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汉语语法史教案漢語語法史精品講義稿目錄緒論 第一節 漢語史的對象和任務 第二節 漢語研究的三個階段 第三節 研究方法 第四節 漢語史的分期第一章 概述第二章 名詞 第一節 詞頭 第二節 詞尾第三章 數詞 量詞 第一節 數詞的發展 第二節 單位詞(量詞)的發展物量詞的發展動量詞的發展第四章 人稱代詞的發展 第一節 人稱代詞 第二節 尊稱和謙稱 第三節 代詞“自”、“相”、“莫”、“或”第五章 指示代詞 兩個特殊代詞:“者”和“所”第六章 疑問代詞第七章 動詞(上) 時態助詞“了”、“着”、“過”第八章 動詞(下)第九章 形容詞和副詞 否定詞“弗”、“勿”的用法第十章 介詞和連詞的發展 上古的主要
2、介詞 介詞兼連詞 上古的主要連詞 實詞的虛化第十一章 構詞法的發展第十二章 係詞的產生及其發展第十三章 詞序的發展第十四章 長句的發展第十五章 使成式的產生及其發展第十六章 處置式的產生及其發展第十七章 被動句的產生及其發展第十八章 能願式的發展緒 論第一節 漢語史的對象和任務一、對象和任務漢語史是關於漢語發展的內部規律的科學,在這一門科學中,我們研究現代漢語是怎樣形成的。這就是說,我們研究現代漢語的語音系統、語法結構、詞彙、文字是怎樣形成的。語言的發展是經過新質要素的逐漸積累,舊質要素的逐漸衰亡來實現的。也就是說,我們要研究漢語發展過程中,到底逐漸積累起來的是一些什麽新質要素,逐漸消亡了的是
3、一些什麽舊質要素。漢語史首先要和現代漢語取得密切的聯繫,因為漢語史主要是建立在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的比較的基礎上的。二、目的和意義目的:徹底瞭解漢語的現在情況和發展前途。意義:對於現代漢語規範化工作有很大幫助。第二節 漢語研究的三個階段我國歷代學者對漢語的研究,從當時研究工作的主流來看,大約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語義研究階段、語音研究階段和全面發展階段。一、語義研究(漢初至東晉末)漢代崇尚儒學,提倡讀經,學術氣氛很濃,出現了許多經學大師。語義研究方面的代表作有:1、爾雅它是一部按事物類別編排的同訓詞典。它收集了先秦主要典籍中的常用詞語,加以整理研究,并按同義詞的類屬分類編排,共分釋詁、釋言、釋訓、釋
4、親等19篇,開創了辭書釋義的通例,為訓詁學奠定了基礎。例如釋詁第一:“初,哉、首、基、肇、祖、元、胎、俶、落、權輿,始也。”其他各章則是事物名稱的簡單分類,并加上定義。釋天第八:“春為蒼天,夏為昊天,秋為旻天,冬為上天。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現在較流行的是清郝懿行的爾雅義疏。此後有小爾雅(無名氏)、廣雅(張揖)等。2、方言它是中國第一部記錄方言的詞典,作者西漢揚雄。方言也是按照意義排列的,但是不像爾雅那樣系統分類,也沒有“釋詁”等等的類名。例如:嫁、逝、徂、適,往也。自家而出謂之嫁,由女而出為嫁也。逝,秦晉語也。徂,查語也。適,宋魯語也。往,凡語也。“凡語”就是現在所謂普通話。方
5、言的不同大多數是詞彙的不同。例如:“舟,自關而西謂之船,自關而東或謂之舟,或謂之航。”也有一些可能是同一個詞在不同的地區里的不同讀音。例如:“自關而東曰逆,自關而西曰迎。”“逆”和“迎”古音相近,都是“迎接”的意思。較好的注本有清代錢繹的方言箋疏、今人周祖謨方言校箋。3、說文解字它是我國按字的偏旁編排的第一部字典,作者東漢許慎。說文全書分成540部,共收9,353字。這一部書決定了將近兩千年漢語字典的命運,因為後代的字典基本上都是繼承說文的;它又給予后代漢語語義學巨大的影響,並且在正字法上也起了很大的作用。許慎在說解中有時也引用經傳來說明字義或分析字形,是后世辭書書證的先聲。如“向,北出牖也,
6、從門從口。詩曰:塞向墐戶。”4、釋名它也是分事類編排的,共分釋天、釋地、釋山等八卷二十七篇,是一部用聲訓的方法探求名源的字典,作者相傳為東漢劉熙。劉熙認為一切事物的命名都是有根據的,從語音可以追尋語義的來源。推求的方法是“聲訓”,以同音字和音近字為訓,音近字包括“雙聲字和疊韻字”。例如:楣,眉也,近前各兩,若面之有眉也。闕,闕也,在門兩旁闕然為道也。含,合也,合口停之也。江,公也,諸水流入其中所公共也。月,闕也,滿則闕也。二、語音研究(南北朝初至明末)南北朝以後,語言研究的重點轉移到語音方面。這有兩方面的原因:1、爲了研究詩的韻律和節奏,需要明確地分析語音的構造,發現聲調的特性。2、由於佛經的
7、翻譯,中國語文學者認識了印度的語音學。音韻學著作韻書是為寫作詩歌服務的,它是將同韻字編排在一起,供寫作韻文者查檢的字典。遠在東漢,中國人已經能夠把每一個音節分為兩部份,就是現代所謂聲母和韻母。中國學者在梵文字母的啓發下發明了一種新的注音方法“反切”。相傳我國最早的韻書是魏時李登的聲類。南朝沈約著了一部四聲譜,已經意識到漢語裡有四聲,並且把這種認識用在詩律的實踐上。但這些韻書均已失傳。切韻陆法言的切韻(601)是現在能看到的最早的一部韻書。收字11000多個,分為193韻。但切韻原本已不存在,後來發現許多唐人的手抄本。切韻審音精確,權威性強,適應範圍廣,故切韻一出,六朝以來的韻書便湮沒無聞了。切
8、韻在唐代被定為科舉考試的標準韻書。廣韻(全稱為大宋重修廣韻)切韻有許多增訂本。最晚的增訂本是北宋初年陳彭年、丘雍等增訂的廣韻和宋仁宗時宋祁等修訂的集韻,一般人所說的“切韻系統”實際上是根據廣韻系統。廣韻收字26194個,比切韻多出1倍以上。共分206韻,比切韻多出13韻。分為5卷,平聲兩卷,上去入聲各一卷。切韻在漢語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根據切韻的語音系統,可以上推古音,下推今音,現代漢語普通話和各地方言的語音系統,基本上可以從切韻系統上得到解釋。韻鏡、七音略韻書之外,還有一些韻圖。韻圖類似今天的聲韻調配合表。它是一種表格,同一直行表示聲母相同,同一豎行表示韻母、聲調相同。這種韻圖表示整個語音系
9、統的全貌,聲母和韻母的配合關係。韻鏡 現存的韻圖最早是十二世紀的。韻鏡(作者佚名)成書約在北宋時期,宋理宗淳佑年間傳入日本,此後國內反而失傳,至清末複得。歷史家鄭樵的通志裡有七音略。七音略和韻鏡的體例大致相同,它們都是根據切韻系統的。時代較晚的切韻指掌圖(相傳為司馬光所作)卻根據當時實際語音加以調整。以後出現的韻圖都不出這兩類的範圍:一類是根據傳統的音韻學的,一類是根據當時語音的。中原音韻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1324)是為指導元曲創作而編寫的一部韻書。該書不受廣韻一系韻書的束縛,完全以元代北方官話的實際語音為依據,這是現代漢語普通話的重要歷史文獻。該書語音系統和中古的相比,全濁聲母清化及“疑
10、母”消失,入聲已經消失,而平聲分為陰陽兩類,和今天的北音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原音韻的韻類分為19部,跟今天的北音比較,也相差不遠。明初樂韶鳳、宋濂等奉敕所撰的洪武正韻(1375)自稱“以中原雅音為定”,可是它裏面雜有吳音的特點(如濁音和入聲)。從此以後,有許多講音韻的書都以北音為根據,如朱權的瓊林雅韻(1398)、陳鐸的菉裴軒詞林要韻(1438)、蘭廷秀的韻略易通(1442)、畢拱辰的韻略匯通(1642)等。在我們研究普通話的歷史的時候,這些書都是重要的參考資料。三、全面發展(清初至現在)樸學 清初到太平天國是中國語言研究最有成績的時代。當明清易代之際,一些有志之士,痛心世風日下,士人氣節敗壞,
11、就以“復古”為旗幟,標榜“漢學”,反對宋、明理學的“空虛”,提倡實用之學,以求矯正時弊,挽回風氣,志存匡復。他們講求文字學、音韻學、訓詁學、校勘學、目錄學、辨偽學等。例如顧炎武從經世致用的宗旨出發,寫作了地理沿革的肇城志,研究地勢民風的天下郡國利弊書,學習經史的筆記日知錄、音學五書,文字學著作金石文字記,歷史著作季明實錄等書,其著作約有四十多種,四百余卷,成為開啟清代學術風氣、奠定清代學術基礎的卓越的學者。滿清統治對文化思想的控制最為嚴厲,一般學者多被迫離開現實而從事於對古書的整理和考證,漢語的古義和古音在這個時代都有很大的發現。訓詁學在清代盛極一時,不僅各類古書有多種注本,而且與文字、音韻等
12、一起,漸成專門之學。這種作風很像漢儒,所以叫做“漢學”;因為這種學問是實事求是的,所以又叫“樸學”。此期學術界人才濟濟,名家輩出,碩果累累。字典的編纂這個時期有三部官修辭書:康熙字典、佩文韻府、經籍纂詁。康熙字典 由陳廷敬等編纂的康熙字典,共收47,021字。它也是按部首編排的,共分214部。此書編纂者共30人,歷時5年。在康熙字典問世以前,有以下幾部按部首排列的字典:1、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2、張揖的字詁,此書已佚。據魏書江式傳說,“字詁方之許篇,或得或失”,知其承襲說文而作。3、晉呂忱的字林,是晉代至唐代很有影響的一部字書。唐封演封氏見聞記說“複撰字林七卷,亦五百四十部,諸部皆依說文”。唐
13、張參五經文字序云:唐國子監“置書學博士,立說文、石經、字林之學”。此後北魏江氏在說文、字林、集韻的基礎上編撰古今文字,可惜未完全編成而病逝。據史載此書有很高的學術和實用價值。這幾部字書皆已失傳。4、梁太學士顧野王的玉篇(548),分542部,16917字。至唐曾經孫強修訂增字,至宋陳彭年、丘雍等重修,大肆削減注文。更名為大宋廣益會玉篇,即今本玉篇,但已遠非顧氏玉篇原貌。宋代王洙、胡宿、范鎮等編的類篇,分部及排列順序,都依照說文。遼時僧人行均的龍龕手鑒,收字2643個,每字下詳列正、俗、通、同、今、古、或作、誤各種字體,其目的是辨正字形;改并說文部首為242部。5、明朝國子監生梅膺柞的字彙(16
14、15),收字33179個。它是一部編纂原則方法定型化的通俗實用的大型字書。改說文部首為214部,并設難檢字表,按筆劃數多少為序排列。體例完善,歸部合理,編排科學,訓釋全面,書證祥備。問世後風行一時。“老師宿儒,蒙童小子,莫不群而習之。”6、明末張自烈的正字通(十七世紀)。體例依照字匯,但它是為訂正字匯的訛誤缺漏、拾遺補缺而作,其音切的選字、字義的訓釋、書證的安排,都比字匯更完善科學,但同字匯一樣,也有引文不注書名的缺陷。以上這些字典,說文解字用小篆,不合一般群眾的要求;玉篇體例很好,可惜字無次序,不便檢閱;字彙和正字通通俗實用,在當時流傳最廣,但是其中有不少錯誤。康熙字典的優點是搜羅廣泛,盡可
15、能舉例說明,并盡可能指出初見於何書。佩文韻府、駢字類編康熙時代還有兩部官書值得提一提。第一部是佩文韻府(1704),書中收集作詩用得到的複音詞和短語,按韻部排列。第二部是駢字類編(1719),書中收集雙音詞。這兩部書雖是為韻文和散文而作的,但是,對漢語史也有幫助。經籍纂詁阮元等人編輯的經籍纂詁(1799),把經史諸子的注解分字收集,按韻排列,是很有用的參考書。它的優點是搜羅詳盡,特別是註明篇名,這是十分嚴肅的做法。這一部書也是官書。是阮元“遴拔經生若干人”,用五個月的工夫編成的。說文研究說文之學,以清代為最盛,清代研究說文者不下數十家,其中最著名的是段玉裁、桂馥、王筠、朱駿聲。他們被稱為“說文
16、四大家”。1、段玉裁作說文解字注此書除了註釋精確之外,還有兩個優點:第一,他不盲目崇拜許慎,能做到批判地接受說文;第二,他有歷史觀點,他常常能指出語義發展的過程,不限於解釋先秦的古意。2、桂馥作說文解字義證他取說文和各經書的字義互相印證,這樣的做法是很客觀的,讀者感覺到他能充分佔有材料。3、王筠作說文釋例、說文句讀。前者專講說文體例,較多創見,對初學說文的人很有益。說文句讀是採說文解字注、嚴可均說文校注、說文義證三家之說,刪繁舉要而成,少有發明。4、朱駿聲作說文通訓定聲“說文”部分以說文的內容為基礎,主要說明字形與字義、字音的關係;“通訓” 部分主要專講字詞的引申和假借;“定聲”部份分析說文的
17、形聲字,共得1137個聲符,歸為十八部古韻,打破說文部居,按古韻編排,“以著聲音之原”。此書不按部首排列,也不按今韻排列,而按古韻十八部排列,這是他高明的地方,因為在語音上以類相從,往往能打破字形的隔閡而窺見語義的聯繫。每字下面先列本義,其次列轉注,其次列假借;其不能歸於轉注假借者,稱為別義。是訓詁學上的重要著作。它的缺點是以通假為六書之假借,以引申為六書之轉注,違背許慎的說解。高郵王氏之學王念孫(17441832)和他的兒子王引之(17661834)雖不以說文名家,而高郵王氏父子在語言研究上的成就還在說文四大家之上。廣雅疏證、讀書雜誌、經義述聞、經傳釋詞王念孫的主要著作是廣雅疏證和讀書雜誌。
18、王念孫從54歲(乾隆五十三年)開始為廣雅作疏證,日疏3字,至乾隆六十年完成。廣雅是為增補爾雅,為補輯周秦兩漢古書中的訓詁而作,是爾雅的續書。體例全按爾雅。廣雅在隋唐時已多有訛誤,王念孫廣雅疏證一方面旁考諸書校訂訛誤,隨條補證,對廣雅進行了系統的整理;一方面旁徵博引,且運用了“以古音求古義”的方法,闡述了廣雅的內容,為古代漢語的研究做了許多開創性的工作。其價值遠遠超過了原書。例如“薄、怒、文、農、勉也”條疏證:“薄怒者,方言:薄,勉也。秦晉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南楚之外曰薄努。郭璞云:如今人言努力也。李陵與蘇武詩云:努力崇明德。努與怒通,故方言云:努猶怒也。文,讀為忞,說文:忞,強也。
19、玉篇云:自勉強也。爾雅:亹亹,勉也。大戴禮五帝德篇云:亹亹穆穆,為綱為紀。司馬相如封禪文云:旼旼穆穆,君子之能。旼旼即亹亹也。旼與忞亦同義。農,猶努也,語之轉耳。洪範云:農用八政。謂勉用八政也。呂刑云:稷降播種,農殖嘉榖。謂勉殖嘉榖也。五帝德篇云:君子尚能而讓其下,小人農力以事其上。管子大匡篇云:耕者用力不農,有罪無赦。此皆古人謂勉為農之證。”讀書雜誌是校正古書的錯誤的著作,對於字形、字音、字義都有精確的考證。王引之的主要著作是經義述聞和經傳釋詞。經義述聞是解釋經義的書(“述聞”表示是從他父親處聽來的話),王引之的方法是:凡前人傳注有不相同的地方,就採用其中合於經義的一說;如果都不合經義,就參
20、考別的經書和古人原有的訓詁,另作解釋。經傳釋詞是一部專門解釋虛詞特殊用法的書。王氏父子的最大優點是不從說文出發,不拘泥字形。一切以語音為準,即“以古音求古義,不限形體”。這樣可以避免前人所犯的兩種偏差:第一是抓住一個字的意符不放,無論如何牽強附會,總要求講得通;第二是只知道拿字形相同或相近去證明字義相近,而不知道在字音相同或相近的時候,即使在字形上沒有聯繫,在字義上也可以相通。這種方法是很科學的。助字辨略、古書疑義舉例和經傳釋詞同一類型的是劉淇的助字辨略,成書在經傳釋詞之前(1711);和讀書雜誌、經義述聞同一類型的是俞樾的古書疑義舉例,成書在讀書雜誌、經義述聞之後。文始章炳麟(1869193
21、6)在語言研究上有很大成就,他是清代樸學的殿軍。他在語言學方面的主要著作有文始、新方言、小學答問。而在他的國故論衡中也有許多關於文字、音韻的理論。他在文始一書中吸收了“聲訓”的合理部份,從語音的關聯上企圖證明詞義的相互聯繫,從而探討各詞的語源。新方言企圖以今音證古音。小學答問也解決了一些文字學上的問題。音韻學成就清儒在古音方面,特別是古韻方面(這裡的“古”是指先秦),獲得了空前的成績。1、明末陳第作毛詩古音考(1606)以後,已經開了研究古音的風氣。2、清初經學大師顧炎武作音學五書(音論、詩本音、易音、唐韻正、古音表),分古韻為十部。此書費時30年,作者反復探求,五易其稿,謄寫三遍,纔刻板印行
22、。後來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廣森、王念孫、江有誥、章炳麟、黃侃等,逐步有所修正。江永分為十三部,戴震分為九類廿五部,段玉裁分為十七部,孔廣森分為十八部,王念孫和江有誥各分為廿一部(但實際分類稍有出入),章炳麟分為廿三部(晚年減為廿二部),黃侃分為廿八部。部數雖有不同,那只是範圍廣狹的問題;實際上某字歸某部,差不多全都有了定論。在聲母方面,錢大昕(17271786)證明了“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這些成就是卓越的。古文字學古文字學的研究主要包括對金文和甲骨文的研究。古文字學的研究在漢語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金文之學,起自十一世紀,到清末而復興。吳大澂作金文古籀補(1808),孫詒讓作名原(19
23、05),都是研究金文的。自從1899年甲骨文在安陽出土後,中國的語言研究開闢了一個新天地。最初研究甲骨文的是孫詒讓,他提倡利用偏旁考釋古文字,著有契文舉例(1904)。羅振玉得甲骨最多,影印成書。他著有殷墟書契考釋(1911)。王國維(18771927),他著有戩壽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釋(1914)等。郭沫若先生在這一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他所著的甲骨文字研究(1929)、卜辭通纂考釋(1933)、殷周青銅器銘文研究(1930)、金文叢考(1932)、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與考釋(1934)等,都獲得很高的評價。語法 語法在中國的語言研究中是一門新興的學問。1、語法意識的萌芽(漢魏晉)虛字的概念在漢代就有
24、了。許慎不叫做虛字,而叫“詞”(王引之的經傳釋詞由此得名)。說文:“乃,曳詞之難也”;又,“皆,俱詞也”,又,“矣,語已詞也”;又,“只,語已詞也”等等,都可以證明許慎能把虛詞從實詞中辨別出來。毛亨詩詁訓傳“載馳載驅”注:“載,辭也。”鄭玄禮記檀弓“何居?”注:“居,讀如姬姓之姬,齊魯之間語助也。”此期是對單個的虛詞進行解釋,有“辭”、“詞”、“語助”、“發聲”等。南北朝以後,發展到將虛詞分類,并做總括性說明。如文心雕龍章句篇對虛詞進行了專門論述。唐柳宗元復杜溫夫書說:“見生用助字不當律令,唯以此奉答。所謂乎、歟、耶、哉、夫者,疑詞也;矣、耳、焉、也者,決詞也。”還進一步提出了“助字”這一語法
25、術語,并分為“疑詞”、“ 決詞”兩類。宋代人就明確提出了“實字”、“虛字”的術語。將語詞分為實虛兩大類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因為它反映了語言的本質特點,有利於科學的詞類學說的建立。這兩個術語傳到了歐洲,為西方語言學家所採用。2、虛詞研究專著元朝以後,開始出現了虛詞研究的專門著作。元代盧以緯語助是我國最早論述文言虛詞的專著。收虛詞66組,採用比較分析的方法解釋詞義。劉淇助字辨略它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古漢語虛詞的專著。共收476個虛詞。分類細緻,引例十分豐富;還收錄了各時代的一些方言俗語加以解釋,在語法學史上第一次把書面語和口語很好地結合起來,具有開創意義。王引之經傳釋詞經傳釋詞是一部重要的研究古代經傳
26、文獻虛詞的專著。側重說明虛詞的特殊用法。他主張從句子結構中研究虛詞的意義。這種認識是科學的,先進的。此書被公認為我國古代最高水平的虛詞專著,影響最大。其後馬氏文通、詞詮、裴學海古書虛詞集釋、呂叔湘文言虛字均與之有直接的繼承關係。語法作為一門學問,也曾經在唐代由印度傳入中國。當時叫做“聲明”,“聲明”講名詞變格、動詞變位等。馬氏文通中國第一個語法學家是馬建忠(18451899)。他的馬氏文通(1898)是我國語法學的奠基之作。他開始創立了一些語法上的術語并分別了詞類。馬氏文通的研究對象基本上是上古時期(先秦、兩漢)的語法。他所分析的材料來自論語、繫詞、左傳、檀弓、莊子、孟子、國語、戰國策、史記、
27、漢書等書,漢以後只引用了韓愈一個人的文章。由上述所敘述的一系列事實看來,中國歷代學著對漢語史的貢獻是很大的。我們必須利用古人的語言研究的成果,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但是也必須指出,漢語史作為一門科學,到今天還不算是已經建立起來。由於時代的局限性,中國歷代學著沒有能從歷史發展的全程上來看漢語的歷史,他們只著眼在先秦兩漢,他們沒有企圖採尋漢語發展的內部規律。古代學者辛勤勞動的果實,值得我們珍視;但是,漢語史這一門學科的建成,還有待于我們這一代語言學工作者的努力。第三節 研究方法1、注意語言發展的歷史過程2、密切聯繫社會發展的歷史3、重視語言各方面的聯繫4、歷史比較法第四節 漢語史的分期一、上古期 公
28、元前18世紀到公元3世紀,即商、周、秦、漢時期。這一時期的漢語有如下特點:1、語音上,沒有輕唇音,沒有舌上音;聲調分平聲和入聲兩大類,又各按音高和音長分為兩類,沒有去聲。2、詞彙上,以單音詞為主,也有一定數量的複音詞。3、語法上,判斷句一般不用系詞,否定句和疑問句的代詞賓語通常要放在動詞前面。二、中古期公元4世紀到公元12世紀左右,即六朝、唐、宋時期。中古漢語的特點是:1、語音上,輕唇音產生,舌上音產生;有平、上、去、入四個聲調。2、詞彙上,四聲別義現象普遍加強,複音詞大量增加,有了一定數量的外來詞。3、語法上,口語裡的判斷句中,系詞成為必需的句子成份;處置式產生;用“被”表示的被字句普遍應用
29、;否定句、疑問句的代詞賓語普遍移到動詞後面;出現文言和白話兩種書面語言,模仿上古漢語的文言占統治地位。三、近代期這一時期漢語的特點是:1、語音上,全濁聲母在北方話里消失;-m韻尾消失,併入-n尾;入聲消失,併入平、上、去三聲。2、詞彙上,口語詞彙(包括方言詞彙)大量進入文學語言,中期以後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吸收了大量外來詞,并根據外來的概念創造了大量新詞。3、語法上,時體助詞“着”、“了”的用法進一步固定,結構助詞“地”、“的”普遍使用,新的語氣詞系統形成。四、現代期從“五四”運動到現在。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普通話)最後形成
30、。漢語語法史第一章 概述語法具有很大的穩定性。數千年來,從甲骨文到現代普通話,漢語語法變化不大。它靠着數千年維持下來的某些語法特點和以後發展出來的一些特點,以自別於其他語言。其語法的穩定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詞序的固定是穩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種表現。主謂結構,主語在前,謂語在後;修飾語在被修飾語之前,動詞在宾語之前。二、漢語虛詞也有相當大的穩定性。“之、于、與、以、而、則、雖、如、若”等虚詞,直到今天還在書面語中使用着,有些在口語裏還沒有替身,如“三分之一”的“之”、“為實現理想而奮鬥”的“而”。三、各地方言語法基本一致。(按:原文有誤,方言語法差異不小)但是,語法也在“逐漸發生變化,它逐漸改進着,改良和改正自己的規則,用新的規則充實起來”。(斯大林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題它的發展變化主要體現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