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年级数学下册56单元教案课题28、铅笔有多长教时五1 20学习目标1、 通过测量铅笔长度的活动,知道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2、 通过实际测量,学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3、 通过“估一估”“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学习重点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 估一估,量一量。第(1)题,创设估计、测量铅笔长度的情境,引出分米这个长度单位及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第(2)题,通过测量6厘米长一点的铅笔,使学生认识到在测量中需要一个比厘米还要小的单位,从而引出毫米。二、说一说。 为了加深对1分米、1毫米的认识一、 练一练。第1题
2、:让学生先估计再测量,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第2题 第3题:是一个数学故事。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测量的方法。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准备一些长约10厘米的铅笔,让学生进行估计,再让学生实际测量。最后组织学生讨论米、分米、厘米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观察1厘米中间有几个小格,介绍每个小格就是1毫米,从而可以得出1厘米=10毫米。在此基础上,系统整理所学的长度单位。学生用尺子量一量自己的手掌,从中指指尖到什么地方是1分米,接着让学生准备1分的硬币,用尺子量一量它的厚度。先估算,再测量。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桌同学互相检查。组内解决数学故事。板书设计铅笔有多长1分米=10厘米 1米=
3、100厘米 1米=10分米1d=10cm 1m=100cm 1m=10dm教学反思认识毫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操作,针对操作中的存疑,不断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产生动力,向未知领域探索,冲击。课题1千米有多长教时五2 21学习目标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动,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习重点体验1千米有多长,知道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 出示情景图。通过“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三个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千米有多长。总结出米与千米之间的关系。1000米千米mm二、填一填。人走1千米大约用10分,骑车大约用5分,
4、汽车大约用1分。三、练一练。第1题:第2题:进一步掌握长度单位的关系。教师让学生看清题目后再填写。第3题:是一个数学小故事。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课前先测量出10米和100米的距离,然后让学生实际走一走,在小组中交流,所走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以及走完100米后的感受。接着安排学生根据刚才的体验想象一下1千米大约要走多少步,走1千米大约要多长时间,然后在小组内交流。最后让学生想一想从家到学校有1千米吗?组织学生讨论,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答案。先让学生想一想1千米、1米有多长,加深学生对长度的体验,并正确地使用。学生独立完成。看清图意。然后让学生根据图意编一个小故事,回答图下面的三个
5、问题,再在小组中交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板书设计1千米有多长1千米=1000米 1km=1000m教学反思通过学生自己走一走,获得对米的感头关认识。为学生正确估计米的长度奠定了基础。课题练习六教时五2学习目标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习重点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第1题: 第2题: 第 3 题: 实践活动: 布置作业: P 44 实践活动总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学生活动先让学生想一想1厘米、1分米、1米和1千米各有多长,然后再独立完成。鼓励学生独立测量,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测量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先估计自己的一枝铅笔、一本书
6、、胳膊、课桌腿和自己喜欢的一件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然后再组织学生实际量一量,进行验证,积累估测的经验。板书设计练习六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数学书厚5( ) 课桌高约7( )一拃长约15( ) 一栋楼高约25( )小红的身高是138( )北京距离天津约120( )教学反思课题整理与复习(一)教时五4 23学习目标1、 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2、 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进步,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倡导的学生成长记录的方法,是学生自我评价的一种手段。学习重点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培养学
7、生主动学习的精神,更好地握有关的知识。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你学了什么:三幅图是对学生学过的知识的提示。二、我的成长足迹:提出了三种方面的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其他的问题。第1题:是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第2题:是有关混合运算的练习。第3题:结合我国两条大河的长度,练习写万以内的数。第4题: 第5题:学生用总价或单价比较都可以。第6题:利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5人去献血,每次进去4人,3次进去12人,第15人第4次才能进去。第7题: 第8题:根据对话,选择适当答案。小红家离学校298米和304米都可以。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学生看图说一说。说一说学到了什么,然后提出
8、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展示与交流。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先说一说运算过程,再进行计算。学生独立完成。让学生说往返路线时,要说明方向和站数。同桌互相纠正。组内完成。独立完成。小组讨论,全班汇报。板书设计整理与复习(一)教学反思在争论、引导中体验成功:在教学中出现有争议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在学生意见出现分歧组织学生讨论,在辩论解析中学生们的思维在一点一点地提升,课学真正成了学生们展示自己个性的舞台。课题37、走进乡村教时五5 24学习目标借助“走进乡村”这一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学习重点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教学过程教师活动1
9、、 看一看。 教师利用“走进乡村”的情境,对学生进行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的教育。组织学生观察和思考:从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怎样解决?2、 说一说。利用图,说一说方向和路线。3、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整幅图编一个包含很多数学问题的有趣的小故事。学生提出问题,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存入“问题银行”学生活动学生看图认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先小组内说一说。再全班汇报。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布置作业: 模仿书上情景,回家练习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课题一、 加与减(一)买电器教时六1 25学习目标探索并掌握整百、整十数的加减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结合具体情境,
10、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到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一、 出示情境图。创设了“买电器”的问题情境,价钱都是整十、整百的数。学生根据此生活场景提出用加减法解答的问题,学习整十、整百数相加减的口算。说一说。尝试解决问题。对提出的问题列出算式口算方法的学习。二、练一练。第1题:在学生理解加减法算理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并计算。第2题:第3题:要通过推理,才能得出要填的数。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说出图中各种家用电器的价格,并提出数学问题。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自己的算法,通过在计数器上拨一拨等活动,引
11、导学生观察、思考,领悟到万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与百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相同,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珠子,以熟悉计算方法。先独立思考,填“”、“”、“”,再交流。先说出每题的意思,再独立填写,在此基础上交流。答案不唯一。三、数学游戏。出示一张数字卡片,全班抢答,然后小组内进行。板书设计买电器主题图:爸爸卖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花多少钱?5008001300(元)答:一台洗衣机和一台电视机花1300元。教学反思 课题回收废电池教时六2 26学习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3、 结合具体情境,发展提出问题
12、、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出示情境图。创设“回收废电池”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探索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结合素材进行环保教育。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两道题,独立计算,发现问题及时指正,予以辅导。“一班和三班共回收了多少节废电池”,鼓励学生先估算,因估算方法不一样,所以答案也不一致。1. 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两道题,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2. 想一想:通过解决问题“二班和三班共回收多少节?”,启发学生说出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3. 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三道题,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二、 练一练。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13、理解题意,鼓励利用数字卡片,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总结: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了多少节废电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估计出得数的大致范围,再进行计算。拨一拨、算一算:102+97,先独立思考,探索计算方法,进行交流。借助计数器使学生明白相同数位上的数才可以相加,因此在竖式计算中要注意相同数位对齐,才能相加。独立完成。理解“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的算理。独立完成,全班汇报。独立完成,全班汇报。独立计算。独立计算,然后说一说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根据提供的条件,独立解答,对第(3)小题在小组里进行讨论、交流。利用数字卡片,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板书设计:回收旧电池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多少节?102+97119(节)102+ 97 199 答:一班和二班一共回收199节。教学反思课题小小图书馆教时六(3) 27学习目标1、 探索并掌握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 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逐步养成验算的好习惯。3、 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并能运用所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