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6.74KB ,
资源ID:118101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8101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他者性的美学超越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异.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他者性的美学超越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异.docx

1、他者性的美学超越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异他者性的美学:超越性与主体间性的变异杨春时 2013-04-25 10:21:27来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西安)2012年6期 【内容提要】他者性美学是在他者性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列维纳斯从他者的超越性出发,把审美界定为超越经验意识的感觉,把美确定为物的本原状态。这样,他的美学就具有自然主义的倾向,而否认了审美的超越性。同时,他认为美只是“物”的还原,它超越于存在,因此不是主体,也不是人的对象,与人无关。这一思想固然摆脱了主体性,但也否定了审美的主体间性。另一个他者性美学家路易斯认为,审美源于道,道是他者,具有伦理性。艺术的他者性体现在语言、文

2、本、创作、接受各个环节,因此审美具有公共性、客观性,而不是主体性的活动。这一理论使审美的超越性和主体间性发生了变异。从本质上说,他者性美学对他者的超越性和非主体性的强调,实际上是超越性和主体间性理论的扭曲形式。在这个意义上,他者性美学的发生,为肯定审美的主体间性和超越性开辟了道路。【关 键 词】他者性/主体间性/他者性美学他者性是现代西方哲学重要的主题,后殖民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乃至于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都有他者性的身影。建基于他者性哲学之上的他者性美学也成为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他者性美学通过对绝对他者的肯定,否定了主体性美学,也否定了实在论美学,从而以反题的形式为主体间

3、性和超越性美学的合题奠基。同时,他者性美学本身也孕育着主体间性和超越性,成为主体间性和超越性的一种变异的形式。一、他者性理论的提出他者性理论是对主体性理论的反拨,它认为不是自我,而是绝对的他者是本原,他者规定了我的存在。他者性理论是对现代性的反思、对主体性的批判。但是从理论根源上说,又有哲学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所以,我们先考察他者性理论的历史渊源。按照列维纳斯的观点,一切形而上学都是同一性哲学,它把存在看做存在者的同一或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同一性实际上是理性的核心,理性就是要把握一切现象,使世界获得统一性,并且使意识与对象同一。哲学本体论就是建立在同一性的基础上,通过寻找存在的本原、根据来把握一

4、切现象。在存在的同一性中,不仅有存在者同一于存在,这是古代本体论哲学的主题;更重要的是主体与客体的同一,这是近代认识论和现代存在论哲学的主题。但在哲学史上,论证存在的同一,特别是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并没有获得成功,从而为他者性留下了空间。古代西方哲学是实体本体论的客体性哲学,存在被当做超级存在者即实体,实体使存在者具有同一性。古代西方哲学是实体论基础上的存在者的同一性哲学。巴门尼德首次提出存在概念,提出了“存在是一”的思想,并且进一步提出“思想与存在同一”的命题。从此以后,西方哲学就沿着同一哲学发展。在古代哲学体系中,主体性没有确立,客体性的实体成为主体,而自我仅仅是实体的观察者。同样,古代西方

5、哲学也没有他者的位置,因为作为世界本原的实体不是他者,而是主体(非人)。作为观察者的自我与实体的关系仅仅是外在的认知的关系。中世纪哲学把上帝当做实体,但上帝也不是他者,而是主体,反倒是人丧失了主体的地位。总之,古代欧洲哲学中没有确立他者性。在这个哲学基础上,古代西方美学确定美为实体的属性,与人无关,而人也不是主体,对美没有影响。没有主体也就没有他者,美不是主体面对的他者。如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是数的和谐;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的光辉,世俗审美是对理念的模糊记忆;亚里士多德认为美是对事物的真实的模仿,中世纪美学认为美是上帝的属性,等等。古代西方哲学以实体概念来同一现象,似乎解决了存在者的同一性问题。

6、但它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问题。由于古代哲学是实体本体论,思想者不是主体,他仅仅是实体以外的旁观者,于是他与实体之间的关系被忽略,这实际上是掩盖了我与世界之间的同一性,即掩盖了真正的存在的同一性问题。近代哲学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思考实体能否被认识、证明从而避免独断论的问题,于是就形成了近代主体性的认识论哲学。近代哲学是主体性认识论哲学,它追求主体性基础上我的认识与世界的同一性问题。认识论哲学考察认识的能力和认识的界限,而实体概念最终受到怀疑和否定。在认识论哲学中,自我成为主体,并且实体化,成为存在者的根据。笛卡尔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我思成为世界存在的根据,存在同一于

7、我思。康德把先验理性作为经验世界的根据,存在同一于先验自我。黑格尔以理念为本体,既是主体,又异化为客体,构造了理念自我认识、自我复归的逻辑历史体系,因此存在同一于绝对精神。同样,近代美学也是主体性的美学,作为实体属性的美变成了一种主体把握世界的形式。鲍姆加登认为审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康德认为审美属于情感领域,是判断力活动,是感性到理性、现象到本体的过渡形式;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也是一种具有感性形式的理性认识。主体性的确立导致客观实体的概念被否定。康德否定了主观实体,自我只是先验意识;他把客观实体(物自体)驱逐出认识领域,只是信仰的对象。休谟干脆否定实体的存在,认为是思维错误的产物。而

8、黑格尔把理念当做实体,同时又是主体,它在历史运动中自我否定,从而与传统的实体论拉开了距离。如果说,古代的客体性哲学、美学没有主体的位置的话,那么,近代主体性哲学、美学则没有他者的位置。因为在主体与客体对立的格局中,世界被主体对象化了,丧失了他者的地位。但是,主体性哲学带来了不可克服的困难,这就是世界不能完全被主体同化,认识不能完全切中外在的对象,主客体无法同一。因此,主体性哲学不能摆脱二元论,实体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主体性哲学。这是更深刻的本体论困境。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把自我实体化,并且由我思推导出我在,进而推导出世界的存在,建立了精神实体与物质实体的二元论,而且它仍然保留了上帝这一超级实体

9、,作为主体的无限观念的来源和根据。这样,无限或上帝就成为一种绝对的他者。康德提出了主体认识的局限,在现象界,世界是经验把握的对象;而在本体界,世界仍然是不可把握的物自体。物自体成为纯粹理性之外的他者,仅仅是实践理性的对象。黑格尔认为,理念既是主体也是实体,理念经过逻辑和历史的行程由主客分离到同一,获得自我意识,成为绝对精神。这种浪漫哲学消除了主客对立,建立了一个总体性同一哲学。他运用辩证法为主体设立了对立的他者,但最终又归于同一。但是,黑格尔哲学面临着一个古老的问题,那就是他的主体实体是理念及其异化物(最后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们),而作为哲学思考者的自我被遮掩掉了,被同化于历史主体之中。因此,黑

10、格尔哲学是总体性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没有自我主体的位置。也就是这一遗漏,使他的体系遭遇了滑铁卢,被现代哲学扬弃。这就是说,黑格尔哲学没有真正解决(个体)主体与世界的同一问题。总之,在主客二分的格局下,主体性不可能消弭实体的存在,从而就隐含着一个挥之不去的“他者”的身影。正是由于主体性哲学不能消除实体、不能克服主客对立,从而实现存在的同一,现代哲学才走向主体间性。主体间性哲学力图以主体与主体的关系取代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从而实现存在的同一性。但在主体间性哲学的建构中出了问题,他人与自我的同一问题没有得到顺利解决,从而导致他者性哲学的发生。主体间性概念来源于胡塞尔,他为了摆脱先验主体性的困境而提出了

11、主体间性问题。胡塞尔现象学区别于近代意识哲学,在于它抛弃了实体观念,以意向性来消除意识与对象的分离,实现主客同一。列维纳斯这样评述说:“意向性不是主体试图与在它之外的客体相联系的途径。正是意向形成主体的主体性。主体的实在正在于超越他们自己。”为了避免先验自我的惟我论嫌疑,他提出了不同先验自我之间形成共识的可能性问题,这就是主体间性概念。但他的主体间性还局限于认识论域,没有进入存在论,没有摆脱现象学的先验主体性,而且我与他人的主体间性被规定为心理学上的同一性,这是一种非存在论的同一、非对话的同一,是一种僵死的主体间性。但意向性并没有消除主体与对象的对立,因为自我的确立必须有对象的前提,因此主体不

12、具有绝对性,它也不能构造对象。海德格尔力图并摒除主客对立的二元论,而通过此在在世生存来达到存在的同一。但由于此在的优先性,世界仍然是主体化的世界。海德格尔的“共在”也不具有同一性,他把此在的共在规定为一种沉沦,他人使自我丧失了本真性。海德格尔试图通过此在在世的特殊体验(面对死亡的畏)来领会存在的意义,达到我与世界的同一。但这种努力没有成功,因为死亡是他人的死亡,并不是自我的体验对象,面对死亡的体验也不能领会存在的意义。另外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也考察了主体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他人与自我是绝对对立的,他人的注视把我客体化,“他人便是地狱”,从而也否定了我与他人同一的可能。正因为传统哲学和现代哲学都

13、无法论证存在的同一性,列维纳斯才另辟蹊径,干脆否定同一性,提出他者性理论。他者性理论可以看做对主体性理论和存在论的反拨,又是主体间性和超越性理论的变异。它的主体间性不是自我主体与对象主体的同一,而是自我主体与绝对他者的不对称关系,是向绝对他者的超越,从而建立了一个非同一性的哲学。二、他者性哲学批判列维纳斯从反对同一性哲学出发,建立他者性哲学。他认为从巴门尼德开始的同一性哲学掩蔽了他者的存在,现代存在论哲学追求主体性的同一,也是如此。那么,既要反对实体论,又要反对主体论、存在论,哲学的出路何在呢?列维纳斯提出,在存在之外,还有一个绝对的他者。因此,必须超越自我、超越存在,从而超越现象学和存在论哲

14、学,在伦理学的基础上,把他者作为“别样于存在”的根本范畴。由此,绝对的他者向我发出召唤,我对他者负有伦理责任,我“亲近”他人,主体成为“为他的我”。他说:“主体性的适当意义就是亲近,但这种亲近正是意义的表示,正是为他者的这一个的建立,正是每一种论题化的意义在存在中反思意味的建立。”吊诡的是,列维纳斯从我的存在出发走向他者。他认为,我的欲望(不同于具体的需要)面对无限,超出了自我中心,指向绝对他者(不是具体的他人),这就是善,善高于存在,从而打破了同一性。在他者的绝对性之下,自我与他者相遇,他者召唤我,我趋向他者,他者充实了我,成就了我,使我向他者超越。非实在的他者作为“脸”和“言语”具体化为他

15、人,他人与我之间具有非对称性,构成为他的伦理关系。这一实践典型地体现在爱欲上,爱欲的对象是异性,这是保持着“相异性”的他者。列维纳斯的绝对他者后面有上帝的影子,他把上帝确定为他者之外的他者,是他者性之前的“他性”(illeity);他者不是实体,不能作为现象直接认知,而只能体现为一个伦理化的“踪迹(tracc)”。列维纳斯的他者性理论,彻底地反叛了主体性哲学,打破了同一性的哲学传统,也提出了超越存在(生存)的问题,从而对现代哲学的发展发生了重要的影响。他者的提出,实际上为主体间性和超越性哲学的建构提供了启发,促使哲学面向并思考我与他人的关系。可以说,列维纳斯的他者性理论是主体性哲学的反题,也是

16、由主体性哲学到主体间性哲学的过渡;他的超越存在(生存)的思想,也预示着对存在论哲学的改造。但是,他者性理论本身仍然存在着重要的缺陷,必须进行批判,才能建设更健全的主体间性和超越性的哲学。首先,列维纳斯的他者性理论的出发点是自我,由自我的存在走向绝对他者是一个悖论。从逻辑上说,如果确定自我是本原,是出发点,自我就必然具有自身规定性,否则不能称之为自我,因此就不能由此推导出绝对的他者。而列维纳斯却从自我的欲望出发推导出绝对他者,而欲望也不是自我的功能,倒是来源于他者的召唤,自我被他者所规定,从而丧失了自身。一个完全被他者规定的自我是没有自性的、没有个性的东西,因而也不能称为自我。列维纳斯认为,欲望

17、指向他者,完全与自我无关,甚至否定自我。他说:“欲望是对绝对他者的欲望”。但是,这一思想的谬误在于,自我与他人互为前提,各自都不能独立地成为前提,把自我作为前提,正如把他人作为前提一样,犯了根本性的错误。在这个前提下,由我的欲望推出绝对他者同样缺乏根据。列维纳斯分辨了欲望和需要,认为具体的需要是主体性的、为我的、有限的,而总体性的欲望是他者性的、为他的、无限的。他认为欲望就是对绝对他者的欲望,是“形而上的欲望”。13334但他把欲望和需要完全隔绝,也就无法说明具体需要与总体欲望是什么关系,需要为什么是主体性的而欲望就摆脱了主体性具有他者性?所谓总体性的欲望实际上是主体的根本性的追求,而它应该是

18、超越性的,超越具体的生存需要,而指向存在本身,指向自由。因此,欲望也必然规定和支配需要,需要也必然依据欲望,从而具有超越性,即超越自身而指向欲望。而且,所谓欲望必定带有自性,是自我的升华,而不是自我的消失;是自我的本性,而不能说是完全来源于他者、为了他者。由自我或欲望推出绝对他者,并不符合逻辑。同样,“绝对他者”也不具有规定性,他游离于存在之外,与我无关,这是一个类似上帝的绝对存在物。正因为他没有自身规定性,所以也就无从“召唤”自我、规定自我。其次,列维纳斯提出了超越存在的非同一性思想。他认为自我的欲望指向无限、他者,带有超越性。德里达评述列维纳斯的欲望概念时说“形而上学的欲望就是超越”。列维

19、纳斯在存在之外设定一个绝对他者,通过对他者的欲望以及他者的召唤来达到我对存在的超越,从而破除存在的同一性。这就是说,他者在存在之外,他者与我是不对称的,他者具有绝对性,而自我是被动地依从他者。这种非同一性哲学,一方面揭示了现实生存(列维纳斯所说的存在实际是我的现实存在即生存,而非作为本体的存在)的非本真性,只有超越现实生存,才能确立自我;另一方面,也产生了逻辑上的矛盾。因为所谓同一性不仅是一种形而上学的传统,也是存在的本性。存在不同于生存,而是我与世界的共在,我与世界之间具有本质上的同一性,这就是主体间性的根源。这样,一切都同一于存在,存在之外无物。正是由于存在的同一性,哲学才有本体论的问题(

20、寻求生存的根据),认识论(意识与对象的同一)、价值论(利己与利他的同一)才得以展开,哲学思维、逻辑论证才可能进行。如果如列维纳斯所言,在存在之外有一个绝对他者,存在与他者不对称,不具有同一性,那么必然导致存在的断裂,使一切思考无法进行。于是,存在之外的他者也就在我的认识之外,成为无法理解的怪物,他脱离我的存在,我不能思考他、把握他,甚至我无法确信他者的存在。存在是本真的生存,是我与世界的共在,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包括超越性和主体间性,从而使生存具有了自身的规定性;而他者外在于我和世界,他者没有自身的规定性,类似上帝又属虚无,因此他也不能使我获得规定性。德里达把列维纳斯的他者归入“幽灵”,因为他者

21、没有任何规定性,是一个让我们惴惴不安地迎接的陌生人。列维纳斯避开了存在论和认识关系,用我的爱欲来证明他者的存在,但爱欲的对象同时也应该是认识的对象,我与这个对象之间必然具有同一性,否则就是不可思议的。列维纳斯主张超越存在,归向他者。因此,他的哲学具有超越性。但这种超越性并不是超越现实生存、指向存在,而是超越存在、归向他者。他所说的存在,是存在者出现之前没有存在者的存在,是一个虚无,即il y a,超越就是逃避这种存在,并且通过爱欲而发现他者、归依他者。可以有限度地肯定列维纳斯具有超越性的思想,但这种超越性已经发生了变异,不是超越现实生存回归本真的存在,而是超越存在、归依他者。回归本真的存在是一

22、种自由和解放,而归依他者是一种道德的责任。列维纳斯的他者是实体、上帝的变体,而存在却是生存的根据。他把存在论的超越修正为伦理学的责任,而伦理不具有自由性,它在现实领域,真正的超越是走向自由,是超越现实生存。最后,列维纳斯的他者性哲学涉及了主体间性问题。由于列维纳斯否定了存在的同一性,而存在的同一性正是主体间性的根源,因此他也就否定了同一性的主体间性。他者具有绝对性,召唤自我;而自我具有被动性,依从他者的召唤,并且从他者那里获得了本质,成为为他的自我。我与他者不构成平等的对话关系,而是依从关系,这当然不是主体间性的关系。但是列维纳斯又认为,通过“第三方”的介入,他者赋予我的伦理责任具体地体现在我

23、与他人的关系中,我对他人的爱欲,使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具有“亲近性”,这也是一种主体间性。同时,他认为这种主体间性关系仍然不具有同一性,他人对于自我具有优先性,我是为他的存在。在这种关系中,我为他人而存在,他人保持着独立性、相异性,不会与我融合为一。因此,这是一种“非对称的主体间性”2116119。这种理论实际上是被他者性扭曲的主体间性理论,主体间性的内涵发生了变异和缺失,它不具有同一性,而仅仅是单方面的责任。所谓主体间性,从本体论的角度上说,就是存在是本真的生存,是我与世界的共在,我与世界互为主体,彼此通过对话、交往达到理解和同情,从而达到同一。这种主体间性并不在现实生存中,现实生存中由于存

24、在的异化,人与世界(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主要是主体性关系,我与世界对立,所以才有“人对人是狼”(霍布斯)、“他人便是地狱”(萨特)的极端说法;反过来,存在的主体间性也赋予生存以有限的主体间性,或者说,生存的有限主体间性来源于存在的绝对主体间性,如此才有我与他人的伦理关系以及有限的同情和理解。列维纳斯所谓伦理性的我与他人之间的不对称性,实际上是非本真的现实生存领域中我与世界之间的同一性的断裂,但它背后仍然隐藏着存在的同一性、对称性,前者只是后者的“残缺样式”,这一点是列维纳斯所没有理解的。列维纳斯的绝对他者并没有自身的规定性,他不能赋予我和世界的关系以主体间性,因此对他者的归依只是主体性的丧失,而

25、不是主体间性的获得。我与他人的主体间性关系由于具有相异性,而只是现实的、有限的主体间性,不能摆脱主体性的桎梏,因为它没有奠基于存在的主体间性,而是奠基于他者的外在性。列维纳斯声称建立一个伦理哲学,但这个伦理哲学并不是建立在主体间性上的,而是建立在对自我的剥夺上的,我对他人的伦理责任成为单边的而不是相互的,因而也是非人的。只有回归本真的存在,才能真正实现主体间性,也才可能克服现实的伦理关系的局限性。三、关于他者性美学在他者性哲学的基础上,也形成了他者性的美学。首先是列维纳斯的他者性美学思想。列维纳斯的他者性哲学主张超越存在、指向他者,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和世界发生关系的同时摆脱世界”255,这

26、就构成一种超越性的关系,而审美、艺术正是这种超越方式。他说:“艺术则让它们脱离世界,并由此摆脱了这种对一个主体的从属关系。”256这里的“它们”是指审美对象,它们摆脱了主体性的控制而回归他者性即“它们起来”、“物起来”,而这个被还原的“物质就是il y a的事实本身”261。他例举现代主义艺术中的“现实”“依然与作为被给予之物的世界格格不入”,它们是“赤裸裸地呈现给我们”的256,这意味着“形式的不在场”即“对世界的去形式化”,从而回归了万物的“本真状态”。从心理层面上讲,他认为,审美是走出知觉而重建感觉。因为知觉中的世界失去了“自在的外在性”,即相异性,而“艺术的运动在于走出知觉以求重建感觉

27、,在于从这种向客体的退回中分离出事物的质”25657。审美面对他者化的世界产生出一种陌生化的、被动的感觉“异域感”,这就是所谓“审美的异在性”。他说:“感觉和审美表现事物本身,不是把它们看作更高级的客体,而是排除一切客体,这样感觉和审美就形成了一种新的要素它与一切外在(dehors)和内在(dedans)间的区分绝缘,甚至拒绝被归入实词的范畴。”258所谓审美对物的还原和艺术的“异域感”,实际上就是审美使世界他者化。列维纳斯说过“美(the Beautiful)能被作为一脸面(Face)来讨论”,因此美与善具有某种相似性,都体现了他者性。但由于列维纳斯把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因此他认为“美不是终

28、极”,低于伦理,甚至认为审美是一种不能通达“伦理无限”的假性超越,是“互渗”性的原始经验,是一种需要“醒悟”的“魅惑”。他认为:“但在(审美引者注)当中亦有魅惑(enchantment)的可能性。”把审美等同于纯粹感性或原始经验,都贬低了审美,甚至具有反美学的倾向。列维纳斯的他者性美学力图从他者的超越性出发,把审美界定为超越经验意识的感觉即“纯粹感性”,把美确定为物的本原状态。这一思路的合理性在于确立了审美的超越性。审美确实超越经验意识,审美对象确实不是现实的、经验的对象。但是,他的美学思想的缺陷在于,超越不是他者对物的召唤,而是生存向存在的回归。还有,他把审美意识等同于感觉,把审美对象等同于

29、脱离主体的物本身。审美意识不是感觉水平的意识,不是感觉的还原,而是超越性的自由意识;审美对象也不是本真的“物”的还原,而是回归存在的本原世界。列维纳斯所谈论的美的超越性,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的超越,而是一种自然主义的还原。这是由他者性哲学所决定的,对他者的超越不是真正的超越。这样,他无形中抹杀了审美的超越性、自由性和人文性,这是由于他把他者规定为伦理性的本原,而审美不是伦理行为,因此不能充分体现他者的绝对性。同时,列维纳斯的美学思想也具有非主体间性的倾向。他认为美只是“物”的还原,它超越于存在,因此不是主体,也不是人的对象,而只是一种具有异质性的他者。这一思想固然摆脱了主体性,也指出了审美的非现实

30、性,但却否定了审美的主体间性,使审美对象成为一个具有他者性的“物”。显然,这个观点排除了审美主体,并不符合人们的审美经验。为了能够自圆其说,他又谈论了艺术品作为“他我”,与自我发生的主体间性关系。他认为,正是审美的异域感,才产生了人对艺术的审美同情。他说,由于艺术脱离了现实世界而成为他者,使艺术品具有了人格性。“艺术的真实性就是一个灵魂的表达方式。由于我们对这些事物的灵魂或艺术家的心灵产生同情(sympathie),异域感就被融入我们的世界。同样,只要他人的异质性依然被作为他我(alter ago,即自我的异体),能够引发同情,以上情况就一样会发生。”259审美同情构成我与世界的主体间性,但在

31、列维纳斯这里,他者性与主体间性是矛盾的。如果艺术品或审美对象是无我的他者,那么就不能产生审美同情,也不会形成主体间性,因为我与他者之间是不对称的。如果我对审美对象或艺术品产生审美同情,那么就意味着二者之间的主体间性,审美对象或艺术品就不是他者。列维纳斯开创的他者性哲学并非孤立,C. S. 路易斯就是其同道。路易斯在其人的废黜中提出了“道”(tao)作为根本的客观价值,它集儒家道的日用伦常性和老子的“常道”、约翰福音中的“太初有道”的超验性于一体。他认为,道是客观性的价值,反对西方现代工具理性对客观价值的废黜,这必然导致对人的废黜。路易斯从“道”的客观性、超验性引申出他者性。他者是自我面对的另一

32、个主体,从而进入了主体间性的视域。他提出自我具有一种无法遏制的需求“渴念”,这相当于列维纳斯的“形而上的欲望”。渴念指向他者,是对他者的欲望。路易斯的他者性哲学有以下基本观点:第一,对象在主观自我之外,具有超越主观性的客观价值。第二,自我须委弃自我,把对象视为另一主体加以理解、接纳、欣赏和敬重。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体现道即和谐与仁爱。第三,自我由他者规定,同时也含纳在他者之中。路易斯的他者哲学与列维纳斯有相同之处,这就是他者的超越性、本原性。同时,他们之间也有不同,那就是列维纳斯完全以他者取消自我,自我完全他者化,因此我与他人之间的主体间性是不对称的。而路易斯则认为我与他人之间具有一种和谐、仁爱的关系,从而具有对称的主体间性。这一观点与他者性哲学本身有冲突,也体现了路易斯哲学思想的合理一面。正因为如此,路易斯才能比较完整地建构起一个他者性的美学。路易斯认为,美也是道的体现。他说:“我们必须将逻辑赋予现实也赋予道德标准。而且,我们实在也没有理由不将它同样赋予美的标准。”371按照他者性的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