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08KB ,
资源ID:112637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637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颠三山人讲仙道.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颠三山人讲仙道.docx

1、颠三山人讲仙道颠三山人讲仙道 解答众人之疑惑 我没有什么才学,只是略懂些仙道理法。在此仅随便说说。 自古至今,众人求仙学道,多不能成。为何?世俗之人多愚蠢、无知。本就狗屁不通,却自以为高明,求法学道,读古之典籍,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实舍弃的倒是些精华,所取反倒一般。众人讲丹道,高谈阔论,论门户,讲法诀,谈境界。却是无人去悟生死玄机。无理何以言法?论功境次第,实则都修成神经病人。神经兮兮,胡言乱语。略微正常些的,都是还没找到炼成神经质的方法。当今之人若是修炼了些的,大多都有些神经质。 我今略言仙道,非求扶正仙脉。顺其自然道之根本,我仅于此随意说说,你等若求仙道旨要,当竖起耳朵听真切了。

2、丹道者修仙之门,却死之法。天道、仙道同途,天道运移,万物生化,无有神奇,丹道何曾有什么神奇古怪,言奇言怪只能装神弄鬼,不入仙家法门。尔等不明此理即入鬼道。 修仙之始当于一个复字上领悟真切,才称得上有了下手之机。我观后世丹经,能将此一个复字反复其说,我便觉此为真丹经。世间愚徒不知玄妙,枉自猜测。自以为是,以为明仙道妙旨,实则一身尸腐之气。自古以来在此上胡乱猜度的人不少,也不乏古之丹家。天地之机,古之仙真从不轻泄,我今略微点到,你等自悟,天地未生,鸿蒙未判之时一炁浑含。当知此一炁乃先天地而生。若去求此一炁,就是不明正法,若是身外去求,更加的不明正法,狗屁不通。若在无中求,则去了顽空死寂中打转。若在

3、有中求,则终脱不了有为妄作。不知此中玄妙,却谈进退抽添,沐浴温养。更有痴心狂谈什么阳神出游,肉身成圣。可叹世间愚徒,几千年来又有几人识得。所谈阳神出游者基本已是走火入魔,神志不清。自以为修炼脚踏实地者谈什么阳神出游的,我今告诉你,你等听好了,若不神经,静定之中倒能出神,所出之神,轻灵之鬼。若以此为能,精神恍惚,损伤命元。 世间众人多自高自大,愚蠢无知。凡俗之人谈什么仙道,痴狂妄想肉身成圣。养生尚且不能,速速早死,却谈永生。不在生死上参悟,却是求奇求怪。观世俗之人,无药而谈炼丹,比比皆是,自古至今又有几人能识。我即将飞身了道之法,置于你等眼前,你也是个大睁两眼的睁眼瞎子。 我今在此随便说了两句。

4、俗人愚笨,不能明仙道之万一。若听着我所言不入你等之耳,当置之不理。或有一两人有所警醒即当自悟。我或一月或几月,或半载或一年偶尔看看,你等若有疑惑尽可提出。所提之问题可为古之典籍。可为所修炼之问题。若所问之问题本来肤浅无知,或狗屁不通,或提问之人精神有问题,这些我都不做答。我并非要在此宣讲仙道。仅仅是随便讲说。或是讲的多些,或是点到为止,性之使然。 前几日发了这个帖子,今日上来见众人倒有些疑惑问题。我一一解答倒有些自寻麻烦了。然前已说过为众人答疑解惑,虽然麻烦但不能言而无信。今日便将诸位疑问一一作答。解答之前再申明几点。 1.我前几年才学会上网,一直又不太上网,因此直至现在还不太会,打字尤其不行

5、,在这里和众人论仙道,都是我讲,别人将字打上来,很是麻烦。我也没有多余时间和众位在此空耗。我前面讲“我或一月或几月,或半载或一年偶尔看看,”今天在这里更改一下,改为:我或几个月或一年来此看看。 2.诸位来此或好奇看个热闹,或是真喜好,或多年修炼确实有些问题要问。不管你是何等心境,若自以为知道很多,已经很高明了就免开尊口。若要提问,先将你等满脑袋狗屁不通的垃圾倾倒干净,管窥之见何能明大道根宗。杯水已满,金精玉液何能装的进去。 3.若问什么能量气场等等古怪名词,我浅薄的很,解答不了,你去问有学问的老师可知。若问气功什么的,我也不会。虽说各路大师已作鸟兽散,但此等人虽隐实显,你等略微留意便随处可见,

6、不需在此询问。若问佛家之理我也不懂,你找和尚去问。 4.所提问题不要重复,我解答时或将几个问题合在一起一并做答。 5.以后再来,问题如果太多,我只仅挑一点有些水平的做答。我若是长期不来,此帖只当我领个头,众人在此有针对性地讨论问题便是。 今日答完众人问题,可能很长时间不来这里。我多言众人狗屁不通,不悟仙道。并非我有心要数落诸君,不通其理虽是实情,但我终究之目的是指望众位有所醒悟。师者大道,师者天地万物,人师者众人。 回复 5# 不老传说 此性命之本根,本于自然,非凡俗之人用意所能求得。我不可详言,只给你说个大概。此一炁不求而自得,不执于无,不执于有,不执于动,不执于静。参同契言:“元精眇难睹,

7、推度效符证。”“道之形象,真一难图。”我告诉你,世间一切言语皆不足以表达,若在字面上求玄机则背道而驰。 “请教山人修仙之初复与自身的关系,如何下手之妙计?”如何下手?问也无答。至于“复”字,可略说一二。钟离权言:“达人采得先天气,一夜雷声不暂停。”此说即是言复。愚笨之人多爱望文生义,字面上求玄机,于自身中去求这个雷声不停,谈什么修炼次第,以愚传愚,世世不得明白。“复”为何?下体为震上体为坤,一阳伏五阴。此以年言乃冬至阳生,以月言为晦朔之间,以日言乃亥子之交,修仙者,法天地至象,将此乾坤鼎炉置于身中,于我身中用时日。炼丹之初始,当是此复。就此一字我已觉说的多了,你等听了或许还是摇头。我再言几句,

8、明者自明。世间男女至二七,二八之年,乃得发育成熟,此时身体强盛至极,然阳极则阴,盛极则衰,自此之后真元逐年走失,损之又损,以至用尽,则一命归阴。此先天本元,人之生死皆由他定。修仙者必先将我身已损之元阳,补之又补,直至我二八之年,盛极之时,补至极致自然元阳显现,若以女子而言,则是“天癸”未降,不再行经。此时当可言炼丹之药,有药才为炼丹,无药拿何而炼?若以此来比筑基,药生之前即是筑基,药生之时才为基平。筑基者即是建造房屋先奠基,使基础稳定,才能竖柱安梁,砌砖盖瓦。可叹世间愚笨之人却尽是在这空中楼阁中打转转。 回复 6# 如梦相似 我不对丹家,以及丹经道书做评价。若问悟道修仙当看何书?我告诉你,世人

9、多愚笨无知,求多求杂。即见有人言,要熟读道藏,此等之人何其愚蠢,贪心太大,不能与之语道。庄子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若要明丹道之旨,去读万卷丹书,这是非常蠢笨与道相悖的。阴符经言:“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若明大道须从天道自然中领悟,此为正理。若看丹书须明根本。张紫阳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只五千,古今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叔通受学魏伯阳,留为万古丹经王。”张紫阳很有见地,此说不虚。只此几部典籍,能明其一部,已足以证仙道。无知而求多,则本末倒置,与道相悖。 回复 11# 徐静清 至一真人崔希范入药镜言:“起巽风,运坤火,入

10、黄房,成至宝。”依我看,巽风自然起,坤火自然运,黄房自然入,至宝自然成。以下略说崔公所言,起巽风,即后世之橐龠之法。运坤火,坤火者坤炉,炉中用火。坤卦后天在西南,按月相纳甲,震纳庚位于西方。如参同契言:“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易所谓西南得朋。此“运坤火”也指坤中孕震,即指产药之处,实则言药,还是这一个复字。入黄房,成至宝,此即神炁相合于中宫而成至宝大药。你所问黄房在那里,黄房者太极中,要得明白,功夫到了自然知。 回复 12# 三教归一 你所问乃伯阳真人参同契鼎器歌中之言,阴在上。阳下奔。即坎水上行,离火下炎,子升午降周流烹炼。 回复 22# 三叶草 修仙为何?仙道所贵永生不死。世人求仙学道

11、,见这个不死或难以成功,或不能理解,便将养生延年视为仙法之精华。这个永生不死却倒成了糟粕,认定成了不现实的东西。如此仙道何以称为仙道,直接叫个养生延年术倒很贴切。魏真人言:“将欲养性,延命却期。审思后末,当虑其先。”世人当如何去悟?修仙者即是养性修命,延长寿命免除死期。所悟者即审思人为何会死,考虑人为何会生,由人何以成仙,成仙何以永生。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修道者当悟这个生死玄机。 所问 1.答 后世丹经各有优劣,所论之问题,各有其理解。对于丹家,丹经我不去评说。筑基,答前面朋友时我已言明。 2.答天地之中,日月东出西落。水向东流,火向上炎,等等等等,有谁去指导它那么做吗?正确为何?自然中领悟,合

12、乎自然就是正确。 3.答我引魏伯阳真人所言来答复你:“跨火不焦,入水不濡,能存能亡,长乐无忧。”仙就是仙,古之仙家并没有诸多的概念。只是后世将其分了很多层次。成仙就是肉身永存,世间万事万物都不能约束他,真正的逍遥自在。 遇上古仙真 我并非要言奇言怪,只是将此说与众人知道,以增众人修仙证道之决心。我自小喜欢神仙之道,八岁时父亲传我道家通督之法。自此后曾多年四处访师学道,然所学皆为小术,不能证长生久视之道。十七岁曾在平利境内女娲山得遇上古仙真容成仙翁游历于此,我拜求仙翁愿随而去,未允。只传我仙家妙术,没有图书,仅指画天道变化斗转星移,四季更替阴阳变化,天地之道合于我身即是仙道。仙翁离去时我曾问世间

13、何等典籍可以参悟。仙翁言,一千多年前云牙子于会稽山飞升成仙之时曾与之见过,知其有参同契和五相类二卷书传世,当可参悟。其余也未说什么,也未提及道德经和阴符经两部典籍。此后几十年我用心修道,也多留意参同契和五相类两部书,但传世的皆为周易参同契,而未曾见过五相类。后看书才见葛洪神仙传中言:“伯阳作参同契、五相类凡二卷。”即知仙翁所言不虚。于是认真参研该书,终将五相类找出。就参同契一书,我曾读过古人多个注本,古之注本能合乎伯阳意旨者不多,但也有少数注本所解离伯阳之意不远。而近代之人注解参同契之书我看过两部,实在狗屁不通,不知其注解的是什么,离伯阳之意差之千里。我深感忧虑,因而不辞辛劳将参同契注解一遍。

14、然而不懂易理,不知黄老,不明丹法之人看我注解依然不知所以。我无其他想法,注解参同契仅仅是为注解而注解,仅此而已。至于道德经和阴符经两部典籍,我也将其注解,黄老之道言大道之根宗,仙道合乎大道,修道者不以大道自然为根本,妄言仙道则失其仙道之旨要。 道德经注解论“道”有人问什么是“道”?人怎样才能接近“道”,才能悟“道”?世人基本上回答都是,“道”不可言说,能说得明白的就不是“道”了。这个说法是正确的。“道”如果能说得明白,解释的清楚就不是“道”了。“道”包含万物之理。“道”没有声音,没有实体,永恒不变。这个道理不是用语言文字能够解释的清楚的。要靠心灵去领悟。否则就会误入歧途了。“道”是老子提出的。

15、可道的道字,和老子所讲的“道”无关。那么老子以及自古以来得道的人为什么还在艰难的言说“道”,描述这个不可言说的“道”呢?这是因为悟“道”需要一个方向,那些说“道”的人,就是在向人们指引这个方向。六祖谈经说文字像是手指,手指指出真理,但一般人只顾看着手指并没有往手指指的方向深入看向其中的真理。比如有人问,茶是什么,你用手指指给他看,说“道”的人所说的“道”,就和你用手指指茶的效果是一样的,只是起一个指引的作用,至于怎样去品茶,去理解,去感受。那不是说“道”的人所能做到的,需要自己去理解去感悟。真正感悟到了那些个所说的,文字的东西都不重要了。这就和说禅一样,禅是领悟的,能说的都是口头禅。但是这个说

16、,却是在促进人去领悟,这也就是得“道”的人为什么要去说“道”的原因了。自古以来,以养生观点注解老子的,历代不乏其人,如:河上公老子章句,张陵老子想尔注,葛玄老子节解,白玉蟾道德真经宝章,李道纯道德会元等等。丹家都把道德经作为丹经之祖。我才疏学浅,没有见识,只是闲居无事,因而也来勉强解说道德经,主要是从丹道养生的方面去注解。 道德经老子 著颠三山人 注第一章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它就不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它就不是常“名”

17、。“无”即是天地未生之时,是道的本始,而“有”,则是创生万物之源,是道的作用。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同源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奥妙之门。解:参同契曰:“晦至朔旦,震来受符。当斯之际,天地媾其精,日月相掸持。”以天象而言,晦朔之间日月合璧,天地媾精之时即是溷沌鸿蒙即可喻道。晦即是无,朔即是有。以先天卦象而言即为坤中孕震,后天卦象而言乃坎中爻动之时。阴符经所言:“九窍之邪,在乎三要,可以动静。”修道者闭塞三宝,韬光养晦,自然爻动神知,此先天一炁发动之处即玄关一窍,即是生我之

18、门死我之户。 第二章原文: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译: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因为有丑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不善的存在。所以有和无相互转化,难和易相互形成,长和短相互衬托显现,高和下互相包含,音与声相互谐调,前和后相互依存,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这里所说的圣人不同于儒家,儒家称才德全尽谓之圣人。道家的圣人是指纯任自然,返璞归真的人。)以无为的态度处事,施行不言的教化。任万物并作而不为

19、其创始,生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有所施为而不自恃己能,功成而不自居。正由于不居功,而功绩不会被埋没。 解:参同契曰:“无平不陂,道之自然。变易更盛,消息相因。终坤复始,如循连环。”修道者需明阴阳互含之理,变易之道,阳极则阴,阴极则阳,相因互换。丹家火候法度进阳火则须退阴符,进阴符则要退阳火。而火候之机则在阳复,无欲无求反观内照即是藏器俟时,此阳动之处乃大道之根宗。参同契言:“委志归虚无,无念以为常。”以无念作为修炼的常态自然爻动神知。 第三章原文: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

20、,则无不治。译:不标榜贤人,使老百姓不争名逐利;不珍贵难得的财物,使老百姓不去偷窃;不显耀能够引起贪心的事物,使民心不被迷乱。因此圣人治理国家,是净化百姓的心思,满足百姓的安饱,消减百姓巧伪的心智,增强百姓的筋骨体魄,经常使百姓没有智巧,没有争盗的贪欲。使那些自以为有才智的人也不敢妄为造事。按照“无为”的原则行事,就是顺应自然,则没有什么治理不好的。解:丹家以身为国,以心为君,以精炁为民。炼丹之首务乃正其心,恬淡虚无,无知无识,自然不会执著,没有贪欲,气机自然发动流行于任督之中。心死则神活,实腹则炁生,不妄为,不妄作,顺其自然,则神炁自然相合。 第四章原文: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21、;锉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译:“道”之体空虚开形(冲古通盅,指器物虚空,比喻空虚。),但它的作用却无穷尽。深远啊!它好似万物的祖宗。人要合乎道,就要消磨锐气,消解纷扰,不露锋芒,精神内敛,处柔无争。大道幽隐啊!又似乎存在。我不知道它是由何处而生,似乎在帝之先就有它。解:道之体无形无相,道之用却能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它杳冥难测似无又好似有。修道者能明道之体用,就需消除心智,处柔不争,内敛神气。即如参同契所言:“内以养己,安静虚无。”老子言:“象帝之先。”帝之先即指坤。周易里的卦象、义理都是古人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而创作,帝星即是紫微垣,帝车即是北斗,北斗始

22、终绕紫微转。易?说卦:“帝出乎震。”老子这里所说“象帝之先”并非指天帝,也不是要强调天帝为先还是“道”为先的问题。而是指斗柄所指方向不同,地上四时与之相对应。帝出乎震,而震之先即是坤,坤为纯阴,静极。静极则动,阴极则阳,冬至则一阳始萌,此一阳即为震,由坤而震,坤即为无,震即为有。即如契中所言:“故易统天心,复卦建始萌,长子继父体,因母立兆基。” 第五章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译:天地没有亲爱,对待万物就如对待刍狗一样(刍狗指古代祭祀时用草扎的狗作为祭品,祭祀完就随意扔掉。此喻天地没有好恶的意识。),万物

23、只是顺其自然自生自灭。圣人效法天地也没有仁爱,同样以百姓当刍狗看待,任其自作自息。天地之间,岂不像个风箱吗?正是因为它空虚反而不会枯竭,鼓动生风而生生不息。由此可见政令繁多则百姓反而困惑,政令反而行不通,则会加速失败,(数通速,加速之意。穷指无路可行。)还不如持守虚静,顺其自然的好。解:参同契言:“乾坤者,易之门户,众卦之父母,坎离匡廓,运毂正轴,牝牡四卦,以为橐籥。”“真人潜深渊,浮游守规中。”橐籥亦作“橐爚”。古代冶炼时用以鼓风吹火的装置,犹今之风箱。乾坤天地像个风箱即如炼丹之鼎器,坎离日月运行其中,坎离即如铅汞药物,日月运行则有阴阳二气之变动,阴阳二气上下流转则有四时更替,即如炼丹之火符

24、。天地犹如一个大鼎炉,而炼丹与天地造化同途。天地大宇宙,人身小宇宙,人身即有天地,有日月,有四时更替,火符升降。天地之中日月运行,东出西落,四季更移何曾有人去指导它,此皆自然之所为。炼丹之道与此同理即是持守虚静,顺其自然。凡一切人为造作皆不能证长生久视之道。 第六章原文: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译:生养天地万物的道(谷指空虚,即道之体为无;神即变化不测,即道之用为有。)是永恒长存的,此谓玄妙的母性。(玄指难以测识,深远、玄妙之意;牝为雌为阴物的通称。)是孕育生养天地万物之门,就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绝永恒存在,作用无穷无尽。解:参同契言:“雄阳播玄施,雌阴

25、化黄包。溷沌相交接,权舆树根基。”牡为阳,喻天,天之色为玄;牝为阴,喻地,地之色为黄。天地媾精,日月合璧之时即为天心,即是玄牝之门,即是天地之根。在卦即是坤中孕震,以年讲乃冬至之时,此时一阳始萌,万物皆由此而生发。修道者当明此玄牝之门,此处为药生之地,也为归根复命之所。药生之时即为炼丹之始,鼎中有药则烹之炼之,此时坎离交媾,铅汞相投,由坤而乾,有乾而坤,周流烹炼而不停息。 也谈修道成仙人能合乎大道,即是丹家所说的,长生不死,得道成仙。太上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

26、然。”可见大道生养万物,道却是恒古长存的。道能长存,人何以不能长久?大道生养万物,道之属性即存于万物之中,人在万物中最具灵性,然人之性并不合乎大道之性。若非如此太上即不用屡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此即如人在母腹中本来纯阳一团,降生于世,呼入后天之气,便阴阳相杂。其后随着各种后天欲望,知识、劳作、思虑等等侵扰耗损,阴质渐增,阳质渐少,生命由盛变衰,由少变老,阳气耗尽而死亡。人若能效法大道,少私寡欲,处柔不争,涤除玄览则能与道相合,复归于我本来天真。太上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我以三合为二,二合为一,一还归于无极。自然与道

27、合真,长生而成仙。此即如太上教人“归根”“复命”“专气致柔”,“复归于婴儿”。因此说修道即是修长生成仙之道。我不多上网,见贵网站谈论养生之道的人很多,很是欢喜。刚见一贴言及修道可成生,而不能永生。因而也略谈自己拙见。 也谈陈撄宁先生参同契讲义“以金为堤防”句注解 (旧贴) 转载昨天一友人给我发来下面这篇文章,我觉得这篇文章是网上难得一见的好文。文中诸君都是脚踏实地探究丹道典籍。我将此文转贴上来,与众位共赏。也是希望在贵网站能常常看到好文章。转文如下:知常养生轩 > 研讨区 > 书简点评 >也谈陈撄宁先生参同契讲义“以金为堤防”句注解大江东也谈陈撄宁先生参同契讲义“以金为堤防”

28、句注解也谈陈撄宁先生参同契讲义“以金为堤防”句注解读逍遥散人试谈参同讲义李序疑问之一等贴子所感“以金为堤防”句,自参同契“金水铢两章第二十三”章。陈撄宁先生参同契讲义之参同底本,当是以陆西星周易参同契测疏为准,陆西星则又以陈致虚(上阳子)周易参同契分章注为本。周易参同契测疏“金水铢两章第二十三”:“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金计有十五,水数亦如之。临炉定铢两,五分水有余。二者以为真,金重如本初。”陈撄宁先生参同契讲义注“以金为堤防”云:“以金为堤防者,金,即铅也;堤防,即筑土以制水也。铅能防汞,使汞不飞也。”(仙学必读168页)李永霖先生在参同契讲义序文中云:“唯吾所谓疑义者,厥为二十三章以金为

29、堤防,水入乃优游句,原注云:以金为堤防者,金即铅也;堤防,即筑土以制水也,其中既以金为堤防矣,何故又筑土以制水?然则堤防云者,究为金耶?土耶?此疑点一也。”逍遥散人先生云:“这里所谓的金,即铅也;堤防,即筑土以制水也,乃就金与堤防之本意而言,并非谓築土以制水。盖河水涨而易溢,故人筑堤以防水外流,此即堤防者也。以金为堤防者,即以金水为汞火的堤防,以防止汞火奔逸流失也。此即陈撄宁先生所谓铅能防汞,使汞不飞也。”今看此题,颇有兴趣,故而略陈鄙意,博取李先生和散人先生一笑,也敬请诸位丹道里手批评!在分析陈撄宁先生注解之前,首先摘录古代内丹家对“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句的注解:1、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

30、真义:“金母在中宫,为水银堤防,则金水优游,情性相炼。”2、俞琰周易参同契发挥:“以金为堤防,水入乃优游者,以上弦半斤金,为外炉东南半壁之堤防,然后下弦半斤水自西而下,入于北方内炉,则其势不迫,而优游自如也。”3、上阳子参同契分章注:“以金为堤防者,大修行人,参炼九还金丹,须明此金乃西方兑中之金也。先辨真心,求彼兑金,立置坛墠,常加谨护,堤防固济,以待此金之生水也。所生之水,尤当推度而明辨之。要知此水,是先天之水耶?是后天之水耶?若是后天,则水溷浊,不可以炼还丹;若是先天之水,又待其水之清而用之也。诗曰:泾清渭浊,盖泾水清而渭水浊也。修丹者待其泾水之清,优游防闲,不可挠动,是云水入乃优游。”4

31、、陆西星周易参同契测疏:“以金为堤防者,炼丹之要莫先于金水。金水者,先天未扰之铅也。此金水者,生于二八之门,产于虚无之窟。故炼丹者,先置此金以为内药之隄防。盖己之离汞飞走不定,若得此金以制之,则如水之有隄防,不至溃决矣。水入乃优游,水即金水也。金水之生,自有真候,仙家谓之阳火,阳火柔弱,优游入人,法当优游和中,以俟其入。”5、陆西星周易参同契口义:“此章予测疏注之甚详。金,鼎金也。修丹之士先置此鼎金以为内药之隄防,而鼎中所生之水,当优游以俟其自入,契云辰极处正,优游任下是也。”6、仇兆鳌(知几子)周易参同契集注:“先取金气以作堤防,然后水气优游可入。此刚里柔表,先后一定之次第也。”从以上诸家注解看,“以金为堤防”,就是说:用“金”作为“堤防”。陈撄宁先生注解云:“以金为堤防者,金,即铅也;堤防,即筑土以制水也。铅能防汞,使汞不飞也。”李永霖先生指陈先生注云:“注云:以金为堤防者,金即铅也;堤防,即筑土以制水也,其中既以金为堤防矣,何故又筑土以制水?然则堤防云者,究为金耶?土耶?此疑点一也。”思李先生所指之疑点,或许是为陈先生行文措辞所误会。陈先生注解“以金为堤防者”,首解“金”字,谓之“金即铅也”,次揭“堤防”词义,云“堤防即筑土以制水也”,行文当是“比拟”手法,似谓之云:“堤防,就象垒筑土基,用来阻挡钳制河水一样”!?从陈先生下文注解来看,“铅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