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27.26KB ,
资源ID:1151167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5116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

1、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十二緣起禪觀體系惠空 臺灣慈光禪學院院長佛教眾多經論,都是佛陀契應不同眾生根性所說。根據各經論理論,又推演出眾多修行法門。行者在修學過程中,多有面臨法門抉擇的困擾,故長時關心:怎樣厘清眾生根器差異,將各宗派、法門做一定位?此問題關鍵,是要找出一共通的基準點為衡量尺寸。故在此提出以佛陀根本教法“十二緣起”,做為定位所有法門修行理論的基準,並從兩角度論證此觀點:一、從教理上解析十二緣起理論特質,說明其為何可做為禪觀法門的衡量標準?二、具體將現有各宗派的禪觀修行法門,定位在十二緣起架構中,說明各禪觀與十二緣起之相應關係,如台、賢、禪、淨、密、唯識、中觀、如來藏思想,乃至頓漸之

2、說及聲聞乘禪觀。一、十二緣起禪觀理論佛法禪觀是從迷入覺之路,而十二緣起正是示現覺迷之返源過程。經論中“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對覺迷流轉義的不同教說,分別相應於大乘禪觀與聲聞乘禪觀之理論。又于此十二緣起支中,無明支做為有情生命流轉的根源,經論對無明有淺深、粗細的不同指陳,各宗派禪觀對無明亦有淺深、粗細的不同契入,即構成各宗派差異。以下分三點說明:一、覺迷流轉義之禪觀意義;二、三世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差別;三、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定位。一)、覺迷流轉義之禪觀意義佛者覺也。禪觀共通要義,在於如何發起覺明、去迷返覺,此即本文提出“覺迷流轉”概念之理由。十二緣起始從無明,終至老死,每一

3、支各代表著有情生命不同層次的覺迷順逆流轉狀態。除十二緣起外,起信論中“三細六粗”思想、禪源諸詮集都序的“迷悟十重”及圓覺、楞嚴、唯識之識變、圓鏡之旨,乃至禪宗門下十牛圖頌等,都是大乘說明覺性流轉的代表思想,各有詮表善巧不同。如禪源諸詮集都序以“迷悟十重”逆次相翻,說明迷悟間之無明與覺性的深淺差異與相應對除關係:粗障淺智可除,細障深智方除。此覺迷翻轉的要義有二:第一,迷與覺實乃一體,故能覺迷相翻。第二,迷與覺之不同淺深逆次對應,即無明分破,菩提分證之階段性修行過程,各標幟著修行解脫的不同里程碑。所謂:前是迷真逐妄,從微細順次生起,輾轉至麁;後乃悟妄歸真,從麁重逆次斷除,輾轉至細。以能翻之智,自淺

4、之深,麁障易遣,淺智即能翻故;細惑難除,深智方能斷故。確立了覺性的流轉、迷悟的翻轉,是修道中最根本標準後,以下進而說明十二緣起中返迷回真的覺性流轉義,將十二緣起與禪觀體系結合。二、三世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差別十二緣起為佛法根本教說,且通大小乘。相較於“三細六粗”、“迷悟十重”等,其在聖言量及理論周延性上更具說服力。經論中對十二緣起的闡釋,分為“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兩大體系,正是做為大乘禪觀與聲聞乘禪觀的兩個標準。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代表著事相或業感緣起,將十二緣起切割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一念十二緣起標幟著法理或大乘諸緣起,如賴耶、性空、如來藏、法界等緣起理論,將十

5、二緣起含攝在一剎那中,每個念頭當下都具足十二緣起支。這是對於佛法詮釋非常重要的不同角度,也可以說,三世十二緣起是做為聲聞乘禪觀觀察的對象,而一念十二緣起屬於大乘禪觀觀察的對象。說明如下:(一)三世十二緣起煩惱流轉聲聞乘禪觀123456789101112十二支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三世兩重因果過去過去現在現在現在未來惑業苦惑業苦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從惑業苦之事相業感緣起角度,說明有情生命之三世輪轉。此理論結構相應于聲聞乘禪觀“法有我無”思想,在俱舍論、解脫道論中,承認有根塵識、有五蘊,只是五蘊根塵中沒有“我”。在三世緣起流轉中,不破根塵識實體:因為法有,所以六根有、名色有、投胎識

6、心有、乃至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之三世惑業苦輪回相狀宛然存在。聲聞禪觀不壞三世緣起之法,只壞緣起中生命流轉受生主體的意地我執,這是關鍵核心處。又在此三世架構下,看不到前面構成根塵識界之微細根本無明、行、識流轉部分,只能取現前生命粗顯的煩惱流轉過程。試說明之:無明是前世的無明,行是前世的業,識是今生最初投胎心識,也可說是在母胎前;名色、六入已在母胎中,出胎後是觸。此是生命從前世到今生的流轉過程,於中不易彰顯覺性流轉概念。故從六根後,觸、受、愛、取方是現前對境取著之煩惱流轉。此一流轉過程看得較清楚,即隨煩惱流轉愈深而愈著境,對外在境界愈貪著。所以從三世十二緣起來看聲聞乘禪觀,其所要觀察翻轉的

7、煩惱已是流轉的末尾,屬枝末無明之我執部分。而其具體修學過程,以戒定慧三學為綱領。戒、定保障身心根器的清淨,重點在離欲惡不善法,不為現在惑惱所染,故攝屬於愛、取支。慧是在戒定清淨身心下,從現前生命情境入觀無我,所謂觀五蘊無我或四念處無我。理論上,從識支到取支之現前的惑苦,都可做為入觀無我的所緣境,但具體操作上,則以觀察受支深處生命主體之“我受”為方便,證入無我智。(二)一念十二緣起覺性流轉大乘禪觀十二緣起除三世兩重因果的體系架構外,大小乘代表性經論,如聲聞乘之俱舍論、解脫道論,大乘之大集經、華嚴經,都提到十二緣起於一剎那中同時具足的理論,這是建立十二緣起禪觀思想非常關鍵的理論依據。因為如此才能於

8、現前同時碰觸到十二支,尤其是做為萬有緣生最隱微根源的無明、行、識等三支。但因大小乘對法體有無的根本差異,聲聞乘不辨法空,所詮表的是同時異體的“剎那十二緣起”;大乘站在一切法無自性、平等、無差別的立場,將一切法融攝在一念當中,詮表同時同體的“一念十二緣起。”一念十二緣起謂隨現前一念心起,即具足十二緣起,此正為大乘禪觀依據。因大乘從一切本自清淨、無差別的空性立場,一念覺性淪喪,即緣生萬法,故十二緣起本質就是無明性,每一緣起支都可說是無明的不同呈現。又因一切法是空性的,無明當下即是空性,所以十二緣起支的差別相可融攝在一念之中平等無別,無明、行、識、名色等都在當下現前一念,即意識所攝:向上統攝七、八識

9、,向下攝觸、受、愛等心所,所以所有禪觀入觀之門都在意根。所謂:六七八識,同依意根又實義門雖有八識,然隨機門但有六識。六七八識,同第六攝。諸法無量,何以但對意用覺以明三昧,不論餘者?若能深心觀察破意無明,則餘癡使亦皆隨滅。是諸法雖複眾多,但舉覺意以明三昧,其義苞含靡所不攝也。又大乘禪觀本質在消融法有的執取,正觀法空。所謂“法有”是在根塵識上建立的,是因意識裏的無明執著生,所以諸法生。所以要證入法空,一定要從根塵識的解除下手,六根銷解,即十八界一切法銷解,故從六入(意根)下手,銷解六根結構體。解除六根即攝歸名色,因為生命的主體、如來藏的本質,到最關鍵處就是從一分成二,由一賴耶識體分為相分、見分。見

10、分變成識性,相分變成山河大地與根身,故從六根相分攝入色心一體,進而向上統攝識、行、無明等支,不觀下面心所等問題。最具代表性的經論就是辨中邊論“四法”、楞嚴經“綰巾解結”的一解六亡、金剛經謂“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行佈施”。至於具體從一念十二緣起定位大乘禪觀,將在後文說明。三、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定位十二緣起中,以無明支為根本,既所有生命流轉都從無明開始,生死之翻轉亦在於無明之消融。所謂:“無明是十二因緣根本,若無無明,則諸業不集不成。”可以說,各宗派法門禪觀,就在其所對應消融之無明淺深看出差異,此即覺迷流轉之禪觀要義。故在此須對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禪觀意義加以定位說明。(一)從十二緣起都是無明的角度1

11、、無明有淺深:成實論雲:“一切煩惱皆名無明。”各經論所論之無明有不同名義,如根本無明、枝末無明;子時無明、果時無明;不共無明、相應無明;五住地煩惱;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這些不同名義的無明煩惱,不僅說明無明有淺深、粗細不同,且其中微細差別無量,隨眾生根器不同而有不同偏重取捨。此每一不同無明層次的提出,就是禪觀轉煩惱成菩提的不同里程碑。2、支支互攝:從流轉立場,無明流轉到行,行流轉到識,識流轉到名色,名色流轉到六入,故十二支都具無明性,以無明統攝一切,前前支轉為後後支性,後後支承前前支性。故究竟而言,十二緣起支支互攝。譬如行後十一支,都有行的特質,識後後支都有識。同樣的,從六入往前溯,六入裏

12、有名色,六入裏有識,六入裏有行,六入裏有無明。名色裏有識,名色裏有行,名色裏有無明。所以理論上,十二緣起中隨取一法都可做為禪觀所緣境,都有其獨特進入禪觀的方便。且就同一所緣境上,隨行者所取不同而形成不同禪觀,此即禪觀法門差別無量所由。(二)從無明即智覺角度除從癡暗角度詮表無明煩惱在生命流轉中之差異外,經論對無明之詮釋,亦有從無無明或無明即明角度,說明無明與智覺關係,或說無明無體,或說無明即覺性,或說無明即法身。智覺本質為分別智與後得智,無明無體、無明即覺性,是從無相之無分別智論;無明即法身,是從有相之後得智論:1、無明無體:吉藏大師引大品般若經說煩惱本無,才是斷煩惱實義:“今言斷者,只悟煩惱本

13、不起是名斷耳。是故欲示空義故。”圓覺經以空中花及夢境比喻無明無體:“此無明者,非實有體。”2、無明即覺性:煩惱本身就是覺性、菩提性。所謂“物像無邊,般若無際”、“了煩惱性即菩提性”、“無明與菩提同一。”3、無明即法身:無明不只是覺性,更是功德法身。所謂“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備足如我無異“”、“達此無始無明為大圓鏡智故,即與十方毘盧遮那如來同善根故。”前說十二緣起都是無明,後又說無明本質是空性、覺性、法身,此二立場同時成立,隨眾生根器而對無明本質做不同取捨,而構成各宗派的差異。此可以李通玄一段話總結:“十二緣生法雖一法,一切賢聖皆於中作觀,各

14、各獲利不同。”這是十二緣起禪觀理論之關鍵處。四、大乘禪觀與十二緣起關係前已解析十二緣起禪觀理論,在此即將大乘禪觀中三宗定位、台賢禪淨密之三宗融攝、頓漸之別,具體落實在十二緣起禪觀架構中說明。一、大乘三宗之定位從十二緣起論大乘禪觀,基本原則是,十二緣起前三支是做為大乘三宗本源,六入支是做為大乘禪觀之門,名色支是做為由門通向三宗的明確色心途徑。大乘如來藏、中觀、唯識三宗,早在唐時已是各宗共許之旨,後來各宗禪觀修持,包括台、賢、禪、淨、密等,都建立在大乘三宗之理上,只是各宗師善巧有差異性。十二緣起中,無明、行、識三支位於有情生命色心根塵未形之前,是宇宙生命最幽隱難知處,分別對應於大乘如來藏、中觀、唯

15、識三宗。說明於下:(一)無明如來藏無明支做為十二緣起根源,是就心體之覺明與否為流轉初始,所謂:“癡暗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而如來藏思想直指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清淨法身常住不變,但為無明煩惱所覆,故須“除滅煩惱,顯現佛性”,在在說明如來藏思想所觀察的物件,就在無明支。又此無明與覺性不相舍離,無別異體,就是清淨心體本身,如起信論雲:“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故如來藏禪觀強調覺迷之輾轉相待對除,就現前心識當下,體轉無明性即知覺性。所謂:“知是空花,即無輪轉。”、“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以幻修幻,亦複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善男子。知幻即離,不作

16、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二)行中觀對於“行”支的解釋,以大乘義章最為切要:“諸業集起,名之為行。集起有二:一就業體,緣中集起,名之為行;二就功能,集起後果,故名為行。”集起,就是眾緣和合而生之義,一般多從能作業之“集起後果”而言,這是從三世十二緣起對“行”的解釋。就業體“緣中集起”而言,現前每一法當體都是眾緣而起,故諸法在眾緣中生起名為“行。”“行”即業體、法體,就是現前萬物生出現前。這是從一念十二緣起角度說明。不論“緣中集起”或“集起後果”,都是“集起”的概念,表現出法的行起。行起就是生滅相,中觀就是從生滅角度契入八不中道正觀,所謂:“生相決定不可得,故不生;不滅者,若無生,何得有滅。

17、以無生無滅故,餘六事亦無。”所以說“行”支是做為中觀思想的本質、源頭。(三)識唯識十二緣起中,“識”支指賴耶識體或投生心識,其義相通。一念十二緣起謂從賴耶識體,現出見相二分到名色,乃至根身、山河器界;三世十二緣起是指由投生心識,變現出名色、六根。而唯識根本理論正是從賴耶識體,變現出一切有情、山河大地的“識變”角度,詮釋整個宇宙萬物現象的賴耶緣起,所謂:“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所以從十二緣起看唯識,就是以“識”支做為唯識思想源頭,這點在學界已多有論證。而做為唯識禪觀代表的“五重唯識觀”,其前三重即是從意根(六入)觀外境不真實,到融外境成內識內境(名色),到攝相

18、見二分(名色)歸賴耶識體的覺性返源過程。二、台賢禪淨密之三宗融攝前說大乘三宗是做為台、賢、禪、淨、密各宗禪觀基石,今就此說明各宗與大乘三宗之融攝關係,而其與三宗相應時,又有從無分智與後得智切入之不同,基本上,台、賢、禪宗從無分智切入,淨、密從後得智切入。從一念十二緣起或支支相攝立場來看,三宗之間是相互融合的,修唯識時,識裏有無明跟行;修中觀時,生滅行起中有識跟無明;修如來藏之即妄即真時,本身就是由識性與生滅相來即妄即真的。故各宗法門就在三宗基礎上,隨選擇切入點與轉觀入徑,產生無量差異。以禪宗而言,早在唐朝宗密大師禪源諸詮集都序就提出:禪分三種,與大乘三宗相應一致,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理念。以天臺

19、禪法而言,其思想本質是如來藏思想,如“一念三千”、法華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等思想。而其禪觀修行則有兩個契入點:上根者直觀法性、直觀無明,相應于如來藏;下根者從中觀“四門不生”破法不生,如摩訶止觀”破法徧”、覺意三昧等。而淨、密多從如來藏切入為便,但與台、賢、禪之差異,又是在無相之無分別智與有相之後得智相應的差別:如來藏思想中有空如來藏(無相)與不空如來藏(有相),中觀有空假中三觀之有相與無相融合,唯識亦有真如(無相)與四智(有相)說法,故三宗都有有相、無相兩個切入點。禪宗無相,側重無分別智來表現其禪觀思想,但成就後也有十方化現思想;台、賢是有相無相並具,入手時無相,到彰顯法身利益眾生則屬有相

20、,故是從無相入有相;淨、密屬後得智,從有相方便契入後得智與無分別智的相應處,進而轉入無分別智。如妙宗鈔從“感應道交”、“解入相應”,說明托有相之外佛顯本性自佛之過程:“今之心觀,非直于陰觀本性佛,乃托他佛顯乎本性。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故應佛顯,知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大日經疏亦有從觀本尊漫荼羅到轉作自身的見、至、轉過程:“各見蓮花胎藏世界海。能不起於座。悉至如是諸佛會中。亦能以此百蓮花藏轉作自身。”所以,從十二緣起定位大乘三宗後,同時也據此將台、賢、禪、淨、密各宗有所厘清。三、頓漸之別除宗派間有差異外,各宗派中亦有不同禪觀法門。故在定位禪觀法門時,頓、漸差別亦是做為重

21、要觀察角度。頓漸之別確實存在,不僅禪分頓漸,各宗派中都有頓漸問題,這是契應眾生根性不同,而對無明“妄與真”關係認定差異。其表現在法門由迷入覺的方便時,就有所謂翻妄即真、體妄即真、無妄即真、唯一真體等從漸至頓的差異:1、翻妄即真:認為妄是真實的,故重點在去妄。2、體妄即真:有一虛假性之妄,故須體會妄之虛假性以契入真實。3、無妄即真:了知妄當體就是真性,其實沒有妄。4、唯一真體:沒有妄不妄的問題,當下是絕待的真體。具體以禪宗法門為例:1、六祖:本來無一物。屬頓,無妄即真。2、神秀:時時勤拂拭。屬漸,翻妄即真。3、馬祖、黃蘗:即心即佛。屬頓,唯一真體。4、默照禪、參話頭:淨治揩磨、參究疑情。屬漸,翻妄即真、體妄即真。法門選擇重在契機,極頓的法門須有極利根上智之人方能相應,能不能當下契入無妄即真、唯一真體,關鍵不在所選法門,端在行者智慧夠不夠。現在有很多人對於標榜極高頓門趨之若鶩,不知若根器不能相應,則絲毫不能見真,妄還是妄。結語本文初衷,是希望將各宗各派混雜不清的禪法做一精確定位,以瞭解各宗禪法的價值、各宗禪法的修持,進而升化、發展更細膩、更實用的禪觀法門。十二緣起禪觀理論,在無明之真妄本質差異下所開展的覺迷流轉義主軸,可說是目前找到最適合做為禪觀體系定位的標準,包括大小乘差別、大乘三宗差別、台賢禪淨密差別、頓漸差別,都可藉此有所定位與詮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