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06KB ,
资源ID:1277309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7730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doc

1、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1.关汉卿创作题材:根据题材内容,大致可分为“公案剧”、“爱情剧”和“历史剧”三类:(1)以窦娥冤、鲁斋郎和蝴蝶梦为代表的公案剧,多侧面地反映了元代最基本的社会矛盾。(2)以望江亭、救风尘、拜月亭为代表的爱情剧,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追求,揭露了封建礼法制度的虚伪与残忍。(3)以单刀会、西蜀梦为代表的历史剧,虽然表现的是历史生活,刻画的是历史人物,但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2.关汉卿创作艺术成就:(1)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元代社会的一面镜子,歌颂弱者的胜利(浪漫手法窦娥冤)(2)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以戏剧冲突来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运用行动

2、描写、心理刻画和角色语言等方法。(3)善于组织设置紧张尖锐而又富于变化引人入胜的戏剧冲突。(4)戏剧语言本色当行。关汉卿熟悉城市下层社会生活,又熟悉他们的语言,他在人民群众的语言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文学语言。剧本的语言通俗生动,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事,境无旁溢,语无外假”的地步。3.窦娥冤的艺术成就:(1)首先表现在它的悲剧的审美价值。 窦娥冤的悲剧价值,不仅在于它写出了一个善良的弱女子惨遭刑罚,最终屈死的命运,而且更在于它写出了这个弱女子终于以自己的悲惨遭遇回击了威严、强大的封建制度,并由此而引发了读者或观众的深刻而严肃的思考,激起了他们对凶残丑恶的封建社会的憎恶乃至反抗。因此,其审

3、美效果,既是“悲戚”的,也是“悲壮”的,二者融合,感人肺腑。(2)窦娥冤的语言,无论唱词和道白,都是元杂剧中的上乘。优秀的元杂剧作品,大多具有本色、自然、“雅俗兼收、串合天痕”的特点,而窦娥冤的语言,更为直白而有意蕴。王国维在论述元杂剧语言“自然”而“有意境”时,专举窦娥冤第二折【斗虾蟆】为例,认为“此一曲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当然,王国维没有举到的其他很多曲词宾白,也都在自然本色之中而有意境,例如第三折的“【正宫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耍孩儿】不是我窦娥罚下这等无头愿”、“【二煞】你道是暑气暄”、“【一煞】你道是天公不可期”诸曲。此外,在人物性格刻画方面,

4、此剧令人信服地写出了窦娥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4.窦娥冤思想的核心:揭露社会的不公正。(1)女主人公窦娥的弱小、善良、贤惠、孝顺、勤劳、贞节、毫无过失等等,作者这样写,一是强调她的无辜;二是要增加悲剧的力量。(2)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窦娥一重又一重的不幸,最后把他送上了断头台!这一结果彻底动摇了普通老百姓所信奉的善恶各有所报的法则,是受压迫者对黑暗世界究竟有无“王法”与“公道”的根本怀疑与否定。5.关汉卿杂剧的艺术1、题材的多样化2、善于塑造典型人物,尤其是妇女(下层)的形象,多为旦本 进步的妇女观 1)、进步的恋爱婚姻观、贞节观 2)、同情、理解妓女

5、、女奴等社会底层的妇女,发现并歌颂其美好心灵和优秀品德 3)、女性优于男子,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女性意识的觉醒者。 方法: 1)、善于同中求异,塑造性格各异的人物 赵盼儿泼辣大胆,与之对比的宋引章。 2)、善于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塑造人物形象,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内心冲突3、繁复的戏剧冲突 密度高、力度大、角度新 一本四折、一人主唱的体制,一般不允许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但这并不妨碍关汉卿通过两组或更多的戏剧矛盾,把人物形象描绘的更加丰满。4、结构:剧情曲折,具有传奇性 关汉卿作为一个曾“躬践排场,面敷粉墨”的“当行”的戏剧家,他的杂剧很适合演出。情节发展自然;场面安排紧凑、集中;关目处理变化多端,

6、很富有戏剧性。但他并不片面追求戏剧效果,而是和人物的性格、剧本的主题完全吻合。5、戏剧结构严谨简洁,详略得当,每折层层推进,浓淡相间,摇曳多姿。 一人一事,单线结构,主脑清楚,场面的安排紧凑集中典型。 6、语言:本色自然,本色派的语言大师 关汉卿熟悉城市下层社会生活,又熟悉他们的语言,他在人民群众的语言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文学语言。剧本的语言通俗生动,真正做到了“人习其方言,事肖其本事,境无旁溢,语无外假”(臧懋循元曲选序)的地步。 6.西厢记人物形象:老夫人:典型的封建家长制代表,封建礼教的维护者。 赖婚,拷红,逼试。 莺莺:背叛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贵族少女。 聪明美丽,温柔多情,外表矜持,

7、内心炽热。佛殿邂逅,隔墙和诗,道场传情,月夜听琴,传简约会,自荐枕席。 闹简,赖简。 张生:善良、聪慧、痴情的书生,封建礼教叛逆者。 执着诚挚,“傻角”、“疯魔汉”、“志诚种”;软弱,“银样蜡枪头”。红娘:封建礼教的拆除者,崔、张爱情的撮合者。她是剧中最动人的形象。 聪明机智,勇敢泼辣,富有正义感。传书递简,拷红。 7.西厢记的思想意义:反封建战斗性: (1)反对封建礼教和伦理道德,要求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2)反对封建的门第观念,坚持理想的爱情标准。 董解元强调“自古至今,自是佳人合配才子。”而王实甫则鲜明地提出:“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强调“情”的自主,是进步

8、潮流对封建伦理、封建礼教猛烈冲击的表现。8.西厢记的艺术成就(一)体制和结构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 五本二十一折 多角色司唱 每本都有一个小高潮: :“闹斋 ”、“赖婚 ”、“赖简 ”、“惊梦 ”、“团圆 ”。 在主唱脚色的分配上,西厢记也改变了元杂剧一般一本戏曲一个脚色主唱到底,其他脚色只有道白和动作的惯例,而且部分地打破了一折由一人人主唱的限制。根据剧情的需要,有的折里由2 人或3人对唱或分唱,如第四折张生、红娘、莺莺都唱。剧中主要人物上场不受限制,又都可以唱,展开剧情、刻画人物就灵活多了,大大丰富了元杂剧的表现手段,其意义是十分显著的。(二)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 双线

9、贯穿始终,两类矛盾:崔张与老夫人为主要矛盾,崔、张、红为次要矛盾。 西厢记的戏剧冲突有两条线索:一条以莺莺、张生、红娘为一方,与老夫人、郑恒等为另一方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一场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同卫道者之间的矛盾斗争。 (三)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 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描写 心理描写 烘托渲染 心理描写是西厢记刻画任务的重要手段。例如孙飞虎事件前,老夫人已许婚,事后老夫人设宴招待张生,莺莺、张生、红娘都没想到变卦,当老夫人叫莺莺以兄妹相称时,虽然每人只一句话,但十分恰切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 (末见旦科)(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了也!(旦云)呀,俺娘变了卦也!(红云)

10、这相思又索害也。 又如第三本第二折写张生盼望月亮升起,好去和莺莺幽会时的内心煎熬。 (四)语言锤炼和运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 文采与本色相生 优美典雅而又生动活泼 “花间美人”(朱权太)的艺术风格 故事美:从头到尾就是一首美丽的诗 人物美:张生痴情美、莺莺深情美、红娘热情美 场面美:才子佳人、花前月下、吟诗作对,戏曲场面美。 语言美:红楼梦骂尽“才子佳人小说”,却盛赞西厢记说:“真正是好文章!你若看了,连吃饭也不想吃呢。”“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这是曹雪芹通过宝黛之口说出自己读西厢记的感受。9.西厢记的艺术成就(1)体制和结构形式上的突破和创新。克服“四折契子“的形势,采

11、取五本二十折的长篇形式,来表现完整的故事,是人物丰满。(2)将复杂的矛盾冲突有机地组合为一个艺术整体。采用双线复合结构,戏剧冲突由两部分组成,这些矛盾交错发展,一波三折,曲折跌宕,扣人心弦。(3)成功地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采用人物的语言和行为描写、心理描写、侧面描写等多种方法进行烘托渲染,同时赋予人物喜剧色彩。(4)语言锤炼和运用方面也有突出成就。它吸收古典诗词和人民口语,并加以提炼加工,使语言更富于艺术魅力。语言风格优美、华丽、委婉、细腻,音节铿锵,意境深远。10.琵琶记(南戏之祖 元杂剧殿军 明清传奇的开山之祖)艺术成就:(1)人物塑造取得较大成功。蔡伯喈优柔寡断、委曲求全,表现中国

12、知识分子的软弱性格;赵五娘善良朴素,刻苦耐劳,糟糠自咽,剪发买葬,体现中国古代妇女的优秀品德。(2)双线结构颇具特色。一条写蔡离家后的件件遭遇;一条写赵在家中的种种苦难。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让不同的场景对比衔接,使贫富悬殊的情景形成强烈反常。(3)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一线语言本色;蔡一线辞藻华丽 。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相协调。11南戏与北杂剧在体制上的主要区别: 1、 北杂剧一本四折,有楔子;南戏长达数十出,无楔子。 2、 北杂剧以正末(正旦)一人主唱;南戏以生旦为主,各色皆可以分唱。 3、 北杂剧每折一韵到底;南戏一出中可以换韵。 4、 北杂剧用北曲,多刚劲粗犷;南戏用南曲,多柔婉缠绵

13、。 5、 北杂剧每折用同一宫调的曲子组成套曲;南戏一出中可变宫调。 6、 北杂剧动作提示叫“科”;南戏曰“介”12.散曲的体裁特点:散曲与词相比,其特点是:(1)句式长短更为参差不齐,更自由活泼;(2)可以增加衬字(在曲调规定之外自由加添的字),既保持曲调的腔格,又增加语言的生动性,更为酣畅淋漓;(3)用韵较密,一韵到底,平仄可以通押,更显活泼流畅,顺口动听;(4)诗词力避字句重复,尤忌重韵,而散曲却以此见长;(5)散曲直露明快,更具民间色彩。13散曲的艺术个性和表现手法:(1)灵活多变、伸缩自如的句式。(2)以俗为尚和口语化、散文化的语言风格。(3)明快显豁、自然酣畅的审美取向。14.元诗四

14、大家:指元代中期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四人,并称“虞杨范揭”。语见清宋荦漫堂说诗。他们当时都颇有诗名,但作品多题咏寄赠之类,内容较空泛;崇尚“雅正”,宗法唐诗,而风格各异。15铁崖体:元末诗人杨维桢号铁崖,其诗作最具艺术个性。他认为诗歌是个人情性的表现,强调艺术创作个性化。他的诗融汇汉魏乐府以及李白、杜甫、李贺等人的长处,以气势雄健的奇思幻想突破了元代中期诗歌甜熟平稳的畦径,给人以石破天惊的感觉,颇为引人注目,故称之。16.三国演义的内容:从纵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从汉灵帝中平元年(184)至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共97年的历史。全书120回,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133回)主要写汉末

15、动乱和群雄并峙,曹操集团的崛起和壮大。第二部分(3485回)主要写刘备集团的崛起和壮大,三国鼎立,互相争雄的局面。第三部分(86120回)写三国的衰落,最终为司马氏所统一,建立西晋王朝。 从横向看,三国演义描写了魏、蜀、吴三国间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展示了近百年的战争史;描写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手段,形象地反映了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其中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斗争经验,堪称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一部谋略百科全书,具有相当的认识意义和借鉴价值。同时,小说以浓墨重彩,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展示了历史演义小说的最高成就。17三国演义思想主旨:以儒家政治道德观念为核心,同时柔和了千百年来广发民众对于明君贤臣的渴望心愿,鲜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