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0 ,大小:64.71KB ,
资源ID:111419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1419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docx

1、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2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22古诗三首单元7学科语文年级四下学习目标1.认读“芙、蓉”等7个字,会写“芙、蓉、洛”等8个字,理解字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古诗芙蓉楼送辛渐。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抓住“冰心”“玉壶”等词语理解诗句。4.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难点 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谈话导

2、入,介绍作者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名字叫芙蓉楼送辛渐的诗,这个题目中心词是什么?是“送”。这就告诉我们,它是一首朋友间送别的诗。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进士及第。 代表作: 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 。什么是边塞诗呢?指的是: 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写作背景: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强调,通过背景我们知道送别时的两位人物是王昌龄和辛渐

3、。 由学生熟知的事物入手,易于激发学习的兴趣。了解作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学习字词跟着老师读两遍古诗。注意把不熟悉的生字词注上音。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多读几遍!二、学习生字(一)芙 蓉 洛 单 砚 乾 坤(1)读准字音注意读准翘舌音“蓉”,边音“洛”。(2)认识多音字单 chn 单于 dn 单位 单个(3)我会写芙 蓉 洛 壶 雁 砚 乾 坤(4)识字方法壶 字源识字法 加一加:芙减一减:洛(5)指导书写壶 上边不要写成“土”雁 里面不要只写一个“亻”(6)识字游戏芙蓉 砚台 洛阳 单于 逃遁 乾坤(二)词语解释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平明:天

4、刚亮。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孤:孤影。 楚山孤:比喻友人离开后自己像楚山一样孤独。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玉壶:指自然纯真的心。 朗读、思考 、圈注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自学,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自主理解词语,质疑问难的能力,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初读感知:1.朗读指导:在唐朝,古人读诗都有一种规律,就是讲究声调。主要注意的是词语后的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一、二声的字尽量把这个字的声音延长;如果是三、四声的字,就读短一点。而且读的时候,每两个字停顿一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古诗吧!咱们再来齐读这首诗,注意停顿。芙蓉楼送辛渐

5、【唐】 王昌龄寒雨(短)连江(长)夜 入 吴(长), 平明(长)送客(短)楚 山 孤(长)。洛阳(长) 亲友(短)如 相 问(短), 一片(短) 冰心 (长)在 玉 壶(长)。2.我会译文 :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 清晨送走你后,独自面对着楚山离愁无限!到了洛阳,如果洛阳亲友问起我来,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3.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完成下面的表格吗?地点 人物事件分析:辛渐是诗人王昌龄的好朋友,也是诗人的同乡。此次他将从芙蓉楼回到东都洛阳。那里有诗人关系密切的亲朋。诗人这时正在江苏南京任职,特意赶来为他送行。4.重点赏析 (1)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赏析:

6、寒雨即是秋雨,渲染凄凉的氛围。“连”“入”表现雨下得连绵,渲染凄凉的氛围。“孤”表现“自己”的形影单只 。这两句主要是写景叙事。(2)难点质疑:楚山为何会孤? 其实孤的不是楚山,而是诗人。自己的友人去了远方,从此相隔两地,不知何时能重逢,不免心生离愁,孤独感便油然而生了。我们把这种看似写景,实为表达心情的手法叫:借景抒情。(3)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自比冰壶,暗指自己的清廉和高洁。 表白胸襟。(4)难点质疑:“冰心在玉壶”是什么含义? 当时正值诗人王昌龄被贬官离京任,正处于重口毁谤的恶劣出境之中。但他看到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所以通过送别友人时的表白,表明诗人看淡功

7、名利禄,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 这一部分是强调重点、表明心志。三、主旨归纳(1)淡写朋友的离别情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2)前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寂的出山,后两句自比冰壶。(3)淡泊名利,不向排挤、陷害自己的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志。四、拓展延伸类似这样的送别诗题,你还知道哪些呢?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已知知识进行及时回顾,整合相关资源。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为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打下结实的基础。关键词赏析,能够有效地抓住重点。让学生走进诗文情境,去感受作者的心情,体会

8、作者的情感。课堂小结总结:古诗中送别诗很多,表达离别的不舍,同时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珍惜友谊,所以才伤离别。作者永葆纯洁品质、不随波逐流的态度不正是我们所学习的吗?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课文内容布置作业一、选一选。1.“平明送客楚山孤”中“平明”的意思是:( ) A.明天B.清晨2.“一片冰心在玉壶”中“冰心”的意思是:( )A.纯洁的心B. 冰做的心 二、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芙蓉楼送辛渐 【唐】 , 。 , 。三、芙蓉楼送辛渐 是一首送别诗,作者与友人送别的时间是(),地点是(),友人将要去的地方是()。诗中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明了诗人()品格。 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部编版四年级

9、下册22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22古诗三首单元7学科语文年级四下学习目标1.复习芙蓉楼送辛渐。2.读懂塞下曲和墨梅,体会感情,感受人物精神。3.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理解诗句及整首诗的大意。难点 体会诗歌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品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了解了芙蓉楼送辛渐中作者自比冰壶,不会因为官场坎坷遭遇而改变自己的气节,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心志。这节课,我们继续徜徉在诗人的笔墨中,去感受作者的情怀。 让学生按照上节

10、课学习的方法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逐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素养。学习古诗明确学习内容:塞下曲和墨梅第一部分:塞下曲1.什么是边塞诗?这类作品多是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王昌龄就是边塞诗人。2.解题:“塞下曲”,古代歌曲名。这类作品多是描写边境风光和战争生活的。尝试对照拼音读准诗歌。3.根据上节课所学诗歌的朗读技巧,再练读诗歌。4.介绍作者:卢纶(748-约799),唐代诗人。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善于写景抒情,艺术成就较高。他从军多年,所做边塞诗富有战斗生活气息,雄壮感人。5.出示前两句:月黑雁飞高,单于夜

11、遁逃。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在这月黑风高的不寻常的夜晚,敌军偷偷地逃跑了。重点理解“夜遁逃”,它表明可见敌人已经全线崩溃。 6.出示后两句: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结合注释理解后两句诗意:将军发现敌军潜逃,要率领轻装骑兵去追击,正准备出发之际,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飘落,刹那间弓刀上落满了雪花。重点赏析“欲将轻骑逐”和“满”,感受天气寒冷、环境恶劣和将士们威武的气概。7.古诗赏析:读诗句通过联想和想象,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当时的场景吗? 示例: 我看到将士们拿着弓箭策马奔腾准备追击的场面我看到他们骑在马上拉起弓箭,箭在弦上就要射出去了 学生模仿或自编都可以。8.表现手法的学习:夜遁逃和大雪满弓刀的

12、对比、反衬表现战士们的英勇善战。9.诗歌内容总结:诗人不写军队如何出击,也不告诉你追上敌人没有,他只描绘一个准备追击的场面,就把当时的气氛情绪有力地烘托出来了。这个时刻,犹如箭在弦上,将发未发究竟结果如何?令我们遐想呀! 10.再读诗句,读出边塞将士的英勇。 第二部分墨梅(一)合作学习1.读准断句和声调 。解题: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2.王冕(1310年1359年),字元章,号煮石山农,亦号食中翁、梅花屋主等,浙江省绍兴市诸暨枫桥人,元朝著名画家、诗人、篆刻家。他出身贫寒,幼年替人放牛,靠自学成才。王冕性格孤傲,鄙视权贵,诗作多同情人民苦难、谴责豪门权贵、轻视功名利禄、描写田

13、园隐逸生活之作。4.什么是咏物诗? 这类作品多是那些以“物”为集中描写对象,并在描写中抒发情感的诗歌。5.出示前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结合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我家洗砚池边有棵梅花树,开出的朵朵梅花都带着淡淡的墨色。重点分析“淡”,隐含淡泊之意。 6.出示后两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结合注释,理解诗句大意。它不需要人们夸赞它的颜色好看,只希望留下清香之气充满天地之间。重点分析隐含清高之意 。7.古诗赏析:读诗句通过联想和想象,你能用一两句话来描述这是一株怎样的梅花吗? 示例: 洁白无瑕的天地,梅花傲然开放清雅高洁梅花不畏严寒,一朵朵绽放在枝头 8.主旨归纳:这首诗表面是

14、对梅花的夸赞,实际上是诗人自喻“不求索取、永为人间留香”的高尚品格,这种“借物喻人”的描写手法是这首诗的亮点。9.再读诗句,读出梅花的淡然、骄傲,注意红字部分要重读。10.脉络梳理11.主题交流:芙蓉楼送辛渐表达了友人离去的伤感以及作者藐视庸俗的功名利禄,不向恶势力屈服,永葆高洁品质的崇高气节。塞下曲体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现手法。墨梅表达了不求索取、永为人间留香的高尚品格,体现了“借物喻人” 的写作手法。(二)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梅花的诗句?示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三)课堂练习:1.试一试,根据提示写诗句。 (1)塞下曲表现边

15、塞将士英勇善战的句子是: (2)墨梅中表现作者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2.想一想,这些词语分别是什么意思? (1)单于夜遁逃 (2)欲将轻骑逐 (3)只留清气满乾坤 3.这三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思想情感? 4.这三首诗分别是什么类型的诗?连一连。芙蓉楼送辛渐 咏物诗 塞下曲 边塞诗 墨梅 送别诗5.你知道“岁寒三友”吗?想一想,它们为什么会被称为岁寒三友?岁寒三友指的是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迎寒开花。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朗读、思考 、圈注 从诗歌的分类引导学生理解诗的内容。这个环节,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教师讲解句子的

16、意思后,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交流探究对诗句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质疑能力、释疑能力。 理解诗歌的分类会让学生很快的把握诗歌的内容。同时这也是一种知识的延伸。抓住关键词理解诗歌内容和情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通过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知识的拓展是知识积累的一种方法,也是锻炼学生搜集信息能力的一种方法。课堂小结1.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六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三首。在剩下的五首古诗中,第二首“林暗草惊风”也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总结全文,

17、感受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升华主题;升华读加深对古诗的审美欣赏。板书内容芙蓉楼送辛渐凄冷、孤寂感 高洁清廉塞下曲边塞生活 大雪纷飞充满智慧 英勇搏杀墨梅梅树 颜色好 清香迷人高洁 有内涵布置作业1.背诵塞下曲和墨梅。2.我们还学过梅花的什么诗呢?你能默写下来吗?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3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单元7学科语文年级四下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弥、脉”等13个生字,会写“伦、腹”等15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剖开、窟窿、混乱、维持、秩序”等词语。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3.初读课文,感知课文。重

18、点识记生字、朗读课文。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图片。观察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示例:我看到邮船即将沉入大海了。我听到人们痛苦的嘶喊声。 2.是啊,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谁都会感到惊慌、害怕。让我们回到1870年3月17日夜晚,那个大雾弥漫的夜晚,照常行驶的“诺曼底号”被全速前进的“玛丽号”剖开了一个大窟窿。那是一个怎样的场面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维克多.雨果一起,走进1870年3月17日的那个夜晚。2. 作者介绍雨果19世纪文学运动领袖,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

19、西的莎士比亚”。其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谈话导入,课件展示遇难场景,激发学习兴趣。学习字词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熟悉的生字词多读几遍!借助课件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弥漫 山脉 剖开 半裸 哭泣 汹涌 维持 酣睡 机械 可卑 岗位 主宰 调遣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注意读准“脉”“载”(2)指导书写 课件出示:伦、腹、剖、窟窿、混、嘶、维、秩、卑、岗、宰、措、遣、践行。重点指导生字“遣”。“遣”半包围结构,要注意右边的最后五笔的笔顺:竖 横折 横 横折 横。2.识字方法:加一加 月+复=腹 口+斯=嘶减一减 脾月=卑换一换

20、轮伦准维错措3.易错字指导:(1)“卑”字注意笔画穿插。巧计:白人少一捺,“十”字堵嘴巴。 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自己认为难写的字和词。(2)“窟窿”注意字的偏旁。“窟窿”就是小穴,字义联系偏旁。 4.识字游戏划船去救人。5.词语解释(1)惊恐万状:形容害怕到了极点,相当害怕。造句:炸弹在敌群中开了花,他们一个个惊恐万状。(2)势不可当:形容来势十分迅猛,不能抵挡。山洪吼怒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沟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3)汹涌湍急:形容水流猛烈地向上涌,快速向前翻滚。造句:涨潮了,海浪汹涌湍急,势不可挡。 (4)猝然而至:形容事情突然、出乎意料地来到。造句:一个大榴莲猝然而至, 我直接被砸晕

21、了。 (5)失魂落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造句:他一个人失魂落魄地走着,孤独而又无助。(6)井然有序:指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造句:小朋友们井然有序地排队接水喝。(7)镇定自若:在情况紧急时不慌不乱,沉着镇静。造句:通过演习训练,消防员在出现火灾时能镇定自若,及时排除各种险情。朗读、思考 、圈注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理解词语意思,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三、整体感知,理清情节。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1.在文中找到形容出事前的诺曼底号航船的词语

22、或句子。 学法提示:回读文章,圈点勾画。小组交流,展示如下:最漂亮的邮船之一 它装货容量六百吨,船体长二百二十尺,宽二十五尺。 “年轻”,它才七岁。2.你能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吗? 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3.读完课文,你的感受是什么?填上合适的词语。 这是一场( )的灾难。这是一场( )的灾难。这是一场( )的灾难。 引导:要从三个层面进行概括。一是当时的场面,一是人们的表现,一是船长的表现。此环节的设计是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课堂小结五、课堂总结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跟随雨果先生一道目睹了一场灾难的发生,船上的人如何

23、获救的?下节课我们继续学。课堂总结使学生又一遍回顾课文内容布置作业一、抄写词语。汹涌湍急 惊恐万状 势不可当 惊慌失措 井然有序 巍然屹立 小心翼翼 镇定自若 1.用来形容海水气势的词语 、 。 2.用来形容人们恐惧的词语 、 。 3.用来形容船长镇定的词语 、 。 二、形近字组词。峡( ) 栽( ) 湍( )狭( ) 载( )喘( )三、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邮船 ( )的壮举 ( )的灵魂( )的人员 ( )的众人 ( )的雕像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题 “诺曼底号”遇难记单元7学科语文年级四下学习目标1.探究学习课文,抓住重点词语理解

24、课文内容。2.正确流利、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和船长的英雄品质。重点从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中,感悟哈尔威船长所表现出来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格魅力。难点 通过大量的人物语言描写和环境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形象。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谈话导入,复习检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了解了遇难轮船上有60人成功逃生,只有船长被海水吞没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课文,了解这位英雄的船长。2.检查字词:弥漫 山脉 剖开 汹涌 酣睡 可卑 主宰 鱼腹 秩序 3.检查课文的朗读,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诺曼底号”被“玛丽号”撞坏了,船长在指挥船上的人有序撤离,唯独自

25、己被海水淹没了。) 复习检查环节的设计,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激发情感,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学习课文二、想象品读。1.师:快速阅读第一至五自然段,这是“诺曼底”号是遇难的原因,圈画出关键词。 (生自由回答)环境描写,“夜”、“雾”为海难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师:自由朗读六至九自然段,看看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说一下发生灾难的过程。 示例:“玛丽号”向“诺曼底号”的侧舷撞过去,在它的船身上剖开一个大窟窿。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船要沉了,人们惊恐万状,一片混乱。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逃生。最后履行了一个船长的职责:人在船在、船毁人亡。2.一场突如

26、其来的灾难 师:从句中的哪些词能看出情况的危急? 生自由回答:“全速”“撞过去”“剖开”等。3.一场令人恐惧的灾难 (1)师:细读这一段话,你从句中哪些词或句子看到人们的恐惧?示例:震荡可怕极了。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分析我找到表现人们恐惧的词语是:可怕极了、半裸着、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混乱。 海水哗哗往里灌,汹涌湍急,势不可当。轮机火炉被海浪呛得嘶嘶地直喘粗气。师:火炉能被呛着?还能喘着粗气? 明确:拟人句,表现当时的情况

27、危急。(2)你还能在文章中找到表现人们恐惧的词语吗? 示例: 你推我搡、疯了似的、失魂落魄。 三、细读品味,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师:当人们惊恐万状的乱做一团时,哈尔威船长是如何表现得呢?请大家接着读课文,并用笔圈画出能表现船长的词语或句子。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分析:“听命令”“必须”让我们感受到船长的威严。“放、先走、跟上、断后”又表现出船长的组织救援有条理。 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位沉着威严的船长。 2.(1)师:文中有船长和洛克机械师、奥克勒福大副三人之间的对话。请同学们分角色朗

28、读课文,注意体会人物的语气。补充语言(对话)描写的知识。指导朗读:灾难面前,时间就是生命。对话的简短有力,语速要稍微快一些。注意读出船长的威严、船员们的紧张。 你感受到了这是一位临危不乱的船长。(2)补充知识对比哈尔威船长 临危不乱沉着指挥, 惊慌失措的人们 。这就是“对比”,大家可以说说对比的好处。3.二十分钟到了,船上的人终于得救了,此时哈尔威船长作出怎样的选择?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船长? (1)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表现出船长临死前依然镇定自若。 (2)犹如 比喻句,造句练习。(3)人们透过阴惨惨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

29、像徐徐沉进大海。环境描写,烘托悲壮的气氛,也说明这场灾难留在人内心的恐惧感。把黑色的雕像比喻船长,凸显出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凝视”换成“看”行吗?不行。凝视体现了船长誓死与船同在的决心震撼着人们,并对他充满无限敬仰之情。 (4)有可能逃生的船长为什么选择与船共沉? 因为他是船长,这艘船是他的心爱之物,船就是他的生命。所以,我们的船长他遵循着这样一句诺言:船在人在,船毁人亡。 4.齐读最后三节,红字部分加重语气。(出示课件) 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哈尔威船长是位英雄?用下面的句式说说。 通过哈尔威船长 ,我觉得他是英雄。总结:哈尔威是一位沉着威严、临危不乱视死如归、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的船长。的正直、善良、真诚与无私,深深震撼着我们。所以这也是一位值得我们敬仰的船长。朗读、思考 、圈注 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这一环节是让学生灾难到了时,人们的万分惊慌的心情。细读品味环节,借助课件的展示,体会哈尔威船长惊人的才能和高尚的品格。每学完一个环节后,让学生带着感情读一读本段课文,既可以加深对课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