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教学重点:叙述两次赛马的情况是阅读的重点。解决的方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二)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解决下列问题有一定难度:1.比赛规则各自把马分等级是孙膑计策的必要条件,学生不一定给予足够注意;2.大王的马比你的快不了多少是孙膑计策制定依据,学生容易只理解为这是田忌误以为挖苦之言;3.齐威王的骄傲轻敌是孙膑计策得以实施的原因。暗含在作者遣词用句中须从人物上去理解。运用设疑、讨论法。四、教学用具彩色图画六匹马,黑、白各三匹,并注明:上、中、下三个等级。部分板书卡片。五、教学时间:一个半课时<60分钟>六、教学过程(一)审题诱趣、理清文路。板书课题后谈话1.从课题上,你们知道什么?
2、2.从课题上,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和谁赛?赛几场?怎么赛?赛的结果?教师过渡语(承上启下):同学们的求知欲很强,想的问题很好。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读书,看看你们想知道的这些,课文告诉我们没有。(二)指名学生读全文。读后了解阅读情况。1.读了课文,你们又知道了什么?(解答了哪些问题)a.田忌和齐威王赛马。b.赛了两次。c.田忌先输后赢。2.课文里还写了哪个人物?他和第二次赛马有什么关系?(孙膑。他用计使田忌转败为胜)板书:孙膑献计设疑:这两次赛马各是怎么赛的?孙膑的计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看来,有些内容我们读一遍课文就能了解,而有些内容,需要我们仔细地读,深入地想,才
3、能很好理解,我相信同学们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是能弄懂这些问题的。(三)给课文分段。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一下课文,看看哪几小节写的是第一次赛马的事,从哪儿到哪儿是写第二次赛马。1.读后学生发表意见。2.分的不一致、不统一,老师加以引导。方法:先看看这小节主要写什么,再看看它是和上面讲的意思联系紧密,还是跟下面联系紧密,或是单独讲一个意思。3.设问:这两次比赛之间的内容是什么?4.确定分段依据。我们是依据什么来给这篇课文分段的?(事情的发展顺序,或时间先后顺序均可)(四)了解兴趣点。你们对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从预习中了解到部分学生对比赛时的情况最感兴趣。)(五)从兴趣点入手,组织讲读。教学
4、手段:将两次赛马的内容放在一起阅读,运用比较、分析的逻辑思维形式。目的:启发思维、培养训练逻辑思维能力。贴马图的形象直观。教学形式:自学、画批。要求:边默读边思考:这两场比赛各是怎么赛的?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1.组织自学。2.读后学生发表意见。主要有三处相同:二人的马没换。比赛规则没变各自把马分等级。齐威王的马出场顺序没变先上等、再中等、后下等。主要有三处不同:田忌的马出场顺序不同先下等、再上等、后中等。比赛的结果不同田忌第一次败,第二次胜。人物心情不同:3.教师据情指导,须讨论明确的问题:扫兴是什么意思?什么事使田忌扫兴?第一次赛马,田忌为什么输?马的每个等级都低于齐王。第二次赛
5、马,田忌为什么赢?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追问:为什么可以调换马的出场顺序?理解比赛规则各自。4.概括段意。复习方法:概括一段话的主要内容,用什么样的句子?陈述句。它包括哪两个部分?谁,干什么?(怎么样)概括第一次比赛内容(第一段)。概括第二次比赛情况(第三段)。(六)质疑导趣,将学习兴趣迁移到第二段。1.启发质疑:你们认为课文中的哪部分内容需要仔细读才能弄懂?追问:你们想到些什么问题?例如:为什么田忌开始以为孙膑在挖苦他?为什么田忌对第二次赛马取胜没信心?为什么孙膑对再赛能胜胸有成竹?2.组织学习第二段。教学方式:自学画批→议论交流&讨论明确。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4.全班讨论,教师
6、据情指导。理解描写孙膑的语言抓住齐威王的语言、神态。理解齐威王的骄傲、轻敌,使得孙膑的计谋得以实施。为什么胸有成竹?(对田忌、齐王的了解。5.理解后分角色练习朗读。6.教师小结。设问:你们觉得孙膑的这个主意妙不妙?妙在什么地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七)投石激趣。1.设疑:你们想过吗,还有没有其他调换方法?2.组织学生试验。你们拿出一张纸来,写上上等、中等、下等各两行,用线连接搭配一下,看看有几种调换的方法,结果各是什么?可以用×表示输,用√表示赢。从中你们悟出什么?3.指一名学生上前面演示。例:四种调换方法,均输两场,胜一场。1.从中悟出道理:要进行科学分析,选择最佳方案,合理使用力量。2.从中体会两个让字用得贴切、精当。(八)总结全文,布置作业。第二次赛马后,孙膑和田忌再见面会有怎样的一段谈话。根据课文内容做合理想象,两人一组,设计对话内容及动作、表情,表演出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