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74.77KB ,
资源ID:128840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8840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教育类心理学冲刺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b****3)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教育类心理学冲刺讲义.docx

1、教育类心理学冲刺讲义教育心理学冲刺讲义(2010)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研究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以及学与教之间的相互作用。 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学与教的基本要素(5个) 学生 教师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学与教的过程(3个) 学习过程:学习实质、学习动机、学习迁移、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课堂管理 评价反思过程:教学测量与评价发展历程 初创(20世纪20年代以前)桑代克 1903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由此确立了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体系。 发展(20年代50年代末) 成熟

2、(60年代70年代末) 完善(80年代后)布鲁纳 1994 总结的研究成果: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主反合社)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中学生心理发展概述 1、心理发展的含义:P.13 2、心理发展4个特征: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差异性 【连定(顶)不差】 3、心理发展8个阶段:P.14 记住:少年期(11、1214、15)青年期(14、1525) 4、少年期的心理特点? 学习准备:P.15【可略记】 关键期:P.16 什么是?2岁?4岁?4-5岁?教育学意义?【重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 02: 感觉与运

3、动分化 前运算阶段 27:表象或形象模式;具体直觉表 象;自我中心思维不可逆 具体运算阶段 711:抽象、可逆、守恒,但思维仍需具体事物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 1115:思维超越了对具体事物的依赖,形式从内容中解脱出来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重点】 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最近发展区:P.19(维果斯基,过渡状态)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心理社会危机年龄范围任务积极的结果基本信任基本不信任01.5培养信任感身体的舒适与安全自主感羞耻感与怀疑23培养自主性依从与自主能力主动感内疚感45培养主动性创造性地掌握新任务勤奋感自卑感611培养勤奋感勤奋掌握各种技能自我同一性角色

4、混乱1218培养自我同一性形成自我的一致性形象艾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自我同一性:P.21 人格理论评价及教育含义:P.21 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p22【填空】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P.23 3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的发展:生理自我(3岁成熟)社会自我(少年期成熟)心理自我(青春期开始发展形成)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认知方式的差异 场独立与场依存:什么是? 沉思型与冲动型 辐合型与发散型 智力差异 智商IQ=MA/CA *100 天才?(140以上) 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学生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性格的基本特征p28 性格差异的教

5、育含义p29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的实质:P.30(3个重点)学习的类型 学习的分类 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简-繁 低-高 8类) 1、信号学习:巴甫洛夫;2、刺激反应学习:桑代克、斯金纳;8、解决问题学习 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5类)p33 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知识、技能、行为规范联结学习理论 主要观点:P.34 桑代克尝试-错误说的基本规律:3 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2 获得与消退、刺激泛化与分化 p37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4强化 p39 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消退、惩罚 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信息流、控制结构认知学习理论 主要

6、观点:P.43 苛勒的完形顿悟说 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 学习观2 教学观2(原则:冻结逞强)08考题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意义学习的实质P.48和条件/ 2、接受学习的实质与技术:先行组织P.50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第四章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的作用:激活、指向、强化 学习动机的含义(P.54) 学习动机的结构:学习需要(推)学习期待(拉) 奥苏伯尔成就动机的组成:认知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学习动机的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五个层次及对学习动机培养的启发作用P.60) 成就动机理论(主要观点:求成/避败P.61) 成败归因理论(3维

7、度6因素,启发作用P.62 ) 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的含义P.62,理论的启发作用)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学习动机的培养:动机与效果的互动关系直接-间接转化途径 运用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P.55) 学习动机的激发(问题情境/动机水平/反馈奖惩/结果归因) 问题情境的含义(P.66)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线)(P.67)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学习迁移概述 学习迁移的含义(P.71)“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迁移的种类: 根据迁移的性质、影响效果:正、负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抽象概括水平:水平迁移(横向迁移)、垂直迁移(纵向迁移)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一般迁移、具体

8、迁移 根据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重组性迁移 迁移的作用:解决问题 / 概括化 / 指导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早期迁移理论 形式训练说(训练心理官能、无条件自动迁移) 共同要素说(迁移是具体有条件的) 经验类化说(贾德:概括化经验或原理) 关系转换说(格式塔,整体关系) 现代迁移理论(奥苏泊尔) 认知结构说 相互作用说迁移与教学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记住三点即可) 相似性 原有认知结构 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促进迁移的教学措施 教材 / 内容 / 程序 / 学习策略 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 知识的含义(P.84) 知识的类型:感性知识理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P.85)知识学习

9、概述 知识学习的类型: (P.85-87)理解内容 符号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并列结合学习 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获得知识保持知识提取知识学习的作用知识的获得 内容环节类型提高效果的方法知识直观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内涵、比较各自优缺点)知识概括感性概括理性概括配合正反例运用变式科学比较自觉概括记忆系统及其特点 瞬时记忆 短时记忆 长时记忆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 遗忘进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遗忘的理论解释 1.痕迹衰退说 2.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3.同化说(奥苏伯尔提出,积极遗忘) 4.动机说(弗洛伊德提出,压抑理论)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

10、持 深度加工材料 有效运用记忆术 进行组块化编码 适当过度学习 合理进行复习(深术组过复申述祖国富)第七章 技能的形成技能和含义及特点 含义(P.105):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特点: 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 是一种活动方式,由一系列动作及执行方式构成(不同于知识) 动作要素及执行顺序体现活动法则的要求(不同于习惯)技能的分类 操作技能(动作技能、运动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如:唱歌、打球、骑车、打字、绣花等。操作技能的分类 心智技能(智力技能、认知技能):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如:阅读、运算、解题、作文等。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

11、的特点 操作技能: 对象的物质性(物质性客体或肌肉) 执行的外显性(通过肌肉运动实现) 结构的展开性(不能合并和省略) 心智技能:对象的观念性(客体在脑中的主观映象) 执行的内潜性(内部语言在头脑中进行) 结构的简缩性(高度省略和简化)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特点 阶段操作定向(P.108)操作模仿(P.109)操作整合(P.110 )操作熟练(P.110)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论 加里培林的心智动作按阶段形成理论:1.动作的定向阶段 2.物质与物质化阶段 3.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4.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5.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认知阶段 / 联结阶段 / 自动化阶段

12、我国教育心理学家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原型定向 / 原型操作 / 原型内化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a.在原型定向和原型操作阶段,重点在于使学 生了解动作,不可片面强调言语的作用。b.在原型内化阶段,重点在于考察言语的动作效应上。第八章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含义、4个特征(P.122)概述 学习策略的结构与种类:1. 认知策略 a.复述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2. 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认识的内容) a.计划策略 b.监视策略 c.调节策略 3. 资源管理策略 a.时间管理策略 b.学习环境管理

13、策略 c.努力管理策略 d.工具管理策略 e.社会资源利用策略 典型的学习策略1.认知策略 a.复述策略: 随排整多复画水排整多浮滑 b.精细加工策略:术记问生际书记问生计 c.组织策略: 纲图表2.元认知策略(元认知的含义与结构P.130)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控制:先计划中监视后调节3.资源管理策略: 时环努工社使唤弩弓射学习策略的训练 原则 a.主体性原则 b.内化性原则 c.特定性原则 d.生成性原则 e.有效的监控 f.个人自我效能感(主内特生奸笑) 方法a.指导教学模式 b.程序化训练模式 c.完形训练模式d.交互式教学模式 e.合作学习模式 (指称完叫喝)第九章 问题解决与创

14、造性 问题的含义: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刺激情境。 基本成分p137问题解决概述 问题解决的含义、3个特点(P.138) 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 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a.问题的特征 b.已有的知识经验 c.定势与功能固着(含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措施 提高知识储备 牢固记忆-促进概括-有机联系 教授训练方法与策略 教授思维方法-进行显性教学 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有机构无结构 基本复杂 文字题操作题 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鼓励主动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自我评价创造性及其培养 创造性的含义(P.145) 理解并举例创造性的特征: 流畅性 /

15、 变通性 / 独创性 影响创造性的因素:环境/智力(智力与创造性的关系)/个性 举例分析培养创造性的措施: 环境 / 个性 / 课程(P.148-151)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的实质: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不同于能力;通过学习而形成,非天生 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核心)、行为成分 品德的结构:道德认知(核心)、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品德的实质:p154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a.(10岁前)他律道德 :判断依据外在标准 (10岁后)自律道德 :判断依据内在标准 b. 道德教育的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a.研究方法:两难

16、故事法 b.道德判断的3个水平: 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自律性: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a.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b.自我意识增强 c.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d.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过渡性: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a.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b.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P.162-163) 依从 认同内化 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a.外部条件(3): 【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体】 b.内部条件(3): 【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促进态度与品德形成的方法(简答即可) 有

17、效的说服 树立良好的榜样 利用群体约定 价值辨析 恰当的奖惩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的含义(P.173)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概述 中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理解主要心理障碍的表现及原因)a.焦虑症 b.抑郁症 c.强迫症 d.恐怖症 e.人格障碍与人格缺陷f.性偏差 g.进食障碍 h.睡眠障碍 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预防、提高、配合 心理辅导 心理辅导的含义(P.183) 心理辅导的一般目标: 学会调适寻求发展 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1、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强化法、代币法、塑造法、示范法、 惩罚法、自我控制法 2、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放松训练、系统脱敏、肯定性训练 3、改善

18、认知的方法:理性情绪ABCDE理论第十二章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的定义: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设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分类:布卢姆的分类认知目标: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情感目标:接受反应 评价 组织 人格化 动作技能目标:知觉模仿操作准确连贯习惯化行为目标 举例:若某节英语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动词be的基本用法 。 不好:含糊,缺乏指导和评价意义。 好的行为目标可为: 提供英文报纸上的一篇文章(行为条件),将文章中关于动词be的基本用法归类并说明特点(具体行为),做到全部正确(行为标准) 。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目标 例如,语文课的一个教学目标可以这样陈述: A理解议

19、论文写作中的类比法(反映心理变化)。 A-a用自己的话解释运用类比的条件(行为样例) A-b在课文中找出运用类比法阐明论点的句子 (行为样例) A-c对提供的含有类比法和喻征法的课文,能指出包含类比法的句子(行为样例) 心理与行为相结合的教学目标既强调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内在变化,又克服了传统教学目标陈述上含糊不清和不可操作的弊端。组织教学过程 (加涅)教学事项:引起注意提示目标唤起经验呈现内容提供指导展现学习行为适时反馈评定结果加强记忆与迁移 教学媒体:非投影视觉辅助、投影视觉辅助、听觉辅助、视听辅助 戴尔的经验锥形图(P.198): 由直接具体经验到抽象经验排列了11种媒体。 有助于根据学习者

20、的学习能力和先前经验水平选择适当的媒体。选择教学策略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指导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1.发现学习(启发式教学)布鲁纳 2.情境教学:在应用知识的具体情境中进行知识的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3.合作学习:分工合作、密切配合、各自尽力、社会互动、团体历程 个别化教学:1.基本环节:诊断、一对一、有序材料、自己速度2.典型程序或模式: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掌握学习(布卢姆提出P.204)第十三章 课堂管理 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等三大要素的相互协调。课堂管理概述 课堂管理:教师协调课堂内的各种人际关系、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21、 1.教师的领导风格 2.班级规模 3.班级的性质 4.对教师的期望课堂群体的管理 课堂里的群体及对个体的影响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勒温)群体动力的表现(群体动力的要素)4:1.群体凝聚力: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 2.群体规范: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3.课堂气氛:课堂里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 影响因素:教师的领导方式(集权型、民主型、放任型)、对学生的期望、情绪状态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课堂纪律的管理 课堂纪律: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和控制 课堂纪律的类型:教师促成、集体促成、任务促成、自我促成 问题行为与课堂纪律1.问题行为的性质(教育性概念, 差生)2.问题行为的类

22、型: 扰乱性问题行为-心理问题行为品行性问题行为-性格性问题行为-不成熟行为3.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置与矫正(教育对策)第十四章 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评价:系统收集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教学目标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测量或测验 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选、判)1.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2.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3.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4.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教学测量与评价的方法和技术 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信度(可靠性)、效度(正确性)、区分度(鉴别能力) 非测验的评价技术种类:案卷分析、观察、情感评价第十五章 教师心理教师的心理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2、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的关系 3、教师的期望对学生的影响: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语言效应称为,或罗森塔尔效应。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的比较(内容) 差异:1.课时计划的差异(专家简洁、灵活、学生中心、预见性)2.课堂教学过程的差异3.课后评价的差异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教师的成长历程: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关注学生 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1.观摩2.微格教学(含义 P.237)3.专门训练4.反思教学经验 反思性教学/ 经验+反思=成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