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8 ,大小:570.30KB ,
资源ID:134528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34528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心理学笔记吴庆麟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1.4.3 教学心理 20世纪60年代起,随认知心理学与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相结合的不断深入,教学心理学应运而生。 主要内容: 1,对学与教的干预条件及干预活动做出探索。 2,总结教学理论。 3,提出有效教学方法。 4,提出有效教学技术。1.4.4 教师心理 主要内容包括: 1. 新教师的特征; 2. 教师的专业成长; 3. 专家型教师; 4. 教学专长; 5. 教师的心理健康。2 认知发展2.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1.1 发生认识论 认识是如何发生或起源的,是如何逐渐发展的; 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的反驳; 人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是积极理性的学习者; 认识来自于主体对客体的动作,即来自于主体

2、与客体的相互作用。2.1.2 建构知识 皮亚杰关于儿童如何获得新知识的观点,通常被称为认知建构主义。 儿童是在自身经验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 为何儿童会自己去发现知识呢? 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与达尔文生物适应环境的观点相一致。 想一想:认知建构主义的教学隐意?2.1.3 认知发展2.1.4 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 成熟: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物理环境:物理经验与数理逻辑经验。 社会环境: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认知结构。 平衡化:具有自我调节作用,动力性。2.1.5 认知发展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0-2岁):语言和表象尚未出现,靠感知动作的手段来适应外部环境,建构感知动作图式。 两大成就: (1)主体

3、和客体的分化; (2)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 前运算阶段(2-7岁):语言开始出现和发展,从具体动作中摆脱出来,逐渐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开始出现表象或形象图式。 具体可分为前概念或象征性思维阶段(2-4岁)和直觉性思维阶段(4-7岁)。 自我中心的年龄段。 具体运算阶段(7-11、12岁):具有了抽象概念,可进行逻辑推理,但他们的逻辑推理是具体的,而不是形式的。 与前运算阶段的区别:(1)分类:能按照抽象特征分类。(2)排序:能按照逻辑关系排序。(3)推理:能进行递推性思维。(4)守恒观念:形成了守恒的观念。 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从依赖于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中摆脱出来,逐渐进行脱

4、离具体内容的抽象思维。2.1.5 基于皮亚杰理论的教学方法 活动法 自我发现法 认知冲突法 同伴影响法2.2 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 创建社会文化历史学派,被公认为当今学习理论中社会建构主义和情境学习理论的先驱。 核心观点:在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是举足轻重的。 “最近发展区”理论。 教育先于认知发展。3 社会和情感发展3.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解释个性发展的理论,认为个性的发展受生物、心理和社会等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1950年出版儿童与社会,提出心理社会发展8阶段论。 每一阶段均需解决某有普遍性的心理与社会矛盾(危机),能否积极解决危机,影响个体的人格发展。期别年龄

5、心理危机发展顺利发展障碍婴儿期01岁对人信赖-对人不信赖对人信赖,有安全感与人交往,焦虑不安婴儿后期23岁活泼自主-羞愧怀疑能自我控制,行动有信心自我怀疑,行动畏首畏尾幼儿期45岁自信-退缩内疚有目的方向,能独立进取畏惧退缩,无自我价值感儿童期611岁勤奋进取-自贬自卑具有求学、做事、待人的基本能力缺乏生活基本能力,充满失败感青年期1218岁自我统合-角色混乱自我观念明确,追求方向肯定生活缺乏目标,时感彷徨迷失成人前期1825岁友爱亲密-孤独疏离成功的感情生活,奠定事业基础孤独寂寞,无法与人亲密相处成人中期2660岁精力充沛-颓废迟滞热爱家庭,栽培后进自我恣纵,不顾未来成人后期60岁以上完美无

6、憾-悲观绝望随心所欲,安享天年悔恨旧事,徒呼负负3.2 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的概念。 自我意识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与自我控制构成。 自我认识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有正确错误之分。 自我体验是个体对自己所具有的情绪体验与态度,如自尊、自信、自负、自我满足、自我贬低等。 自尊是自我体验最重要的方面;羞耻心是自尊的基础。 自我控制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活动自觉而有目的的调整和控制,具有激发作用和抑止作用。 自我意识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3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水 平阶段第一 水平:前习俗水平阶段一:惩罚与服从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二:天真的利己主义的道德定向阶段第

7、二水平:习俗水平阶段三: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四:维护权利和社会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第三水平:原则性水平阶段五:社会契约或功用的道德定向阶段阶段六:普遍的伦理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3.4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化的过程。 父母教养与同伴影响的共同作用。3.4.1 父母教养方式及其影响控制容许接受权威型放纵型拒绝专断型忽视型 对儿童的影响: (1)对学业成绩的影响; (2)对自我价值感的影响; (3)对心理健康的影响。3.4.2 同伴关系的影响 满足儿童的多种心理需要,如安全感、爱与归属感、成就感。 为社会能力的发展提供背景。 促进自我意识的发展。 也有一些不利的影响。服从、拒绝

8、、同伴群体的错误。3.4.3 制约同伴关系形成的条件 学业成绩 个体的行为特征 教师的评价 个体的身体特征第二讲_智力与创造力智力:没有谜底的谜面 Sternberg(2003)认为:“智力是一个很难琢磨的概念。” Murphy(1991)指出:“很难有一个人们共同认可的智力定义(既准确又实用)。 Dennis(1996)说:“目前心理学界对智力的具体含义,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而且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1 智力本质属性的研究1.1 两次专门讨论 1921年,美国教育心理学杂志组织当时的智力研究专家,对智力本质进行定义。 1986年Sternberg等主编了什么是智力?关于智力本质及定义的当代

9、观点,收集当代智力研究者对智力本质的看法。 两次讨论涉及到智力的本质属性共27种,如适应环境的需要等。1.2 两次讨论间的变化 相似之处:1921年和1986年心理学家在基本加工(知觉、感觉、注意)和心理加工速度这些属性上的看法一致。 变化之处:1921年时更重视高级心理活动水平的成分(抽象思维、表征、问题解决、决策)和解决新事物的能力、学习能力等,1986年更重视元认知、执行过程、知识、自动化加工等属性。1.3 当前对智力本质的认识 Snyderman & Rothman(1997)调查了1020位专家对智力本质的看法。表1 专家认为智力的最重要的5个本质属性描述同意(%)抽象逻辑思维/推理

10、100问题解决能力97.7获得知识的能力96.0记忆力80.5适应环境77.22 经典智力理论 智力理论研究有两大模式:心理地图模式与计算模式。 心理地图模式得出智力的结构理论(经典智力理论);计算模式得出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现代智力理论)。2.1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 E. Spearman)在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于1927年首先提出了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他认为,智力由一种单一的g因素(一般因素)和一系列s因素(特殊因素)构成。2.2 卡特尔的流体智力与晶体智力理论 卡特尔(R. B. Cattell)认为,有两个一般智力因素,即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指与基本

11、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如知觉、记忆、运算速度和推理能力等,它排除了文化因素,几乎可以参与到一切活动中去,因而被称作流体智力。 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它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习得的,是流体智力过去应用的结果,如在学校学习获得的词汇能力和计算能力等。2.3 瑟斯顿的基本心理能力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L. L. Thurstone)认为,存在7种“基本能力”:计算、语词流畅、语词理解、记忆、推理、空间知觉、知觉速度。 瑟斯顿的智力理论成了后来多重智力理论的前身。 这一理论还支持学生在某些智力方面表现出不足,但在另一些方面往往又很优异的现象。2.4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模型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J

12、. P. Guilford)否认g因素的存在,坚持智力因素的独立性。 他认为,智力结构应该从操作、产物和内容三个维度去考虑。 操作,即心理活动或过程;产物,即心理加工所得到的结果;内容,即心理加工的信息材料类型。2.5 阜南的智力层次结构模型 英国心理学家阜南(P. E. Vernon)于1960年认为智力结构是按层次排列的。 他把智力划分为四个层次:(1)最高层次是智力的普遍因素(g因素);(2)第二层次分为两大因素群,即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机械和操作方面的因素;(3)第三层次分为几个小因素群,即言语理解、数量、机械信息、空间能力和手工操作等;(4)第四层次指各种特殊因素(s因素)。3 现

13、代智力理论 智力结构理论一直颇受指责。原因如下: (1)建构结构理论的方法学(以因素分析法为核心)存在某些先天不足。 (2)这些智力结构理论难以得到整合。 (3)根据这些理论编制的智力测验,也只停留在测量各种反映个体差异的智能构成因素上,难以对内在心理过程作进一步揭示。 3.1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加德纳(H. Gardner,1983,1993)认为,人有七种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理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身体动作智力、人际智力和自省智力; 1998年,他又提出,人的智力除前述七种外,还包括自然智力。判断的标准 脑损伤的潜在独立性。 存在具备该智力的非典型性人群。 智力至最终专长间,有一明确的发展历程。 可以确定该智力的进化历史。 可以通过个体差异间的实验性研究来确定这种能力的存在。 智力的实质可有来自心理测量学的证据证明。 对某一特定符号系统编码的敏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