监测点相对测站点(如工作基点等)的坐标中误差,为点位中误差的。5.1.3、地下管线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宜不低于1.5mm。5.1.4、其他基坑周边环境(如地下设施、道路等)的水平位移监测精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规程等的规定。5.2、竖向位移监测5.2.1、竖向位移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5.2.2建筑物监测点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不得超过表2的临界值。如超过及时报警:表2 监测点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mm)(按基坑监测规范)竖向位移报警值20(35)2040(3560)

6、40(60)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30.51. 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系指相应精度与视距的几何水准测量单程一测站的高差中误差;2. 括号内数值对应于墙后地表及立柱的竖向位移报警值。5.2.3、地下(dxi)管线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宜不低于0.5mm。5.2.4、其他基坑周边环境(如地下设施、道路等)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符合(f)相关规范、规程的规定。5.2.5、各等级几何水准法观测时的技术要求(yoqi)应符合第4页 共7页 几何水准观测的技术(jsh)要求基坑类别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一级基坑DS05级别水准仪,因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二级基坑DS1

7、级别及以上水准仪,因瓦合金标尺,按光学测微法观测,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三级基坑DS3或更高级别及以上的水准仪,宜按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5.2.6、水准(shuzhn)基准点宜均匀埋设,数量不应少于3点,埋设位置和方法要求与5.1.1相同。5.2.7、各监测点与水准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应组成闭合环路或附合水准路线。六、监测频率6.1、监测频率应以能系统反映监测对象所测项目的重要变化过程,而又不遗漏其变化时刻为原则。6.2、工程监测工作(gngzu)应贯穿于基坑工程(gngchng)和地下(d)工程施工全过程。6.3、监测(jin c)项目(xingm)的监测频率应考虑基坑工程

8、等级、基坑及地下工程的不同施工阶段以及周边环境、自然条件的变化。当监测值相对稳定时,可适当降低监测频率。对于应测项目,在无数据异常和事故征兆的情况下,开挖后仪器监测频率的确定可参照下表:监测阶段监测内容监测频率基坑开挖阶段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每1天监测一次底板浇筑后七天内每2天监测一次底板浇筑后七天至十四天每3天监测一次底板浇筑后十四天至二十八天每5天监测一次底板浇筑后二十八天之后每10天监测一次第5页 共7页每次观测的结果通报给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1. 当基坑工程等级为三级时,监测频率可视具体情况要求适当降低;2. 基坑工程施工至开挖前的监测频率视具体情况确定;3宜测、可测项目的仪

9、器监测频率可视具体情况要求适当降低;4有支撑的支护结构各道支撑开始拆除到拆除完成后3d内监测频率应为1次/1d。6.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加强监测,提高监测频率,并加密监测其结果及时向委托方及相关单位报告监测结果:6.4.1. 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6.4.2. 监测数据变化量较大或者速率加快;6.4.3周边地面出现突然较大沉降或严重开裂;6.4.4. 邻近的建(构)筑物出现突然较大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6.5、当有危险事故征兆时,应实时跟踪监测。6.6、监测(jin c)初始值测定为取得基准数据,各观测点在施工前,随施工进度及时设置,并及时测得初始值,观测次数不少(b sho)于2

10、次,直至稳定后作为动态观测的初始测值。测量基准点施工前埋设,经观测确定其已稳定(wndng)时方才投入使用。稳定标准为间隔一周的两次观测值不超过两倍观测点精度。基准点不少于3个,并设在施工影响范围外。监测期间定期联测以检验其稳定性。并采用有效保护措施,保证其在整个监测期间内的正常使用。7、监测(jin c)人员根据规范要求,整个监测过程中,采用固定测量(cng)人员4名,固定同一测量仪器及固定观测线路进行监测。8、报警值的要求8.1 、工程监测报警值应以监测项目的累计变化量和变化速率值两个值控制。HX-ZY-TG-102011版第0次修订 2011.04.18第6页 共1页表 报警值要求监测项

11、目日报警值累计报警值特别说明垂直位移5-8mm/天20-25mm此报警值为规定报警值,现场可根据四周实际情况具体确定;若出现一场情况或突变加密监测水平位移10-15mm/天8.3、周边建(构)筑物报警值应结合建(构)筑物裂缝观测确定,并应考虑建(构)筑物原有变形与基坑开挖造成的附加变形的叠加。8.4、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立即报警;若情况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施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边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8.4.1、 当监测数据达到报警值;8.4.2、周边土体的位移出现异常情况或基坑出现渗漏(shn lu)、流砂、管涌、隆起或陷落等;8.4.3、周边建(构)筑物的结构部分、周边地面出现

12、可能发展的变形(bin xng)裂缝或较严重的突发裂缝;8.4.4、根据当地工程经验判断(pndun),并进行加密监控。9、数据处理与信息反馈 9.1、监测分析人员应具有岩土工程与结构工程的综合知识,具有设计、施工、测量等工程实践经验,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做到正确判断、准确表达(biod),及时提供高质量的综合分析报告。 9.2、现场测试人员应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负责,监测分析人员应对监测报告的可靠性负责,监测单位应对整个项目监测质量负责。监测记录、监测当日报表、阶段性报告和监测总结报告提供的数据、图表应客观(kgun)、真实、准确、及时。 9.3、外业观测值和记事项目,必须在现场直接记录于观测记录表中。任何原始记录不得涂改、伪造和转抄,并有测试、记录人员签字。 9.4、现场的监测资料应符合下列要求:第7页 共7页 9.4.1、使用正式的监测记录表格; 9.4.2、监测记录应有相应的工况描述; 9.4.3、监测数据应及时整理; 9.4.4、对监测数据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应及时分析和评述。9.5、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应及时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重测。9.6、进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