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233.78KB ,
资源ID:1135261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5261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初中物理基本概念集锦.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初中物理基本概念集锦.docx

1、初中物理基本概念集锦初中物理概念集锦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1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2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3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4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两步的距离约是 1m,课桌的高度约0.75m。3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它们关系是: 1km=103m; 1dm=0.1m;1cm=0.01m;1mm =10-3m; 1m =10-6m; 1nm=10-9m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

2、程和最小刻度值;(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紧靠所测物体,不用磨损的零刻线;(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4).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测量误差。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仪器、改进试验方法。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2)以直代曲法:用棉线铺在所测弯曲的物体上,做好标记,

3、拉直测量棉线的长度即可。如测盘的周长。(3)工具辅助法 (4)滚轮法 (5)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量的,就可用其他物体代替测量。(6)估测法:用目视方式估计物体大约长度的方法。7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用符号s表示,时间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毫秒ms、微秒s、纳秒ns,它们的关系是:1h=3600s;1min=60s;1ms=10-3s; 1s=10-6s ;1ns=10-9s 。时间的测量工具是秒表,也叫停表。8科学探究的七要素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9钟摆摆动的快慢与摆球的轻重、材料、倾角无关,与悬线

4、的长度有关,悬线越长,摆球的摆动越慢。第二章声音与环境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声音是以波的形式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速:15时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气体快。(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效果好)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介质种类、介质温度。4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5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

5、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 应用:助听器。6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作用:辨别声源的位置。 7利用回声可测距离: 区分回声与原声的时间间隔为0.1s8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频率: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1S振动的次数叫频率。乐器(发声体)的音调:长短(长的音调低)、粗细(粗的音调低)、松紧(松的音调低)决定了音调的高低。 (2)响度:声音的强弱,又叫音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3)音色:声音的品质,又叫音品,跟发

6、声体的材料、结构及发声方式等因素有关。9人耳听觉范围: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蝙蝠、海豚可发出) 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 10噪声:物体做无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物理学角度)。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1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强弱,0dB是人耳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得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得超过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得超过50d

7、B。 12控制噪声: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途中减弱噪声;、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3声与信息:声能传递信息。(雷声、B超、敲击铁轨等) 回声定位:声波发出遇障碍反射,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蝙蝠) 声呐:根据回声定位。 声与能量:声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碎石) 第三章光和眼睛1光源: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自然光源:太阳、星星、萤火虫、灯笼鱼等。 人造光源:火把、开着的电灯、点燃的蜡烛等。 2光的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日食、小孔成像) 3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中最快

8、的速度,C=3108m/s。(水中是真空的3/4,玻璃中是真空的2/3) 光年:(距离单位)光在1年内传播的距离。1光年=9.46081015 m。 4光的色散 :牛顿用三棱镜把太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的现象。(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5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的光) 6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不同比例混合可产生各种颜色的颜料)7物体的颜色:、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的色光决定,通过什么色光,呈现什么颜色。、不透明的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呈现什么颜色。 8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入射光线

9、 法线 反射光线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 注:光路是可逆的)9平面镜对光线的作用:(1)成像 (2)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4)像和物左右相反。 理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 (3)潜望镜 球面镜:、凸面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应用:机动车后视镜、街头拐弯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平行光射

10、向凹面镜会会聚于焦点;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应用:太阳灶、手电筒反射面、天文望远镜) 10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发生折射的同时一定发生反射 光的折射规律: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变。 理解:折射规律分三点:(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0

1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11透镜分类:、凸透镜:边缘薄,中央厚。、凹透镜:边缘厚,中央薄。 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1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实验:烛焰的中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凸透镜成像规律: (1)物体在二倍焦距外(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fv2f),如照相机;(2)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fu2f)。如幻灯机、投影仪。(3)物体在焦距之内(uL2,平衡时F1F2。特点:省力,费距离。(如铡刀、起子) (2)费

12、力杠杆:L1F2。特点:费力,但省距离。(如钓鱼杠等) (3)等臂杠杆:L1=L2,平衡时F1=F2。特点: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如天平)23.定滑轮特点:不省力,但能改变拉力的方向。(实质是个等臂杠杆)24.动滑轮特点: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方向,要费距离.(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25.滑轮组: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判断方法:切割法,数动滑轮周围绳子的段数即可)26.轮轴: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简单机械;动力作用在轮上省力,作用在轴上费力。 27.斜面:(为了省力)斜面粗糙程度一定,坡度越小,越省力。 应

13、用:盘山公路、螺旋千斤顶等。 第七章运动和力1.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参照的物体叫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2. 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 速度的单位是:m/s;km/h。1m/s=3.6km/h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3.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

14、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牛顿第一定律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而概括出来的,因而不能用实验来证明这一定律)。4.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只跟物体的质量有关,与速度等其他因素无关。5.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6.二力平衡的条件: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并且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二力平衡时合力为零。(关键看受力物体是否是同一物体)7.物体在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作用下都会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第八章神奇的压强1.压力:垂直作用在

15、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2.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压强公式:,式中p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N/m2,压力F单位是:牛;受力面积S单位是:米2 ;3.压力的作用效果(即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4.增大压强方法 :(1)S不变,F;(2)F不变,S (3)同时把F,S。而减小压强方法则相反。5.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并受到重力的作用。6.液体压强特点:(1)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有压强,(2)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密度有

16、关系。7.液体压强计算:,(是液体密度,单位是kg/m3;g=9.8N/kg;h 是深度,指液体自由液面到液体内部某点的竖直距离,单位是米。)8.据液体压强公式:,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而与容器的形状、液体的体积、质量无关。9.连通器: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连通器如果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保持相平,这就是连通器的原理。船闸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10.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是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的是托里拆利实验。11.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具有流动性且受到重力作用而产生的,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12.测定大气压的仪器是:气压计,常见气压计

17、有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标准大气压: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1atm=760mm汞柱=1.013105Pa。13.沸点与气压关系: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14.抽水机是利用大气压把水从低处抽到高处的。在1标准大气压下,抽水机至多可把水抽到10.34米高。(12.67m的酒精柱)第九章浮力与升力1.浮力:一切浸入液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对它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浮力。浮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物体在空气中也受到浮力)2.浮力产生的原因: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3.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气体)里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气体)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公式:4.物体沉浮条件:(开始是浸没在液体中) 法一:(比浮力与物体重力大小) (1)F浮 G 上浮 (3)F浮 = G 悬浮或漂浮 法二:(比物体与液体的密度大小) (1) 下沉 (2) 上浮 (3) = 悬浮。(不会漂浮)5.计算浮力方法有: (1)秤量法:F浮=G-F(G是物体受到重力,F是物体浸入液体中弹簧秤的读数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