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9KB ,
资源ID:1174003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7400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十二讲 文言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十二讲 文言文阅读.docx

1、第十二讲 文言文阅读第十二讲 文言文阅读备案开课高考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为达到此目的,需要我们夯实基础,以下工作是复习必备的:1.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在文中的含义。3. 掌握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 重新梳理掌握中学课本中出现过的通假字、异读字、偏义复词和常用实词、虚词的一词多义现象。5. 重新梳理掌握中学课本接触到的古代文化常识。6. 强化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翻译训练。链接第一节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一、文言实词重点内容讲解 理解和把握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这三种现象。 1古今异义词。古今汉语相比较,

2、差别最大的恐怕就是词汇了。 古今多数词语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大致有以下四种情况。 第一种,词义的扩大。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狭小,后来范围扩大了。如:“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这里的“国”,指的是“国都”,而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则指的是“国家”,词义范围明显扩大。 第二种,词义的缩小。有些词的意义,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后来缩小了,如:“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杜甫兵车行,句中的“子”,指的是子女,既可是男孩,也可是女孩。而现在的“子”,则只有“儿子”的意思了。 第三种,词义的转移。古汉语的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

3、来的意思转变成新的意思。如:“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的石壕吏)这里的“走”,是“跑”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走”却变为“行走”了。 第四种,词语感情色彩的变化。古汉语中的一些词语,发展到现在,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杜甫石壕吏)句中“偷”,是“暂且”、“苟且”的意思,是中性的,而现在一提到“偷”,自然使人联想到了窃取财物的人,成了贬义词。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需要特别注意的还有另一类词语,例如:“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段诗句中的“烈士”,虽可以与现代汉语一样,作为双音词看待,但其实际意义却有很大不同。古代“烈士”往往指有志于建功立

4、业的人,而现在指为正义而献身的人。如果用现在的含义去理解,岂不要闹大笑话?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古今同形异义词,表面上和现代汉语双音词一样,实际上却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词。这就更不能用现在的双音词去理解了。 我们在阅读古文时,要特别注意那些古今词义变化的词语,不能以今释古,否则,会贻笑大方的。 2一词多义。一词多义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就较常见,在以单音词为主的文言文中则更为普遍。尽可能地掌握词语的多种义项,是学好文言文的关键。 3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文言词法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法现象。词类活用的方式很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名词直接修饰动词(或者说名词充当状语);名词、形容词、动词、数量词的相互

5、活用;使动、意动、为动三种特殊的动词用法。 下面就几种主要的活用方式逐一进行说明。 (1)名词用作动词。 副词后面的名词,一般用作动词。如:“但二月草已芽,八月苗未枯。”(沈括梦溪笔谈)“芽”本来是名词,前面加上副词“已”来修饰,作了句子的谓语,就变成“发芽”的意思了。 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一般用作动词。因为能愿动词经常与动词相结合,构成合成谓语。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这里的“水”,前面加了能愿动词“能”,就变为“游水”的意思了。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塞者凿之,陡者级之。”(徐宏祖游黄山记)句中的“级”,与后面的代词“之”构成动宾关系,应译为“把它凿成石级”

6、。介词结构作补语,它前面的名词用作动词。如:“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王安石游褒禅山记)介词结构“于其址”作了名词“舍”的补语,这里的“舍”就应看作动词“筑屋(舍)定居”。同理,名词前有时间处所词或介宾结构作状语,也活用为动词。 名词和动词之间构成并列关系时,这个名词常常用作动词。如:“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张溥五人墓碑记)名词“墓”和动词“葬”构成并列关系,应译为“修墓”。 两个名词在一起,如果二者既不是并列结构,也不是偏正结构,那么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范增数目项王。”(史记鸿门宴)名词“目”与后面的名词“项王”构成动宾关系,变成了“用目示意”的意思。 名词与前面的“所”

7、构成所字结构,这个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置人所罾鱼腹中。”(史记陈涉世家)这里的“罾”,本是捕鱼工具,与“所”结合后,译为“用罾捕到的”,这里“罾”显然是动词了。 总之,这几类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形式,都应从语法角度去辨别,活用后的翻译,也应变为与之相应的词类的意义。 (2)名词作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修饰动词,也就是说,名词不能用作状语。但在文言文中,名词直接修饰动词的现象却是常见的。例如:“有狼当道,人立而啼”。(马中锡中山狼传)句中的“人”是名词,直接修饰“立”,“人立”不是“(有)人站着”,而是说:“(狼)像人那样站着”。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这种情况常常是比喻性的,

8、可译为“像一样”。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贾谊过秦论)句中“云”“响”“景”都是名词,在这里分别作了“集”“应”“从”的状语,意思是:“像云彩似的聚集”“像回声一样呼应”“像影子一样跟从”。 表示对人的方式、态度。这种情况可译为“像对待一样”。例如:“人皆得以隶使之”,(张溥五人墓碑记)这里的“隶”,本来是“奴隶”,在句中直接修饰“使”,可译为“像对待奴隶一样役使他们”。 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一般译为“用”。例如:“市中游侠儿,得佳者笼养之。”(蒲松龄促织)这里的名词“笼”,作了动词“养”的状语,应该译作“用笼子养(它)”。 表示动词、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例如:

9、“夫以秦王之威,相如廷叱之。”表处所的“廷”,作动词“叱”的状语,“廷叱之”就是“在朝廷上叱责他。” 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势、方向。这种情况常由方位名词充当状语,可译为“向”。例如:“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史记信陵君窃符救赵)这里,方位名词“北”“西”分别作了动词“救”,“却”的状语,可译为“向北救了赵国,向西打败了秦国”。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频率、时间。这类情况常由日、月、岁等时间名词充当状语,表示“每”意思。例如:“良庖岁更刀,割也。”句中的“岁更刀”就是“每年换(一把)刀” 。 综上所述,名词充当状语的用法,在译成现代汉语时,基本上都要加一个介词,这时的名词,实际上相当于现代

10、汉语的一个介词结构。 (3)使动、意动、为动。 使动、意动、为动都是动词的特殊用法,使动表示主语使宾语怎么样,意动则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为动表示主语为宾语做什么。这三种用法和一般动词用法区别很大,三者之间的区别也较为明显。 使动用法的一般翻译格式是:主语+使+宾语+使动词。例如:“予我千金,吾生若。”(方苞狱中杂记)就要译为:给我一千两银子,我使你活下去。 意动用法通常翻译的格式是:主语+以+宾语+为+意动词(即主语+认为+宾语+是+意动词)。例如:“成然之。”(蒲松龄促织)就可以译为:成名认为(他的话)是正确的。 为动用法的翻译格式是:主语+为+宾语+为动词。例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11、”(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就要为:庐陵文天祥亲自为自己的诗作序。 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辨明动词的不同用法,才能正确理解文意,准确翻译原文。二、文言实词词义的推断方法解释文言实词常犯的毛病是:一、以今义代古义,以流为源;二、对词的义项掌握不全面,以常见义代冷僻义;三、词类活用方式掌握不准,使动、意动活用特点认识不清;四、文译白时,选词对应不准确。 文言文考查,总离不开词义的理解。而这些词义又往往是临时义,命题者一般不会照搬书上的原句来测试,这就给同学们答题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不过,如果平时学得牢,用得活,并能掌握一定的方法,还是能够准确理解词义的。 1以形析义法。汉字中的形声字占80以

12、上,其义符为我们领悟词义提供了条件。如: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容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沧溟”都有表意形旁“氵”,其义与水有关,联系后面“知海”二字,可判定“沧溟”为“大海”;“啜”,口旁,与吃、喝、叫有关,联系前面的“知味”,就能断定其义是“吃”或“尝”。 2以音猜义法。运用声训,找到通假关系,用本义去解释借义。如:甲弊兵顿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句中“顿”与“钝”字形相似,读音相近,“钝”的含义是“不锋利”,“甲弊兵钝”,意即长期放弃战备,铠甲破弊,兵器亦不锋利了。 3温故知新法。对于文中某些词义不明,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意思与这个语

13、言环境切近,由此推求出它在此处的含义。如: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句中“及”已知学过的义项有“赶上”“到达”等意思。这里用法稍与“到达”靠近,但不确切。“到达”可引申为“接触”,由此再引申为“实践”。“履”,已知学过的有 “鞋子”之义(郑人买履),接触过的成语有“如履平地”“如履薄冰”,其中的“履”均作“以足踏地”义讲,这是“履”的本义。此处“履”是在本义上引申为“走过”或“实行”的意思。 4以今推古法。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语词、成语语素意义来推断该语素在古汉语中的意义。如(1)例中“疏”,在现代汉语中组成的合成词有“疏通”“疏导”疏浚”等词,这些词中的语素“疏”,与“通、导、浚”都是同义并列

14、,因此,“疏”可释为“通”。这样,“疏八珍之谱”就迎刃而解了。 5互文见义法。古人常在并列短语、对偶句、排比句的对应位置上使用同义或反义词,只要知道其中一个词的含义,另一个词义便可推断出来。如:彼竭我盈,故克之。“彼竭我盈”是由两个主谓短语构成的并列短语,处于相同位置的“竭”和“盈”是两个意义相对的词,已知“竭”是“枯竭”,可推知“盈”是“充满”。 6随文取义法。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常会有不同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在句中去理解,根据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如:然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个。这段文字中容易产生释义错误的是“责备

15、”二词,稍不注意就会把它当成现代汉语的“责备”(批评、指责)解。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圣人也有缺点,所以君子对人不求全责备。“责备”释为“要求完备”。第二节 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含义一、学习文言虚词的一般方法 1从实词虚化、通假现象、虚词兼类等方面分清虚实词的变化关系; 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天涯若比邻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例“毕”,由动词“完成”虚化为副词“全部”;例“而”,原是连词,这里通假作“尔”,作代词用;例“比”这里作实词的形容词“近”用,属词性兼类的现象。 2根据虚词在句中的具体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例两个“其”在句中的结构位置

16、虽同,但意义不同。“其剑”的“其”表领属关系,属他称代词,译为“他的”;“其舟”的“其”与“舟”没有领属关系,是指示代词“那”。例三个“之”,在句中结构位置不同,其意义也不同。第一个作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作动词“往”,第三个作代词“她”。3注意虚词中的兼词、连用、双音单音等特殊现象。 不识有诸? 噫吁口戏,危乎高哉! 吾祖死于是。 例“诸”是兼词“之乎”的意思。“之”是代词,“乎”是疑问语气词;常用的兼词有“焉”(于之,于是),“盍”(何不),“叵”(不可)等。例是三个叹词在句首的连用,也有句末语气词连用的,无论是两个还是三个连用,重点在最后一个词。例“于是”的“于”介词,“是”代词,不同于

17、今天的连词“于是”。遇到同类情况如“无论、可以、从而、其实、虽然”等,要注意区分是单音虚词还是双音虚词。 4通过比较,了解虚词古今意义的变化。 少数沿用下来。如“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于”,今仍有“善于”等说法。 有的完全消失。如发语词“夫、盖”等,起提顿的“者”,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等,现已不再使用。 有的意义和用法发生变化。如“今虽死乎此”中的“虽”作“即使”用,今义则与“但是”配合,表转折。 有的改用别的词。如结构助词“之”,现在改用“的”,语气助词“矣”,现改用“了”二、常见文言虚词的基本用法(请参考教师用书“知识备要”部分)。三、如何推断文言文中虚词的词义 文言文难读,很大程度上是因

18、为文言虚词难以把握。由于大多数文言虚词是从实词中借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文言文中某个词有时是虚词,有时又是实词。这是区别和确认虚词的一个难点。此外,同一个虚词在具体的语言条件下可以有不同的解释,例如,我们经常接触到“以”字,义项就相当丰富。作动词,“以”有“以为”“认为”等义;作介词,“以”有“用”“拿”“凭借”“依据”“按照”“把”“因”“由于”“在”“从”等义;作连词,“以”有“而”“又”“而且”“并且”“用来”“以致”“因为”等义;“以”还可以通“已”,有“止”“已经”等义。那么我们如何准确地判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呢?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方法: 1依据语法功能析用法,根据用法辨词义 请看

19、下面的例句: (1)苏回为郎,二人劫之。(赵广汉办案) (2)其母就与之决。(范滂别母) (3)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范滂别母) (4)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冯唐论将) (5)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优孟衣冠) (6)顷之,上行出中渭桥。(张释之执法) 要判别以上几例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可根据语法知识鉴别它的用法,从而找到突破口。如(1)中“二人”是主语,“劫”是谓语,那么“之”就应是宾语,而作宾语的常常是名词和代词,所以此句中的“之”作代词,代前句中的“苏回”。(2)句中主语是“母”,谓语是“诀”,“就”和“与之”只能作状语,这样看来“与之”只能是一个介词结构,“之”就应该是介词

20、“与”的宾语,作代词。(3)句中“割”是谓语,宾语部分是“不可忍之恩”,中心词是“恩”,“不可忍”作“恩”的修饰成分,那么,“之”就只能作结构助词“的”。(4)句中“廉颇李牧”是主语,“为”是谓语,“之”用在主谓之间,是助词,但不译。(5)句中“以”是“凭借”的意思,“楚国堂堂之大”若理解为“楚国的强大”或“楚国强大”,与下句连起来不够流畅,译成“强大的楚国”就好多了。这样看来“大”作楚国的定语,中心词应是“堂堂楚国”,“之”是定语后置的一个标志。(6)句中“顷”是个时间词,作了主句的状语,“之”附在“顷”后,可有可无,只不过起了一个调整音节的作用,是音节助词,无义,不译。如果“之”作动词“到

21、”“往”义,用语法知识来判别也容易明白。例如“曾子之妻之市”。在这个句子中,“妻”是主语,“市(集市)”是宾语,第二个“之”不作谓语,句子就不通了。由此看来,根据语法知识可判别虚词意义,办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再看虚词功能。 2采用删换替代看变化,通过比较辨词义。 请看下面的例句: (7)汝父平生欲为之而弗得。(刘安世为谏官) (8)军功爵赏,皆决於外,归而奏之。(冯唐论将) (9)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优孟衣冠) (10)一丝而累,以至于寸。(乐羊子妻)虏魏太子申以归。(孙庞斗智) 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周敦颐传) 从军平阵,以功除岷州刺史。(循吏辛公义) 我们如何辨别以上几句

22、中加点的“而”和“以”呢?假如我们把(7)句至(10)句中的“而”全部删去,读起来仍然通畅,句意表达没有影响。这表明“而”在句中都是作连词,只有删去连词,才会出现这种结果。我们再采用换位法,即将“而”连接的前后词句交换一个位置,就会辨出这几个“而”意义上的差异。换位后只有句(9)不影响原意,这说明此句中的“而”是并列连词。其他三个用“而”的常用义项来替代,句(7)可用“可是“但是”,句(8)中可用“就”“接着”,句(10)中可用“地”代换。“一丝”是“累”的状语,“而”表修饰关系。至中“以”采用删的方法,句可行,句不可。这表明句中“以”是连词,先“虏”后“归”,显然“以”表承接;“杀人”是方式

23、,“媚人”是目的,“以”是表目的连词。(13)句中的“以”不能删的原因是它是“介词”,“以”和“功”组成介词结构,用“由于”“因”等替代就可确定它的意义。 3瞻前顾后析语境,根据位置辨词义。 请看下面的例句: (14)儿妾食麦而已。(任其人) (15)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范滂别母) (16)天子设上下考以勉吏。(书何易于) (17) 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以刃刺酒翁。(太尉平乱) (18)臣请以雕玉为棺。(优孟衣冠) (19)何后期为?(穰苴执法) (20)帝愀然为之不说。(寇准为相) (21)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基。(张释之执法) (22)以万乘之贵而为城下之盟,其何耻如之?(寇准为相) (2

24、3)君子当正其威仪。(陶侃在广州) 如何准确地鉴别以上加点词的词义呢?我们可通过语境分析,观察这个词所在的位置,进而通过位置判别它的用法及意义。(14)句中的“而”用在句末和“已”结合在一起,它不可能充当连词、代词之类,只能作语气词,可以推而广之。而(15)句中的“而”用在两个连续动词之间只能是连词,有承接意义。(16)(17)两句中的“以”用在动词之前的是连词(一般是这样),有“用来”义;用在名词前和名词构成介词结构,后面有动词作谓语,它就是状语,所以(17)句中的“以”是介词,有“用”的含义。(18)(19)(20)句中的“为”用在名词和代词前,后面接动词的,它就应该是介词;后面没有动词的

25、,它就应是动词;用在句末,它就只能是助词了。(20)(21)中的“然”一个作词尾,通常译作“的样子”;一个用在句子开头,且可以删去,表明它是连词,作“然而”“可是”等义。(22)(23)句中的“其”,用在一个句子的开头,且此句为议论句,这个“其”多作语气词用;用在句子中间后面接名词,它就是代词,义为自己的”“他的”“她的”“它的”“他们的”等。(22)句中是语气词,(23)句中是代词“自己的”。以上分析都是就一般情况来说的。上面分别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推断文言虚词词义的方法。显然,这只是为了说明的方便才分为三点,且举例有限,实际上这几种办法往往是合并起来使用,要掌握它,还需要举一反三。此外,我们推

26、断文言虚词,记住固定格式也很重要。所谓固定格式,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组成一个固定结构,在文言文中是一种不变的句式,表示一定的意义,不能随意变动。例如“得无异于明帝之意乎”(魏征直谏)中“得无乎”理解时不能拆开,义为“恐怕是吧”,当然在不同的语境中可释为“该不会吧”“只怕是吧”“莫非是吧”。虽说有几个义项,但区别不大,基本意义比较固定。如果我们能记住常用的固定格式释义,这对阅读文言文就有很大的帮助。常见的固定格式有“所以”“有以”“无以”“有所”“无所”“然则”“之谓也”“其之谓也”“不亦乎”“何为”“如何”“奈何”“何若”“孰与”等。第三节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一、文言特殊句式

27、讲解(请参见教师用书“核心释疑”的相关内容。)二、倒装句式的辨识方法 文言句子成分的排列形式与现代汉语大致相同,但也有一些变化,这些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宾短语作补语上。下面分别说明。 一、宾语前置 宾语的前置包括动词的宾语前置和介词的宾语前置。 1动词的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的一种特殊句式,它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动词”。以下三种情况宾语可以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必定前置。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焉、奚、安、曷”等。如: (1)何有于我哉?(论语六则) (2)皮之不存,毛将安傅?(左传僖公十四年) (3)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例(1)“何”是疑问

28、代词,提到了动词“有”前,“何有于我哉”就是“有何于我哉”,译为:“对我来说有什么呢?”例(2)疑问代词“安”提到动词“傅”前,“安傅”就是“傅安”,相当于“附在哪儿”。例(3)“焉”作“置”的宾语,全句译为“把土石放在哪里?” 这种前置宾语须有两个条件:一是疑问句,二是宾语必须是疑问代词,缺一不可。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可能前置。常见的否定词有“不、未、毋、无、莫”等。例如: (4)城中皆不之觉。(李朔雪夜入蔡州) (5)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 例(4)中有否定副词“不”,表示句子是否定句,“之”指代“官军进城”,是动词“觉”的宾语。“不之觉”是“不觉之”,译为“不知道官军进城

29、了”。例(5)“莫”是表否定的不定代词,相当于“没有谁”,“莫我肯顾”即是“莫肯顾我”,译为“没有谁肯顾念我”。 3)利用结构助词,将宾词前置。 有的句子为了强调宾语,可利用结构助词“之”、“是”等,将宾语提到谓语动词前。如: (6)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 (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 例(6)“何陋”作“有”的前置宾语,“之”作标记,全句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例(7)中,“句读”作“知”的宾语,“惑”是“解”的宾语,都是借助“之”提到动词前的。例(7)译为“不知句读,不解疑惑”。 结构助词“是”作标志的前置,这种用法保留至今,如“唯利是图”、“唯你是问”等。 2介词的宾语前置

30、。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介词的宾语,它必须放在介词的前面,构成“宾语+介词”的形式。如:(8)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9)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例(8)译为“(曹刿)问(他),凭什么作战?”这里疑问代词“何”是介词“以”的宾语,“何以”即“以何”的意思。例(9)“吾谁与归”即“吾与谁归”,“谁”是介词“与”的宾语。二、定语后置 定语后置有两种格式: 1在后置定语的末尾,加结构助词“者”,形成“中心词+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10)村中少年 好事 者,驯养一虫。(促织) 中心词 + 定语+ 者 (11)求人 可使报秦 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 中心词+定语 + 者 2在中心词

31、与后置定语之间加进结构助词“之”或“而”,形成“中心词+之(而)+定语+者”的格式。例如: (12)马 之 千里 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中心词 +之+定语 +者 (13)大阉之乱,缙绅 而 能不易其志 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中心词+而+定语 +者三、介词短语后置 介词是“以”、“于(乎)”的介宾短语在动词后作补语,今译时却要把它放在谓语前作状语,这种情况称为“介宾短语后置”。例如: (14)屠惧,投以骨。(狼) (15)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例(14) “投以骨”中“以骨”是介宾短语,在动词“投”后作补语。“投(以骨)”应理解为“(以骨)投”,即“(把骨头)投给(狼)”。例(15) “战(于长勺)”应理解为“(于长勺)战”,译为“在长勺作战”。 4、辨别倒装句的基础是掌握各种句式特点。具体方法有二: 1把握倒装句式结构特点,看标记,辨特征。例: (16)卒然边境有急,数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 (17)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