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4.58KB ,
资源ID:115054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5054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文报高考语文新课标八月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5)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文报高考语文新课标八月答案.docx

1、语文报高考语文新课标八月答案第5期文言实词专项训练参考答案一词多义1.(1)爱护;(2)喜爱,爱好;(3)吝惜,吝啬;(4)爱惜;(5)同“薆”,隐藏、遮掩。2.(1)兵器,武器;(2)士兵;(3)军队;(4)军事,战争。3.(1)通“纵”,合纵;(2)跟随;(3)依傍,紧挨着;(4)听从。4.(1)应该,应当;(2)能够;(3)收获,心得;(4)通“德”,感激。5.(1)归附,归顺/汇聚;(2)返回;(3)女子出嫁;(4)通“馈”,赠送;(5)送回,归还。偏义复词1.D(A.“公姥”偏指“姥”;B.“存亡”偏指“亡”;C.“女子”偏指“女”。)2.作,死,去,兄。古今异义1.D(“婚姻”,古

2、义为“儿女亲家”,今义为“男人和女人结为夫妻”;“无主”,古义为“没有人主持”,今义为“不由己,无主张”;“非常”,古义为“意外的变故”,今义为“表程度的副词”;“所以”,古义为“的缘故”,今义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河南”古义为“黄河以南”,今义为“河南省”。)2.A(“可以”,古今均为“能够”。B.“生人”,古义为“活着的人”,今义为“陌生人”;C.“不能”,古义为“不及,不到”,今义为“不能够,不可以”;D.“成立”,古义为“成人自立”,今义为“理论、意见等有根据”。)3.D(“无穷”古今义都是“没有穷尽,没有限度”。A.“养生”,古义为“供养活着的人”,今义为“保养身体”;B.“众人

3、”,古义为“一般人,普通人”,今义为“大家,许多人”;C.“寄托”,古义为“托身,安身”,今义为“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事物上”。)4.B(“私心”古今义都指“为自己打算的念头”。A.“夫”,古义为“句首发语词”,与“人”结合,不是一个词;“夫人”今义为“比较有地位的人的妻子,多用于外交场合”。C.“发愤”,古义为“抒发愤懑”,今义为“决心努力”。D.“下流”,古义为“地位卑微”,今义为“卑鄙无耻”。)5.C(“干戈”,古今都“泛指武器,比喻战争”。A.“至于”,古义为“到”,今义一为“表示达到某种程度”,二为“表另提一事或议论的开始”;B.“从而”,古义为两个词,“跟随(而)”,今

4、义为一个词,“表示因果的连词”;D.“不必”,古义为“不一定”,今义为“不需要”。)6.D(“祖母”,古今都指“父亲的母亲”。A.“小学”,古义为“小的方面学习”,今义为“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B.“辛苦”,古义为“辛酸苦楚”,今义为“身心劳苦”;C.“开张”,古义为“扩大,扩展”,今义指“开始营业”,或“某种事物的开始”。)词类活用1.B(“师”为名词的意动用法,理解为“以为师”。)2.D(至:到达这里的人,动词活用为名词。)3.A(A.名词做状语,其余三项为名词做动词。)4.C(名词做动词,形容词做动词,名词做状语,使动用法,意动用法。)通假字1A(B.“景”通“影”;C.“从

5、”通“纵”;D.“要”通“邀”。)2A(B.“有”通“又”,“暴”通“曝”,“輮”通“煣”;C.“知”通“智”;D.“生”通“性”。)3A(B.“倍”通“背”;C.“取”通“娶”;D.“颁”通“斑”。)识记1.B(“距”通“拒”,抗拒、抵御。)2.D(本题考查古今同形异义词。“妻子”是两个单音词,即“妻子和子女”的意思。)语段练习1.B(恶:仇怨。全句意为“我与你重新和好,抛弃仇怨,恢复友好关系”。)2.D(执事:掌权的人,此处是对对方的敬称,相当于“您”。)第6期文言虚词专项训练参考答案热身演练1.C(连词,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A.连词,表递进,并且;连词,表修饰,可译为“地”或不译

6、。B.连词,表承接,不译;连词,表并列,不译。D.连词,表承接,可译为“就”;连词,表目的,来。)2.B(疑问代词,做宾语,什么。A.语气助词,相当于“啊”;副词,怎么。C.疑问代词,为什么;通“呵”,喝问。D.副词,多么;奈何,复音虚词,怎么样。)3.A(助词,表疑问,吗。B.助词,表揣度,吧;助词,表反问,呢。C.介词,于;介词,在。D.介词,对;词尾,的样子。)4.B(副词,竟然。A.副词,才;C.副词,于是,就;D.副词,表判断,是。)5.A(人称代词,他。B.连词,表假设,如果;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C.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副词,加强反问语气,难道。D.人称代词,我;指

7、示代词,那些。)6.B(副词,将要。A.副词,暂且;C.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D.连词,尚且。)7.A(代词,你。B.动词,像;C.动词,似,像;D.形容词词尾,同“然”,的样子。)8.B(复音虚词,的方法。ACD均为复音虚词,的原因。)能力检测9.D(介词,与“所”构成被动结构。A.动词,认为;疑问语气词,呢。B.介词,被;介词,为了。C.介词,对;疑问语气词,呢。)10.A(兼词,相当于“于之”,在这里。B.兼词,可作“于何”讲,在哪里;代词,他。C.句中语气词,表停顿;疑问词,怎么、哪里能。D.句中语气词,表停顿;句末语气词,一般可不译。)11.B(形容

8、词词尾,的样子;句末语气词,可不译;兼词,相当于“于此”,在其中;助词,表疑问语气,呢。)12.B(助词,表陈述语气;助词,表反诘语气。A.助词,表判断语气;C.助词,用在句中,舒缓语气;D.助词,表疑问语气,呢。)13.C(介词,按照;连词,来。A.连词,来;B.介词,拿,把; D.介词,因为。)14.D(连词,因为。A.介词,凭;连词,以致。B.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介词,凭。C.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关系;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15.D(ABC都是复音虚词,“把当作”,“把作为”。D动词,认为。)拓展提升16.A(均为介词,凭借。介词,趁机。介词,因为。)17.

9、B(介词,对于。A.介词,从;介词,比。C.介词,从;介词,到。D.介词,向;介词,被。)18.B(介词,被。A.介词,对。C.介词,从。D.介词,在。)19.D(均为连词,和。A.语气词,通“欤”;孰与,复音虚词,与比。B.介词,跟;连词,和。C.介词,跟,同;连词,同,和。)20.B(连词,就,那么;连词,如果;判断词,是;连词,却。)21.C(助词,用在时间词后,起提顿作用。A.助词,与“也”构成判断句;助词,的人。B.助词,用在否定词后含假设意味;助词,用在时间词后,起提顿作用。D.助词,的人或事;助词,与“也”构成判断句。)22.A(代词,这。B.代词,这;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C.

10、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用在动词后起舒缓语气的作用。D.助词,用在动词后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代词,他。)23.B(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A.动词,到;代词,他们,代指童子。C.助词,的;代词,他,代指颍考叔。D.助词,得;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第7期给作家贴对联参考答案杜甫 诸葛亮 屈原 司马迁 陶渊明 李白 项羽 范仲淹 文天祥 沈括 白居易 欧阳修 李清照 辛弃疾 柳宗元第7期文言文翻译专项演练参考答案(一) 天下能够循规蹈矩、言辞堂皇、衣着华丽的人太多了。朝廷的政务,郡国的事情,并不是靠这些就能够办好的。 管夷吾担任齐相,很有才能,可他推荐了两个盗贼出身的人;秦穆公称

11、霸诸侯时,也很有才能,可他选用了西戎的由余。参考译文:古代选拔人才,有的从盗贼中选取,有的从夷狄中选取。古代的人并非认为盗贼、夷狄的事是可以干的,是因为他们中间有贤明的人罢了。贤明的人,生活在高贵的人当中,就从高贵的人中选取他们;生活在贫贱的人当中,就从贫贱的人中选取他们。因此,像盗贼这样的下等人、夷狄这样的外族人,即使是奴隶耻笑的人,但他们却常常进入朝廷,坐在州郡的公厅上,而不把这当作是羞愧的事。但是那些循规蹈矩、言辞堂皇、衣着华丽的人往往被摒弃不用。为什么会这样呢?天下能够循规蹈矩、言辞堂皇、衣着华丽的人太多了。朝廷的政务,郡国的事情,并不是靠这些就能够办好的。他们虽然不会循规蹈矩、言辞堂

12、皇、衣着华丽,然而他们的才能恰好可以用在这些地方,那么他们担任这些官职是可以的。古时候,天下既大又有很多读书人的诸侯国,不过是齐国和秦国。管夷吾担任齐相,很有才能,可他推荐了两个盗贼出身的人;秦穆公称霸诸侯时,也很有才能,可他选用了西戎的由余。这说明他们在是非问题上勇于决断,没有受到众人议论的牵制,也从来没有听说过他们由于起用盗贼、夷狄而被鄙视。现在的人既不是盗贼也不是夷狄,而没有得到重用,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二)守卫边境的将领想把这两座城市交给西夏人,苏辙赞同这种主张,上奏说:“近来边关奏章有些频繁,西夏人志在得到这两座城。如今是盛夏时节犹且如此,到了秋天自然可以预料,不如早早定下主张。”

13、“太后垂帘听政以来,接受各种好的建议,凡事都力求合乎人情,因此朝廷清明,天下安定。希望您能相信这种做法而不要怀疑,坚持这种做法而不要停止。”参考译文:质孤、胜如这两座城市,西夏人把它当作地形险要土地肥沃的地方,极力争取。守卫边境的将领想把这两座城市交给西夏人,苏辙赞同这种主张,上奏说:“近来边关奏章有些频繁,西夏人志在得到这两座城。如今是盛夏时节犹且如此,到了秋天自然可以预料,不如早早定下主张。” 苏辙的意思是把两座城池给予西夏。王岩叟说:“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地方,怎么可以轻易放弃,不知道给了西夏人以后,他们还会不会再来索要其他的呢?”给地的主张于是得以停止。元佑六年(公元1091年),王岩叟

14、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王岩叟到朝廷谢恩,太皇太后说:“了解你的学识和名望,所以才破格提拔任用你。” 王岩叟又拜了两拜谢恩,上前一步说:“太后垂帘听政以来,接受各种好的建议,凡事都力求合乎人情,因此朝廷清明,天下安定。希望您能相信这种做法而不要怀疑,坚持这种做法而不要停止。”又稍稍上前向西,面向哲宗说:“陛下今日学习,应该认真地辨别忠奸。忠臣在朝廷,朝廷就会安定,奸邪之人一旦进入朝廷,就会有不安定的情况。并不是说一个人能这样,而是这一类人应和的比较多,上下互相蒙骗,不知不觉中就埋下了祸患的种子。” 太皇太后和哲宗都认为王岩叟说得非常正确。(三)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

15、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去,这说明我是不肖之子。”长子说完想自杀。长子已经离去,不再探望庄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国,把自己携带的黄金送给了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参考译文:朱公住在陶地,生了小儿子。小儿子成人时,朱公的二儿子杀了人,被楚国拘捕。朱公说:“杀人者抵命,这是常理。可是我听说家有千金的儿子不会被杀死在闹市中。”于是告诫小儿子探望二儿子。便打点好一千镒黄金,装在褐色器具中,用一辆牛车载运。将要派小儿子出发办事时,朱公的长子坚决请求去,朱公不同意。长子说:“家里的长子叫家督,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长子去,却派小弟弟去,这说明我是不肖之子。”长子说完想自杀。他的母亲又替他说:“现在派小儿子去,

16、未必能救二儿子的命,却先丧失了大儿子,怎么办?”朱公不得已就派了长子,写了一封信要大儿子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并对长子说:“到楚国后,要把千金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去办理,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长子走时,也私自携带了几百镒黄金。长子到达楚国,看见庄生家靠近楚都外城,披开野草才能到达庄生家门,居住条件十分贫穷。可是长子还是打开信,向庄生进献了千金,完全照父亲的嘱咐去做。庄生说:“你可以赶快离去了,千万不要留在此地!等弟弟释放后,不要问原因。”长子已经离去,不再探望庄生,但私自留在了楚国,把自己携带的黄金送给了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四)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千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这

17、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可以与天地化育万物相提并论,也关系到国家气运的盛衰。他们的降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逝世也是有所作为的。那一定有一种不依附形体而成立,不依靠外力而行动,不等待出生就存在,不随着死亡就消逝的东西了。参考译文:一个普通人却成为千百代的榜样,一句话却成为天下人效法的准则。这是因为他们的品格可以与天地化育万物相提并论,也关系到国家气运的盛衰。他们的降生是有来历的,他们的逝世也是有所作为的。所以,申伯、吕侯由高山之神降生,傅说死后成为天上的列星,从古到今的传说,是不可否认的。孟子说:“我善于修养我盛大正直的气。”这种气,寄托在平常事物中,又充满于天地之间。突然遇上它,那么,王公贵族就会失去他

18、们的尊贵,晋国、楚国就会失去它们的富有,张良、陈平就会失去他们的智慧,孟贲、夏育就会失去他们的勇力,张仪、苏秦就会失去他们的辩才。是什么东西使它这样的呢?那一定有一种不依附形体而成立,不依靠外力而行动,不等待出生就存在,不随着死亡就消逝的东西了。所以在天上就成为星宿,在地下就化为河川山岳,在阴间就成为鬼神,在阳世便又成为人。这个道理十分平常,不值得奇怪的。第7期文言文综合训练(一)参考答案陶渊明集序1.C(“匹”应为“一类人”之意。)2.D(A.助词,前一个“之”可译为“的”;后一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介词,前一个“于”意为“比”;后一个“于” 意为“被”。C.连词,前一个

19、“而”表承接;后一个“而”表并列。D.都是不定代词,可译为“有人”。)3.B(陶渊明饮酒应该是他孤高不群品性的表现。)4.(1)在一百年之内,一辈子当中,时间快得就像白驹过隙,寄居遭遇就像住旅店。(2)放弃君位就像脱鞋一样轻松,看待君王就像鸿毛一样轻,更何况其他人呢?参考译文:炫耀自己推销自己,是女子的丑陋行为;不嫉妒无所求的人,他们的心就光明通达。所以说圣人隐藏自己的锋芒,贤人躲避俗世。什么原因?怀藏道德的最高境界,没有什么比道德规范更重要的;爱惜自己,没有比自己的身体更重要的。所以说道理在自己一边,自身就平安,道理不在自己一边,自身就会受到伤害。在一百年之内,一辈子当中,时间快得就像白驹过

20、隙,寄居遭遇就像住旅店。应该和大气一样散散合合,随着时间任意放纵,怎么能总是为担心的事情操劳,庸庸碌碌地在人间生活!齐国赞扬赵女沉迷欢乐,享有各种珍稀的食物,豪华气派的车马,贵重的锦衣玉器,快乐倒是快乐了,忧愁也随之而来。祸福相互依赖难以预料,庆贺与哀悼相互依存。智慧贤能的人,生活就像如履薄冰;愚昧贪婪的人,争相追逐利益就像大水流淌。玉石产在山中,因为珍贵最终被开采;兰草生在山谷,即使没人观赏也依然吐出芬芳。所以庄周在濠水边上垂钓,伯成在田野耕种,有人贩卖大海东边的药草,有人纺织江南鸟类的落毛。就像那鸳鸯的雏鸟,怎么能和鸢鸱的肉相比;就像那小小的州县,怎能获得文仲的礼祭!至于子常、宁喜,苏秦、

21、卫鞅那样的人,为自己的信仰就算死了也不怀疑,沉迷于它从不后悔。主父偃说:“活着享用不到五只鼎规格的食物,死了也要被五只鼎烹死。”真的像他所说,岂不痛快!又楚子到周朝参观,被孙满羞辱;霍光官爵尊贵,因为锋芒太露导致灾祸。贪婪的人,非常的多。唐尧,是天下的主人,却有隐居在汾阳的意愿;子晋,是天下的储君(国君接班人),却有隐居洛滨的志向。放弃君位就像脱鞋一样轻松,看待君王就像鸿毛一样轻,更何况其他人呢?所以高明的人,总是隐藏自己的才能。有人揣着遗书被皇帝接见,有人穿着粗布衣服背柴谋生,在清潭上击鼓,放弃政务享受乐曲。他的情趣不在于百姓政事,而是把政事寄托在情趣之中了。有人疑惑陶渊明的诗为何篇篇都有酒

22、,我认为他本意不在酒,也是把自己的情趣寄托在酒中。他的文章卓而不群,言辞精彩,跌宕豪迈,超过众多的文章,抑扬爽朗,没有能跟他相比的。其意境或恬静婉约如小桥流水,或气势磅礴直干云霄。谈时事则有针对性且值得人深思,论抱负则远大而真切。加上陶公为人不变的志向,不懈的努力,安于道义,苦守节操,不认为躬耕是耻辱,不以穷困为意。如果不是圣贤,没有不渝的志向,怎么能达到这种境界?我非常喜欢他的诗文,爱不释手,我崇拜他的品德,恨自己没有和他生活在一个时代。所以搜集校正他的作品,简单地做了一个集子。白色的玉璧也存在瑕疵,他的作品的瑕疵只有闲情赋,扬雄说作品要起到劝百讽一的作用,如果没有劝谏世人的作用,何必写出来

23、呢?可惜啊!陶渊明不写这篇就更好了。我简陋地给他写了传记,收录在这个集子里。石曼卿墓表1.B(称:适合,符合。)2.D(A.动词,“率领”“带领”。B.介词,可译为“跟”。C.连词,表假设,可译为“假如”。D.前一个“而”表转折;后一个“而”表递进。)3.C(“生逢其时,深得重用”与事实不符。)4.(1)看轻世俗功名,没有可以打动他的。(2)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认为他是奇才,对他说:“你要等到母亲年纪大了才肯选择职位吗?”参考译文:曼卿,名延年,姓石,他的祖先是幽州人。幽州被北方的契丹占领后,他的祖先自成才率领他的族人向南逃逸,投归北宋。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归投,准备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

24、禄,没有实行,于是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曼卿的父亲名叫补之,官至太常博士。幽燕地带的风俗尚武,石曼卿年少时也豪气逼人,读书不研究章节句读,只仰慕古代那些有奇伟的节操品行并建立过非同寻常的功业的人,看轻世俗功名,没有可以打动他的。自认为跟时代不相合,于是整日借酒混世。且喜欢痛饮大醉,颓废地放纵自己,因此更加与时代不相合。那些跟他交游的人,都只懂得爱慕曼卿卓异超群的气度,却不懂得他的才华可以为世所用。在他四十八岁时,康定二年二月四日,以太子中允秘阁校理的身份,在京城逝去。石曼卿年少时被举荐为进士,但没被选中。真宗皇帝广施恩惠,凡多次被举荐的人都给予奉职。曼卿开始不肯就职,张文节一向认为他是奇才,对

25、他说:“你要等到母亲年纪大了才肯选择职位吗?”曼卿猛然同意就职,后调任殿直。不久,改任太常寺太祝,管理济州金乡县。曼卿曾感叹说:“这也可以施展治理国家的才华啊!”治县得到好评,任乾宁军通判,母亲李氏逝世,服丧完后,任永静军通判,都得到好评。充任馆阁校勘,调任大理寺丞,海州通判。后任校理。庄献明肃太后上朝处理国政,曼卿上书,请求太后还政给天子。后来太后去世,范讽因进言被皇上宠爱,那些曾经为太后还政天子一事进过言的人,也因范讽的推荐而很快得了高官,范讽要推荐曼卿,曼卿坚决推辞不就,范讽才作罢。从契丹与中原结好,黄河以南都臣服开始,北宋休兵养息,天下安宁,从中央到地方放松军事三十多年。曼卿上书皇上谈

26、了(留心边事,平时练兵,防患未然等)十件事,没有得到回复,不久元昊背叛,北宋向西边用兵,皇上才想起曼卿的谏书,召见了曼卿,逐渐采用他的主张,在河北、河东、陕西百姓中征兵,得到乡兵几十万。石曼卿也奉命在河东征兵,做得非常好,合乎皇帝的心意,回到朝廷,皇帝赐给他绯衣银鱼。皇上正想充分发挥他的才智,重用他,他却身体不好。不久听说有一位边将想率领乡兵与贼决斗,曼卿笑着说:“这只领悟了我的表面意思。没有经过调教的士兵,勇敢的胆小的杂在一起,假如胆小的见到敌人就动摇溃逃,那么勇敢的人也会跟着溃逃。现在或许没有时间来调教,不如招募那些经过调教有品行的人,这样招来的个个都是强兵。”他看待世事很轻,像不值得做似

27、的,等到听了他设计的方案,(其他的)即使是经过了深思熟虑,也无法好过他的了。他仪表英俊,性恪豪爽,喜欢饮酒,表面看上去好像不可用法度来约束他。退一步想想,他一生做事追求大节,从不违背事理。不管是贤者还是不贤者,都十分喜欢结交。等到闲暇议论天下是非善恶时,却没有几个人能符合他的心意。他写文章正像他的为人一样道劲刚健。史记大宛列传1B(仅仅是说明张骞要出使月氏,不能反映其品质;是他向大宛王说明自己的遭遇;张冠李戴,这里表述的是堂邑父的情况,不是指张骞。)2B(此题属于地点错位设题法。原文的意思是“大宛认为张骞的话是真实的,就让张骞出发,并给他派了向导和翻译,到达康居。康居又把他转送到大月氏”,很显

28、然,此项的“直接”表述有误。)3这是一道创新题,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答案示例:汉武帝坚持派张骞打通西域之路,努力控制河西走廊,对汉朝和中亚诸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及维护中国的统一都做出了重大贡献,有着积极的历史作用。但是在叙事中,也含蓄地表达了司马迁对汉武帝连年用兵和好大喜功的讥讽与感叹。参考译文:张骞,汉中人,汉武帝建元年间(前140前145)当过郎官。那时,天子问投降的匈奴人,他们都说匈奴攻打并战胜了月氏,用月氏王的头骨当饮酒的器皿。月氏逃跑了,常常仇恨匈奴,只是没有朋友和他们一块去打匈奴。这个时候汉朝正想攻打匈奴,听到这些说法,想派使者去联络月氏。但是去月氏必须经过匈奴,于是就招募

29、能够出使的人。张骞以郎官身份应招,出使月氏,和堂邑氏人(原来)匈奴奴隶名叫甘父的一同从陇西出境。经过匈奴时,被匈奴抓到,又移送给单于。单于留住张骞,说:“月氏在我们北边,汉朝怎能派使者前去呢?我们要想派使者去南越,汉朝能允许我们吗?”扣留张骞十余年,给他娶了妻子,生了孩子,但是张骞一直保持着汉朝使者的符节,没有丢失。张骞留居匈奴,匈奴对他的看护渐渐宽松,张骞因而得以同他的随从逃向月氏,向西跑了几十天,到达大宛。大宛听说汉朝钱财丰富,本想与汉朝沟通,却未成功。如今见到张骞,心中高兴,便向张骞问道:“你想到哪儿去?”张骞说:“我为汉朝出使月氏,却被匈奴拦住去路。如今逃出匈奴,希望大王派人引导护送我

30、们去月氏。若真能到达月氏,我们返回汉朝,汉朝赠送给大王的财物是用言语说不尽的。”大宛认为张骞的话是真实的,就让张骞出发,并给他派了向导和翻译,到达康居。康居又把他转送到大月氏。这时,大月氏的国王已经被匈奴杀死,又立了他的太子当国王。这位国王已把大夏征服,并在这里居住下来。这地方土地肥美富饶,很少有敌人侵犯,心情安适快乐。又认为自己离汉朝很远,根本没有向匈奴报仇的心意。张骞从月氏到了大夏,终究没有得到月氏对联汉击匈奴的明确态度。张骞在月氏住了一年多,回国途中,他沿着南山行进,想从羌人居住的地方回到长安,却又被匈奴捉到了。他在匈奴住了一年多,单于死了,匈奴左谷蠡王攻击太子,自立为单于,国内大乱,张

31、骞乘机与胡人妻子和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汉朝封张骞为太中大夫,封堂邑父为奉使君。张骞为人坚强有力量,心胸宽大,诚实可信,蛮夷之人都喜欢他。堂邑父是匈奴人,善于射箭,每当穷困危急之时,就射杀飞禽走兽当饭吃。最初,张骞出使时有一百多个随从,离开汉朝十三年,只有他和甘父两个人回到汉朝。第7期文言文综合训练(二)参考答案记王隐君1C(“失”应为迷失、找不着的意思。)2D(A.介词,在;介词,比。B.代词,代这件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连词,表修饰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D.均为指示代词,可译为“这”。)3B(是述说作者自己外出;是轿夫述说段寻访时的状况;是说太常、布衣不知道隐者的姓。这

32、三句都不能说明王隐君雅人深致,有此三句的选项应排除。)4A(“然而作者并没有与这位隐士见过面”错,从文中得知,作者与这位隐士见过一面。)5(1)沿着荒坟到了一座木桥,遇到一个九十岁左右的人,穿着断袖粗布衣服在太阳底下。(2)对照推测一下,此人姓王没有什么可怀疑的了!可惜不知道那个锄地而且会书法的人的姓氏。参考译文:我在外祖父段先生的废纸篓中,看到一首诗,不能忘掉;在西湖一个僧人的佛经箱中,看到心经一书,被虫蛀将近一半了,就像遇到了废纸篓中的诗,也不能忘掉。春天,我走出螺蛳门,和叫戚猫的轿夫说话,戚猫指着一片荒坟说:“这里有人家,段先生每次来杭州,一定要出城寻访此处,回来也不对人说。段先生不能走路,我抬轿前去,只有我和吴轿夫知道这件事。”沿着荒坟到了一座木桥,遇到一个九十岁左右的人,穿着断袖粗布衣服在太阳底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