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必修四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堂部分讲义汇编11 廉颇蔺相如列传 课堂部分讲义 课文解读:廉颇者,赵之良将也文言里判断旬的典型格式,“者”用在主语后边表提顿,“也”用在谓语后边表判断。先介绍廉颇。赵惠文王十六年即公元前283年。赵惠文王:战国后期赵国的国君,廉颇为赵将,伐齐为:做,担任。伐:攻打。大破之,取阳晋,阳晋:本卫邑,后属齐,在今山东省郓(yn)城县西。战功显赫,拜为上卿拜:古时授予官职叫“拜”。这里用于被动意义,是“被任命”的意思。上卿:战国时代最高的官阶。地位极尊,以勇气闻于诸侯以:介词,凭,靠。闻:闻名,出名。威名远扬。廉颇是赵国的一名杰出的将军。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做赵
2、国的将领,率兵攻打齐国,大败齐军,攻占了阳晋,于是被封为上卿,以勇猛善战闻名于各诸侯国。蔺相如者,赵人也次介绍相如。平凡得很。“赵人”与“良将刀相对,一贵一贱,对比鲜明。为赵宦(hun)者令缪(mio)贤舍人宦者令:官名,宦官的头领。令,长官。舍人:门客。战国时,贵族家里常养着一些门客。地位低微。“舍人”与“上卿”相对,一尊一卑,十分鲜明。蔺相如是赵国人。他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的门客。概略介绍廉、蔺身世。即点明题意,引出人物,总领全文,天为后文写廉、蔺矛盾伏下引线。赵惠文王时点明时间,得楚和氏璧(b) 和氏璧:楚国人卞(bin)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而成璧。壁,一种平圆形中间有孔的玉器。秦昭王
3、闻之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则,公元前30年前251年在位。之:代词,指代赵惠文王得楚和氏壁一事,使人遗(wi)赵王书遗:送给,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以:介词,用。易:交换。以城易壁,纯属骗局。交代故事起因。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诸:各位,众。谋:计议,商量。欲予秦予:给,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受骗。徒:副词,白白地。见:助动词,用于动词前表被动。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即:就。患:担忧。秦兵之来:主谓短语作“患力的宾语,“之”用在短语的主谓间取消短语的独立性,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求:寻找。可使报秦者:可以派遣去回复秦国的。使。派遣。报,答复。进退两难,一筹莫展,揭示秦赵矛盾尖锐及赵之大
4、臣畏秦之甚。为相如出场铺垫,赵惠文王的时候,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这件事以后,就派人给赵王送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取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以及各位大臣商议:如果把和氏璧给秦国,秦国的城邑恐怕得不到,只能是白白地受骗;如果不给秦国和氏璧,则担心秦国会出兵攻打赵国。拿不定主意,又找不到可派去回复秦国的人。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臣。古人表示卑谦的自称。“可使”二字,如奇峰突起王问:“何以知之?”何以:凭什么。介宾短语作状语,疑问代词“何”作介词“以”的宾语,前置。以“问黟带出下文,补叙前情,从侧面勾画蔺的轮廓对曰:对:一般用于下对上的回答“臣尝有罪,尝:副词,曾经窃
5、计欲亡走燕。窃计:私下打算。窃,表示谦敬的副词。亡:逃亡。走:跑,此处有投奔之意臣舍人相如止臣曰止:阻止:君何以知燕王君:对人的敬称。知:了解。发问令人深思?宦官头目缪贤说:“我的门客蔺相如可以出使。”赵王问:“您根据什么知道他可以呢?”缪贤回答说:“我曾经犯过罪,私下打算逃亡到燕国去。我的门客蔺相如阻止我说:您凭什么知道燕王会收容您呢?臣语(y)曰语:告诉,臣尝从大(di)王与燕王会境上大王:对国君的尊称,燕王私握臣手曰私:秘密地,暗暗地愿结友,结友:交朋友,以此知之,故欲往。只看现象相如谓臣曰:夫(f)赵强而蒸弱,夫:助词,用在全旬之首,表示要阐发议论的语气。而:连词,表并列,可不译而君幸
6、于赵王,而:表顺承。幸于赵王:被赵王宠爱故燕王欲结于君。故。连词,因此,所以。结于君:同您结交。透过现象,视其实质今君乃亡赵走燕,乃:副词,却。亡赵。从赵国逃亡。走燕:跑到燕国去。“赵”和“燕”都是补语。与“幸于赵王”对照,处境迥异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其势。作状语,照那种形势看来而束君归赵矣。束:捆绑。归:送回。看发展,预见后果,不堪设想君不如肉袒(tn)伏斧质请罪,肉袒伏斧质:赤身伏在斧质上。表示服罪请求就刑。肉袒,脱去上衣,露出肩膊。斧质: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斧,铡刀。质,同“锧”,铁砧(zhn),刑具的底座。则幸得脱矣。则:连词,就。幸得脱:侥幸能够免罪。幸,副词,侥幸。脱,免罪,免
7、祸。与“欲亡走燕”对比鲜明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幸:这个“幸”是表敬副词,不需对译。果是好计,预见何其正确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以为:认为。其人:那个人。其,指示代词,那。“其人勇士”是个判断旬形式的主谓短语。“勇”、“智”二字,贯彻全篇宜可使。”宜:应该。极力推荐,可担重任。以上一段插叙,先声夺人,初显其智勇双全,才识不凡。下分三个场面对蔺相如进行正面刻画。我告诉他,我曾跟从大王在我国边境与燕王相会,燕王私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和你交个朋友,我就凭这个知道他了,所以打算去他那里。蔺相如对我说:如今赵国强,燕国弱,您又受赵王宠幸,所以燕王想要和您结交。现在您要从赵国逃奔到燕国,燕王害怕赵国,
8、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反而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您不如赤身伏在斧质上请罪,这样也许侥幸能够免罪。臣听从了他的意见,大王也开恩赦免了我。我私下认为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应该是可以出使的。”于是王召见紧承上文“可使”,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寡人:意谓寡德之人,为古代帝王、诸侯对自己的谦称。可予不(fu)?”不:同“否”,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许:答应。审时度势,结论明确肯定。”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ni)何奈何:怎么办?”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在赵曲:理曲,理亏;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比较这两个对策。均,权衡,比较。之,这,代词
9、,宁许以负秦曲宁:宁可,宁肯,副词。负秦曲:使秦负曲。负,担负,承担。权衡利弊,明快决断。与上文群臣谋而不决,形成鲜明对照。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必:副词,果真。与前文“未得”相应,于是赵王召见蔺相如,问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换我的和氏璧,能不能给他?”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他。”赵王说:“得了我的璧,不给我城邑,怎么办?”相如说:“秦王请求用城换璧,臣愿奉璧往使奉:两手捧着。往使:前往出使。自告奋勇,挺身而出,敢担重任,胆识过人。与前文群臣畏秦之甚亦对照鲜明。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请:表敬副词。完璧归赵:把璧完整地送回赵国。完,完整,此处有原封不
10、动的意思。果敢坚决,显示蔺相如的智勇,也暗示其入秦必有一场激烈斗争,并为“完璧归赵”的结局设伏。”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于是:承接连词。遂:副词就。西:方位名词用作状语,向西。奉璧使秦。过渡,收结上文,开启下文。而赵国(如果)不答应,赵国理亏;赵国给了璧,而秦国不给赵国城邑的话,那就是秦国理亏。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赵王问:“可以派谁去呢?”相如说:“如果大王实在无人可派,臣愿捧护和氏璧出使秦国。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赵王于是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西行入秦。以上写相如对策和接受出使。是“完璧归赵”故事
11、的第一个场面。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章台:台观名,故址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故城西南角。章台不是正式接见外宾的地方。在此接见相如,表示对赵国使者的轻视。相如奉璧奏秦王奏:进献,呈献。献璧过程一笔带过。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以:连词,连接“传”和“示”两个动词,表顺接,可不译。示:给看。美人:指妃嫔。左右:指身边的侍从人员,左右皆呼万岁万岁:永远存在之意,臣下对君主的祝贺之辞。自以为骗局得逞,故如此得意忘形。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偿:酬报。“赵城”是双宾语,乃前曰乃:副词,就,表动作先后相承。前:上前,动词: “璧有瑕xi瑕:玉上的斑点,疵病,请指示王指示王:指出来给王看。“指”、“示”是两个词,和现代汉
12、语里作为一个词的“指示”不同。”王授璧授:交给。当机立断,巧设托辞,从容收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因:连词,于是,表承接上文。却:后退。倚柱,怒发上冲冠,因愤怒而竖起的头发向上冲动了帽子。如山洪暴发,飓风骤起,以极度夸张之笔,将蔺相如大义凛然、怒不可遏的神态写得栩栩如生,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x)召群臣议悉:全部,皆曰:秦贪,负其强负:凭借,倚仗。其:它的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托辞委婉,揭暴其奸诈阴谋。议不欲予予:给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布衣之交: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布衣,平民,古代平民只穿麻布、葛布,因以代指平民。尚:副词,尚且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况:连词,何况。旁敲侧击
13、,刺其言而无信?秦王坐在章台宫接见相如。相如捧璧献给秦王。秦王非常高兴,把璧传给妃嫔及左右侍从看,群臣高呼“万岁”。相如看出秦王没有要把城邑给赵国的意思,就走上前说:“璧上有点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把璧交给相如。相如于是手持璧退后几步站定,背靠着柱子,怒发冲冠,对秦王说:“大王想要得到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议,大家都说:秦国贪婪,倚仗它强大,想用空话得到和氏璧,给我们的城邑恐怕得不到。打算不将和氏璧给秦国。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是大国之间的交往呢!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且:连词,而且。表意思上的更进一层。逆强秦之欢:触伤强大秦国对我们的感情。逆,违
14、背,触犯。欢,欢心。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乃:副词,就。斋戒:古人在祭祀或举行隆重典礼之前,必须沐浴更衣,独宿,清心洁身,以表示虔诚庄敬,称为斋戒,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拜送书:叩头跪拜,送出国书。书,指答复秦国的信。庭:同“廷”,国君听政的朝堂。陈说赵王送璧礼仪之隆重,态度之友好,心意之真诚,娓娓动听。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严:尊重。修敬:表示敬意。修:整饰,此处有“加强”之意。为下文指责秦的轻慢无礼作反衬,也为设缓兵之计做好准备。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gun) 列观:一般的宫殿(不是正殿),指章台。观,建筑物的一种。礼节甚倨(j),倨:傲慢,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之:代词,指代璧。以
15、:连词,可译为“来”。处处与赵的“敬重”对照,慨然以严词相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y),邑:泛指一般城市。故臣复取璧。复:副词,又。直截了当戳穿骗局,明收回宝璧有理。大王必欲急臣,急: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急臣”,使臣急,可译为“逼迫我”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俱:一同,一起。表示决心同归于尽,严正不可侵凌。况且为了一块璧的缘故惹得强大的秦国不高兴,也是不应该的。于是赵王斋戒了五天,派我捧璧,在朝廷上将国书交给我。为什么要这样呢?是尊重大国的威望而修饰礼仪表示敬意呀。现在我来到秦国,大王却在一般的宫殿接见我,礼节十分傲慢;得到璧后又将它传给妃嫔们看,以此来戏弄我。我看大王无意补偿给赵国十五座城
16、邑,所以又把璧取回来。大王如果一定要逼迫我,我的头现在就与和氏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相如持其璧睨(n)柱,其:他的。睨:斜视。欲以击柱。以:介词,把。后省宾语“之”。看穿秦王贪璧而恐璧破之心,故作破璧之态,进行胁迫,智勇可见。“睨”字颇传其神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其:他,指代蔺相如。乃:副词,就。辞谢:婉言道歉。固请,坚决请求相如不要以璧击柱。固:副词,坚决。见其窘迫之状,果为相如智勇所屈。召有司案图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官吏为“有司”。案图:察看地图。案,同“按”,审察,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从此以往:从这里(数)过去。都:城。装模作样,图上偿城,仍是骗局。相如手持璧
17、玉,斜视着柱子,就要向柱子上撞去。秦王怕他真把璧撞碎,就婉言道歉,坚决请求他不要以璧击柱,并召来负责的官吏察看地图,指明要把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划归赵国。相如度(du)秦王特以诈佯(yng)为予赵城度:估计。特:副词,仅仅,只不过。以诈:用欺骗手段。佯:假装。实不可得。心有成算,不存侥幸之心,不为假相所骗,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共传:共同传诵,即公认之意赵王恐,不敢不献。迎合其“大国之威”的虚荣心理。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以此作为进逼秦王之由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宜:副词,应该。相如估计秦王只不过以欺诈的手段假装给赵国城邑,实际上赵国是不可能得到这些城邑的,他就对秦王说:“和氏璧
18、是天下公认的宝物,赵王敬畏大王,不敢不献出来。赵王送璧的时候,斋戒了五天。现在大王也应斋戒五天,设九宾于廷,九宾:也称九仪,古时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依次传呼,接引来宾上殿。宾:同“傧”,赞礼官臣乃敢上壁。”乃:才。回应前文,极似郑重其事,实为争取时间,智设缓兵之计。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终:副词,终究,到底。强:使用强力,作状语遂许斋五日,舍相如广成传(zhun)。遂:副词,便,就。舍:安置住宿,动词。广成传:宾馆名。传,招待宾客的馆舍,即宾馆。秦王强忍一时之气,想再行哄骗。在朝堂上安设“九宾”的礼节,我才敢献上和氏璧。”秦王估量此事,终究不能强夺,就答应斋戒五天,把相如安
19、置在广成宾馆里住宿。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决:副词,必定。负:违背乃使其从者衣(y)褐(h),衣褐:穿着粗布衣服。意思是说化装成老百姓。衣:穿,动词怀其鐾,怀:怀藏,动词。其:那从径道亡,径道:便道,小路。亡:逃跑归璧于赵。归璧:使璧归,把璧送回。归,使动用法。思虑细致,施计周密,智勇亦见。照应前文“臣请完璧归赵”句。相如估计秦王虽然答应斋戒,也必定违背信约,不给赵国城邑,就派他的随从穿着粗麻布衣服,怀揣和氏璧,从小路逃走,把璧送回赵国。以上写相如一上秦廷,获得初步胜利,是他同秦王展开激烈斗争的第一个回合。秦王斋五日后,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引:接引,延请。前倨后恭,希望得璧
20、。相如至,璧已归赵,空手前来谓秦王曰:“秦自缪(m)公以来二十余君,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五霸之一。缪:同“穆”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坚明约束者:坚守信约的人。“坚”、“明”都作动词用,坚守、恪守之意。约束:盟约,誓约,名词。先发制人,数落其历代祖宗言而无信确凿的历史依据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诚:副词,实在。见欺于王:被大王所欺骗。见于,表被动的格式。负:辜负,对不起。揭露其欺骗阴谋充足的现实理由故令人持璧归,间(jin)至赵矣。间:问道,偏僻的小路。名词用作状语,从小路。持璧而归有理。且秦强而赵弱,“且”字一转,另作文章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一介之使:一个使者。介:相当于“个”,含有轻贱、微小的
21、意味赵立奉壁来,今以秦之强而先割十五都予赵,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以:介词,凭。岂:副词,难道,哪里。相激之辞,在情在理;反诘之旬,理直气壮秦王斋戒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了“九宾”的礼仪,延请赵国使者蔺相如。相如来到后,对秦王说:“秦国自从穆公以来的二十多位君主,不曾有一个是坚守约定的。我实在是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到达赵国了。再说秦国强大而赵国弱小,大王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捧着璧送来。现在凭借秦国的强大,先割十五座城给赵国,赵国怎么敢留下和氏璧而得罪大王呢?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当诛:应当处死。臣请就汤镬(hu)。就汤镬:受汤镬之刑。汤镬:烹刑,古代
22、酷刑之一,用滚汤(开水)烹煮犯死罪的人。就:接近赴。镬:无足大鼎(大锅)。视死如归,不畏强暴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唯:语气助词,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的语气。孰:同“熟”,仔细。提议秦王深思,暗示杀使者并非上策。我知道欺骗大王的罪过应该处死,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和大臣们仔细考虑商议这件事。”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x)。嘻:苦笑声,这里用作动词,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大出意料,啼笑皆非,其狼狈窘态,刻画得惟妙惟肖。且对描绘相如形象收反衬之效左右或欲引相如去,或:有的人,代词。引相如去:拉着相如离开朝堂去处死。引,牵,拉。去:离开秦王因曰:因:连词,于是,就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也,而绝秦赵之欢。不
23、如因而厚遇之,因:介词,后省宾语“此”。趁此,就此。厚遇之:优厚地款待他。遇,招待。使归赵。使(之)归赵。兼语省。权衡利弊,只好顺水推舟。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y)?”岂:难道,哪里。以:介词,因。邪:同“耶”,吗卒廷见相如,卒:终于。廷见:在朝廷上接见。廷,名词用作状语毕礼而归之。毕礼:完成接见的礼节。归之:让他回去,“归”属使动用法。貌似宽怀大度,实有难言苦衷。点明相如出使秦国胜利而归。以上写相如二上秦廷,面斥秦王,全胜而归,是他同秦国君臣展开激烈斗争的第二个回合。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侍从中有人想要拉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置。秦王说:“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还是得不到和氏璧
24、,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让他回赵国去。赵王难道会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欺骗秦国吗?”终于在朝廷上接见相如,完成礼节后,让他回赵国去了。相如既归,既:副词,已经赵王以为贤大夫,以为:以(之)为,认为(他)是。以,动词,认为。兼语省。贤大夫:贤明的大夫使不辱于诸侯,使:出使。不辱于诸侯:不蒙受诸侯国的侮辱拜相如为上大夫。上大夫:官名,大夫中的最高官阶,地位仅次子卿。相如回国之后,赵王认为他是个贤能的大夫,出使到诸侯国家能不受欺辱,就任命他做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以城易璧,本是骗局赵亦终不予秦壁。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打击了强秦的气焰。回应前夕“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句。秦国
25、没有把城邑给赵国,赵国也始终没有把璧给秦国。以上。是“完璧归赵”故事的结局。写相如出使至秦,不辱使命,完璧归赵的故事。表现了他智勇双全,不畏强暴的性格和卓越的外交才能。其后秦伐赵,其后:那以后,指完璧归赵之后,即赵惠文王十八年,秦昭襄王二十六年(前281)拔石城。拔:攻下。石城:在今河南省林县西南。“其后”二字,承上启下,点明时间,揭示前后两件事的内在联系。行文紧凑明年复攻赵,明年:第二年。复:副词,又。杀二万人。杀人掠地,连续进攻,骄横一时,不可一世后来,秦军攻打赵国,攻下了石城。第二年秦军再次攻赵,杀了赵国两万人。秦王使使者告赵王,使使者:派遣使者欲与王为好,为好:联欢会于西河外渑(min
26、)池。西河:在今陕西省渭南地区一带,地处黄河以西,这一段黄河古称“西河”,地因此得名。西河在函谷关以西,也就是关中。渑池在函谷关以东,所以称为“西河外”。渑池,在今河南省渑池县。居心叵测,名为“为好”,实是借武力开畏外交攻势,乘两次伐赵获胜之余威,以胁迫其投降,不从战而胜之。赵要与会抗争,委实相当困难。以上写渑池会的特定历史背景及其实质。下分会前、会上、会后三个层次展开故事,情节。赵王畏秦,欲毋(w)行。毋:否定副词,不。处于战败国地位,不敢赴会,足见形势险恶之极廉颇蔺相如计曰:计:商量,谋划“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示:表示,显得。且:连词,表并列关系,而且。互相团结,共商国策,维护国家尊严
27、,决不屈服示弱,见识卓越赵王遂行。遂:副词,于是,就。相如从廉颤送至境,从者是外交老手,与会准备殊死斗争;送者是坚强军事后盾,严阵以待,做好战斗准备。二人思虑周密,安排妥善与王诀(ju)曰:诀:告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此处有准备不再相见的彦味,因为赵王与会,很可能会遭到秦王的暗算“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道里:路程。会遇之礼:指秦赵两君见面会谈的礼节还,不过三十日。过:超过。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则:连词,那么,就。请:表敬副词,相当于“请允许我”以绝秦望。绝秦望:断绝秦国以扣留赵王进行要挟的念头。从最坏处着想,做好充分准备,以粉碎秦“挟王图赵”的阴谋,见二人公忠体国,深谋远虑王许之。
28、遂与秦王会渑池。过渡。收上文,启下文。以上写会前计议。秦王派使臣告诉赵王,打算与赵王和好,在西河外渑池相会。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廉颇、蔺相如商量说:“大王如果不去,显得赵国既软弱又怯懦胆小。”赵王于是前往赴会,相如随行。廉颇送到边境,和赵王辞别说:“大王这次出行,估计一路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直到回国,不会超过三十天。如果大王三十天还没回来,就请允许我立太子为王,以便断绝秦国的念头。”赵王同意廉颇的建议,就和秦王在渑池会见。秦王饮酒酣(hn),酣:酣畅,痛决。面对战败者,得意之情油然而生。一个“酣”字,用得精妙无比,将其趾高气扬,盛气凌人的神态,描摹毕肖曰:“寡人窃闻赵王好(ho)音,好音:
29、喜欢音乐。请奏瑟。”奏瑟(s):弹瑟。奏:弹奏。瑟,形状象琴,身较琴长大,通常配用25弦。倚仗强势,乘着酒兴,蓄意进行侮辱赵王鼓瑟。鼓:弹奏,动词秦御史前书曰:御史:战国时掌管图籍、记载国家大事的史官。前:用作动词,上前。书:写“某年月日某:此处指代失传或不明确说出的时间,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故意写入史册,还用一“令”字,俨然以征服者自居,侮辱更为明目张胆。“为好”之实质,昭然若揭。”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善为秦声:擅长演奏秦地的乐曲,秦王喝酒喝到酒兴正浓时说:“我私下里听说赵王喜好音乐,请赵王弹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走上前来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
30、饮酒,让赵王弹瑟。”蔺相如走向前去说:“赵王私下听说秦王善于演奏秦地的乐曲,请允许我献盆缶给秦王,请奉盆缻(fu)秦王,意谓请允许我献盆缻给秦王。亦即请秦王击盆缻为乐。奉:献。缻:同“缶”,盛酒浆的瓦器。秦人歌唱时,常敲盆缻作为节拍。以相娱乐。”以牙还牙,进行反击。秦王怒,不许恃强而怒。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前:上前。进:进献。因:介词,趁(势)。请:请求。不畏其怒,进一步相逼秦王不肯击缻。有恃无恐相如曰:“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请:表敬副词,无需对译。得:助动词,可以,能够。以颈血溅大王:拿我头颈里的血溅在大王的身上,意谓要同秦王拼命。发出严重警告,态度强硬,勇不可挡,威
31、势慑人。再逼进一步左右欲刃相如,刃:刀锋,用如动词,用刀杀相如张目叱(ch)之,张目:瞪大眼睛。叱:大声呵斥。舍生忘死,威武不屈,睥睨强权,气概豪迈左右皆靡(m) 靡:倒退。反衬相如之勇于是秦王不怿(y),怿:高兴为一击缻。替赵王敲了一下缻。为:介词,后省宾语“之”。紧紧相逼之下,不得不“一击”,终为相如大勇所屈。赵反击胜利。至此,秦王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而又无可奈何之情状,灼然可见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顾:回头。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大长弱赵之志气,大灭强秦之威风秦之群臣曰:“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为秦王寿:给秦王献礼祝寿。寿,向人进酒或献礼,同时表示祝人长寿。恃强讹诈,无理挑衅,波澜又起,声势吓人蔺相如亦曰:“请以秦之成阳为赵王寿。”咸阳:秦国的都城,故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东北。针锋相对,寸步不让;大智大勇,力挽狂澜。以上写赴会时的斗争。借此互相娱乐吧!”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相如向前递上瓦缶,趁势跪下请求秦王敲击演奏。秦王不肯击缶。相如说:“在这五步之内,我要把自己颈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