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第一首诗咏鹅.注释 1. 咏:用诗、词来叙述或描写某一事物。咏鹅是骆宾王七岁时写的诗。 2. 项:颈的后部。 3. 掌:诗中指鹅的脚掌。译文 大白鹅啊白鹅,你也就只能弯曲着脖子仰天欢叫,洁白的身躯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的水波。骆宾王(约627约684) 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唐龙朔初年,骆宾王担任道王李元庆的属官。后来相继担任武功主簿和明堂主簿。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升任中央政府的侍御史官职。曾经被人诬陷入狱,被赦免后出任地方官临海县丞,所以后人也称他骆临海。武则天光宅
2、元年(684年),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他做为秘书,起草了著名的讨武氏檄。第二首诗风作品注释 三秋:晚秋,指农历九月。 二月:早春,农历二月。 诵读: 情绪轻快活泼。“解落”、“ 能开”、“ 千尺浪”、“ 万竿斜”都要重读,语调要抑扬顿挫,使人觉得仿佛听到了飒飒的风声。 注释: 解:能够。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过:经过。斜:倾斜。 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作者简介李峤 (645714)
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20岁时,擢进士第。举制策甲科。累官监察御史。邕、严二州僚族起义,他受命监军进讨,亲入僚洞劝降,罢兵而返。迁给事中。武后、中宗朝,屡居相位,封赵国公。睿宗时,左迁怀州刺史。玄宗即位,贬滁州别驾,改庐州别驾。李峤的生卒年,新旧唐书均无记载,根据通鉴推断,生年应在贞观十九年(645),卒年在玄宗开元二年(714)。 第三首诗咏柳诗意;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汉族,唐越州会稽永兴(今浙江杭州市萧山区)人,贺
4、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第四首诗凉州词注释: 这首诗描写了边塞凉州雄伟壮阔又荒凉寂寞的景象。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王之涣(688742),是盛唐时期的诗人,字季凌,汉族,并州(山西太原)人。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高祖迁今山西绛县。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
5、称。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第五首诗登鹳雀楼译文: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第六首诗出塞注释这两句诗含意较深,有许多言外之意:诗人由月夜的关塞,想到强大的秦汉时代与匈奴贵族统治者斗争的历史。那时明月象眼前一样照临关塞,但斗争取得了胜利;作者的时代,长城依然如故,但战争失利,远征的将士不能凯旋。首句从字面上看,它是将两种不同事物(明月、关塞)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时代(秦、汉),似不易理解,但由于后面的感慨点出了历史上的斗争,四者之间便有了内在的联系
6、,而不致使人产生秦月照汉关的误解。这种“秦月汉关”式的写法是一种艺术手法。龙城:指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唐平州北平郡(汉代右北平郡)郡守所在地,属平卢节度使管辖。“龙城”,一作“卢城”。飞将:飞将军。汉代李广曾任右北平郡太守,威望很高,匈奴人称他为“汉之飞将军”,不敢骚扰他守卫的地方。胡马:等于说胡骑,指敌人的军队。阴山:长城外面横亘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山脉,绵延不断,东接内兴安岭,汉代匈奴常越过此山骚扰内地。这两句是说假如有李广那样的名将,敌人就不敢来犯。说明出塞,汉代横吹曲曲名。关塞并不都在边疆,内地某些军事重地也叫“塞”。唐代诗人写我国东北、西北和北方地区的生活、战斗,常用出塞、入塞、塞上
7、、塞下、前出塞、后出塞等汉唐乐府民歌的名称作诗题。出塞共两首,这里选的是第一首。唐玄宗后期沉醉于荒淫的生活,政治昏暗,内有权奸李林甫、杨国忠弄权,外有安禄山等藩镇受宠。安禄山身兼范阳、平卢等节度使,在与契丹、回纥(h禾)和奚的贵族统治者的斗争中常常失利,给将士和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这首诗感叹守将无能,大约是针对这种现实的。译诗从秦汉到如今明月依旧照耀边关,到塞外从军的人征程万里仍然没有回还。如果现在有象李广那样的将军镇守边境,那就不会让敌人的兵马越过阴山。 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 (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
8、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汜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世称王江宁。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第八首诗 送元二使安西注释(1)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2)使:到某地;出使。 (3)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
9、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4)渭城:故址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位于渭水北岸,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陕西咸阳县东。 (5)浥:(y):湿润,沾湿。 (6)客舍:旅店,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 (7)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8)君:指元二。 (9)更:再。 (10)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元和郡县志云,因在玉门之南,故称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 (11)故人:老朋友,旧友。 (12)更尽:再喝完。 作品译文作者送元二去安西 清晨的细雨打湿了渭城的浮尘; 青砖绿
10、瓦的旅店和周围的柳树都显得格外清新明朗。 请你再饮一杯离别的酒吧; 向西走出了阳关,就可能再也碰不到认识的人了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维摩诘居士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为净名。无垢称诘,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上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
11、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在述及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可见王维确实也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第九首诗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作品注释(1)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民间很器重这个节日,在这一天有登高、插茱萸、饮菊
12、花酒等习俗,传说能以此避灾。忆:想念。山东:指华山以东(今山西),王维的家乡就在这一带。 (2)异乡:他乡。 (3)倍:加倍,更加。 (4)遥知:远远的想到。登高:指民间在重阳节登高避邪的习俗。 (5)茱萸:又名越椒,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重阳节时有佩戴茱萸的习俗。1 译文我在异乡做客人的时候,每遇到佳节良辰时总会思念起家乡。虽然我人在他乡,但早就想到今天是重阳节,故乡的兄弟们要登高望远,我想当他们在佩戴茱萸时,会发现只少了我一人不在。第十首诗 早发白帝城作品注释(1)白帝城:在今重庆市奉节县城东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
13、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前人曾认为这首诗是李白青年出蜀时所作。然而根据“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诗意,李白曾从江陵上三峡,因此,这首诗应当是他返还时所作。 (2)朝:早晨。 (3)辞:告别。 (4)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5)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4、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还:返回。 (7)猿:猿猴。 (8)啼:鸣、叫。 (9)住:停息。 (10)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2 作品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3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15、。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
16、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十一首诗 望天门山注释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
17、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 出:凸出,出现 译文一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出现,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译文二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豁然断开,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浩浩荡荡的长江东流到此(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回旋着向北流去。两岸边的青山,相对着不断现出(,令人有两岸青山迎面扑来的感觉)。我(仿拂乘坐)着一艘小船(从天边)披着阳光顺流而下。十二首诗 别董大注释董大:
18、大约是董庭兰,一位颇有名的音乐家。原诗共二首,这是第一首。“千里”二句的意思是说:千里黄云把太阳遮得昏昏暗暗;北风卷着大雪送走了南去的大雁。曛(xn):天色昏黄。“莫愁”二句的意思是说:不要发愁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你董大的啊!译诗一望无际的黄云搞得日光昏昏,北风呼呼,雁声凄凄,大雪纷纷。不必担心前边的路上没有知己,天下的人有谁不了解身怀绝技的董大您呢!高适,生年说法不一,卒于七六五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天宝八载(七四九年)任封丘尉,不久即辞去,客游河西。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荐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安史之乱后,升侍御史、谏义大夫。至德二年(七五七年),出
19、任淮南节度使。后又任蜀、彭二州刺史,迁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官终左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有高常侍集传世。他是盛唐边塞诗派的著名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十三首诗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译文:两只黄鹂在新绿的柳枝间鸣唱,一行白鹭列队飞向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从窗口望去,西岭上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近在眼前;门外江上停泊着行程万里、从东吴归来的航船。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一般认为出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代表作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
20、老别、无家别)等。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唐肃宗时,官左拾遗。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1500多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十四首诗 江畔独步寻花译文:黄四娘家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 千朵万朵鲜花把枝条都压得低垂了。 蝴蝶在花丛中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 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听,美妙无比。十五首诗 游子吟注释游子:出门远游的人。诗中指孟郊 吟:吟诵。吟:诗歌的一种名称。 临:将要。 意恐:担心。 归:回来,回家。 言:说 寸草:萱草。萱草(花)是我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 寸草心
21、: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 三春晖:指慈母之恩。三春:春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译文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征的衣服, 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孟郊,唐代诗人,汉族。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十六首诗 江雪注释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
22、自己孤独郁闷的心情。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 舟:小船。 8. 蓑笠(su l):(蓑笠和斗笠“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译文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江上的一只小船上,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戴着笠的老渔翁,一个
23、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简析 柳宗元的山水诗,大多描写比较幽僻清冷的境界,借以抒发自己遭受迫害被贬的抑郁悲愤之情。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渔翁寒江独钓图,表达了诗人永贞革新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 开头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描写雪景,“千山”“万径”都是夸张语。山中本应有鸟,路上本应有人;但却“鸟飞绝”“人踪灭”。诗人用飞鸟远遁、行人绝迹的景象渲染出一个荒寒寂寞的境界,虽未直接用“雪”字,但读者似乎已经见到了铺天盖地的大雪,已感觉到了凛冽逼人的寒气。这正是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的折射。 三、四两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在漫天大雪,几乎没有任
24、何生命的地方,有一条孤单的小船,船上有位渔翁,身披蓑衣,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这个渔翁的形象显然是诗人自身的写照,曲折地表达出诗人在政治改革失败后虽处境孤独,但顽强不屈、凛然无畏、傲岸清高的精神面貌。柳宗元是我国唐朝著名的文学家,字子厚,世称“柳河东”,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 “唐宋八大家” 。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十七首诗 寻隐者不遇注释译文【注释】 寻:寻访。隐者:古代指不肯做官而隐居在山野之间的人。不遇:没有见到。 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言:回答说。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处:地方。 【译文】 诗人在松下
25、问了一个童子, 童子说师傅去采药了。 他就在这座山中, 云太浓我也不知道他在哪。贾岛 (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房山)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公元810年(元和五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洛阳,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飞谤贬长江(今四川蓬溪)主簿。公元840年(开成五年)迁普州司仓参军。三年后卒于普州。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十八首诗 枫桥夜泊注释.枫桥:在今苏州市阊门外。此诗题也作夜泊枫桥。.江
26、枫:寒山寺旁边的两座桥“江村桥”和“枫桥”的名称。枫桥也叫封桥 。据大清一统志记载,桥原本不叫枫桥,这里原来是水路交通要道,是往来船只停泊的码头,由于唐以前水匪倭寇经常进犯,故当时每到夜晚都要将桥封锁起来,以策安全,因而起名叫封桥。 姑苏:苏州的别称,因城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传因唐僧人寒山、拾得住此而得名。 .孟薰:当时僧寺有夜半敲钟的习惯,也叫无常钟。欧阳修六一诗话曾曰:诗人贪求好句而理有不通,亦语病也。如唐人有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如三更不是打钟时。庚溪诗话于此辨曰:然余昔官姑苏,每三鼓尽,四鼓初,即诸寺钟皆鸣,想自唐时
27、已然也。后观于鹄诗云:定知别后家中伴,遥听缑山半夜钟。白乐天云: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温庭筠云:悠然旅榜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则前人言之,不独张继也。宋人孙觌绝句过枫桥寺: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诗薮云:张继夜半钟声到客船,谈者纷纷,皆为昔人愚弄。诗流借景立言,唯在声律之调,兴象之合,区区事实,彼岂暇计?无论夜半是非,即钟声闻否,未可知也。唐诗摘钞:夜半钟声,或谓其误,或谓此地故有半夜钟,俱非解人。要之,诗人兴象所至,不可执着。必曰执着者,则晨钟云外湿,钟声和白云,落叶满疏钟皆不可通矣。 译文在月落时,伴着几声乌鸦的啼叫,结霜了,渔火点点,只剩我独自
28、对愁而眠,心中只感寂寞。苏州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响的钟声传到了我乘坐的客船里。张继 唐(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懿孙,襄州(州治在今湖北省襄阳县)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715-712年至779年(大历末年)唐肃宗至德初前后在世。博览有识,好谈论,知治体。与皇甫冉交,情逾昆弟。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登进士。然铨选落地,归乡。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军收复两京(长安,洛阳),张继被录用为员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从此弃笔从戎,后入内为检校员外郎又提升检校郎中,最后为盐铁判官。分掌财赋于洪州。大历末年张继上任盐铁判官仅一年多即病逝于任上,其友人刘长卿作悼诗哭张员外继曰
29、:“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可见其清廉正直,后来其妻亦殁于其地。张继有诗集张祠部诗集一部流传后世,为文不事雕琢,其中以枫桥夜泊一首最著名。 高仲武评张继的诗:事理双切,比兴深矣,不雕而自饰,丰姿清迥,有道者风。他的诗不但有道者风,也颇有禅味,这是当时士大夫崇尚儒、道的普遍风气,他自也不例外。但他并无一般仕宦者的官僚习气,曾作感怀诗:调与时人背,心将静者论,终年帝城里,不识五侯门,他不逢迎权贵,与当时同是进士出身的诗人皇甫冉交情很好,时有往来。 张继流传下的作品很少,全唐诗收录一卷,然仅枫桥夜泊一首,已使其名留千古,而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十九首诗悯农译文:农民在中午的时候在
30、田地里除草,一滴滴的汗掉在了土地里。又有谁能知道这饭菜的来历,每一粒都是那么的辛苦。李绅(772846)汉族,无锡人,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二十 元日注释(1)元日:阴历正月初一。(2)屠苏:美酒名。(3)曈曈音“童童”:形容太阳刚出的样子。(4)桃:桃符。古时习俗,元旦用桃木写神茶、郁垒二神名,悬挂门旁,以为能压邪。 译文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年。人们饮美味的屠苏酒时,又有和暖的春风铺面而来,好不惬意!天刚亮时,家家户户都取下了旧桃符,换上新桃符,迎接新春。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小字獾郎,晚号半山,封荆国公。汉族。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北宋临川(今属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