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8 ,大小:143.86KB ,
资源ID:112014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2014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历史全套复习提纲详解.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历史全套复习提纲详解.docx

1、中考历史全套复习提纲详解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1课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原始人群时期)距今年代生产生活社会组织元谋人170万年(最早)知道用火群居生活原始人群北京人70万年使用天然火,并保存火种山顶洞人3万年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血缘氏族氏族公社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氏族社会)氏族遗址距今年代生活地域生产状况生活状况河姆渡遗址约七千年长江流域耒耜、水稻干栏式房屋半坡遗址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磨制工具粟半地穴式房屋、彩陶第3课 华夏之祖1、P.12华夏族的形成: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涿鹿中原),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

2、、P.13-14黄帝“人文初祖”(贡献:制衣、挖井、舟车、养蚕缫丝、文字、乐谱)3、P.14尧、舜、禹的传说:1) 生活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2) 优秀的传统美德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不畏艰辛,为民造福。3) 禅让制-原始的民主政治。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4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1、P.20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传启建立夏朝,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建都阳城。2、P.19-23夏、商、西周政权的更替建立时间都城建立者暴君名臣备注夏约前2070年阳城禹桀商约前1600年殷汤纣伊尹殷朝西周约前1046年镐京武王幽王、厉王姜尚3、P.24西周分封制(1)

3、目的:巩固西周奴隶主统治(2)主要措施: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3)意义: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第5课 灿烂的青铜文明P.26在原始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特点: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商周时代是我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P.27中原地区的青铜器代表有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四川的成都平原青铜文化的代表有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P.27我国还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商代时“五谷”已齐备。农业、畜牧业、手工

4、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周时代灿烂的奴隶制文明青铜文明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一东周的历史分期P.30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结束,战国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开始。二春秋争霸1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2P.31-32主要争霸战争 P.31齐桓公是春秋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打着“尊王攘夷”的口号,扩充疆界,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P.32城濮之战-晋楚-退避三舍;P.32吴越争霸-卧薪尝胆 3P.32争霸战争的影响给人民带来灾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统一。三战国兼并 1

5、P.33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2P.33-34主要兼并战争桂陵之战-魏赵-围魏救赵马陵之战-齐魏-减灶诱敌长平之战-秦赵-纸上谈兵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一经济上的大变革1P.36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力的提高春秋时期出现的铁农具和牛耕在战国时期得到推广,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 2P37都江堰 建造战国时期 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地理位置长江支流岷江中游作用使水患不断的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启示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杰作,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二P38-39政治上的大变革各国的变法运动1根本原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新兴的地主阶

6、级。2目的为了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经济。3、性质: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4典型商鞅变法(1)时间和人物前356年 秦孝公和商鞅(2)主要内容内容单项作用()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奖励耕战奖励生产(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促进了经济发展奖励军功(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打击了奴隶主的势力,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3)意义(影响)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秦以后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4)成功原因: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商鞅变法代

7、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利益,要求推翻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因此,它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合乎秦国国情,顺应民意(主要是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措施,且执行起来又非常坚决。从外部因素看,商鞅变法有秦孝公的坚决支持。(5)启示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它需要改革者不但要有有勇气和魄力,还要有为改革而献身的精神。第8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一)1、P.41: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金文:商周的青铜器上铸

8、刻的文字,叫做“”,也称“铭文”,金文比甲骨文规范。时间商商周西周晚期战国秦文字甲骨文金文大篆篆书小篆书写工具龟甲、兽骨青铜器竹、帛竹、帛竹、帛3、P.43夏历:今天的农历,又叫“夏历”,据说来源于夏朝,到商朝时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为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闰年增加一个月。4、P.43扁鹊和“四珍法”: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种诊断疾病的方法,叫“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扁鹊被看作是中医的鼻祖。5、P.43屈原和离骚:屈原是战国末期楚国的爱国诗人,他采用楚国方言,创造出一种新体诗歌楚辞体。他的代表作是离骚,现今端午节的有关习俗,据说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

9、的爱国诗人。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P46-47孔子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孔子的政治思想:他提出“仁”的学说,“仁”包含一切美德。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对“仁”有很多解释,如“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他还主张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统治都要爱惜民力,取信于民,成为以后统治者“民本”思想的基础。2、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名言孔子又是大教育家,他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扩大了教育对象,打破了以往官府垄断教育的局面。因材施教,创立了自己的一整套教育思想体系。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

10、虚的品德),“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实的态度);“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科学的方法),孔子的言论被其弟子整理成集,即论语。3、孔子的地位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P.48-49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众多思想家对许多社会问题展开辩论,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言论,出现了“百家争鸣”。2“百家争鸣”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主 要 思 想 主 张备 注儒家孔子政治思想“仁”是核心,“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创始人教

11、育贡献创办私学,“因材施教”,诚实谦虚,温故知新,文化成就论语(弟子整理),编纂春秋历史地位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轻徭薄赋,主张维护生态平衡道家老子认为事物有对立面而且能相互转化创始人庄子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墨家墨子主张“兼受”、“非攻”创始人法家韩非子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秦国中央集权政治的理论基础兵家孙子提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第10课 “秦王扫六合”1、P.56秦统一六国:公元前

12、230年至前221年,秦王赢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2、P.57-59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措施影响政治秦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央设“三公”丞相(掌管行政)、太尉(主持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P.57开创了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的先河,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和度量衡P.59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思想文化统一文字,使用小篆,推广隶书P.57,“焚书坑儒”(留下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军事北击匈奴,夺取河套,修筑长城西起临洮

13、,东到辽东, 移民戍边,统一东南,岭南地区;开凿灵渠。P.59秦朝疆域广大(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南达南海),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3、秦始皇的历史作用:(1)积极作用:统一了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结束了长期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有利于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发动战争,扩大了秦朝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消极作用: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钳制了思想。大兴土木,修筑阿房宫和骊山陵墓,以及长城,花费了大量的人

14、力、物力和财力,破坏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繁重的赋税和徭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严酷的刑法给人民带来了无比的痛苦和极大的灾难。第11课 “伐无道,诛暴秦”P.63陈胜、吴广起义一一揭开了秦末农民战争的序幕1、P.62原因一一秦的暴政:A繁重的赋税和徭役;B残酷的刑法;C秦二世的暴政。2、P.63概况:始于前209年大泽乡起义,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政权:在陈建立张楚政权。3、P.64意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他们大无畏的革命首创精神、激励后人,沉重打击了秦朝统治。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1、P.67-68文景之治:原因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和汉景帝,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

15、息政策。措施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奖励耕作,关心农桑,提倡节俭,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表现这段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2、汉武帝大一统的措施:P.68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逐步削弱诸侯国的权力。P.69思想文化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提倡儒学,举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P.74经济上,将地方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增加中央的财政收入。P.78-79军事上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巩固了边防。P

16、.83对外关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并开通丝绸之路。P69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第15课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 P.82张骞通西域(1)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决定反击匈奴。(2)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3)西域的地理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地方称为西域。(4)影响: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2、P.83-84丝

17、绸之路:(1)路线(含义):汉朝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P83图)。(2)意义:开辟了中国与西方联系的先例;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丰富了汉朝的经济文化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汉武盛世的形成。3、全品P.5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其历史功过如下:(1)功:政治上鼓励举荐人才,并亲自考察和录用有才之人,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经济上: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

18、收回中央,发行五铢钱,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为以后反击匈奴创造了条件。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军事上: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巩固了边防。对外关系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和西域的交往,设立西域都护,使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思想文化:提倡儒学,设立太学,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2)过: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迷信奢侈,重用酷吏。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农民不断暴动,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特别是他的敢于承认过失,知

19、错即改的精神更为可贵。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1、P.87造纸术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西汉早期用麻做纸,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用破布、麻头、旧鱼网等作原料造纸,扩大了造纸的原料,降低了造纸成本,提高了纸的质量,普及和推广了纸的应用,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2、P.88九章算术和地动仪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这部书总结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数学成就。东汉科学家张衡制造了一种仪器,能测定地震方向,叫做地动仪,这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3、P.89华佗、张仲景和伤寒杂病论华佗擅长外科手术,他制成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还编制了一套医学体操,叫“五禽

20、戏”。东汉末年,张仲景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后人尊称他为“医圣”。第17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二)1、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兴起P.92佛教起源于印度,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P.93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东汉时期,道教在民间兴起,创始人之一叫张陵,道教尊老子为教主,称他为“太上老君”。主张只有修身养性,才能得道成仙。道家思想和道德经是道教的理论基础。2、P.94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他的史记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为后世纪传体史书的典范。被后人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3、P

21、.95秦始皇陵兵马俑秦汉时期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是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珠。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8课 三国鼎立1、 P.102官渡之战(200年)(1) 背景: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混战(2) 交战双方:袁绍和曹操(3) 概况:曹操用计火烧袁军粮草,以少胜多,大败袁绍。(4) 结果和影响: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北方。2、P.103赤壁之战(208年)(1)背景和原因: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统一了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继而想要统一南北。(2)交战双方:孙权和刘备联合对抗曹操。(3)结果:孙刘联军用火攻,以少胜多,大败曹军。(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5

22、)成语:三顾茅庐3、P.105三国鼎立的形成国号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备 注魏220年曹丕洛阳东汉结束蜀221年刘备成都吴222年孙权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成,230年派卫温到达夷第19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1、P.110淝水之战(383年)(1)背景:4世纪后期,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与东晋形成对峙。(2)交战双方:前秦与东晋。(3)结果: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4)影响;前秦统治瓦解,北方重陷混战,南方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5)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2、江南地区的开发(1)P.111原因和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较热,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从东汉末

23、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战乱,逃往江南地区,西晋以来的中国古代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不同的生活方式。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的辛勤劳动,为江南地区的开发作出了巨大贡献。(2)P.111表现: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荒地被开垦成良田。稻田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小麦种植推广到江南。P.112(3)意义: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第20课 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一、“五胡”的内迁二、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P.1145世纪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

24、黄河流域,为改革创造了条件;P.115北魏时期北方汉族与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各少数民族开始封建化,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2)目的: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接受汉族先进文化。(3)P.115主要措施-核心内容是“汉化”:迁都城;说汉话;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等。(4)成功原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他是北魏最高统治者,掌握着北魏实权;坚决打击保守顽固势力;改革措施得力,积极学习汉族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文化。(5)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鲜卑族融进了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整体中,丰富了中华民族的内容

25、,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历史的进步,因此,孝文帝改革应该充分肯定,孝文帝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第21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1、P.118祖冲之和圆周率南朝的祖冲之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家和天文学家,最突出的成就是利用前人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领先欧洲近一千年。2、P.119贾思勰和齐民要术北朝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著名农学家,他写齐民要术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P.120郦道元和水经注北魏的郦道元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他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地理学专著。第22

26、课 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1、P.122王羲之是我国古代大书法家,他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2、P.123-124顾恺之与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东晋的顾恺之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3、P.124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南北朝时期,佛教雕刻)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 繁荣一时的隋朝1、 P.2、南北重归统一581年,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589年灭陈,南北重归统一,为隋唐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2、P.4大运河的开通及作用P4隋朝大运河图(1)目的:为了加强南

27、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2)概况:隋炀帝从605年起开凿大运河。一个中心:洛阳;两个端点:北起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四个河段:从北向南分别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P.5五大水系: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3)作用: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有利于隋朝的政治统治,促进了我国的内河航运的发展;但另一面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是隋朝暴政的重要表现。(4)运河与家乡:淮安地处运河的邗沟段,淮安有漕运总督府,运河之都淮安。(5)评价:“开凿大运河”第2课 “贞观之治”一、P.8-9 “贞观之治”的主要内容1、主要表现: 政治清

28、明:唐太宗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轻徭薄赋,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农民负担“若家给人足,朕虽不听管弦,乐在其中”;革除弊政,善于用人,虚心纳谏“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潜;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那时名将、名相辈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经济繁荣:人民生产和生活安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国力强盛。文化昌盛:继承、发展并完善了隋朝的科举制度,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广纳贤才。(“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民族关系和谐:边疆各族同汉族通好,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册封边疆少数民族首领。(“自古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外交

29、开放:唐政府推行开放的外交政策,鼓励对外贸易,那时中外贸易活跃,交往频繁。2、主要原因:(1) 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唐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 唐太宗居安思危,以史为鉴,吸取隋亡教训,政治清明,政策开放。(3) 唐太宗能知人善用,虚心纳谏,发展教育,培养人才,贞观年间名将、名相辈出。(4) 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3、封建社会的主要盛世及其共同点: (1)主要盛世:西汉的文景之治和汉武盛世、东汉的“光武中兴”、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以及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 (2)共同原因: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局面出现的前提和基础。B、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C、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 (3)共同表现: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思想活跃,外交开放,人民生活有所改善。4、现实意义:(1)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保证社会经济发展。(2)合理调整统治政策,促进经济快发展。(3)重视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任用,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4)以德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