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注意:一般来说,法律主体必然是一个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律主体。(二)持续经营(三)会计分期会计分期为会计核算确定了时间范围。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四)货币计量单位的会计核算应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在境外设立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假设,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六、会计基础会计基础主要有两种:权责发生制基础和收付实现制基础。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权
2、责发生制为基础。我国的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事业单位会计除经营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以外,其他大部分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七、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等八个方面。掌握每一项的定义及要求。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一、会计要素的定义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所作的第二层次划分。对资金运动所划分的大类,就是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的基本组件,同时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是企业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
3、益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的财务状况,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静态反映,属于静态要素,是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要素;收入、费用和利润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对企业资金运动的动态反映,属于动态要素,是利润表的构成要素。二、资产负债表要素(一) 资产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的三个特征。企业的资产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大类。1. 流动资产流动资产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和存货等。2. 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长期待摊费用等。(二) 负债负债-是指企业
4、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负债的三个特征。企业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两大类。1. 流动负债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及预收款项、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等。2. 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和长期应付款等。(三)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也称为净资产,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权益的构成内容通常划分为: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项目。三、利润表要素(一) 收入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
5、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者客户代收的款项。根据企业所从事的日常活动的内容,企业的收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根据重要性要求,企业的收入可以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二)费用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按照其功能可以分为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两大部分。1. 营业成本2. 期间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三) 利润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可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计
6、算方法或公式。四、会计要素的计量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会计科目的定义和分类(一)会计科目的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对象六大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要素对会计对象的分类;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的分类。(二)会计科目的分类1.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的不同分类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明细分类科目,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总分类科目对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起着统驭和控制作用,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总分类科目的详细和具体说明。2. 按其所属会计要
7、素的不同分类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见表2-2。六、会计科目的设置(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1.合法性原则2.相关性原则3.用性原则(二)常用会计科目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一、会计等式(一)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权益=债权*益+所有者权益=负债+所有者权益上述等式是会计等式中最通用和最一般的形式,所以通常称为“会计基本等式”(或:第一等式),它反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静态会计要素之间的基本数量关系。资产与权益的恒等关系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不论发生何种交易或事项,都不会破坏会计
8、基本等式的平衡关系。企业的交易或事项的四种类型。(二)收入-费用=利润这一等式(又称第二会计等式)。是企业编制利润表的基础。(三)会计等式之间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 (又称第三会计等式)第三会计等式动态地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之间的关系。二、会计账户及其基本结构(一)账户的含义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二)账户的分类同会计科目的分类相对应,账户按提供指标的详细程度可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总分类账户提供总括核算指标,一般只用货币计量;明细分类账户提供详细核算指标,除用货币计量外,有的还要用实物量度等辅助计量。(三)账户的基本结构账
9、户的基本结构应该包括增加和减少两部分,相应地分为左、右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至于哪一方登记增加,哪一方登记减少,既取决于所记录的交易或事项,也取决于账户的性质。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账户具体包括的内容。(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两者的区别是:会计科目仅仅是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三、复式记账法(一)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复式记账法-是以资产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
10、每一笔经济业务,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中进行登记。(二)复式记账法的种类复式记账法分为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三种。借贷记账法是国际上通用的一种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也是我国通用的记账方法。四、借贷记账法(一)借贷记账法的含义借贷记账法是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二)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左方”表示“借方”,右方表示“贷方”。至于表示增加还是减少,则取决于账户的性质。(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四)借贷记账法的特点1. 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2. 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3. 可
11、以设置共同性账户,以账户的余额方向来判断账户的性质。如果期末余额在借方,就属于资产类账户;如果期末余额在贷方,就是负债类账户。采用借贷记账法,并不要求对所有账户进行固定分类。4. 便于试算平衡。(五)账户对应关系和会计分录1.账户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账户之间这种应借、应贷的相互关系,称为账户的对应关系。存在着对应关系的账户,称作对应账户。2.会计分录每个会计分录,都应具备对应账户名称、记账方向和金额三个要素,缺一不可。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简单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 “多借一贷”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复合会计分录
12、可以分解为多个简单会计分录。但是,不能把互不相关的几个简单分录合并成一笔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六)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试算平衡,具体有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和余额试算平衡法两种方法。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其试算平衡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数2.余额试算平衡法其试算平衡公式如下:全部账户的期初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贷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合计在编制试算平衡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必须保证所有账户的发生额和余额均已记入试算平衡表。(2)及时发现记账错误。如果试算平衡表借贷不相等,可以肯定账户记录有错误。(3)发生额与余额试算平衡,不一定说明账户记录绝对正确。这是因为,有些错误并不会影响借贷双方的平衡关系。例如:漏记某项交易或事项;重记某项交易或事项;某项交易或事项记错有关账户;颠倒记账方向;借方或贷方发生额中,偶然一多一少并相互抵销。五、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平行登记的要点有:1.依据相同2.方向相同3.期间相同4.金额相等用公式表示:总账账户的本期发生额=所属明细账户本期发生额合计总账账户的期末余额=所属明细账户期末余额合计第四章 会计凭证一、会计凭证的含义和作用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事项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