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8.77KB ,
资源ID:127053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7053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蜀学五事论稿.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蜀学五事论稿.docx

1、蜀学五事论稿“蜀学”五事论稿 摘要 从阐释谢无量蜀学会叙入手,初步总结出“蜀学”的五个特征:一是独特的古史体系,即以“天皇、地皇、人皇”为内涵的“三皇”体系,和以“蚕丛、鱼凫、柏灌、杜宇、开明”为世系的“五帝(王)”体系。二是大禹所创洪范之“五行”、连山之“阴阳”等观念,为后世儒家奠定了哲学基础。三是有别于中原“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观念,蜀学自严遵以下构建了“道德仁义礼”(或“道德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四是在孔子“六经”、汉人“五经”和唐人“九经”的构架上,蜀学每每有所突破,率先构建起“七经”和“十三经”的经典体系,并为正统儒学所接受。五是蜀中自古流传的“皇人”信仰、仙道传统,造成

2、了老子入蜀修仙的传说,也成就了张道陵入蜀创教的功绩。 关键词 蜀学;三皇五帝;五常七德;阴阳五行;老子入蜀 中图分类号 B2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81763(2015)06002810 巴蜀地区因其独有的地理位置,使巴蜀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古史传承体系,它既与中原文化有血肉联系,同时又有自己鲜明的地域特征。20世纪初,谢无量先生蜀学会叙 (又有蜀学系传)曾探源索隐,勾深发微,为读者展示了巴蜀文明的别样风神。其文摭拾传世文献,参酌历史传说,对巴蜀的历史渊源、文化特征、经典体系、学术创造和思想成果等,都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了“蜀有学,先于中国”的论断。这在当时无异石破天惊,振聋发聩。不

3、过因其说过创,不合时宜,以致该文的学术价值一直未引起学人重视。为了从此文获得了解和研究巴蜀上古学术文化的参考与启迪,兹特掇取数事,加以疏证,用发其覆,以见其概。其有不妥,幸识者教焉。 一古史体系:“三皇五帝”与“大禹” 谢先生在蜀学会叙开篇即说:“天造蜀国,于万斯年。垂学播文,圣哲代作。传曰:蜀肇人皇之际,爰及神农降巴黔,禹兴乎广柔,名施焕诸夏,制作侔天地,蔑以加已。” 说自开天辟地以来,蜀人经历了万年以上的历史衍变。蜀人历史上创造了许多学术和文化,圣贤睿哲代有其人。又说蜀人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皇之世,神农和大禹都降生于此(或在这一带活动过),他们的盛名光辉华夏史册,他们的创造堪与天地同久。这些

4、夸赞感情充沛,肯定程度很高,读之令人兴起,但是他这样说有没有历史依据呢?这里单举“三皇五帝”和“大禹”籍贯问题,加以考察。 “三皇五帝”无疑是中国上古史的传说时代,也可视为上古帝王和古先神圣的概称。巴蜀文献和中原文献对此都有记载,但是在具体称名上却互有差异。华阳国志?蜀志:“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这是今传文献中对蜀人始祖(即人皇)的明确记载,然其根据却远远早于此者。宋人太平寰宇记卷七二:“按世本、山海经、扬雄蜀王本纪、来敏本蜀论、华阳国志、十三州志,诸言蜀事者虽不悉同。参伍其说,皆言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云云。罗泌路史卷四也说:“蜀之为国,肇自人皇。”罗苹注指出其所依文献也是:“世本、扬雄蜀纪、

5、华阳志、本蜀论等语。” 湖南大学学报( 社 会 科 学 版 )2015年第6期李冬梅,舒大刚:“蜀学”五事论稿读谢无量先生蜀学会叙札记 可见“蜀出人皇”之说渊源有自,早在战国以前成书的世本中就已经如此记载了,当时中原还没有关于“三皇”是何许人也的具体记录。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李斯等奏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司马贞索隐:“泰皇,当人皇也。”王符潜夫论卷八:“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又可见人皇是与“天皇”“地皇”相配对,这个系统实起于巴蜀。 中原文献言“三皇”的具体名目,则与巴蜀大异。大致而言,中原以具体人名释“三皇”(如“伏羲、女娲、神农”等,但并不一致),巴蜀则是以

6、“三才”言之(如“天皇、地皇、人皇”),前者趋于实指,后者则多神话,时代早晚显然可见。如周礼等中原文献,只提“三皇五帝”集合名词,如春官“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郑玄注:“楚灵王所谓三坟五典。”但三皇五帝具体是哪几位人物,却并不清楚。至汉、魏而下,乃实称其名,而又每每互异:伏生尚书大传(佚文)举“燧人、伏羲、神农”;应劭风俗通义?三皇引春秋运斗枢“伏羲、女娲、神农”;班固白虎通义?号列“伏羲、神农、祝融”;皇甫谧帝王世纪称“伏羲、神农、黄帝”。都不一致,于是王符潜夫论卷八乃曰:“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伏羲、神农为三皇。其一者或曰遂(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7、。”可见中原各说意见不一,是信是疑,莫可肯定。说“蜀出人皇”的世本山海经,显然比伏生(尚书大传)为早,继之者扬雄(蜀王本纪)也在应劭(风俗通义)、班固(白虎通义)等人之前。可见以“三才”言“三皇”比以人物释“三皇”起源更早。 蜀人的“三皇”观念后来进入中原,逐渐成为中原祀典的内容之一。首先是道教经典,他们弥缝了巴蜀三皇与中原三皇的矛盾现象,将二者统一起来,以“伏羲、女娲、神农”等为“后三皇”,而以“天皇、地皇、人皇”为“中三皇”,这实际上是承认了中原“三皇”晚于巴蜀“三皇”的缘故。但道教为将人类历史与天地生成结合起来,又在“中三皇”前添加一组“初三皇”,即开天辟地的盘古氏(或“天地初开”的浑沌

8、氏),其理论依据则是易经“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和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的信仰,特别是列子所谓“天地之初,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的构架,用以模拟天地万物生成的原始状态。天地之体,其数本四,而所用者三,存一不用者,一者太极,非实指实形的数,故只称“初三皇”。 宋人罗泌著路史,参用道、儒两界文献,正式将蜀之三皇,与中原三皇、道之三皇资料统统抄入,以成开篇前纪之首二卷。罗苹于该书卷一“初三皇纪”之“纪三灵而复著夫三皇也”下,注曰:“诸书说三皇不同,洞神既有初三皇君、中三皇君,而以伏羲、女娲、神农为后三皇。周官大戴礼六韬三略文列庄子、不韦春秋有三皇之说,而刘恕以为孔门未有明文。孔安国曰:伏

9、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世遂以伏羲、神农、黄帝为之三皇。斯得正矣。至郑康成注书中候?仁肌罚?乃依春秋运斗枢,绌黄帝而益以女娲,与洞神之说合。然白虎通义乃无女娲而有祝融,甄曜度与梁武帝祠像碑则又易以燧人,盖出宗均援神契注与谯周之史考。纷纭不一,故王符云:闻古有天皇、地皇、人皇,以或及此,亦不敢明。至唐天宝七载,始诏以时致祭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于京城内”云云。于“三皇”之渊源、异说、流衍,以及正式成为皇家信仰的过程,言之甚明,唯其对“三皇”始于蜀地则未能指明,是为遗憾。 至于“大禹”的族属,汉以后亦多说,然考诸早期文献,实与巴蜀有关。史记?六国表序:“禹兴于西羌。”皇甫谧注:“孟子称禹生石

10、纽,西夷人也。传曰禹生自西羌是也。”皇甫所引“孟子”之说,不见于今传孟子书中。不过唐代注家对此并不怀疑,说明另有依据。如张守节史记正义说:“禹生于茂州汶川县,本冉?国,皆西羌。”杨?注荀子?大略“禹学于西王国”说:“大禹生于西羌,西王国,西羌之贤人也。”也许禹生于蜀的说法,自是战国、秦汉以来的公论,非出一时之杜撰。三国志?蜀书?秦宓传秦宓就说:“禹生石纽,今之汶山郡是也。”裴松之注引帝王世纪:“有莘氏女曰志生禹于石纽。”又引谯周蜀本纪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其地名刳儿坪。见世帝纪。”后世学人还纷纷考证,必欲为上述引文找出孟子脱文所在:明陈耀文经典稽疑卷上于“舜卒鸣条”下:“史记?六

11、国表云禹兴于西羌,皇甫谧曰:孟子称“禹生石纽,西夷人也。”疑在此条之下,而今无此语。故知书之逸遗者多矣,可胜惜哉!”明陈士元孟子杂记卷二也在皇甫谧上述引文后加按语说:“离娄下篇文王,西夷之人也,无禹生石纽之说。华阳志云禹生于石纽村。寰宇记云石纽在茂州汶川县北。路史注亦引孟子云禹生石纽。岂别有据邪?”征诸地方史志,石纽、刳儿坪、禹庙等,都能在今四川汶川、北川境内找到历史遗迹。可见禹兴西羌为蜀人,自是战国以来相承的传说,禹所创造的种种文化成果,视为蜀学之早期成就可矣。 二文化渊源:洪范与连山 谢先生说:“然余所闻,邃古之先,天下有学,盖由蜀。”又说:“蜀有学,先于中国。国人数千年崇戴为教宗者,惟儒

12、惟道,其实皆蜀人所创,彬乎遐哉!”又说:“儒之学,蜀人所创。其最古经典,蜀人所传。为二别:一、原始儒学禹创;一、易学商瞿传。儒家者流,明尊卑贵贱之等,叙仁义礼智之德,察于吉凶祸福之乡,称天以为治。其原盖出于禹。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伏羲因河图画卦,禹受洛书乃制洪范,洪范于人事详已,儒者所法,故禹纯然儒学之祖。易广大而不可测,深切著明,莫如洪范。箕子曰:天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洪范初一至六极六十五字,刘歆以为即洛书本文也)洪范于儒家众说,范围而不过,实自禹起。盛若仲尼,而曰:禹,吾无间然矣。王制至禹始备,儒者称先王,大抵自禹以下。(详见量所造“禹书”及“洪范”证闻)儒家尊六艺曰经。经莫大

13、于易,易自伏羲而降,群圣相授。余经孔子所述,皆有所删定,不得与易并。原夫伏羲画卦,神农重卦之象(重卦之人,传者异词,今从郑玄等说。隋志亦有神农重卦经)。其后有连山、归藏、周易,曰三易。连山禹制之,汉时藏于兰台(或曰神农号连山氏。然桓谭亲见连山数万言,当是禹所为。久佚。后传刘炫伪本,亦亡。惟扬雄太玄有云益拟连山者)”云云。 这里涉及儒的起源、洪范的制作、连山的制作、学术的源头、易学传授等问题,在历史上聚讼颇多。 儒家创自孔子,自无异议。但是关于“儒”的起源,历史上却有争议。近代以前,一直以为是“出于司徒之官”。如汉书?艺文志就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之

14、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司徒之官设于尧舜,因于姬周,掌土地、人民、教化,除了其官方身份、地位外,其职掌和功能正好与后来儒家相符。但自近代以来这一说法却受到挑战,又生出种种新的说法,其最有影响者,乃章太炎、胡适和徐中舒三氏。章氏以“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故“儒本求雨之师,故衍化为术士之称”。章太炎:国故论衡?原儒,1910年初版于日本东京,1915年收入章氏丛书,上海右文社铅印本。所引见上海古籍出版社陈平原导读本,2003年。胡、徐二氏皆以为“儒”起源于殷世,是祭司或神职人员胡适:说儒,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4卷第3期,193

15、4年12月,后收入胡适论学近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年;徐中舒:甲骨文中所见的儒,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年第4期,后收入徐中舒历史论文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现在看来,谢先生又提出儒者始于夏人说了。 无可否认,影响后世的有经典、有纲领、有徒众的儒家学派,必然始于孔子。庄子?渔父就借子贡之口说:“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这样有思想主张(“性服忠信”)、有行为风范(“身行仁义”)、有文化追求(“饰礼乐”)、有学术重心(“选人伦”),并且有特定的社会功能(“上忠”“下化”“利天下”)的学派,只有孔子具备。

16、但是作为官守的“儒”,在孔子之前确已存在。周礼有“师儒”两种掌教化的职业。周礼?天官“大司徒”职:“以本俗六安万民:一曰?(美)宫室,二曰族(同族相聚)坟墓,三曰联兄弟,四曰联师儒,五曰联朋友,六曰同衣服。”郑玄注:“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同师曰朋,同志曰友。”又“太宰”职说:“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在九种维系邦人的手段中,就有表率万民的“师”(“师以贤得民”)和博学多方的“儒”(“儒以道得民”)。郑玄注:“师,诸侯师氏,有德行以教民者

17、;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师”是有德行的人,是德育、政治教员;“儒”有六艺,是知识、技能教员。这种职业在孔子之前是存在的。 因此胡适和徐中舒先生都在殷人中寻找证据,这是有价值的。不过,在谢先生看来那还不是最早的渊源。他认为儒的职业和功能在夏代就出现了。他举出的两条最突出的证据,一是禹制洪范连山,二是禹时形成了“先王”制度,为后世儒家所继承和称道。 上古经典,莫早于易卦之阴阳,莫奇于洪范之五行。周易?系辞传述易之起源时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圣人是谁呢?相传即伏羲、大禹是也。汉书?五行志刘歆说:“伏羲氏继天而王,受河图,则而画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赐洛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

18、。”张衡东京赋也说:“龙图授羲,龟书畀姒。”羲即伏羲,姒即禹姓。都说上古之世,黄河出“龙图”,洛水出“龟书”,伏羲根据龙图造成了八卦,是即易的起源;禹根据龟书造成了洪范,后来箕子向武王所陈洪范,即来源于大禹。尚书?洪范序载箕子之言说:“天乃锡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洪者大也,范者法也,用今天的话说,洪范即是大经大法,是治国的“大宪章”。禹得到了“天锡”洪范九畴,才使民间日常伦叙得到规范和条理。根据箕子所陈,“九畴”即是九类治世理民的大原则:“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尚

19、书?洪范)刘歆认为这段文字就是禹所造。 五行是讲水、火、土、金、木五种物质的特性和功能,五事是讲人的五种感觉和思维,八政是讲政治的八个要务,五纪是讲五种天象历法,皇极是讲为君之道,三德是讲三种美德,稽疑讲处理疑难问题的方法,庶征是讲预示吉凶的气象,五福是讲人有善德将获五种福祉,六极是讲人有恶行将受六种灾殃,“九畴”涉及面相当广泛。每一种下面还有许多具体的说明,也都是先民的经验总结和政治智慧的结晶,如果这真出禹之所传,那禹肯定是具有极高智慧的。所以当武王听完箕子所陈后,非常高兴,立即“封箕子于朝鲜,而不臣也”,不把他当成普通臣子对待。 关于连山,首载于先秦文献周礼“大卜”职:“(大卜)掌三易之法

20、,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春官)又:“筮人掌三易以辨九筮之名: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春官筮人)可见连山与周易是同一类型的书,一样都是由经卦、别卦组成的“易书”,而且是用来占筮的。汉人注说,连山是夏易,归藏为殷易,周易为周人的易。连山首艮,艮为山,山下山上,象山之相连无绝,一说“似山出内气,连天地也”,故称“连山”。归藏首坤,坤为地,万物莫不归藏于其中,故称“归藏”。周易首乾,乾者健也,健行不已,周还复始,故曰“周易”。山海经说:“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黄帝氏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连山居“三易”之首,影响

21、于归藏和周易。 周易今天还在流传,义例彰彰。连山、归藏今已亡佚,谜团多多。据说二易汉代还有流传,桓谭新论就说:“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北魏郦道元作水经注还有称引,如淮水注引连山易:“有崇伯鲧,伏于羽山之野。”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亦引连山易:“禹娶涂山之子,名曰攸女,生余(余即启或均)。”可见连山实有其书,而且其中还有夏代故实,应当与禹有联系,可惜后世竟然失传了。 连山为“三易”之首,“三易”掌于太卜,“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三易”是蝉联相承的,其哲学基础和表意元素,都是以阴阳二画为基础。洪范讲“金木水火土”五行的,五行是构成物质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的物质,

22、也是影响物质运动转化的基本属性。因此阴阳、五行学说后来成为儒家哲学,也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范畴。因此说“儒起于禹”实不为过。至于易学在蜀中的传授,就更是源远流长了,这里不再多赘。 三经典体系:“五经” “七经”与“十三经”谢先生说:“若夫其学,不自蜀出,得蜀人始大;及蜀人治之独胜者,并著以为型,而衍众人遗说。”这让我们想起儒家经典体系的形成和扩展,因得蜀学而后广,也得蜀学而后定。 儒家经典,在中原地区经历了“四经”“六经”,再到“五经”的演变,巴蜀则完成自“七经”而“十三经”的定型。 早期“四教”:孔子之前,儒家赖以删述的文献处于“传世旧法之史”(庄子?天下)的状态,诸书皆以类为称,还没有一个统

23、一的集合名词。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前633),晋?w衰称赞?S?e“说礼乐而敦诗书”。礼记?王制:“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管子?内言?戒:“内不考孝弟,外不正忠信,泽其四经而诵学者,是亡其身者也。”房玄龄(实尹知章)注:“四经,谓诗书礼乐。”这是早期“四教”,主于实用。 孔子“六经”:春秋末年,孔子(前551前479)“论次诗、书,修起礼、乐”,“作春秋”语见史记?儒林列传序(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解详金景芳:孔子与六经,载孔子研究创刊号,1986年第1期。,“序易传” 此约史记?孔子世家文:“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孔

24、子家语?本姓解亦称:“(孔子)删诗述书,定礼理乐,制作春秋,赞明易道。”(四部丛刊影印明黄鲁曾覆宋本),将旧传“诗书礼乐”四类文献编成可供教学的诗书礼乐四经,晚年再加易和春秋,于是形成了儒家早期经典“六经”关于孔子与“六经”关系,历史上颇多怀疑。龚自珍六经正名答问一(龚自珍全集,王佩诤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仲尼未生,已有六经;仲尼之生,不作一经。”章学诚校雠通义?原道(王重民通解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易掌大卜,书藏外史,礼在宗伯,乐隶司乐,诗领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似乎孔子对“六经”毫无用功之处,实为过激之辞。董治安先秦文献与先秦文

25、学(济南:齐鲁书社,1994年)说:“春秋以前,所谓易诗书礼乐春秋,大体都是某类文献的通称,每类文献,或有性质相类的典籍,或有不同的传本。而事实上正是由于孔子的整理、编订、传授,才推动了战国儒家研习和重视,并最终导致了易、书、诗、礼、易、春秋至西汉开始普遍尊崇的特殊地位。就此而言,可以说,六经实借孔子而得进一步弘扬,孔子则因整理、传授六经而愈见其重要历史贡献。”尚不失为持平之论。庄子?天下篇:“其明而在数度者,旧法世传之史尚多有之;其在于诗书礼乐者,邹鲁之士、缙绅先生多能明之。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天运篇也称孔子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秦汉

26、之际,儒家经典又称“六艺”。陆贾新书?六术:“是故内法六法,外体六行,以与书、诗、易、春秋、礼、乐六者之术,以为大义,谓之六艺。”司马谈论六家之要指:“儒者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史记?太史公自序) 汉家“五经”:西汉时,乐经已经不用来传授生徒或曰“乐本无经”,或曰“乐亡秦火”,但其未被博士用以教授生徒则一。又考汉代文献,乐尚处处使用,时时演奏。可见,乐并未亡佚,只是未列入博士官传授而已。参蒙文通:经学抉原?焚书,见蒙文通文集第三册,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汉时博士弟子所习皆只“五经”,汉武帝所设经学博士也只有“五经博士”。史记汉书的儒林传叙述诸经传授线索,也只分诗学、书学、礼

27、学、易学、春秋学五大群体。于是“五经”就构成汉代儒家经典的基本范式,诗书礼易春秋“五经”就是当时整个儒家经典代名词。 蜀学“七经”:首次对儒家“五经”概念有所突破的是文翁在成都兴办的石室“蜀学”。文翁于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张叔等十余人,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县邑吏民争欲为学官弟子。”(汉书?循吏传)东汉末秦宓述其事说:“蜀本无学士,文翁遣相如(当作张叔)东受七经,还教吏民,于是蜀学比于齐鲁。”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按:秦宓说文翁所遣“司马相如”,常璩说是“张叔等十八人”,秦说无征,常璩之言与班固汉书?循吏传合,可从。学人谓汉书“

28、(司马)相如事孝景帝为散骑常侍”的记载,证明司马相如成才和成名在文翁守蜀之前。我们又从益部耆旧传佚文中,找到了司马相如真正的老师临邛隐者胡安(蜀中广记卷一三)。说明相如学术自有渊源,非文翁所教而成。常璩也说:“(文)翁乃立学,选吏子弟就学,遣隽士张叔等十八人,东诣博士受七经,还以教授。学徒鳞萃,蜀学比于齐鲁。” 常璩:华阳国志卷三,刘琳校注本,成都:巴蜀书社,1984年。秦宓和常璩都说文翁化蜀的教材是七经,比之中原还多两经。“七经”具体所指历来解者异辞,有“六经”加论语说后汉书?张纯传:“乃案七经谶、明堂图。”李贤注:“七经,谓诗、书、礼、乐、易、春秋及论语也。”(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

29、张纯是光武时人,当时谶纬盛行,当时纬书中有乐纬不假,李贤注“七经谶”有乐家是对的;但是作为经书,乐经在西汉已无传授,遑论东汉呢?因此李贤以乐经注“七经”又是错误的。 ,有“五经”加论语、孝经说 杭士骏:经解,见皇清文颖卷一二,清乾隆十二年武英殿刻本。既然乐经在汉代不以教学,文翁石室当然也不例外,故“六经”加论语说为无征。考之汉书?平帝纪:“征天下通知逸经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已将论语孝经与“五经”并列;晋傅咸作七经诗,其中也有论语孝经 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八“经说”:“春秋正义云:傅咸为七经诗,王羲之写。今按艺文类聚、初学记载傅咸周易、毛诗、周官、左传、孝经、论语,皆四言,而阙其一。”

30、(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校点本),可见“五经”加论孝之说为可信。 中央太学传“五经”,蜀郡石室传“七经”。中原人士熟读群经称“五经兼通”云云,许慎号“五经无双”,所撰也是五经异义(后汉书?许慎传);桓谭“博学多通,遍习五经”(后汉书?桓谭传);张衡“通五经、贯六艺”(后汉书?张衡传);姜肱“博通五经,兼明星纬”(后汉书?姜肱传),等。而蜀学人士熟习群经,却多以“七经”誉之,如后汉书?赵典传注引谢承书:成都人赵典“学孔子七经靡不贯综”;华阳国志卷一下载:梓潼人杨充“精究七经”云云;江藩撰两汉通经诸儒,举“其治七经者则有:张宽、汝阴荀爽、成都赵典、梓潼杨充、涪人李?N、南阳许慈” 江藩:经解入门卷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张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