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1511679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docx

16惠空十二缘起禅观体系

十二緣起禪觀體系

惠空

臺灣慈光禪學院院長

佛教眾多經論,都是佛陀契應不同眾生根性所說。

根據各經論理論,又推演出眾多修行法門。

行者在修學過程中,多有面臨法門抉擇的困擾,故長時關心:

怎樣厘清眾生根器差異,將各宗派、法門做一定位?

此問題關鍵,是要找出一共通的基準點為衡量尺寸。

故在此提出以佛陀根本教法“十二緣起”,做為定位所有法門修行理論的基準,並從兩角度論證此觀點:

一、從教理上解析十二緣起理論特質,說明其為何可做為禪觀法門的衡量標準?

二、具體將現有各宗派的禪觀修行法門,定位在十二緣起架構中,說明各禪觀與十二緣起之相應關係,如台、賢、禪、淨、密、唯識、中觀、如來藏思想,乃至頓漸之說及聲聞乘禪觀。

一、十二緣起禪觀理論

佛法禪觀是從迷入覺之路,而十二緣起正是示現覺迷之返源過程。

經論中“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對覺迷流轉義的不同教說,分別相應於大乘禪觀與聲聞乘禪觀之理論。

又于此十二緣起支中,無明支做為有情生命流轉的根源,經論對無明有淺深、粗細的不同指陳,各宗派禪觀對無明亦有淺深、粗細的不同契入,即構成各宗派差異。

以下分三點說明:

一、覺迷流轉義之禪觀意義;二、三世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差別;三、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定位。

一)、覺迷流轉義之禪觀意義

佛者覺也。

禪觀共通要義,在於如何發起覺明、去迷返覺,此即本文提出“覺迷流轉”概念之理由。

十二緣起始從無明,終至老死,每一支各代表著有情生命不同層次的覺迷順逆流轉狀態。

除十二緣起外,《起信論》中“三細六粗”思想、《禪源諸詮集都序》的“迷悟十重”及圓覺、楞嚴、唯識之識變、圓鏡之旨,乃至禪宗門下《十牛圖頌》等,都是大乘說明覺性流轉的代表思想,各有詮表善巧不同。

如《禪源諸詮集都序》以“迷悟十重”逆次相翻,說明迷悟間之無明與覺性的深淺差異與相應對除關係:

粗障淺智可除,細障深智方除。

此覺迷翻轉的要義有二:

第一,迷與覺實乃一體,故能覺迷相翻。

第二,迷與覺之不同淺深逆次對應,即無明分破,菩提分證之階段性修行過程,各標幟著修行解脫的不同里程碑。

所謂:

前是迷真逐妄,從微細順次生起,輾轉至麁;後乃悟妄歸真,從麁重逆次斷除,輾轉至細。

以能翻之智,自淺之深,麁障易遣,淺智即能翻故;細惑難除,深智方能斷故。

確立了覺性的流轉、迷悟的翻轉,是修道中最根本標準後,以下進而說明十二緣起中返迷回真的覺性流轉義,將十二緣起與禪觀體系結合。

二、三世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差別

十二緣起為佛法根本教說,且通大小乘。

相較於“三細六粗”、“迷悟十重”等,其在聖言量及理論周延性上更具說服力。

經論中對十二緣起的闡釋,分為“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與“一念十二緣起”兩大體系,正是做為大乘禪觀與聲聞乘禪觀的兩個標準。

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代表著事相或業感緣起,將十二緣起切割在過去、現在、未來三世。

一念十二緣起標幟著法理或大乘諸緣起,如賴耶、性空、如來藏、法界等緣起理論,將十二緣起含攝在一剎那中,每個念頭當下都具足十二緣起支。

這是對於佛法詮釋非常重要的不同角度,也可以說,三世十二緣起是做為聲聞乘禪觀觀察的對象,而一念十二緣起屬於大乘禪觀觀察的對象。

說明如下:

(一)三世十二緣起—煩惱流轉—聲聞乘禪觀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無明

名色

六入

老死

三世兩重因果

過去

過去

現在

現在

現在

未來

三世(兩重因果)十二緣起,從惑業苦之事相業感緣起角度,說明有情生命之三世輪轉。

此理論結構相應于聲聞乘禪觀“法有我無”思想,在《俱舍論》、《解脫道論》中,承認有根塵識、有五蘊,只是五蘊根塵中沒有“我”。

在三世緣起流轉中,不破根塵識實體:

因為法有,所以六根有、名色有、投胎識心有、乃至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之三世惑業苦輪回相狀宛然存在。

聲聞禪觀不壞三世緣起之法,只壞緣起中生命流轉受生主體的意地我執,這是關鍵核心處。

又在此三世架構下,看不到前面構成根塵識界之微細根本無明、行、識流轉部分,只能取現前生命粗顯的煩惱流轉過程。

試說明之:

無明是前世的無明,行是前世的業,識是今生最初投胎心識,也可說是在母胎前;名色、六入已在母胎中,出胎後是觸。

此是生命從前世到今生的流轉過程,於中不易彰顯覺性流轉概念。

故從六根後,觸、受、愛、取方是現前對境取著之煩惱流轉。

此一流轉過程看得較清楚,即隨煩惱流轉愈深而愈著境,對外在境界愈貪著。

所以從三世十二緣起來看聲聞乘禪觀,其所要觀察翻轉的煩惱已是流轉的末尾,屬枝末無明之我執部分。

而其具體修學過程,以戒定慧三學為綱領。

戒、定保障身心根器的清淨,重點在離欲惡不善法,不為現在惑惱所染,故攝屬於愛、取支。

慧是在戒定清淨身心下,從現前生命情境入觀無我,所謂觀五蘊無我或四念處無我。

理論上,從識支到取支之現前的惑苦,都可做為入觀無我的所緣境,但具體操作上,則以觀察受支深處生命主體之“我受”為方便,證入無我智。

(二)一念十二緣起—覺性流轉—大乘禪觀

十二緣起除三世兩重因果的體系架構外,大小乘代表性經論,如聲聞乘之《俱舍論》、《解脫道論》,大乘之《大集經》、《華嚴經》,都提到十二緣起於一剎那中同時具足的理論,這是建立十二緣起禪觀思想非常關鍵的理論依據。

因為如此才能於現前同時碰觸到十二支,尤其是做為萬有緣生最隱微根源的無明、行、識等三支。

但因大小乘對法體有無的根本差異,聲聞乘不辨法空,所詮表的是同時異體的“剎那十二緣起”;大乘站在一切法無自性、平等、無差別的立場,將一切法融攝在一念當中,詮表同時同體的“一念十二緣起。

一念十二緣起謂隨現前一念心起,即具足十二緣起,此正為大乘禪觀依據。

因大乘從一切本自清淨、無差別的空性立場,一念覺性淪喪,即緣生萬法,故十二緣起本質就是無明性,每一緣起支都可說是無明的不同呈現。

又因一切法是空性的,無明當下即是空性,所以十二緣起支的差別相可融攝在一念之中平等無別,無明、行、識、名色等都在當下現前一念,即意識所攝:

向上統攝七、八識,向下攝觸、受、愛等心所,所以所有禪觀入觀之門都在意根。

所謂:

六七八識,同依意根……又實義門雖有八識,然隨機門但有六識。

六七八識,同第六攝。

諸法無量,何以但對意用覺以明三昧,不論餘者?

……若能深心觀察破意無明,則餘癡使亦皆隨滅。

是諸法雖複眾多,但舉覺意以明三昧,其義苞含靡所不攝也。

又大乘禪觀本質在消融法有的執取,正觀法空。

所謂“法有”是在根塵識上建立的,是因意識裏的無明執著生,所以諸法生。

所以要證入法空,一定要從根塵識的解除下手,六根銷解,即十八界一切法銷解,故從六入(意根)下手,銷解六根結構體。

解除六根即攝歸名色,因為生命的主體、如來藏的本質,到最關鍵處就是從一分成二,由一賴耶識體分為相分、見分。

見分變成識性,相分變成山河大地與根身,故從六根相分攝入色心一體,進而向上統攝識、行、無明等支,不觀下面心所等問題。

最具代表性的經論就是《辨中邊論》“四法”、《楞嚴經》“綰巾解結”的一解六亡、《金剛經》謂“不住色身香味觸法而行佈施”。

至於具體從一念十二緣起定位大乘禪觀,將在後文說明。

三、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定位

十二緣起中,以無明支為根本,既所有生命流轉都從無明開始,生死之翻轉亦在於無明之消融。

所謂:

“無明是十二因緣根本,若無無明,則諸業不集不成。

”可以說,各宗派法門禪觀,就在其所對應消融之無明淺深看出差異,此即覺迷流轉之禪觀要義。

故在此須對無明在十二緣起中之禪觀意義加以定位說明。

(一)從十二緣起都是無明的角度

1、無明有淺深:

《成實論》雲:

“一切煩惱皆名無明。

”各經論所論之無明有不同名義,如根本無明、枝末無明;子時無明、果時無明;不共無明、相應無明;五住地煩惱;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這些不同名義的無明煩惱,不僅說明無明有淺深、粗細不同,且其中微細差別無量,隨眾生根器不同而有不同偏重取捨。

此每一不同無明層次的提出,就是禪觀轉煩惱成菩提的不同里程碑。

2、支支互攝:

從流轉立場,無明流轉到行,行流轉到識,識流轉到名色,名色流轉到六入,故十二支都具無明性,以無明統攝一切,前前支轉為後後支性,後後支承前前支性。

故究竟而言,十二緣起支支互攝。

譬如行後十一支,都有行的特質,識後後支都有識。

同樣的,從六入往前溯,六入裏有名色,六入裏有識,六入裏有行,六入裏有無明。

名色裏有識,名色裏有行,名色裏有無明。

所以理論上,十二緣起中隨取一法都可做為禪觀所緣境,都有其獨特進入禪觀的方便。

且就同一所緣境上,隨行者所取不同而形成不同禪觀,此即禪觀法門差別無量所由。

(二)從無明即智覺角度

除從癡暗角度詮表無明煩惱在生命流轉中之差異外,經論對無明之詮釋,亦有從無無明或無明即明角度,說明無明與智覺關係,或說無明無體,或說無明即覺性,或說無明即法身。

智覺本質為分別智與後得智,無明無體、無明即覺性,是從無相之無分別智論;無明即法身,是從有相之後得智論:

1、無明無體:

吉藏大師引《大品般若經》說煩惱本無,才是斷煩惱實義:

“今言斷者,只悟煩惱本不起是名斷耳。

是故欲示空義故。

”《圓覺經》以空中花及夢境比喻無明無體:

“此無明者,非實有體。

2、無明即覺性:

煩惱本身就是覺性、菩提性。

所謂“物像無邊,般若無際”、“了煩惱性即菩提性”、“無明與菩提同一。

3、無明即法身:

無明不只是覺性,更是功德法身。

所謂“眾生界即法身,法身即眾生界。

”、“雖在諸趣煩惱身中,有如來藏常無染汙,德相備足如我無異“”、“達此無始無明為大圓鏡智故,即與十方毘盧遮那如來同善根故。

前說十二緣起都是無明,後又說無明本質是空性、覺性、法身,此二立場同時成立,隨眾生根器而對無明本質做不同取捨,而構成各宗派的差異。

此可以李通玄一段話總結:

“十二緣生法雖一法,一切賢聖皆於中作觀,各各獲利不同。

”這是十二緣起禪觀理論之關鍵處。

四、大乘禪觀與十二緣起關係

前已解析十二緣起禪觀理論,在此即將大乘禪觀中三宗定位、台賢禪淨密之三宗融攝、頓漸之別,具體落實在十二緣起禪觀架構中說明。

一、大乘三宗之定位

 

從十二緣起論大乘禪觀,基本原則是,十二緣起前三支是做為大乘三宗本源,六入支是做為大乘禪觀之門,名色支是做為由門通向三宗的明確色心途徑。

大乘如來藏、中觀、唯識三宗,早在唐時已是各宗共許之旨,後來各宗禪觀修持,包括台、賢、禪、淨、密等,都建立在大乘三宗之理上,只是各宗師善巧有差異性。

十二緣起中,無明、行、識三支位於有情生命色心根塵未形之前,是宇宙生命最幽隱難知處,分別對應於大乘如來藏、中觀、唯識三宗。

說明於下:

(一)無明—如來藏

無明支做為十二緣起根源,是就心體之覺明與否為流轉初始,所謂:

“癡暗之心體無慧明故,曰無明。

”而如來藏思想直指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清淨法身常住不變,但為無明煩惱所覆,故須“除滅煩惱,顯現佛性”,在在說明如來藏思想所觀察的物件,就在無明支。

又此無明與覺性不相舍離,無別異體,就是清淨心體本身,如《起信論》雲:

“以一切心識之相皆是無明,無明之相不離覺性,非可壞非不可壞。

”故如來藏禪觀強調覺迷之輾轉相待對除,就現前心識當下,體轉無明性即知覺性。

所謂:

“知是空花,即無輪轉。

”、“譬如鑽火,兩木相因,火出木盡,灰飛煙滅。

以幻修幻,亦複如是,諸幻雖盡,不入斷滅。

善男子。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二)行—中觀

對於“行”支的解釋,以《大乘義章》最為切要:

“諸業集起,名之為行。

集起有二:

一就業體,緣中集起,名之為行;二就功能,集起後果,故名為行。

”集起,就是眾緣和合而生之義,一般多從能作業之“集起後果”而言,這是從三世十二緣起對“行”的解釋。

就業體“緣中集起”而言,現前每一法當體都是眾緣而起,故諸法在眾緣中生起名為“行。

”“行”即業體、法體,就是現前萬物生出現前。

這是從一念十二緣起角度說明。

不論“緣中集起”或“集起後果”,都是“集起”的概念,表現出法的行起。

行起就是生滅相,中觀就是從生滅角度契入八不中道正觀,所謂:

“生相決定不可得,故不生;不滅者,若無生,何得有滅。

以無生無滅故,餘六事亦無。

”所以說“行”支是做為中觀思想的本質、源頭。

(三)識—唯識

十二緣起中,“識”支指賴耶識體或投生心識,其義相通。

一念十二緣起謂從賴耶識體,現出見相二分到名色,乃至根身、山河器界;三世十二緣起是指由投生心識,變現出名色、六根。

而唯識根本理論正是從賴耶識體,變現出一切有情、山河大地的“識變”角度,詮釋整個宇宙萬物現象的賴耶緣起,所謂:

“阿賴耶識因緣力故自體生時,內變為種及有根身,外變為器。

”。

所以從十二緣起看唯識,就是以“識”支做為唯識思想源頭,這點在學界已多有論證。

而做為唯識禪觀代表的“五重唯識觀”,其前三重即是從意根(六入)觀外境不真實,到融外境成內識內境(名色),到攝相見二分(名色)歸賴耶識體的覺性返源過程。

二、台賢禪淨密之三宗融攝

前說大乘三宗是做為台、賢、禪、淨、密各宗禪觀基石,今就此說明各宗與大乘三宗之融攝關係,而其與三宗相應時,又有從無分智與後得智切入之不同,基本上,台、賢、禪宗從無分智切入,淨、密從後得智切入。

從一念十二緣起或支支相攝立場來看,三宗之間是相互融合的,修唯識時,識裏有無明跟行;修中觀時,生滅行起中有識跟無明;修如來藏之即妄即真時,本身就是由識性與生滅相來即妄即真的。

故各宗法門就在三宗基礎上,隨選擇切入點與轉觀入徑,產生無量差異。

以禪宗而言,早在唐朝宗密大師《禪源諸詮集都序》就提出:

禪分三種,與大乘三宗相應一致,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理念。

以天臺禪法而言,其思想本質是如來藏思想,如“一念三千”、《法華經》“一切眾生本來成佛”等思想。

而其禪觀修行則有兩個契入點:

上根者直觀法性、直觀無明,相應于如來藏;下根者從中觀“四門不生”破法不生,如《摩訶止觀》”破法徧”、《覺意三昧》等。

而淨、密多從如來藏切入為便,但與台、賢、禪之差異,又是在無相之無分別智與有相之後得智相應的差別:

如來藏思想中有空如來藏(無相)與不空如來藏(有相),中觀有空假中三觀之有相與無相融合,唯識亦有真如(無相)與四智(有相)說法,故三宗都有有相、無相兩個切入點。

禪宗無相,側重無分別智來表現其禪觀思想,但成就後也有十方化現思想;台、賢是有相無相並具,入手時無相,到彰顯法身利益眾生則屬有相,故是從無相入有相;淨、密屬後得智,從有相方便契入後得智與無分別智的相應處,進而轉入無分別智。

如《妙宗鈔》從“感應道交”、“解入相應”,說明托有相之外佛顯本性自佛之過程:

“今之心觀,非直于陰觀本性佛,乃托他佛顯乎本性。

故先明應佛入我想心,次明佛身全是本覺。

故應佛顯,知本性明;托外義成,唯心觀立。

”《大日經疏》亦有從觀本尊漫荼羅到轉作自身的見、至、轉過程:

“各見蓮花胎藏世界海。

……能不起於座。

悉至如是諸佛會中。

……亦能以此百蓮花藏轉作自身。

”所以,從十二緣起定位大乘三宗後,同時也據此將台、賢、禪、淨、密各宗有所厘清。

三、頓漸之別

除宗派間有差異外,各宗派中亦有不同禪觀法門。

故在定位禪觀法門時,頓、漸差別亦是做為重要觀察角度。

頓漸之別確實存在,不僅禪分頓漸,各宗派中都有頓漸問題,這是契應眾生根性不同,而對無明“妄與真”關係認定差異。

其表現在法門由迷入覺的方便時,就有所謂翻妄即真、體妄即真、無妄即真、唯一真體等從漸至頓的差異:

1、翻妄即真:

認為妄是真實的,故重點在去妄。

2、體妄即真:

有一虛假性之妄,故須體會妄之虛假性以契入真實。

3、無妄即真:

了知妄當體就是真性,其實沒有妄。

4、唯一真體:

沒有妄不妄的問題,當下是絕待的真體。

具體以禪宗法門為例:

1、六祖:

本來無一物。

屬頓,無妄即真。

2、神秀:

時時勤拂拭。

屬漸,翻妄即真。

3、馬祖、黃蘗:

即心即佛。

屬頓,唯一真體。

4、默照禪、參話頭:

淨治揩磨、參究疑情。

屬漸,翻妄即真、體妄即真。

法門選擇重在契機,極頓的法門須有極利根上智之人方能相應,能不能當下契入無妄即真、唯一真體,關鍵不在所選法門,端在行者智慧夠不夠。

現在有很多人對於標榜極高頓門趨之若鶩,不知若根器不能相應,則絲毫不能見真,妄還是妄。

結語

本文初衷,是希望將各宗各派混雜不清的禪法做一精確定位,以瞭解各宗禪法的價值、各宗禪法的修持,進而升化、發展更細膩、更實用的禪觀法門。

十二緣起禪觀理論,在無明之真妄本質差異下所開展的覺迷流轉義主軸,可說是目前找到最適合做為禪觀體系定位的標準,包括大小乘差別、大乘三宗差別、台賢禪淨密差別、頓漸差別,都可藉此有所定位與詮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金融投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