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49.19KB ,
资源ID:1132550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32550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编中长期防治水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编中长期防治水规划.docx

1、新编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辛达煤业(鑫沟)有限公司中长期防治水规划矿 长:总工程师:审 核:编 制:二0一一年四月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开发现状第一节 井田地理位置一、交通位置 山西煤销集团金辛达煤业(鑫沟)有限公司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枕头乡苍上村一带,行政区划属于枕头乡管辖。地理坐标为:北纬:361004 361337东经:11113591111732井田沿县级临(汾)河(底)公路向南东50km可至南同蒲铁路临汾火车站并与309、108国道及与大(同)运(城)高速公路相接,交通较为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2-1)。二、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吕梁山南端,山高沟深,地形复杂,森林、植被发育,

2、最高点在井田北西部的山梁,标高1420.5m,最低点位于西部西沟村河床,标高1182.0m,相对高差238.0m,属于山区。三、水系 本区属黄河流域汾河水系,区内的沟谷一般无水流,若遇暴雨,常有洪水发生,但数小时后即减退消失,以矿区北部东西分布的山梁未分水岭,北侧水流向北经黑龙关河汇入昕水河,南侧水流向东汇入汾河,最后注入黄河。四、气象 据蒲县气象站十年的观测资料,本区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属大陆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年降水量最小仅51.6mm(1990年),最大约285.3mm(1986年),多年平均降水量495.35mm;蒸发量最小1710.1mm(1983年),最大为214

3、5.0mm(1979年),多年平均蒸发量1930.44mm,蒸发量为降水量3.9倍,冬春二季雨雪少,夏末秋初雨水较多,且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年平均气温8.84,最冷月份为一月,气温低达6.29,最高气温为七月,高达21.99,结冰期为10月下旬至历年三月中旬,最大冻土深度为86cm。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西北风,最大风速达15.3m/s。五、地震井田地处临汾盆地,是我国著名的强裂震区之一,地震活动频度高、强度大为其特点,据史料记载自公元前231年以来,曾发生严重破坏性地震达成15次之多,为地震多发区。按照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15kg,抗震

4、防裂度为7度。六、矿区经济概况矿区地处山区,山高坡陡,无其它工农业生产。劳动力来源主要以合同工为主。矿井建设所需钢材、水泥、砖、木材等均可由临汾市采购。七、矿井水源及电源1、水源 矿井现生活用水取自第四系浅层潜水,井下生产用水有矿坑水,目前尚可满足需要,若以后煤矿规模扩大时,现有水源可能难以满足需要,只有奥陶系岩溶水是比较可靠的。根据邻近供水奥陶系含水层水位为630-660m左右,水质HCO3-SO4-COMg型,可以开掘奥陶水井,方能寻找到富水性强的岩溶含水层,将成为理想的供水基地。(2011年3月已开始开掘奥陶水)2、供电电源矿井供电电源一趟引自黑龙关110KV变电站送出的(576二回路)

5、10KV线路,距离变电站1.4km,线径为LGJ370mm2;另一趟引自老腰35KV变电站送出的(514二回路)10KV线路,距离3km,线径为LGJ370mm2,作为矿井的备用电源。3、地面供电系统地面供电系统电源取之于地面10kv变电所高压开关柜二次侧,主变选用型号为S9800/10/0.4型节能型电力变电器两台。低压侧选用型号PGL(J)型节能低压配电屏两台,完成矿井地面生产和生活设施等设备的供用电任务。该系统电压等级分别为:动力380v,照明220v。第二节 井田开发现状井田范围内目前没有生产矿井,以往小窑的开采历史久远,起始时间无法考证,由于受自然地质条件限制和历史的原因,过去对区内

6、煤炭资源的开采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滥采、乱挖较为普遍。通过煤炭资源整合后,以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为主体,将原山西临汾尧都鑫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原山西临汾尧都枕头西道煤矿、山西临汾万泰荣煤业有限公司(关闭)、临汾市枕头乡马家梁村中西沟煤矿(关闭)四个煤矿进行整合,整合后矿井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金辛达煤业有限公司。现将各矿生产情况分述如下:一、原山西临汾尧都鑫沟煤业有限公司煤矿 1、矿井开拓方式该矿采用主斜井和副斜井两个井筒开拓全井田,主斜井半圆拱断面,料石砌碹支护,净宽3.6m,净高2.9m,净断面积9.24m3,斜长150m,倾角14;副斜井半圆拱断面,料石砌碹支护,净宽2.6m,净高

7、2.8m,净断面积6.81m3,斜长150m,倾角16。主斜井一侧装备胶带输送机,另一侧铺设单轨,担负全矿井的运煤、下料、进风、敷设管路及安全出口等任务。副斜井担负全矿井的回风与安全出口任务。2、采掘现状矿井下现布置2106回采工作面和2108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两个掘进工作面。3、井下巷道布置情况矿井现开采2#煤,井下布置有回风大巷、运输大巷、回风下山与运输下山。4、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2号煤层平均厚度为1.55m,选择采煤机落煤,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长壁式工作面布置。2106回采工作面为高档普采工作面。面长150m,采高1.55m。采煤工艺为采煤机落煤。SGZ630/220型刮板输送机运煤,选

8、用DW1.8(2.2、2.5)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2.85m的型钢梁支护顶板。工作面采用对梁支护,每对钢梁间距为0.75m。每对钢梁间间距为0.25m。排距0.6m,最大控顶距为4.05m,最小控顶距为3.45m,工作面端头采用DW2.2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四梁八根长钢梁支护;两顺槽超前工作面煤壁20m范围内采用DW2.2100型单体液压支柱,配DJ1000/300型铰接梁加强支护。工作面采煤工艺为:采煤机落煤临时梁支护人工配合刮板输送机移溜回柱放顶5、通风系统矿井通风采用中央并列机械抽出式通风方式,由主斜井进风、副斜井回风。矿井总风量:1793m3/min,总回风量1912 m3/m

9、in。通风机选用FBCDZ15型轴流式对旋通风机两台,配套电动机功率为45kw2,通风机风量:20.3 43.4 m3/s,风压为7972110Pa。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两个掘进工作面各自采用一台FBD5.6型局部通风机压入式供风,配套电动机功率为15kw2。6、排水系统排水管路沿主斜井敷设两趟108mm排水管,现配用MD46305矿用多级离心水泵3台,能够满足30万t/年排水能力的需要。第二章 井田地质情况及水文地质第一节 井田地质情况一、地质构造 1、区域地层井田位于霍西煤田西南部,地层出露由西向东、由老到新为:太古界霍县群、太岳山群、上元古界长城系,古生界寒武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

10、界二叠系,新生界上第三系、第四系。自然剖面完整。2区域构造井田位于乔家湾详查勘探区西南部。乔家湾详查区位于霍西煤田西南边缘地带。根据中国大陆地质构造图,霍西煤田属于中朝准地台中部二级构造单元山西断隆的西南部。煤田西部隔紫荆山断裂带与河东煤田相连;东部以霍山断层为界;北与太原西山煤田相接;南部被临汾盆地新生界掩盖。煤田中部有南北向汾河地通过,总体构造受边界断层控制。区域应力由于受紫荆山断裂和霍山断层的东西挤压,形成西南部一系列以北北东为主的构造线。乔家湾详查勘探区构造主要受这个应力和构造线的影响与控制。3井田地层 井田地处蒲县国家规划区的乔家湾详查区西南部。 井田内地层出露较好,出露由老到新依次

11、出露有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下二叠统山西组、下盒子组和上二叠统上盒子组下段及中段下部地层。第四系中更新统黄土零星分布。井田地层倾角516。现依据乔家湾详查地质报告资料,对井田内的地层又老到新分述如下: a、中奥陶统峰峰组(O2f) 为含煤地层基底,一般厚度138m,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岩石岩性为灰及深灰色泥灰岩及石膏层,夹薄层厚层状石灰岩,石膏层多为纤维状。上段岩性为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夹薄层泥灰岩。 b、中石炭统本溪组(C2b) 平行不整合覆盖于峰峰组之上。厚度16.2434.80m,平均23.72m,中、上部含12层较稳定的石灰岩,间夹铝质泥岩、石英砂岩及不稳定的12号薄煤层;下部以泥质为主,间夹

12、中、细粒砂岩,底部铝质泥岩中含结核,团块状黄铁矿,俗称“山西式铁矿”。 c、上石炭统太原组(c2t) 整合覆盖于本溪组之上。k1石英砂岩底至k7砂岩底,地层厚度53.9899.35m,平均厚度76.11m。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岩性主要以灰黑色泥岩、粉砂岩、中细粒砂岩、石英岩(k2、k3、k4)及煤层(5、7、7下、8、9、1011号)组成。含主要稳定可采煤层11(91011)(区内10、11号煤层合并一层)号和稳定大部可采的9号煤层,其它煤层为不可采煤层。 d、下二叠统山西组(P1s) 整合覆盖于太原组之上, k7砂岩底至k8砂岩底。厚度为15.7035.20m,平均23.28m。为本区主

13、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以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粉砂岩和灰白色细粒砂岩为主,含2下、2号煤层、其中2号煤层稳定大部可采。e、下二叠统下盒子组(P1x) 与下伏山西组地层呈整合接触,由k8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平均102.58m,据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P1x1) 由k8砂岩底至k9砂岩底,厚度为53.5160.64m,平均57.08m。岩性主要以黄绿色、灰绿色的砂质泥岩、粉砂岩及灰白色、黄绿色的中、细粒砂岩为主,含不稳定的1-3层薄煤层。底部为黄绿色中、细粒砂岩,局部相变为粉砂岩或泥岩。底部为k8砂岩,岩性为灰白色,中粒砂岩,成份以石英为主,长石次之,含少量白云母分选中等,孔隙式胶结

14、,小型交错层理。上段(P1x2)k9砂岩底至k10砂岩底,厚度为35.7050.60m,平均45.40m。岩性主要以黄绿色、紫红色杂色泥岩,灰黄色及黄绿色中细粒长大石石英砂岩、长石砂岩及少量岩屑长石杂砂岩。顶部有1-3层紫红色、褐黄色杂色和少量含铁质铝质泥岩,通称“桃花泥岩”,全区发育,层位稳定,是确定k10砂岩的辅助标志层。f、上二叠统上石盒子组(P2s)与下石盒子组地层呈整合接触。自k10砂岩底至k14砂岩底,厚度一般357.00m,本组地层以k12、k13砂岩划分为下、中、上三段。区内出露本组下段及中段下部地层。下段(P2s1) K10砂岩底至k12砂岩底,厚度170190m,平均180

15、m。岩性以灰绿色、灰绿色砂质泥岩和泥质粉砂岩为主。间夹灰白色、灰绿色中、细粒砂岩,含紫色色斑。上部泥岩、粉砂岩含锰铁质结核,底部k10砂岩,为黄绿色、巨厚层状的中粗粒长石石英砂岩。中段(P2s2) 以紫红色泥岩为主,夹黄绿色细粒砂岩。底部k12砂岩为灰白色中粒砂岩,石英为主,次棱角状,分选中等,泥质胶结。区内最大赋存厚度为42m左右。g、第四系中上更新统(Q23)覆盖于不同时代地层之上。零星分布于井田的山坡、山梁上。为灰黄色亚砂土,亚砂土夹多层红褐色古土壤层,含钙质结核。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4井田构造 井田位于霍西煤田西南部边缘地带。东西两侧受霍山断层紫荆山断层及次一级罗云断层控制,区

16、域应力由于受紫荆山断裂和霍山断层的东西向挤压,形成一系列以北北东向为主的构造线。受近于东西向区域应力的控制,井田总体构造形态以褶曲为主,地层倾角5-16,发育1条正断层,落差8m, 现将断层、褶曲及陷落柱分述如下: a、断层 F19正断层 位于井田中部,断层走向南东东28,倾向近南,倾角70,落差8m,区内延伸为0.35km,为乔家湾详查填图成果。 b、褶皱 受区域构造影响,井田内褶皱较发育。主要褶皱特征如下:狼凹域背斜西起狼凹村西,区内延伸为1.8km,走向西半部分为北西60左右,东半部分为北东58左右,北翼倾角6-14,南翼倾角6-17,轴部地层为P2s1s2向斜位于井田中部,区内延伸为1

17、.3km,走向大致为北东5,南西翼倾角8-12,北东翼倾角5-8,轴部地层P2s1。前西沟背斜s3位于井田中部,区内延伸为5.5km,走向大致为北西23,北西翼倾角10-11,南东翼倾角12-15,轴部地层P2x1。S4向斜位于井田西南部东滩头罗金娃一带,区内延伸为1.40km,走向大致为南东,南西翼倾角8-12,南东翼倾角12-15,轴部地层P2x1。S5背斜位于井田南西部,区内延伸为1.90km,走向大致为北东45-10,南东翼倾角12,北西翼倾角8-12,轴部地层P2s1。S6向斜位于井田中南部,区内延伸为6.50km,走向大致为北东40,南东翼倾角11-18,北西翼倾角5-16,轴部地

18、层P1x2。S7背斜位于井田南部,区内延伸为4.00km,走向大致为北东35,南东翼倾角9,北西翼倾角11,轴部地层P1s1。马儿平向斜S8位于井田南部,区内延伸为1.40km,走向大致为北东35,南东翼倾角9,南翼倾角15,轴部地层P1x2。5、岩浆岩依据勘探成果及地面填图,该区域无岩浆岩活动。二、煤层井田内的煤层赋存于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地层中,其中主要可采煤层分布于该组地层山西组、太原组。山西组、太原组,两组地层总厚99.39m,共含煤层10层,其中山西组2层(2、2下号煤层),太原组8层(5、6、6下、7、7下、8、9、11(9+10+11)号煤层),1、山西组含煤性本区

19、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为15.7035.20m,平均23.28m,共含煤2层(2、2下),煤层平均厚度1.55m,含煤系数6.65。2号煤层赋存区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2、太原组含煤性本区主要含煤地层之一,厚度为53.8999.35m,平均76.11m,共含煤8层,煤层平均厚度11.24m,含煤系数14.76。所含煤层特征是:5、6、6下、7、7下、8号煤层全区均不可采,9号煤层赋存区为稳定大部可采煤层,11(9+10+11)号煤层全区可采。三、可采煤层本井田含煤地层共含8层煤,其总的特征是层数多,厚度较大,达可采厚度不多,山西组2号煤层大部可采煤层,2下号煤层为不可采煤层,太原组9号煤层为大部

20、可采煤层,10+11、9+10+11号为全区稳定可采煤层,其余各煤层匀为不可采煤层。各煤层特征见煤层特征一览表表3-1-1。主要可采煤层特征表表3-1-1时代煤层号煤层厚度煤层间距夹石层数顶底板岩性稳定可采性最小最大平均最小最大平均煤层结构顶板岩性底板岩性山西组20.89-1.401.160-1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赋存区稳定大部可采结构简单泥岩、粉砂岩67.88-90.1373.39太原组90.65-1.260.860石灰岩、泥岩赋存区稳定大部可采0.00-2.650.85结构简单泥岩、粉砂岩11(9+10+11)4.36-6.576.162-5石灰岩、泥岩稳定赋存区可采结构复杂泥岩山西组所含

21、2号煤层和太原组所含9号、11(10+11、9+10+11)号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现分述如下:1、2号煤层 位于山西组上部,上距K8砂岩6.76-17.48m,平均13.86m左右。煤层厚度0.00-1.56m,平均1.55m,结构简单,含0-1层夹矸层位稳定,顶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为泥岩、粉砂岩,属稳定大部分可采煤层。在井田西南部已开采,由于煤层埋藏浅,东部有大面积古空区。2、9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下段顶部K2石灰岩之下,煤层大致以JX101、JX203、JX302号钻孔连线为界,以北合并为9+10+11,以南又分叉成9号与10+11号煤层。分叉区内9号煤层厚度0.65-

22、1.26m,平均0.86m,结构简单,不含夹矸层位稳定,顶板为石灰岩、泥岩,底板为泥岩,分叉区内JX101、JX102号钻孔厚度变薄为不可采,其余煤层均可采,属稳定大部分可采煤层。3、11(9+10+11)号煤层上距9号煤层0.00-2.65m,平均0.86m。煤层大致以JX101、JX203、JX302号钻孔厚连线为界,以北合并为9+10+11,合并区内,9+10+11号煤层厚度4.36-6.57m,平均6.16m,结构复杂,含2-5层夹矸,顶板为石灰岩,底板以泥岩为主。为稳定可采煤层,结构较复杂。顶板为石灰岩、泥岩。底板为泥岩,属稳定可采煤层。四、开采技术条件(一) 煤层顶底板条件 1、2

23、号煤层2号煤层顶板:多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岩性灰黑色,性脆,胶结较好。泥岩单向抗压强度29.852.3MPa;单向抗拉强度1.062.13MPa,平均1.231.89MPa;抗剪强度1.364.59MPa,平均2.853.65MPa。据小窑调查,顶板为中等冒落,较好管理,隔水性能好,为稳定性差的顶板,局部伪顶为砂质泥岩,单向抗压强度28.362.5MPa;单向抗拉强度0.972.56MPa,组成稳定性差的顶板。2号煤层底板:多为泥岩。粉砂岩岩性灰黑色,块状,性脆。粉砂岩单向抗压强度13.258.1MPa,平均36.751.4MPa;单向抗拉强度1.082.44MPa,平均1.341.98M

24、Pa;抗剪强度2.697.91MPa,平均3.856.15MPa,局部伪顶为泥岩,单项抗压强度11.346.6MPa;单向抗拉强度0.873.05MPa,遇水易泥化,在一定条件下(顶面来压)易发生底鼓现象,为稳定性差的底板,但隔水性能好。2、9号煤层9号煤层顶板:为K2石灰岩、岩性深灰色-灰色,中厚层状,质坚硬,性脆,含燧石结核。单向抗压强度48.271.0MPa,平均62.5MPa;单向抗拉强度3.574.99MPa,平均3.934.24MPa;抗剪强度5.4410.28MPa,平均7.098.30MPa。顶板易管理,为稳定顶板,北部常溶蚀,形成溶隙、溶洞。成为渗水和涌水道。局部伪顶为泥质灰

25、岩、单向抗压强度49.959.1MPa,平均54.7MPa;单向抗拉强度1.181.27MPa,平均1.22MPa;抗剪强度3.8310.49MPa,平均6.99MPa。开采时易冒落,给顶板管理带来一定困难,为中等稳定顶板9号煤层底板:多为粉砂岩、泥岩。岩性灰黑色,致密,性脆。粉砂岩单向抗压强度16.758.8MPa,平均37.8MPa;单向抗拉强度1.082.44MPa,平均1.76MPa。局部伪顶为泥岩,单项抗压强度25.343.6MPa;单向抗拉强度2.554.28MPa,平均3.30MPa;抗剪强度7.7812.00MPa,平均9.59MPa。遇水底板易软化,但隔水性好,抗压强度较高,

26、易管理。3、11(9+10+11)号煤层11(9+10+11)号煤层底板:多为粉泥岩、岩性灰黑色,性脆。单向抗压强度16.468.0MPa,平均23.342.2MPa;单向抗拉强度0.921.60MPa,平均1.091.27MPa。抗剪强度1.725.44MPa,平均2.454.02MPa。遇水易软化,易发生底鼓现象(顶面来压时),但隔水性好,较易管理。 第二节 水文地质一、井田水文地质特征 井田位于吕梁山南端,吕梁山出露的大面积碳酸岩地层成为地下水补给区,根据水文地质单元划分,井田属于龙子祠泉域,龙子祠泉位于临汾市西南13km的罗云断裂带上,以群泉型由山前第四系砂砾层涌出,泉口标高473-4

27、77m,流量3.36m3/s(2006年),水温17,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盐硫酸盐型,矿化度0.77g/l,泉域面积2020km2。二、含水层井田含水层自下而上有:1、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裂隙含水层埋藏于井田深部,距地表深浅不一,地层厚度大,分布广泛,溶洞和裂隙发育,具有良好的含水空间,富水性强,水量大,水质较好,是井田内主要含水层,据临近供水井水位资料(2010年6月-8月井田西北部豹子沟煤业施工供水井,水位673.00m),推断本井田奥陶系灰岩岩溶水水位标高为651-655m左右。远低于井田内各采煤层标高,不存在带压开采,属富水性中等强的裂隙岩溶含水层。2、石炭系数上统太原组(C3T)灰岩岩溶裂

28、隙含水岩组含水层主要为三层灰岩,从下到上为k2、k3、k4,总厚度月59m,灰岩岩溶裂隙较发育,乔家湾详查903号孔k2灰岩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41L/s.m,水位标高1141.40m,本次JX202号钻孔太原组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0.0097L/s.m,水位标高1113.69m,水质类型为HCO3-CO+,属弱富水性裂隙含水层。3、二叠系碎屑岩类含水岩组主要为k8、k9砂岩含水层,岩性主要为钙、泥质胶结的中粒砂岩,节理裂隙较发育,距井田北部12km处的3505号及k8含水层单位涌水量仅0.0079L/s.m,水位标高1135.20m,水质类型为HCO3-CO+,因此,该砂岩为含水性较

29、弱含水层。k9岩含水层位于k8砂岩以上50m左右。含水特征与k8相似,水位标高1238.09m,因此,属弱富水性裂隙含水层。4、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岩组分布在山间沟谷地带,岩性为黄白色粉质粘土、亚粘土、砂砾层及砾石层,黑龙关水井简易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为3.32L/s.m,含水较丰富为强富水性,因该含水层由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条件较好,埋藏厚度大的,可成为地下水较丰富的孔隙潜水含水层。 三、隔水岩层本溪组底部有一套以泥岩和铁质粘土岩为主的地层,夹有少量砂岩和薄层灰岩,该层分布普遍,厚度稳定,一般是24.86m,是太原组与下伏奥陶系灰岩之间的重要隔水层,隔水性较好。另外,煤系地层砂岩间粉砂岩、泥

30、岩组成的层间隔水层组,沉积厚度稳定,构造裂隙不发育,亦可构成各含水层间良好的隔水层。四、地下水与地表水及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1区域含水层地下水区域含水层地下水对井田地下水的补给,由于井田砂岩含水层具隔水性,其间只能通过地表的风化裂隙或层间裂隙、采空区冒落围岩裂隙的补给,而且富水性弱,因而其补给量较小。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资料,第四系孔隙水、K8、K9砂岩裂隙水是矿井主要充水因素,大气降水是充水因素主要的补给水源,矿井涌水量在雨季有所增加,并且裂隙越发育,涌水量越大。由于该工作面含有几组断层,且煤层埋藏较浅,受断层影响,在遇到断层时,矿井涌水量有可能增大。2地表水井田所处地段地势较高,属低中山地区

31、,地形切割强烈,沟谷发育,坡陡沟深。这一带规模最大的分水岭呈近东西向由井田西界进入,至井田中心地带转向北东,在井田北东附近延伸出井田。该分水岭北部主要沟谷向西,水流汇入昕水河,再注入黄河;南部沟谷向南,水流汇入汾河,再注入黄河。虽然分水岭两侧分属不同水系,但都属于黄河流域。由于井田所处地势较高,沟谷发育,地表迳流条件良好,而受水面积不大,一般情况下洪水最大流量80m3/h左右。而且经过井田流程短,沟谷坡降大,往往是一泻而过,雨停沟干,难以停留地表水体,下渗补给地下水更是很微量。井田地表展布一近北东向地表分水岭,以该岭控制,井田地表水往南西注入仙洞沟河,仙洞沟河往南东至临汾注入汾河,汾河往南西至河津禹门口注入黄河。井田地表水往北西汇入黑龙关沟河,黑龙关河往北西至化乐注入昕水河。昕水河往南西至大宁古镇村注入黄河,井田属黄河流域,分属汾河、昕水河水系。3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对矿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