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2.69KB ,
资源ID:1257482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5748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docx

1、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1 语文基本要素 1.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3.比喻三要素:本体.喻体.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何地.何人.何因.何过.何果 5.律诗四条件:八句四联.偶尾同韵.中联对偶.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总分总结构.总分结构.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按时间顺序.按空间顺序.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

2、决问题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_.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举例法.对比法.喻证法.归谬法 _.八种主要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对偶 _.四种人物描写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 _.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动补短语.介宾短语.的字短语 _.六种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 _.十二词类:名动形.数量代.副介连.助叹拟 _.三种记叙方法:顺叙.倒叙.插叙 _.三种省略号作用:表引文内容省略.表列举事项省略.表说话中断延长 _.四种波折号作用:表解释说明前文.表后文跳跃转折.表声音中断延长.表时地数起止

3、20.四种引号作用:表引用实际内容.表讽刺反语.表特定谓语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2 一.鉴赏形象 1.人物形象 (1).问:人物形象有什么特征(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答:概括形象特征:本诗塑造了一位的身份形象.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抓关键.点手法) 塑造人物形象的意义(作用):寄寓的情感.蕴含的哲理. (2)人物描写手法(怎样塑造.刻画.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怎样表现人物情绪的) 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动作.神态.心理.语言.细节描写(依附于其他描写手法存在)等 侧面描写:环境烘托.他人正衬.对比反衬等 借助修辞:比喻.象征等 2.事物形象(咏物诗)(托物言志之物,象征人物品格.理想.情操.)

4、问:描写(刻画)了什么样的形象? 答:概括物象特征 结合诗句分析(点手法) 作用:象征什么样的品格,寄托什么样的情感 常见形象:兰花.菊花.梅花.松柏.竹.蝉.马等(分析总结象征内涵) 常用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对比.反衬.等(描写物) 象征.借物抒怀.托物言志(抒发情) 3.景物形象: (1).意象:(蕴含诗人情感(意)的景物形象,在诗词中设有几个意象.名词.) 积累常见传统意象 1)考查意象 答题步骤: 第一步,找到相关诗句,识别诗歌意象,并根据诗中诗句或体现景物特点的关键词语概括意象特点; 第二步,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写这意象; 第三步,指出描绘意象的作用或效果.(营造意境.渲

5、染氛围.奠定基调.表达情感) 2)意象作用(见创新大课堂.核心突破) 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基调 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 表情达意,表达作者情感 象征衬托人物品格节操(多在咏物诗中) 结构上的线索作用(贯穿始终) (2).意境 问: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图画.景象).描绘的景象(环境)有什么特点.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氛围) 答:概括特点:(最少用两个答题术语)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点手法) 作用: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注:如果对整首诗分析时,可抓主要意象特点分析,如是一两句,可以将诗句描绘一下,也可将合为一点,如:描绘了分析的特点画面. 积累意境术语(根据内容情感归类,细微区分): 寥廓.雄奇.开阔

6、.旷远.悲壮.悲凉.凄清.阴冷.幽静.萧条.荒凉.冷落.衰败.孤寂.恬静.闲适.缠绵.清新.明丽.绚丽.壮丽.秀美.恬淡.朦胧.淡雅.空灵.苍凉.雄浑.旷远等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3 一.比喻 1.比喻的特点及作用: 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 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比喻的作用主要是: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 2.比喻的种类: 明喻.典型形式是:甲像乙.本体喻体都出现,

7、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相联结.例如:收获的庄稼堆成垛,像稳稳矗立的小山. 暗喻.典型形式是:甲是乙.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没有比喻词,常用是.成了.变成等联结.例如: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 借喻.典型形式是:甲代乙.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但它不同于借代.借代取两事物相关点,借喻取两事物的相似点.例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的相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例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二.比拟 1.比拟的特点及作用: 把物当作

8、人来写,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其形式特点是:事物人化,或人物化,或甲物乙物化.其作用是使所写人或物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 2.比拟的种类: 拟人.例如: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 拟物.例如:咱们老实,才有恶霸,咱们敢动刀,恶霸就得夹着尾巴跑. 三.借代 1.借代的特点及其作用: 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其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2.借代的种类: 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地吼叫着. 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专名代泛称.例如: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

9、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结果代原因.例如:专弄文墨,为壮士捧腹. 原料代成品.例如:五十年间万事空,懒将白发对青铜. 地名代本体.例如:延安还是西安?要划清这种界限. 四.夸张 1.夸张的特点及其作用: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其作用在于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 2.夸张的几种形式: 扩大夸张.例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缩小夸张.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超前夸张.例如:看见这样鲜绿的麦苗,就嗅出白面馍馍的

10、香味来了. 五.对偶 1.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 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2.对偶的几种形式: 依内容分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依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

11、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依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六.排比 1.排比的特点及其作用: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其作用在于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 2.排比的几种形式: 成分排比.例如:好像失了东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

12、国,失了东三省只有几个学生上几篇呈文,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可以博得友邦人士的夸奖,永远国下去一样. 句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七.设问 设问的特点: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目的是强调问题,以引起人们注意,启发人们进行思考.例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又如: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_是什么?最主要的是_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八.反问 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以加

13、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可打感叹号. 反问的形式有两种: 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例如: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用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例如:难道不是我们劳动群众创造了人类世界吗?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4 一.文言实词 1.通假字 (1)刚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通毋,不要) (2)无失其时(通毋,不要)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通斑,此处指头发花白) (4)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同途,道路) (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仅仅) 2.特殊词义 (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副词,更.更加) (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 (4)数罟不入洿

14、池(细密) 3.一词多义 (1)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前一个为动词,吃;后一个为名词,食物) (2)数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译(几,若干) 数罟不入洿池(密) 愿令得补黑衣之数(数目) 扶苏以数谏故(屡次) (3)直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过)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弯曲) 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钱) (4)胜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尽)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受) 其所谓战胜于朝廷(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优美的) (5)发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 发閭左謫戍渔阳九百人(派遣) 百发百中(发射)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花

15、开) (6)兵 非我也,兵也(兵器) 穷兵黩武(军事力量)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军队) 草木皆兵(士兵) 4.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填然鼓之(敲鼓) 树之以桑(种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 然而不王者(称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 5.古今异义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黄河今:泛指河流) (2)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凶恶,厉害) (3)弃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 (4)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 (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凭借今:表示同意,认可) (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为这样,而意为却

16、今:转折连词) (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罪过) 二.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代词,作宾语成分

17、: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三.文言句式 1.判断句 (1)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2)然而不王者,末之有也(者,也,表判断) (3)非我也,岁也(语气词也,表判断) (4)是亦走也 (5)非我也,兵也 2.疑问句 (1)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

18、,何也(疑问代词,与也连用,表疑问) (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疑问代词何与如连用,表疑问) (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疑问代词何在此表示反问) 3.省略句 (1)(寡人)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省去主语寡人) (2)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士兵)弃甲曳兵而走(省去主语士兵) (3)以(是)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以后省是,以是相当于因此) (4)(梁惠王)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省去主语梁惠王) (5)(孟子)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省去主语孟子) (6)(国家)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省去主语国家) (7)(王)则

19、日:非我也,岁也.(省去主语王) (8)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9)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4.倒装句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于邻国多,介词宾语后置) (2)申之以孝悌之义(以孝悌之义申之,介词宾语后置) (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于道路女戴,介词宾语后置) (4)未之有也(未有之,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语文高考知识点总结5 在语文学习中首先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在还有的80天中一定不能只顾做题,要把基础知识夯实,例如8分的默写题,这就是高考中送分的题,但好同学因为马虎经常丢分,所以基础知识必须巩固,保证得分.其次,不要陷入题海中,最后阶段的复习固然还要做题,但这时绝不能陷入题海,提高成绩的

20、关键是精练善思.精心选择训练内容,认真做好每一份试卷,对本次训练中自己的提高与失误认真分析,及时总结.最后,素材的收集,搜集意义深刻的文章,新奇的事件,并对用辩证的观点加以分析,吸取其精华,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下面简单介绍下病句和诗歌鉴赏注意的事项. 病句题,在考试中属于较费心力的题,尤其是基础比较弱的同学,感觉那个句子都是对的,总是没有头绪,其实病句题只要掌握了一些小的技巧,是比较容易完成的.首先要知道病句主要分为语法错误和逻辑错误两大类,主要错误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其次.从语法角度入手,抓住句子主干,无论是单句.复句,抓住了句子主干,也就

21、抓住了句子的基本意思,在寻找语病时有利于保留原意.抓住主干时要注意辨认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是否有成分残缺,主谓.动宾搭配不当等毛病.再次.从词法角度入手,看看句子的修饰语同中心语的搭配是否恰当,句子的实词.虚词的运用是否恰当,如果没有发现语法错误就从逻辑角度入手,分析句子的推论是否正确,概念是否明确,判断是否恰当等问题. 诗歌鉴赏类题型属于考察学生能力的题型,这需要学生丰富的诗歌阅读量,对诗歌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诗歌的基本涵义.在做题时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入手,首先,读题目,题目中含有大量的信息,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二要注意作者.高考命题选取的诗文

22、,大都是能代表作者主要创作风格的作品,例如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山水田园诗,苏轼.辛弃疾的豪放词等等.注意到这一点,对整体鉴赏很有好处.三要注意注释.有些注释介绍写作背景,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思想内容;有些解释相关词句,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用典或意境;有时介绍作者,那是在暗示你本诗的写作风格或时代背景.四要注意题材.一般而言,试卷中出现的题材都有其特定的情感范围,这就为我们做题降低了难度.例如送别诗多是叮咛对方.赞颂对方,或诉说依依惜别之情,或叙述别后的思念.咏史诗.怀古诗多是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追慕古人,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借古讽今,感叹昔盛今衰. 语文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5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