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4.15KB ,
资源ID:119083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9083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7黄宗羲顾炎武唐甄的社会批判思想.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7黄宗羲顾炎武唐甄的社会批判思想.docx

1、7黄宗羲顾炎武唐甄的社会批判思想7、黄宗羲、顾炎武、唐甄的社会批判思想7、黄宗羲、顾炎武、唐甄的社会批判思想 明清之际,是中国历史上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异常尖锐的动荡时期,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出现更新变革的重要时期。经历了明亡清兴的朝代更迭,目睹了“天崩地解”的社会剧变,清代初期大批先进的思想家,在对亡国覆家的沉痛反思中,在对明朝灭亡的理性总结中,指出了封建专制体制的弊端,主张进行社会改革,形成了具有民主启蒙特点的社会批判思想。其中,黄宗羲、顾炎武、唐甄三人,是这一时期社会批判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 (1)黄宗羲的社会批判思想 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州先生,浙江

2、余姚人,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 黄宗羲少时师从大儒刘宗周受学,博览群书,精通经史,于经史之著、百家九流之学、天文历算之法、佛道典籍之书,无不究心精研,与弟宗炎、宗会并负才识,时有“浙东三黄”之名。其父尊素是明末著名的东林名士,官至御史,天启间为阉党所害,冤死诏狱。崇祯帝即位后,19岁的黄宗羲袖铁锥入京讼父冤,锥刺阉党,声震朝野。后又与顾杲、杨廷枢等领导复社,继续展开对阉党的斗争。明朝灭亡,清兵南下,黄宗羲在家乡招募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起兵浙东,抗击清军。在其后8年多的抗清斗争中,黄宗羲见明朝复兴无望,乃返回故里,专心著述。以后,清政府屡次征召,他坚辞不就。黄宗羲的著作较

3、多,其政治著作主要有明夷待访录等,哲学著作主要有孟子师说、易学象数论等,史学著作主要有行朝录、明儒学案、宋元学案等,此外尚有南雷文集等。 黄宗羲亲身经历了明朝由腐败黑暗走向覆灭的沉痛历史,他在对明亡教训的反思中,深刻认识到了君主专制的社会弊端。因此,为了救治封建社会弊端,穷探古今治乱之源,黄宗羲猛烈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提出了改革社会的理想方案。他的社会政治批判思想,集中体现在明夷待访录一书中。 黄宗羲的社会批判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揭露和批判上。他认为封建社会的一切祸患弊害,源于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造成天下最大祸害的人,就是君主。由此,他提出了“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思想。

4、黄宗羲认为,国家社会的主体原一是天下民众,君主的政治活动目的在于维护天下民众的利益。而后世的封建专制君主却自立为国家的主宰,因而导致了天下的动乱。他揭露说:“古代的社会是以天下为主,君主为客。而现在的社会却是以君主为主,而以天下为客,凡是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都是为了君主。所以,君主未得天下之时,则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搏取其一人之产业利益,这实在是很惨烈的事情!然而,君主却说:我这是为了子孙创业。君主既得到了天下,则不惜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满足其一人之淫乐,将其视为理所当然之事,并说:这是我的产业的花息。所以,造成天下最大祸害的人,就是君主。” 明夷待访录?原君。黄宗

5、羲尖锐地指出,封建君主专制政权的获得和巩固,是通过残害天下万民的疯狂屠杀和野蛮掠夺而攫取的。封建君主为了满足一人一姓之淫乐,屠戮天下万民,无视万民的忧乐,将天下视为自己的莫大的产业,以为天下的利害之权皆出于自己。所以,封建君主是造成天下最大祸害的人。黄宗羲指出,君主将天下国家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为满足他们荒淫无耻的生活,而对广大民众残酷压迫和剥削,以致现今天下民众怨恨君主,视其为不共戴天的强盗寇仇,称其为残害众生的独夫民贼。因此,黄宗羲大声疾呼:“难道天下之大,在亿万众生万家姓氏之中,独独私爱这一家一姓吗”,“天下的治乱,不在于这一姓的兴亡,而在于万民的忧乐。”在此,黄宗羲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君主

6、的凶残本性,直接否定了封建君主的专制统治。基于“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原则,黄宗羲指出了君主应当担负的社会的职责和义务。他说,君主的权力和义务在于,知道天下不可缺少衣服,要为民众授地以种植桑麻;知道天下不可缺少教化,要为民众兴立学校以进行教育,设立婚姻礼制以防止淫乱,设立赋税以防止动乱。君主应当以天下万民之事为事,辛勤劳作而不享其利,这样才能得到民众的爱戴,天下才能实现平治。 黄宗羲的社会批判思想,还表现在他对于君臣关系的认识上。他认为,君主专制体现下的封建官吏,无条件地服从于君主,就都是君主的爪牙和帮凶。他说:“世上臣吏之人,认为臣吏是为君主而设立的,君主分给我天下而后让我去治理,君主授予

7、我民众而后让去管理。他们认为,天下和民众都是君主囊中的私有财物。如果各地的情况非常混乱,民众的生活极端憔悴,达到了危害到君主的地位安危的程度,则他们就不得不讲求治理管理民众的方法。如果没有达到危害到国家社稷安危存亡的程度,则他们对于各地的混乱,民生的憔悴,即使是有忠诚的臣吏,也认为这不过是纤芥之疾而不加以重视。” 明夷待访录?原臣。黄宗羲指出,专制制度下的封建官吏,他们的所思所忧,只是如何压迫剥削天下的民众,维护君主的专制统治。由于他们视天下和民众为君主的私有财物,因此只要君主的统治得以巩固,他们便无视天下民众的困苦危难。而只求自身能够持禄保宠。即使他们讲求治民牧民之术,也不过是在于免君之危,

8、并不是为了康济时艰。对于这群君主专制的爪牙帮凶,黄宗羲对他们是极其痛恨和仇视的。黄宗羲认为,君主与臣吏的关系,应当是平等的,都应为天下民众的利益而各尽职守。他说,君主与臣吏,名异而实同,是共同治理天下的人。天下的治理之所以需要臣吏,在于天下的事情,不是君主一个人所能独自治理的,需要君主与臣吏共同来治理。所以,臣吏的“出仕任职,是为了天下的治理,而不是为了君主一人;是为了救治万民,而不是为了君主一姓” 明夷待访录?原臣。 黄宗羲指出,民众是天下的主体,天下事务应以民众为中心,而不应以君主为中心,臣吏在治理天下时,应当以天下万民为重,以合乎道义为行为的原则。 黄宗羲的社会批判思想,还表现在他猛烈抨

9、击了封建专制社会的法律制度。他指出,法律的制定,应是为了维护天下人的利益,但封建专制下的法律,却是为了维护统专制统治者的利益,这样的法律实质上是君主的一家之法,而非天下的公法。他指出,三代以上的法律,是“无法之法”,它的起源在于保证天下的人都能得到养育,天下的人都能得到教化,目的在于维护民众的利益,所以这种法非常简单,法律虽少但社会却不乱。而封建专制的法律,其目的在于维护君主的专制利益和极权统治,因而它是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这样,专制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不得不制定很多的法律,其结果却是法律愈密,而祸患积累得也就愈深。这样,本来是治乱的法律反而成了兴乱之因。所以,一家之法的结果,必然是导

10、致专制统治者最终走向灭亡。 黄宗羲在批判了封建君主的专制法律弊端之后,指出只有具有了维护天下民众利益的公法,才能取消君主一家之法的社会危害。为此,他主张限制君主的权力,实行分权众治,并提出了学校议政的办法。他认为,治理天下的方法,应当皆出于学校,设置学校以监督朝政,对于君主的政策和行为,应当是“公其是非于学校”,通过学校来加以评判,这样君主就不敢独断专行。为了限制君主的权力,他希望恢复宰相制度,并赋予宰相很大的权力,使其与君主一起商议国家大事。同时,宰相下面再分设吏、礼、兵、刑等部门,分管政务。 黄宗羲的社会批判思想,还表现在他十分重视民众的生存问题。他认为,民众是国家的主体,社会的治乱应以是

11、否能够满足民众的需求为标准。由此,他通过区分“治”、“乱”两个概念,认为“确定天下是治还是乱的标准,并不在于一家王朝的兴衰,而在于万民的忧乐” ? 黄宗羲:原臣。?。民众是天下的主体,民众生存得到了保证,那就是社会得到了治理;如果民众身陷痛苦之中,那就是社会处于混乱。他为了解救民众的贫困,他提出了计口授田的方法,主张恢复古代的井田制,平均土地,要求统治者克制私欲,授田于民,减少苛捐杂税。减轻民众负担,保证民众的衣食之需。同时,随着整个社会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黄宗羲认识到工商业的重要性,提出了“工商皆本”的主张,强调要大力发展工商业,促进社会经济的繁荣。为了促进人才的发展,他提出了废除科举八股取

12、士,提倡任用有用之才,大力发展天文、水利等自然科学技术。 总之,黄宗羲作为我国明清之际重要的思想家,他对于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以及对民众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对其后中国传统社会的进步,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2)顾炎武的社会批判思想 顾炎武16131682,原名绛,字忠清,明亡后改名炎武,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 顾炎武少时究心经史及兵家典籍,尤注重经世致用,关心国事。明朝覆灭后,他曾在苏州、昆山等地参加抗清武装斗争,失败后,辗转大江南北,志图复兴明朝。后见复兴明朝无望,遂往来各地,交友论学,从事著述。他矢志坚守民族气节,多次拒绝清廷征聘。康

13、熙十七年1678设博学鸿儒科,又开明史馆,顾炎武都在被召之列,但被他严辞拒绝。67岁时,顾炎武卜居陕西华阴,后卒于山西曲沃。 顾炎武学识渊博,于经史百家、音韵文字、金石考古、典章制度、方志地理、兵农财赋等,均有精深研究。他在治学上,提倡汉学,注重考据,开清代朴学之风,尤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治学宗旨。其著作甚丰,主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亭林诗文集等。 顾炎武的为学要旨,是以经世致用为其核心特征的,他曾说:“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他的这一治学宗旨的形成,不仅是因为他对于儒学传统思想的继承发扬,更重要的在于他在对明亡清兴

14、的现实反思中,认识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弊端。在此基础上,顾炎武提出了他的社会批判思想。 顾炎武首先提出了变革郡县制度的主张。他认为,封建社会的根本弊端在于郡县制度。他说:“分封制的废除,固然是自周朝衰落之时就已经开始了,而不是从秦朝开始的。分封制的废除,并不是一日的缘故,虽然有圣人复出,也得将分封制变为郡县制。但现在,郡县制的弊端已经非常严重了,但却没有圣人出现,整个社会仍然依旧沿袭这一制度,这就是导致民生逐渐贫困,而中国逐渐衰弱,以致社会动乱形成的原因。” 亭林文集卷一,郡县论一。他指出,由分封制变为郡县制,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而今郡县制的弊端已经非常严重,因此必须进行改革,如果不进行改革,则

15、整个社会就会更加衰弱。郡县制的弊端在于君主一人专权,改革必须先从君主专权开始。 顾炎武揭露了君主专制独裁的危害,强调治国不可由君主一人“独治”,而应“众治”。因为在专制制度下,君主集一切权力于一身,但以他一人之力,是无法完成治理天下这一重任的。君主们虽然力不能胜任,却为了保有自身的极权利益,是不肯放权的。同时,专制体制下的臣吏,却是有职而无权,一切都得服从君主的旨意,这样也就不可能实现富国裕民的目的。由此出发,顾炎武提出了分权众治的政治主张。他认为,所谓的天子,就是执掌天下大权的那个人。君主在执掌天下大权时,应当“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其要端则归于天子。从公卿大夫到百里长,只要是政府官员,

16、都分担天子的权力,从而各自承担应尽的职责。这样天子的权力才能更具有权威性。只有君主不专权独裁,而使臣吏分权尽职,国家才能得以治理,君主也能够受到尊崇。分权众治的具体做法,就是是“寓封建于郡县之中”,它能够集中郡县制度与分封制度的优点,而消除其弊。虽然顾炎武没有否定君主专制,但他反对高度集中的君主专权,主张分权而治,这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启蒙作用。 顾炎武的社会批判思想,还表现在他特别重视人心风俗的社会作用,认为人心风俗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的治乱。因此,要想救国救民,就必须端正人心风俗,而要整顿人心风俗,就要加强纲纪教化。他将礼义廉耻四德视为“国之四维”,认为四德如果得不到伸张,国家就将走向灭

17、亡。他详细地考察了先秦两汉至宋明以来的社会风俗,指出天下无不可变的风俗,救治人心风俗,除了纲纪教化,还要重视社会公正舆论的作用。顾炎武将社会的公正舆论称之为“清议”, 认为依靠公众的舆论力量,可以对人心风俗加以匡正。他以东汉末年为例,指出当时社会虽然“朝纲日坠,国隙屡启”,但却“倾而未颓,决而未溃”,这都是因为有清议的作用。 顾炎武的社会启蒙思想,旨在他探索国家治乱之源和生民根本之计,他一以天下兴亡为己任,重视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民众是天下的主体,民富则国富。但是,对于统治者不能保证民众的生存,顾炎武作出了严厉的斥责。他说:“君主是为人民而树立的,所以周代颁赐爵禄的制度中,蕴有君

18、主与公、侯、伯、子、男一位之意,君主并没有超绝众人的高贵地位。” ? 顾炎武:亭林文集卷7。?君主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与众人是平等的,君主不能只顾自己享乐而搜刮人民。顾炎武还对“国家”与“天下”两个概念进行了区分,他认为,“国家”是指一家一姓的王朝,它属于统治者,而“天下”则是整个社会,它是属于全体民众的。因此,亡国与亡天下是根本不同的两件事。如果是一家一姓的王朝灭亡,这只是亡国,受到损失的是统治者;如果民众人心沦丧,互相残杀,这才是亡天下。顾炎武认为,天下的主体的民众,统治者并不能代表天下人的利益。他的这一思想,后来被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它不仅在启发民众社会觉悟、发扬儒学传统救世精

19、神上产生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 顾炎武的社会批判思想,特别是他对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以及对广大民众利益的关心等方面,具有一定社会启蒙作用,在历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唐甄的社会批判思想 唐甄16301704,原名大陶,字铸万,后更名甄,别号圃亭,四川达州今达县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中举人,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为官仅10个月就去职。 唐甄是清代初期著名的社会启蒙思想家,他的一生虽然贫困潦倒,但仍然专心究治天下之法,志在彰扬圣人之道。特别是他对于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以及对于民众的重视,在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发展史上,具有着重要的地位。其著作

20、主要有:潜书、毛诗传笺合义、春秋述传、日记等。 唐甄的社会批判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深刻批判上,以及由此而提出的具有初步民主意识的政治主张。他不仅继承发扬了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的经世传统和批判精神,而且具体提出了救治社会弊端的实际措施。 唐甄的社会政治启蒙思想,首先表现在他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下的君主官吏的残暴罪行,提出了抑制君王至尊权势,倡导社会人人平等的政治主张。 唐甄认为,自秦以来的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中,至高无上的封建君主,不仅是掠夺天下之人财富的最大盗贼,而且是惨杀天下之人生命的罪恶凶手。他说:“自秦朝以来,凡是为帝王的人,皆是盗贼。杀害一个人而夺其匹布斗粟者,尚且被称之为

21、盗贼,那么,杀害天下之人,而夺取其全部财产的人,反而不称之为盗贼吗?” 唐甄:潜书?室语。唐甄明确而尖锐地指出,封建君王至尊权势的取得和专制极权的统治,是建立在残杀天下之人、掠夺天下财富的残暴野蛮行为上的。二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社会,就是一部杀人如麻、血流漂杵的悲惨历史,这种历史是不可胜数的,为何帝王盗贼的毒害至于如此之极呢!他说:“自周秦以来,君主将相,英雄豪杰,皆是操刀杀人的刽子手。” 唐甄:潜书?止杀。暴虐的君主并非是什么德比尧舜、功过汤武的仁君圣人,而是残害天下的罪魁祸首,是导致国家动乱、民众涂炭的根源。但以往的史官总是“为尊者讳”,掩饰皇帝的过错。唐甄则毫不留情地指出,治理天下的人是君主

22、,祸乱天下的人也是君主。人们都说是小人祸乱天下,但是谁在使用这些小人?都说女人与宦官祸乱天下,但是谁在宠信这些女人和宦官?所以,他进一步说,如果上帝让我来治理杀人之狱,我则会这样来处理:匹夫无故而杀人,则以其一身来抵一命,这足够了;如果有天下者无故而杀人,虽然将其杀死百次,也不足以抵其杀一人之罪。唐甄将天下祸乱的根源归于皇帝的深刻思想,对于启发人们的认识,冲破封建神权的束缚,具有着积极的意义。 对于封建专制下的腐败官吏,唐甄也提出了尖锐的批判。他指出,遍布四海的贪官污吏,不去推行贤明君主的善政,而是日夜猎取天下民众的财富。他们欺上瞒下,是“狐鼠之官”、“豺狼之官”;他们的贪赃枉法,给民众带来了

23、无尽的灾难。唐甄用窃贼、强盗与官吏相比,认为封建官吏的危害比强盗和窃贼还要大。窃贼并不能尽取人之财,强盗也不能害尽天下人,而封建官吏的残暴肆虐,却使民众无法生存。因此,唐甄主张用刑法严惩腐败的封建官吏。尤其是对那些纵容、包庇酷吏的官员,更应该重刑惩处。对于封建官吏的揭露批判,是唐甄批判君主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唐甄在对君主专制的罪恶的揭露中,否定了君权神授的传统观念,并指出无道君主的专制统治,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导致了国家社会的动乱和四海民众的穷困,但是最终根源却是自秦朝以来的封建君主专制的社会制度。因此,他提出了抑制君主至尊权势倡导社会人人平等的政治主张。 唐甄指出,封建君主并不是什么超

24、载众人的天地大神,他们也是社会中的普通一人。但是,由于封建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地位,因而导致了人们视君主之尊如在天上。君主的至尊地位和绝对权势,导致他们缺乏与臣民的联系,陷入了独断专行的境地。所以,只有抑制君主的至尊权势,才能避免政治腐败黑暗、民众不遂其生的社会弊端。他认为,抑制君主的至尊权势,首先要相对地提高公卿民众的政治地位和权力,允许臣吏谏政于朝,士人议政于学,庶人谤政于道,让他们有权指出君主的过错。同时,君主也要礼贤下士,虚心接受臣民议政。这种“抑尊”主张,虽然具有明显的理想色彩,但它却反映了民众要求平等的心声。 唐甄的社会批判思想,还表现在他特别重视解决现实的国计民生问题。他认为,

25、国家社会的动乱,民众生活的贫困,在于统治者没有采取致富于民的措施,广大民众担负着沉重的赋税。对此,唐甄指出,民众是国家的根本,为政首在富民。财富是国家之宝、民众之命,只有民众丰衣足食,国家才能兴旺发达。如果民众贫穷困苦,必将导致国家灭亡。他说:“立国无道,不在于别的,惟在于富。自古以来,从来也没有国家贫穷而可以成为国家的。但立国之富是指民众的富,而不是指国库的财富充盈。如果民众生活贫困,处境艰难,即使国库财富堆积如山,这也是贫国,是不可以成为国家的。” 唐甄:潜书?存言。唐甄还把能否“救民”、“富民”作为考核官吏的标准,要求为国者必须革除弃民害民的贪官,任用能够养民富民的廉能贤才。 唐甄的社会批判思想,反对君主专制统治,重视民众社会地位,提倡富民救民,强调重用贤才,丰富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促进了社会启蒙思潮的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