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2 ,大小:162.96KB ,
资源ID:1140773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4077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单元导学案.docx

1、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一二三单元导学案 2014年春复兴小学数学导学案(第十册) 第一课时轴对称课题轴对称总课时3课时 课时1 年级五年级 主备人余红梅 授课人课型班级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学习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相关条款的内容; 能力目标: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 情感态度: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重点 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学习过程导学过程二次备课自主学习预习任务:1、欣赏课

2、文第2页的主题图的图案。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2、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呢?3、课文第3页的六幅图。画出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交流展示一、激趣导入新课。二、引入并呈现学习目标:2、出示本课教学目标:(1)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1)、经历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和体积过程,体验观察、想象、分析和条理的学习方法,培养和发展课件观念。(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小班查练,汇报自己自学自练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自学自练中的疑难,小

3、班内解决.四、小班内讨论下列内容,小班班长作好大班展练的分工与排练,准备交流展示。教师巡回指导。讨论内容: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2、(1)欣赏下面的图形,并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2)学生相互交流 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例题1: 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3、 学生交流合作学习教师:“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对称图形。4、 点拨释疑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五、大班展练。学生依次展示自主学习内容(展练要

4、求:声音洪亮,神态自然,语言通顺、规范,要与同学互动):小班分工:,A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1号生标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B 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2号生(1)如果沿某条直线对折,对折的两部分是完全重合的,那么就称这样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对于一个图形来说) 3号生(2)把一格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翻折过去,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即两个图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点)叫做对称点。(对于两个图形来说) (4号生)轴对称图形(或关于某条直线对称

5、的两个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5号生复述公式、简写并板书练习拓展课内拓展练习(1)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 (2) 请画出对称图形的另一半。2、拓展延伸习题(课件出示)课外练习:、课内练习一 -第1、2题3.学习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内容第1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订本法。第2条;野生动物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板书设计 轴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6、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法制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内容课后反思 2014年春复兴小学数学导学案(第十册) 课题旋转 总课时3课时 课时2 年级五年级 主备人 余红梅授课人课型班级教学方法合作探究,动手操作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知识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筒单图形旋转90度;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杀个设计图案。情感态度: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

7、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重点 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学习过程导学过程二次 备课自主学习预习任务: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这是什么图案?(2)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3)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交流展示一、激趣导入新课。二、引入并呈现学习目标:2、出示本课教学目标: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筒单图形旋转90度。2让学生初步学会应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杀个设计图案。3通过观察

8、,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4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三、小班查练,汇报自己自学自练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自学自练中的疑难,小班内解决.四、小班内讨论下列内容,小班班长作好大班展练的分工与排练,准备交流展示。教师巡回指导。讨论内容:一、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课文第5页例题3的钟面。 观察,描述旋转现象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以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2)根据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三、合作

9、交流1、课文第5页例题例3的风车。(1)观察风车的旋转过程。这是什么图案?(2)从图1到图2,风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你是怎样判断风车旋转的角度的?(3)风车旋转后,每个三角形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那什么没有发生变化?(4)如果将风车在图2的基础上,继续绕点O逆时针旋转180,那么黄色的三角形应该转到什么位置?这条线段应该转到什么位置?2、课文第5页例4.(1)自己尝试画一画。(2)作品展示,交流画法。五、大班展练。学生依次展示自主学习内容(展练要求:声音洪亮,神态自然,语言通顺、规范,要与同学互动):小班分工:1号生标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2号生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3号生平移

10、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4号生讲解推断过程,5号生复述公式、简写并板书。练习拓展课内拓展练习(1)、动手操作。 图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以点( )为中心旋转的。(2)、(a)图形1绕A点( )旋转90。到图形2。 (b)图形2绕A点( )旋转90。到图形3。(c)图形4绕A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2。(d)图形3绕A点顺时针旋转( )到图形1。2、拓展延伸习题(课件出示)课外练习:1. 第6页2题。2第9页4题、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

11、、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板书设计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课后反思 2014年春复兴小学数学导学案(第十册) 课题欣赏设计总课时3课时 课时3 年级五年级 主备人余红梅 授课人课型班级教学方法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能力目标: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情感态度: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重点 难点1、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感受图形的

12、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过程导学过程二次备课自主学习预习任务:1、欣赏课本上的四幅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 交流展示一、激趣导入新课。二、引入并呈现学习目标: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出示本课教学目标:(1)理解、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小班查练,汇报自己自学自练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自学自练中的疑难,小班内解决.四、小班内讨论下列内容,小班班长作好大班展练的分工与排练,准备交流展

13、示。教师巡回指导。讨论内容:一、小组合作、动手操作1、小组交流自主学习里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答案,证明自己的看到的是正确的。2、全班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汇报内容,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五、大班展练。学生依次展示自主学习内容(展练要求:声音洪亮,神态自然,语言通顺、规范,要与同学互动):小班分工:1号生标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叫( )图形,那条直线就是( )。,2号生(2)正方形有( )条对称轴。3号生b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现象,4号生b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现象讲,5号生对称、平移和旋转

14、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练习拓展课内拓展练习1、这些现象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1)张叔叔在笔直的公路上开车,方向盘的运动是( )现象。 (2)升国旗时,国旗的升降运动是( )现象。 (3)妈妈用拖布擦地,是( )现象。 (4)自行车的车轮转了一圈又一圈是( )现象。2、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正方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4条对称轴。( )(2)圆不是轴对称图形。( )(3)利用平移、对称和旋转变换可以设计许多美丽的镶嵌图案。( )(4)风吹动的小风车是旋

15、转现象。( )3、想一想,画一画。(每个10分,共20分)(1)画出三角形AOB绕点O 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2、拓展延伸习题(课件出示)课外练习:1、完成第8页3题。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2、完成第9页4题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1 图案2图案3 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课后反思2014年春复兴小学数学导学案(第十册) 第二单元 课题因数和倍数总课时7课时 课时1 年级 五年级主备人

16、余红梅 授课人课型班级教学方法质疑引导,合作探究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 重点 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学习过程导学过程二次备课自主学习预习任务:1说一说什么是因数,什么是倍数2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 交流展示一、激趣导入新课。二、引入并呈现学习目标:2、出示本课教学目标:理解因数和倍数的

17、意义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关系。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1)理解、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三、小班查练,汇报自己自学自练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自学自练中的疑难,小班内解决.四、小班内讨论下列内容,小班班长作好大班展练的分工与排练,准备交流展示。教师巡回指导。讨论内容:一、小组合作、动手操作1、看主题图,各列一道乘法算式师举例:因为26=12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3、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

18、式。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二、合作探究找因数:1、例1: 18的因数有哪几个?生尝试完成师问: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师:你是怎么找的?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小结: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 ),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自己试试看4、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自学此内容。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五、

19、大班展练。学生依次展示自主学习内容(展练要求:声音洪亮,神态自然,语言通顺、规范,要与同学互动):小班分工:1号生;因数和倍数是互相依存的,不能单独存在。 ,2号生一个数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号生一个数的最大的倍数无限大,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4号生倍数有无数个,可以用省略号来表示。,5号生复述、简写并板书。练习拓展课内拓展练习1、判断 (1)2是因数,4是倍数。( )(2)因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3)15的最大因数是它本身。( )(4)1是所有自然数的因数。( )(5)一个数的因数一定比这个数小。( )(6)1是任何自然数的因数。( )(7)5是30的因数,30是5的倍数。( )

20、知识拓展1、找出18的所有因数:( ) 2、根据4559,我们说( )是( )和( )的倍数,( )和( ) 是( )的因数。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是 ( )。2、拓展延伸习题(课件出示)课外练习:完成练习二14题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板书设计 因数和倍数18的所有因数: 24的所有因数:课后反思2014年春复兴小学数学导学案(第十册)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课题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 总课时7课时 课时2 年级五年级 主备人余红梅 授课人课型班级教学方法引导质疑,合

21、作探究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 重点 难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的方法学习过程导学过程二次备课自主学习预习任务:1、24的因数有哪些?2、3与6的积是18,所以18是3和6的( ),3和6是18的( )。3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交流展示一、激趣导入新课。二、引入并呈现学习目标:2、出示本课教学目标:掌握因数、倍数的概念(1)理解、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

22、和倍数;3、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2)、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抽象、概括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小班查练,汇报自己自学自练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自学自练中的疑难,小班内解决.四、小班内讨论下列内容,小班班长作好大班展练的分工与排练,准备交流展示。教师巡回指导。讨论内容:一、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找倍数:1、我们一起学会了找一个数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2、完成做一做1、2小题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你能

23、用用集合来表示吗?试试看师:我们知道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一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五、大班展练。学生依次展示自主学习内容(展练要求:声音洪亮,神态自然,语言通顺、规范,要与同学互动):小班分工:1号(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生标 ,2号生3号生,4号生讲解推断过程,5号生复述公式、简写并板书。练习拓展课内拓展练习1、 7的倍数有哪些?100以内12的倍数有哪些?2、 6的因数有( ),倍数有( ),6既是6的( ),又是6的( )。3、一个数是45的因数,同时又是5的倍数,

24、这个数是( )4、一个数既是21的因数,又是21的倍数,这个数是( )5、像0,1,2,3,4,5,6,这样的数是( )6、有一个算式7856,那么可以说( )和( )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7、组成符合要求的数 从0、5、6、7四个数中,选择两个数组成两位数。 2的倍数( )共5个。3的倍数( )共3个 5的倍数( )共5个四、知识拓展1、写出因数与倍数(1)、写出100以内,所有9的倍( )(2)、写出50以内,所有4的倍数( )(3)、写出24的全部因数( ),100以内所有的8的倍数( )既是24的因数又是8的倍数( 2、拓展延伸习题(课件出示)课外练习: 把64

25、个球装在盒子里,每个盒子装得同样多,刚好装完, (1)有几种装法? (列出算式) (2)如果有67个球呢?总结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 。我在 方面的表现很好;在 方面表现不够,以后要注意的是: 。总体表现(优、良、差), 愉悦指数(高兴、一般、痛苦)板书设计 一个数的倍数的求法1、24的因数有哪些?2、3与6的积是18,所以18是3和6的( ),3和6是18的( )。3一个数的因数有什么特点?课后反思2014年春复兴小学数学导学案(第十册) 因数与倍数的练习课 课题因数与倍数的练习课总课时7课时 课时3 年级五年级 主备人余红梅 授课人课型班级教学方法组织练习,引导回顾学习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

26、生准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和特征。能力目标: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有序的思考。 重点 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学习过程导学过程二次备课自主学习预习任务: 说出5个2的倍数。(要求:两位数。) 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说出 15 35 以内的偶数。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交流展示一、激趣导入新课。二、引入并呈现学习目标:2、出示本课教学目标:1.巩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和特征。2.能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三、小班查练,汇报自己自学自练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并提出自学自练中的疑难,小班内解决.四、小班内

27、讨论下列内容,小班班长作好大班展练的分工与排练,准备交流展示。教师巡回指导。讨论内容:1、小组合作、动手操作二、基本练习1、填空。 36 是4 的( )数: 5 是25 的( )数:2.5 是0.5 的( )倍。2、下面各组数中,有因数和倍数关系的有哪些? 18和3 120和60 45和15 33和73、 24 , 35 的因数有哪些?4、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5 16 18 20 24 30 36 60 36的因数 ( ) 60的因数( )五、大班展练。学生依次展示自主学习内容(展练要求:声音洪亮,神态自然,语言通顺、规范,要与同学互

28、动):小班分工:1号生标 说出5个2的倍数 ,2号生说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3号生 说出 15 35 以内的偶数,4号生讲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推断过程,5号生复述、简写并板书。练习拓展课内拓展练习 填空。1、一个数的最小倍数减去它的最大因数,差是( )。2、一个数的最小倍数除以它的最大因数,商是( )。3、一个自然数比20小,它既是2的倍数,又有因数7,这个自然数是( )。4、如果a的最大因数是17,b的最小倍数是1,则a+b的和的所有因数有( )个;a-b的差的所有因数有( )个;ab的积的所有因数有( )个。5、比6小的自然数中,其中2是( )的因数,又是( )的倍数。6、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 )的数,都能被5整除。7、在自然数中,最小的奇数是( ),最小的偶数是( )。8、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86,这三个偶数是( )、( )、( )。9、我是54的因数,又是9的倍数,同时我的因数有2和3。( )10、我是50以内7的倍数,我的其中一个因数是4。( )11、我是30的因数,又是2和5的倍数。( )12、我是36的因数,也是2和3的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