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5 ,大小:113.72KB ,
资源ID:11523027      下载积分:1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5230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医疗行业分析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医疗行业分析报告.docx

1、医疗行业分析报告摘 要一、医疗机构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地位医疗行业是一个与居民生命和健康息息相关的产业。目前,我国城市医疗体系已基本健全,农村以及社区医疗体系正在逐步完善中,医疗行业平稳发展。近年来我国卫生费用支出平缓增加,卫生事业占比相对稳定。2003年以来,卫生总费用和人均卫生费用递增,卫生总费用占GDP比重在4.5%5%之间波动变化。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医药行业总费用占GDP比重从未来看,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内对医疗保健市场需求和消费进一步释放;医改全面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全面覆盖,医疗行业将会获得一个发展的契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二、医疗

2、机构行业供需分析及预测(一)经济发展与医疗体制改革促使需求不断释放近几年来,我国医疗行业保持稳速增长。行业的平稳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随着医疗保健制度的完善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需求将进一步被释放出来。我国GDP已连续五年增速保持在10%以上,并且呈现出逐年加快。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4%。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居民得到较多实惠。2007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86元,农村居民纯收入4140元,同比分别增长12.2%和9.5%。收入的增加直接使得居民在医疗方面的支出增加

3、,疾病及时就诊率升高,进而带动了医疗行业的发展。同时,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离不开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它极大促进医疗需求的释放。(二)需求结构变化过去五年,由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进、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完善,医疗行业需求不断增加,卫生服务利用提高,医疗机构服务效率提高。1.需求现状:人均医疗保健支出大幅增加,门诊和住院人数持续增加,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近年高峰;费用方面,人均医疗费用继续增加,但涨幅呈下降趋势;门诊及住院病人药费比重下降,检查治疗费比重上升,“以药养医”比重下降。2.居民需求结构变化:病谱变化,肠胃病等慢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居民医疗消费习惯逐步改变,主动医疗、保健

4、医疗、美容医疗等需求增加。3.发展趋势:在医药卫生总费用=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量)*每人次就诊平均费用(价)的假设以及理想状态下预测,未来我国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以及诊疗人次将呈现出下图所示走势。其中理想状态为:价平“量”增,医疗市场需求总量放大;激活中低端消费潜能,释放被长期压抑的医疗服务需求;全国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数有望大幅增长。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19902006年医疗费用&诊疗人次数(三)供给平稳增长1.总量:我国卫生基建投入、事业费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相对稳定增长,总量供给有所保障。我国卫生机构数量逐年缓慢增加,基层医疗机构增加,卫生体系基本健全。2006年底,全国卫生机构数

5、达29.9万个,其中,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2.结构:医院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数量有所增加,疗养院、妇幼保健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变动不大,卫生院有所减少。卫生院数量上虽然有所减少,但其床位数增加,数量减少是由于乡镇区划调整,减少的数量并未影响其供给能力。医疗机构的结构变化越来越贴合居民日常实际生活需要。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化,因此,结构以及总量上,供给的稳步增长以及合理调整将有效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医疗机构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发展。医疗机构数2003200420052006医院17764183931870319246#综合医院125991290

6、01298213120#中医医院2518261126202665#中西医结合医院193167194211#民族医院157196195196#专科医院2271249226823022#护理院26273032疗养院30529227426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101141531712822656卫生院45204424714169440791门诊部(所)204468208794207457212243妇幼保健院(所、站)3033299830213003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749158315021402急救中心(站)124132141160临床检验中心(所、站)23283135总计28277

7、1288844289951299800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注:本表中卫生机构不包括村卫生室)三、行业效益分析及预测(一)资产规模、收入、毛利润增加医疗机构整体发展态势较好,资产规模以及收入水平稳步增多。2006年,我国医疗机构总资产达8724.9亿元,比2004年增加2107.7亿元,年平均增长14.8%;总收入达5907.3亿元,年平均增长9.8%。随着资产规模以及收入水平的稳步增加,医疗机构净资产以及毛利润均有所增加,但增速缓慢于相应资产、收入增速;尤其是医疗机构毛利润大幅下降。2006年我国医疗机构净资产达到6244.5亿元,比2004年增加近1379.5亿元,年平均增长13.2%。;

8、毛利润65.5亿元,年平均增长-39.12%。20042006年医疗机构净资产表200420052006总计医院疗养院35306663881673422369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26196248773137497852卫生院门诊部538552243876034459208护理站84929532524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344382445706353956183急救中心(站)127886312270101454515临床检验中心(站)5816772599165613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20042006年医疗机构毛利润表200420052006总计6555787医院1700

9、707疗养院-33882-55318-8005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54637791507932187卫生院96497411109391173285门诊部-8835091665-101342诊所、医务室、护理站1694983-39075902457655妇幼保健院(所、站)863893-3527641205517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1486422708399895急救中心(站)-42136-1636453192临床检验中心(所、站)12821715814741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二)行业经济运行能力下降行业盈利能力降低。由于药品降价、反医疗贿赂等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以及医疗机构普及化

10、、竞争加剧,医疗行业暴利空间减少等原因,医疗机构销售毛利率、成本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三年来小幅降低。营运能力降低。流动资产周转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医疗机构行业营运能力有所降低。发展能力降低。虽然销售增长率有所增加,但是利润总额增长率以及总资产周转率下降,且利润总额增长率为负。表明医疗机构虽然市场需求巨大,销售收入增加,但是获取利润的能力很差。2004-2006年医疗行业效益变化200420052006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3.622.361.1成本利润率3.762.421.12资产报酬率2.681.640.75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26.4827.2928.43流动资产比率28.

11、8528.9829.22营运能力流动资产周转率254240235总资产周转率74.0969.6767.71发展能力销售收入增长率8.9610.59利润总额增长率-28.99-47.98总资产增长率15.8713.79数据来源:中国卫生部(三)如何有效提高利润率成为医疗机构重要课题虽然我国医疗机构收入以及资产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医疗机构获利能力并不尽如人意。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医疗机构拥有更大的需求市场,但同时也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资金预计将成为医院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如何有效提高利润率也成为医疗机构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四、子行业对比分析及预测(一)规模指标比重变

12、化综合医院是医疗机构中资产、收入以及利润占比最大的医院,2006年综合医院资产占比78.48%,收入占比78.17%,毛利润占比166.52%。其次为各类专科医院以及中医医院。1.资产规模、收入:医疗行业的资产规模与收入水平呈现出同比变化趋势,即资产规模越大,收入越多;而且资产与收入的行业集中度也基本类似。收入以及资产规模最大的子行业是中医医院,其资产规模占比10.06%,收入占比10.43%;其次为肿瘤医院,资产规模占比2.17%,收入规模占比2.06%;排名第三的是精神病医院,资产占比1.36%,收入占比1.50%;往下依次是儿童医院、传染病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医院、其他专科医院、

13、口腔医院、眼科医院。医疗行业资产和收入子行业分布(剔除综合医院)子行业总资产(千元)比重(%)累计比重(%)子行业总收入(千元)比重(%)累计比重(%)医院总计100医院总计100中医医院10.0610.06中医医院10.4310.43肿瘤医院2.1712.23肿瘤医院96737362.0612.49精神病医院1.3613.59精神病医院70397441.5013.98儿童医院97154941.3114.89儿童医院62454081.3315.31传染病医院68827970.9215.82传染病医院49448281.0516.36中西医结合医院59494430.8016.62中西医结合医院45

14、266270.9617.32妇产医院54705640.7417.35妇产医院33943770.7218.04其他专科医院50512060.6818.03其他专科医院29801540.6318.67口腔医院46290950.6218.65口腔医院23712630.5019.18眼科医院44087130.5919.24眼科医院19994630.4219.602.利润:2006年利润率最高的子行业为肿瘤医院,其利润占比28.41%;往下依次为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妇产(科)医院、眼科医院、精神病医院、骨科医院、结核医院、职业病医院。2006年医疗子行业利润情况子行业利润总额(千元)同比增长

15、(%)比重(%)利润累计比重(%)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医院总计1700707-88.33%0.23%0.36%肿瘤医院483135-2.30%28.41%28.41%2.99%4.99%传染病医院438649-2030.42%25.79%54.20%6.37%8.87%儿童医院269910-33.62%15.87%70.07%2.78%4.32%口腔医院199267-21.91%11.72%81.79%4.30%8.40%妇产(科)医院19482432.14%11.46%93.25%3.56%5.74%眼科医院12104647.13%7.12%100.37%2.75%6.05%精神

16、病医院109368332.08%6.43%106.80%1.08%1.55%骨科医院64111-27.31%3.77%110.57%1.95%3.43%结核病医院4625935.37%2.72%113.29%2.39%3.65%职业病医院22536-939.64%1.33%114.62%5.66%7.48%肿瘤医院、传染病医院、儿童医院、口腔医院、妇产科医院、眼科医院行业规模、收入以及利润状况相对较好。与此相对应,资产、收入均排在榜首的中医医院,出现严重亏损,亏损11.23亿,利润率占比-66.07%。资产、收入以及利润状况较好的子行业,多为市场需求空间巨大的专业类医院。(二)子行业效益分析从

17、盈利能力看,销售利润率最高的为传染病医院,达8.87%,其次为口腔医院、职业病医院、眼科医院,销售利润率均超过6%。资产利润率最高的也是传染病医院,达6.37%,其次为职业病医院、口腔医院,均超过4%。总体来看,前十大专科医院的盈利能力都比较强,资产利润率和销售利润率远高于行业平均值。从亏损来看,中医医院亏损最为严重,达到11.23亿元;另外,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血管医院、胸科医院、整形外科医院、其他专科医院也有不同程度的亏损。中医医院的亏损主要是由于其支出大幅增加,而支出的大幅增加则是由于中医体系已基本健全,竞争激烈化,医院存在着盲目增加大型设备的行为。2008年,随着国家对中医医院的扶持力度

18、加大,对中医医学传承与发展的支持,中医医院扭亏为盈,实现快速发展也指日可待。从专业化需求的角度看,肿瘤医院、口腔医院、儿童医院、妇科医院等市场空间巨大。虽然这些专科医院市场供给逐步增多,行业利润率有所下降,但从目前形式来看,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状态,消费者对此类医院的专业需求逐步增加,市场前景广阔。五、地区医疗行业发展分析及预测医疗机构属于零散型公共卫生事业,各地卫生资源相对均衡,地区分布差异主要体现在医疗机构层级、资产规模、收支状况、民营及外资类营利性医疗机构分布上,体现了地区经济发展差异。我国医疗行业的区域布局经济较为发达的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区,占有较多卫生资源,且技术水平相对较高。(一

19、)地区资产规模、收入分析从行业的规模指标看,资产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北京、上海、四川、河南、湖北等区域,收入的集中度要稍高于资产集中度。资产CR4为34.02%,每个地区所占份额在7%以上;CR10为61.68%,每个地区所占份额在3.5%以上。收入的集中度要稍高一些,CR4为35.33%,每个地区所占比重在7.5%以上;CR10为63.15%,每个地区所占份额在3.5%以上。2006年各地区资产和收入分布地区总资产(千元)地区总收入(千元)全 国全 国广 东广 东浙 江浙 江江 苏江 苏山 东北 京北 京上 海上 海山 东四 川四 川河 南河 南湖 北湖 北湖 南湖 南(二)区

20、域盈利分析医疗机构行业利润的区域集中度很高,且地区间差异较大,部分地区毛利润率很高,部分地区却表现出严重亏损或者收支勉强相抵。广东、浙江、上海、湖南、北京、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医疗机构分布区域,在规模以及赢利上均占有绝对优势。2006年医疗机构行业地区盈利状况分析地区利润总额(千元)同比增长(%)比重(%)利润累计比重(%)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全 国6496591-62.291000.701.08广 东220504429.8333.9433.942.103.29浙 江181991758.2728.0161.952.493.59上 海158149242.0524.3486.293.164

21、.02湖 南1261447130.0819.42105.713.685.90北 京103056619.4215.86121.571.782.22云 南6301983.349.70131.272.734.71山 东627817-15.579.66140.930.971.65河 北575194-8.858.85149.781.842.93内蒙古566133113.728.71158.494.346.71江 西44618592.986.87165.362.934.21从盈利能力看,2006年,销售利润率以及资产利润率最高的均为内蒙古,分别达6.71%。总体来看,前十大区域的伊利能力都比较强,资产利润

22、率和销售利润率远高于行业平均值。从亏损来看,2006年福建省亏损最为严重,达到37.76亿元;其次为湖北省与陕西省,亏损分别达到18.85亿元、11.72亿元;另外,吉林、海南、宁夏、新疆四省也有少量亏损。其中,湖北省资产规模以及收入均位于前十大区域,其巨额亏损应该重点关注。(三)区域分析综合以上分析,广东、浙江、上海、湖南、北京、山东是我国重要的医疗机构分布区域,在规模以及赢利上均占有绝对优势。北京、上海、广东三地2008年卫生工作重点均为医疗改革试点,但三地侧重点有所不同。北京地区侧重于基层医疗机构的完善,上海地区侧重于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加强以及医疗集团的组建,广东地区侧重于社区首诊制的推广

23、以及“中医药强省”。另,分析三地各自经济运行情况,北京地区儿科近些年来需求增大,发展迅速,而上海以及广东地区则是妇科发展相对较大。每个地区重点子行业以及发展重心不同。六、行业风险分析及提示环境风险:医疗行业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很大。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医疗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背景支持;而医改的逐步推行则为医疗行业带来巨大商机。在医改推动下,医疗行业将迎来新的快速发展期。医疗器械风险:卫生部关于医疗器械行业采购规范的出台,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的采购行为,减少医疗机构采购采购的随意性,医疗机构行业成本将透明化,通过大型设备收入来弥补医疗机构医疗亏损逐渐丧失其可行性。“以药养医”风险:2006年,国家发

24、改委三次下调药品价格;2007年,四次下调药品价格,共802种药品价格得到调整,其中降价品种占70%,平均降价幅度达19-20%,最大降幅达85%;其余30%的廉价药品维持原价。但此种规模巨大的药品降价活动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医疗机构“以药养医”的行为,并未造成致命性打击。遇到药品降价,医院通常做法是放弃使用降价药,来保证医院利润。此部分风险较之医疗器械小。消费者风险:近些年来,高端医疗消费悄然兴起,另外,医疗纠纷数目较往年大幅增加。高端医疗消费对目前将主要精力放在价格战上的医疗机构来讲,尤其是民营医疗机构影响较大,部分民营医疗机构可依靠自己灵活的优势调整战略方向;医疗纠纷的逐步增多,给医疗机

25、构的正常运行带来了较大困扰,医院从业人员工作压力加大,风险加大。应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应对医疗纠纷风险。政策风险:2007年对医疗机构影响较大的政策有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以及即将推广的医改四条。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将有效整顿医疗广告市场,同时对民营医疗机构造成较大冲击;关于建立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不良记录的规定将有效医疗商业贿赂,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十一五规划以及医改,明确指出将加大对医疗行业的政府卫生投入,健全医疗服务网络,健全基层医疗机构,推进中医药发展,做到基本卫生保障制度广覆盖,保障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完善公立医院体系。此两项

26、政策为医疗机构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随着医改的推进,国家财政支出不断增多,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增大,医疗机构、医药企业以及医疗器械等均有利可图,巨大资本汇集涌入医疗市场,健康管理逐步推行。七、行业授信建议整体:未来医疗行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将迎来一次发展高峰,发展前景良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看好医疗行业良好发展前景的同时,要关注由于医疗行业竞争加剧,行业改革滞后,在收入、资产增加的同时,行业整体利润率不断降低的问题。可保持并适当扩大授信总规模,增加一些拥有研发项目和国家支持类项目的医疗机构授信,以及一些大型公立医院或医疗集团的授信;坚持有进有退原则,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重点支持优势医院或发展战

27、略明确、前景较好的医院。子行业授信:许多资产规模、收入较小,但是发展迅速的专科医院,如肿瘤医院、儿童医院、口腔医院等,可以加大授信力度;另外,国家医疗政策将适度向中医医院倾斜,可适当扩大中医院授信额度。区域授信:发展较快、盈利较好的省市有广东省、浙江省、上海市、北京市、湖南省、山东省等。授信可以选择这些重点区域来做,进一步优化客户地区结构。其中,北京市的儿科医院、上海市以及广东省的妇科医院近年来需求较大,可以重点关注。另,根据2008年各地区工作重点,北京市可多关注中小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市可多关注大型公立医院以及医疗集团;广东省则关注社区医院、中医医院以及中医药产业链发展。分企业类型授信

28、:应重点关注规模优势型医院、专业化优势型医院、地域优势型医院以及基层医疗机构。产业链授信:医改的深入推行为医疗产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产业链上,可重点关注医药行业、医疗器械业以及健康管理行业。医药行业是与医疗机构关系最为密切的上游行业,可关注受益于医改行业的企业,主要是具有规模优势、产品价格较低的大型普药生产企业;此外,新药研发是世界大型医药跨国企业最为关注的竞争力利器,掌握新药不仅是拥有未来的市场,还可以提高自身利润率,可适当关注此类研发能力强或有较好研发外包业务机会的医药企业。医疗器械产业将是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从2008年2月5日起,卫生部将在全国范围内对医疗机构的甲类大型医疗设备进行统一配置,政府集中采购将必然引发行业洗牌,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将逐步扩大;伴随着新医改的实施,到2010年,国家对农村医疗体系建设投资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用于医疗器械的占到30。这些均将给医疗器械产业带来新的生机,也将有助于龙头企业业绩的提升。银行授信可以重点关注医疗器械行业内的一些龙头企业,适当增加授信比重。健康管理服务是一块有待发掘的处女地。专家预测,随着人们观念的逐渐改变,健康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