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4.61KB ,
资源ID:122723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22723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学》与大学之道12页文档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学》与大学之道12页文档资料.docx

1、大学与大学之道12页文档资料大学与大学之道文中的“大学”与今日约定俗成的“大学”词义相去甚远。古代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和礼仪知识;十五岁入“大学”,也称“太学”,学习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大学”既是博学,也是修身的道德学、入世的伦理学、安邦的政治学。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应该是对官员和准备为官的人所讲的修身治国的学问。考虑到中国古代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官吏,也可以说大学是对那个时代的学生们说的,对教育说的。 一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此谓三纲,即三项基本原则:弘扬光明的品德,使人弃旧图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而达到最完

2、善的境界。 南怀瑾先生的直译是:“大学的道,首先在明白明德的修养,然后才能深入民间做亲民的工作,达到极其圆满的至善境界。”南怀瑾先生认为朱熹将“亲民”改为“新民”,属“昧改”1。 也有的论者解为:“人生来本来就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革新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2 这里的“道”,指事物发展变化的本原、规律、原则,是入世之道,与老子无为而治的出世之“道”不同。这里的“德”,指圣贤的美好行为或高尚品德。简而言之,“道”指的是体,“德”指的是用。 朱熹解释说,“明德”的内涵是人本来所具有的、先验的、理解事物的心理状态。由于被个人气质或人的欲望所迷

3、惑,“明德”被掩盖了,没有显现出来,发挥其作用,“明明德”就是要恢复人的本性,找回自我,让人本善良的秉性发扬光大。 “新”即除旧布新,也就是朱熹所说的“新者,革其旧之谓也”。新民,即“鼓之舞之,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即鼓舞民之志气,振奋民之精神。 “至善”,指一种理想的道德目标,至高的道德境界。朱熹注解说:“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 “至善”是“明明德”和“新民”二纲的目标和结果,“明明德”是内修,个人的修炼,内心世界的养成;“新民”是外功,“明德”的外化。其实,至善永无止境,人类对善的追求与对真和美的追求一样,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是一个对理想境界、社会良知

4、不断地接近,又不断地超越的过程。 儒家的大学之道,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孔子认为,教育目标在于养成仁德的君子,或修养全面的“圣人”。孟子认为,教育目标在“尽性”或发展本性。从孔子开始,中国的教育包含了越来越多的道德意义,以至宋明理学将其推到了极端,王守仁归结的“存天理,灭人欲”,走多了一步,真理便掉进了谬误的陷阱。当然,儒家道德的价值多半体现在穷经皓首的八古文中,或者属于知识分子的一种理想,统治者很少亲历亲为过。 西方的道德观念认为,“适合于人的道德应当建立在人性上”(霍尔巴赫),“人类的道德应该以使人获得快乐的多少作为善恶的标准,即以人的行为使人获得快乐和幸福的功效作为道德准则”(Jeremy

5、Bentham)。 而杜威则认为,凡对我有用的就是善,就是真理;道德教育的重要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一切教育如能发展对于社会生活作有效的参与的能力,都是道德教育;应该把道德行为变为人们所情愿向往的活动。 伦理学经历了两次历史大变革,即从神学到人学,从人性论的道德观到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恩格斯认为,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是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反映,决定于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基础。历史唯物主义道德观不认为“明德”生而有之,高尚的道德源于个体成功地社会化,社会自始至终在影响和造就一个人的道德,社会而不是大学是个人高尚道德养成的最终决定力量。但是,大学仍然是道

6、德教育的最重要机构,道德教育也应该是大学教育的最重要内容。道德教育的重点是行,道德评价标准要与时俱进。 “善”包含着太多的内容。不少学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求善,最终目的就是至善。这个“善”的概念既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又补充了现代内容,将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统统融进了“善”的内涵。这个泛化的“善”中也包含着促进社会进步的必要的恶,社会道德规范中基本的、稳定的、普遍适用的部分已变成强制性的法律条文,这其中包含着惩戒、鞭挞、刑罚。无论是对个体还是对社会,没有恶的现象,就无所谓善的追求。不抑恶就不能扬善。 我们的教育既不需要伪善,也不需要农夫对蛇的“愚善”。恩格斯曾经说过,暴力成了

7、奴隶社会转化为封建社会的助产婆。 通过明明德和新民走向至善,那么“善”是什么?曾参没有说,南怀瑾先生解释了“天”、“道”、“德”,偏偏就没有解释“善”。佛教倒是给了一个解释,“明明德”就是“自觉”,“亲民”就是“觉他”,“止于至善”就是“觉行圆满”。2000多年来的中国伦理学,其理论与现实的反差实在太大。 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第一种是“自然境界”,处于这个境界中的人,只理解他所处的自然状态、生活及其特点。第二种境界就是“功利境界”,在这种境界中,人的生活是为了自己的功利,以自我为中心看世界。第三种境界是“道德境界”,处于这种境界的人能够理解人与人的关系,会与人和谐相处,这是一个认识自

8、己的境界。第四个境界是最高境界,就是“天地境界”,处于这个境界中的人,能透彻理解人生,理解社会,理解自然,理解宇宙。达到了这个境界,是否就达到了“至善”呢? 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能得。” 南怀瑾先生在原本大学微言中认为,“七证”是中国原创的儒家心传,是修养的功夫,也是佛家禅定的方法。知、止、定、静、安、虑、得,对后世影响深远。 “知”有三种含义,知识,智慧,知晓。朱熹的观点是“穷理以致其知”,“止”的意思还是停,恰如其分、恰到好处的停。先“知”后“止”,“止”了才能“定”,“定”而后能“静”,宁静才能致远。“静”而后能“安”,心“安”才能深思熟“虑”,深思

9、熟“虑”就可以悟“道”,悟到了“大学之道”,也就有所“得”了。“知”和“止”是“虑”的前提,“定”、“静”、“安”是“虑”的心理环境,“得”是“虑”的结果。“七证”的核心是正确地“虑”,“七证”的目标是“得”,达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精思即“虑”,周密的思虑,需要有足够的知识,需要为心找到一个淡定、宁静、安详的去处,让心灵有空间和时间“内视”和精思。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下)。无论是修养还是做学问,按照这样的次序,就能有所收获。要想“明明德”吗?要想“新民”吗?按照“七证”的层次,上下求索,终能

10、拂去心灵的尘埃,让与生俱来的“明德”重放异彩。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七证”的意义还在于,指出了知和思的关系。无知者不能思,知识不足够,思虑就不周详。 知晓不等于知“道”,不一定能精思,还要创造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心理状态。没有浮躁,没有嘈杂,没有焦灼,心静才能悟“道”, 心安才能理“得”。 对做学问的过程,孔汲(公元前483410年)的表达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和大学的“七证”相比,没有涉及修养过程的心理环境,却提出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经过学问思辨,还不能说有所“得”,还必须脚踏实地“行”。其实,修身养性的效果只有通过“行”才能被检验和巩固。“虑”而不行,所“虑”

11、不知是对是错,所“得”不知是正是误。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七证”还只完成了一半,知难,思难,行更难。坐着修养,终需起来行,这样的修养才有价值。今日的教育,更需要的是入世的修养,而不是出世的躲避。大学将这一半放在“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中。 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八目,即八个方法步骤,实现三纲的八个条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12、。 “格物”就是认识各种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朱熹解释说:“物格者,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致知者,吾心之所知无不尽也。”“致,推极也。知,犹识也。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致知”也就是深刻地研究探讨事物的道理达到穷尽的地步。 “诚意”, 大学解释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欲诚其意,先致其知。” 照此解释,“诚意”就是不自欺欺人,就是“慎独”。 大学对“正心”有解释:“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

13、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是说,“正心”就是一心一意,专心致志,没有私欲,没有不健康的情绪。 “修身”是指心中常存社会的伦理规范。修身是治人的前提,治国平天下的逻辑起点。从天子到庶人,都该以修身为本。 “齐家”是治国的前提,南怀瑾先生认为“齐家”的“家”是家族的家,不是现代小家庭的家。曾参的解释是,“所谓治国必先齐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偾事,一人定国。故治国在齐其家。” “治国平天下” 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奋斗目标,“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

14、济天下”,寒窗苦读,终生修身,目的就是为了治国平天下。文中的“国”并非现代国家之“国”,而是各诸侯割地的分封“国”;文中的“天下”也并非现在的全世界,而是方圆九州的中国,神州大地即“天下”。用今天的话直译,“治国平天下”就是治理好管辖的地方,保护好中国的太平。 为了实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三大基本目标,大学给后人指出了基本的实践过程。 其一,“格物致知”,就是要深刻地探究,透彻地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也就是认识和把握自然的世界、社会的世界、人的内心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规律。 其二,“诚意正心”,认识了规律,不等于能正确地运用规律指导现实,一个专心致志的心境,一个平正的心态

15、很重要,私欲、忿愤、恐惧、忧患、好乐、浮躁、自欺欺人等都可能让心意不诚不正。 其三,“修身齐家”,在儒家学说中,“家”、“国”、“天下”紧密相连,“国”是君侯的“家”,“天下”是帝王的“家”。治国和治家的道理相通,治家和修身为一体两面。身不正则家不齐,一个连家都治不好的人,焉然治国。“治国”须以“齐家”为基础,齐家须以治国为目标。 其四,“治国平天下”,国泰民安,民富国强,士大夫和平民百姓的共同理想,作为目标的“三纲”,也是知识分子治国平天下的基本原则和实践规范。历代中国知识分子总以治国平天下为己任,“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从“治国平天下”到今天的爱国主义教育,中国的教育一直将国家

16、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可能是中华文明延续五千年的重要因素。 “三纲”遵循的是一个由内到外再到最终目标的顺序。按照梅贻琦的观点,“八目”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属明明德,也就是动词“明”的内容。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属新民 “七证”,说明的则是正心修身做学问的方法。3梅贻琦先生认为,今日大学教育,始终未能超越明明德与新民的范围,只是认识还不够深刻,实践的力度还不够。大学的学术传授,属格物、致知,即明明德的一部分。课外学习生活,属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一部分。各种社会活动及毕业后对社会的贡献,是大学教育的新民之效。 四 大学以精练而深刻的语言揭示了儒家内圣外王思想体系的基本内涵,揭示了教

17、育与修身的一般过程、目标和做法,具有浓厚的伦理道德色彩和政治意义。从三纲、七证、八目,我们能否悟出什么是大学之道?或者说,教育是什么?教育到底为了什么?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需要教育解决人的什么问题?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无论是目的还是方法,大学至少为我们解答现实问题提供了一个来自传统文化的启迪,一条历史的线索。 今天,许多大学不得不以直接可见的经济效益来证明其价值;以知识或技能为本的课程设计理念,其目的过度功利化,知识过度专业化;能找到薪水高的职业已经成为课程体系设计的决定性因素;因为兴趣而读书的现象越来越少,为修身养性而读书则远远不够;教育者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受教育者又过分看重个人本位

18、。在培养健全的人格和使学生有一技之长的选择中,我们常常有失偏颇;我们往往将关于德育观念的知识教导混同于道德习惯的养成,将灌输有关道德的知识和信息当作德育的主体和全部,忽略了道德价值判断能力、道德行为调控能力、道德的 “动机”和“品格” 养成;忽视了“正心”,忽视了“慎独”,忽视了“修身”,忽视了“齐家”。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应该回到传统文化,回到历史经验中去吸取营养,大学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东西方的教育理念有不少相似之处,古希腊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有教养的人”、“高贵的人”; 欧洲中世纪大学要用人文主义教育培养“全能的人”; 杜威认可“一种真正自由解放的教育,不会将任何程度的职业训练与社会、

19、道德及科学教育相隔离”。但西方关于“教养”、“高贵”和“全能”的定义,尤其是文艺复兴以后,与儒家学说差别很大,最显著的差别表现在对人的主体地位的理解、对科学的认识。尽管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从学习欧美而发端,但是至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仍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缺失。民族文化,无论多么优秀,都必须在与外来文化的交流、碰撞、比较、融合中删除、补充、成长。大学应该有足够的胸襟吸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有足够的底气捍卫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有宽阔的舞台展现思想的独立性、艺术的完美性、学术的创造性。 没有好的教育就没有好的社会。但是“好的教育”是一个随历史的进步而发展的概念。今天的教育已经和大学形成时代的教

20、育有很多的不同。特别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已远不只是官吏和社会精英,满足多种多样的大众需求是高等教育的职责;教学内容上,科学和技术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地位,发展科学、发展生产力等经济和职业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什么,学什么;教学方法上,随着心理学理论的日益成熟,对个人道德的形成有了更清楚的了解,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基本过程,并不完全吻合“七证”、“八目”的程序。随着社会生活的全面丰富,社会交流的日益广泛,影响和改变道德观念的因素增多,德育已经成为遍及全社会且贯穿人的一生的教育活动。就具体人的教育过程而言,大学德育的作用不是无限的。“明明德”的概念需要与时俱进。 人是

21、教育的起点和目的,人又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明明德”、“新民”、“至善”包含着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些重要方面,它的实现必定要受到社会生产力、社会生产方式的制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个人的“至善”与社会的“至善”相辅相成。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有和谐、充分、自由三个纬度。和谐指的是三个世界即自然的世界、社会的世界、心灵的世界的和谐发展,包括人的劳动能力与社会需要的和谐发展,个体身与心的和谐发展,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发展,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等等;充分指的是人的各种需要和整体素质的全面丰富,人的天赋和潜能的最大限度发

22、挥;自由指的是发展过程中人的自主性、自觉性,个体的特殊性尽可能地展现。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一个与人性、人格相关的状态,也是一个由遗传、环境、教育、自主努力四个力量合成推动,在和谐、充分、自由三个纬度上渐进提高的过程。“明德”是和谐所必需,“至善”与充分有交集,自由则是儒家学说所缺。今天的大学之道,应该植根于传统,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不是全面发展的个人代替片面发展的个人,而是自由个性代替全面发展的个人”5。人的主体价值的最高标志就是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就大学而言,自由、民主、科学、技术、公正、效率;就受教育者而言,伦理道德、人文精神、科学态度、历史眼光、良知美感、人

23、格素养、工作与生活的创造能力等等,都是我们追求的价值目标。不管价值取向如何多元化,培养目标如何多样化,“明明德”、“新民”、“至善”仍然是大学教育的基本要素。 无论如何,高等教育应该是推进每个人和一切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应该为现实的社会校正病态和畸形。重读大学,在继承的基础上给“三纲”、“七证”、“八目”以新的内涵,给“止于至善”补充现代意义,给 “大学之道”注入外来优秀文化的新鲜活力,对于医治现时的大学病是有积极意义的。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常自认为是福薄的人,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都合情合理,有这样平常心态,将会战胜很多困难。2、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有好脾气和仁义广结好缘,多结识良友,那是积蓄无形资产。很多成功就是来源于无形资产。3、一棵大树经过一场雨之后倒了下来,原来是根基短浅。我们做任何事都要打好基础,才能坚固不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