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1.52KB ,
资源ID:110746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746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教小学数学第8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教小学数学第8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docx

1、苏教小学数学第8册第二单元第3课时一、认识毫升教学案单位: 年级: 设计者: 时间:2010年3月课题认识毫升课型新授课案序第1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并认识容量单位毫升,初步形成1毫升的观念;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含义;知道1升=1000毫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让学生在练习中,感受小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升和毫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使学生正确认识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难点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能灵活运用。课前准备教具:量

2、杯、量筒、滴管、各种小容器等。学具:各种以毫升计量的饮料罐。 理论支持教学目的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养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情境创设因为这堂课的内容特殊,直观性、实践性都比较强,师生准备的学习用品很多,常见的容器和量具,大小不同的茶杯、饮料瓶、碗、勺子、量杯等都搬进了课堂,组织学生观察和操作,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旧知复习复习已经认识了的一个容量单位:升。并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力求以旧知来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模型思想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化归建构新知的学习归根到底是一种基于旧知的建构。

3、设计中努力帮助学生沟通容量单位升和毫升之间的本质联系,促进新知的内化。学法指导学生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课堂上的阅读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解决问题除了掌握简单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还将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理念一、复习引入二、感知、操作、体验三自主探索1毫升四升与毫升的进率五生活应用巩固练习(六)总结1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升。1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升。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2今天给大家介绍位新朋友,揭示课题

4、:毫升(板书)(一)请拿出自带的学具,细心观察:500毫升橙汁 750ML洗发水?250毫升豆奶 100 ML酸奶从这些图片里,你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发现吗?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它还可以用符号“ML”表示。 (二)看一看,玩一玩,体验1毫升1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你们看,这是一个1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就是1毫升。 2小组活动: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看看,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把这1毫升水倒在桌上,或你的手心里,重吗?多吗?(很少,很轻)(三)说一说,倒一倒,感受几到几十毫升1这些小容器你们一定也见过。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药水?(介绍一下勺子的容量)

5、2每个小子都带来家里的小容器了吧。请你们拿出来吧。它们是:碗、杯子、保鲜盒请每个小组根据这样的要求来试一试。把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观察:水面各在哪里?3估一估你能估计一下,这只碗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吗?杯子呢?你知道吗?人体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约是1600毫升。一杯200毫升左右的话,一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保鲜盒的容量呢?猜一猜。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容量到底是多少?4师: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们对家里,身边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能进行正确的估计了吧。相信今后你在生活中,会常常用到这个本领的。(四)体验更大的毫升数及升与毫升的进率1好,刚才你是用什么又快又准量出50ML的水的呢?(烧杯,看刻度

6、)我这里也有,你能看着刻度说出里面有多少毫升水吗?100毫升(请你来掂一掂)250毫升500毫升瞧,这是一个我们自己制作的量器。里面有1升水。现在我要把他倒入这样的量杯里,每杯500毫升,能倒几杯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1升1000毫升)1“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挂图 指名说出各自的容量24升( )毫升 (怎么想的?) 2000毫升( )升(怎么想?)9升( )毫升5000毫升( )升3今天都带了饮料来了吧。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这瓶里有多少饮料吗?100毫升 200毫升 250毫升拿出一瓶橙汁,500毫升。想想,这种饮料需要几瓶正好是1升。250毫升呢?100毫升呢?4讲到现在,我可真渴啊!特

7、别是看到你们带了这么多的饮料。能让我喝一口吗?我想喝100ML左右就够了。谁能帮我倒出来呢。真好喝!(笑)我刚才喝了几口,把大约100ML饮料喝完了呢?那我一口能喝多少毫升呢?谁再来试一试,大约几口能把100ML饮料喝完?大家算算,他这样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5回家请你们家人都来试一试,看看各自一口,大约能喝多少毫升。6介绍:你知道吗?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大伙交流交流。1观察各自的容器2。互相交流观察情况(毫升单位)(比前面接触的锅、盆等的容量要小的多)3读、写“毫升” “mL(ml)”。1观察 2交流对1毫升的认识观察 数数(也可让学生分组实验)3讨论 交流认识1观察 对着书本互相指刻度2

8、观察根据刻度说出有多少毫升的水1观察每个容器上的刻度2交流它们的容量1,学生独立完成。2交流各自的想法1各组拿出碗、茶杯和小盆2分组实验 观察水面并交流3估计 交流猜测结果实验验证1实际操作2交流喝饮料情况3独立计算并交流(不唯一)1独立阅读2交流读后体会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收获和学习体会。借助直观的自带的学具,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体验和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用“毫升”作单位。对毫升的理解仅仅停留于书本的认识上,而还没有更为深刻的感性认识,这时教师就要发挥指导者作用,引领学生去实践,去体验。本环节我运用了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操作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1毫升到底有多少。 在实践

9、中学生体验到容量单位的产生。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感受50毫升有多少,并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估计常见小容器容量的能力。逐步体验更大的毫升数,为认识升和毫升的进率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通过课前准备的有关的容器,边说各容器的容量,边体会相应容量的实际大小。自主交流,关注孩子的学习体验,教师适时梳理,并作学法指导。学生按老师指导完成操作,亲身体验喝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附板书设计: 认识毫升 1毫升约20滴1升1000毫升 (ml) 二、认识毫升课堂教学实录 执教: 一复习引入师: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升。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生:我喝的雪碧饮料的容量是2.5升的。生:教室前的纯净水一桶约2

10、0升。师:今天给大家介绍位新朋友,揭示课题:毫升(板书)二感知、操作、体验师:请大家拿出自带的学具,细心观察500毫升橙汁 750ML洗发水250毫升豆奶 100 ML酸奶师:从这些学具里,你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知道我的橙汁容量是他豆奶的两倍。师:观察的真仔细。生:我们今天带的这些罐子都比昨天的罐子小多了。师:你的发现真了不起。那说明生:毫升是用来测量比较小的容量单位。师:他的回答怎么样?(全班鼓掌表扬)师:它还可以用符号“ML”表示。(教师板书)(二)看一看,玩一玩,体验1毫升师:那比较少的容量,最少是多少毫升呢?生:1毫升师:那1毫升究竟是多少呢?想知道吗?生:想!师:你们看

11、,这是一个1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就是1毫升。师:看了这1毫升水,有什么想法?生:太少了!师:是啊!1毫升确实是很小的计量单位师:现在请同学们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看看,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师:现在请各组汇报你们的实验结果。生:一毫升是20滴。生:不是,一毫升是18滴。生:我知道的,因为我们用的滴管是不同的,有些同学用的是老师给的小滴管,有些同学用的是医院的针筒,针筒也有大小。生:还有滴的水滴也有大小。师:这样吧,现在我们一起看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科学实验用的滴管来滴一下。(提醒学生注意滴管的斜度)生:1、2、3、16师:我们再这样来一次。(滴管垂直)生:1、2、3、20师:看来一滴也有

12、大小,与滴管的粗细、滴的时候的斜度有关。所以说1毫升大约是20滴左右,不可能说一定是多少滴。师:现在把这1毫升水倒在桌上,或你的手心里,重吗?多吗?生:很轻,几乎没感觉到它的重量。师:刚才我们感觉了1毫升容量的多少,你们带来的有没有1毫升的容器。生:没有。(三)说一说,倒一倒,感受几到几十毫升师:这些小容器你们一定也见过。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药水?(多媒体出示图片:针筒、盐水袋、口服液、眼药水)(介绍一下勺子的容量)师:你们都带来家里的小容器了吧。请你们拿出来吧。它们是:碗、杯子、保鲜盒师:请每个小组根据这样的要求来试一试。把50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观察:水面各在哪里?师:你能估计一下,这

13、只碗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吗?杯子呢?生:300毫升生:250毫升师:杯子呢?生:200毫升师:我们一起来用老师的量筒验证一下。(操作)师:注意观察,老师、学生一起读出量筒上的读数,380毫升。师:谁的最接近。生:刘雨师:杯子呢?(操作)生:哦,200毫升师:你们知道吗?人体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约是1600毫升。一杯200毫升左右的话,一个人,每天要喝8杯水。师:保鲜盒的容量呢?猜一猜。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容量到底是多少?师: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们对家里,身边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能进行正确的估计了吧。相信今后你在生活中,会常常用到这个本领的。(四)体验更大的毫升数及升与毫升的进率师:好,刚才你是用什么又

14、快又准量出水的多少的呢?生:你手上的瓶子。师:它叫生:量筒。师:看来大家都很听讲,知道它就是量筒,通过看刻度直接读出来的。师:你能看着刻度说出里面有多少毫升水吗?生:100毫升师:请你来掂一掂。 250毫升 500毫升750毫升1000毫升师:瞧,这是一个我们自己制作的量器。里面有1升水。师;现在我要把他倒入这样的量杯里,每杯500毫升,能倒几杯呢?生:2杯师:你发现了什么?生:1升是两个500毫升师:也就是1升等于多少毫升?生:1升1000毫升师:4升( )毫升生:4000毫升师:怎么想的?生:因为1升1000毫升,所以4升4000毫升师: 2000毫升( )升(怎么想?)9升( )毫升 5

15、000毫升( )升师:今天都带了饮料来了吧。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这瓶里有多少饮料吗?生:100毫升 200毫升 250毫升师:拿出一瓶橙汁,500毫升。想想,这种饮料需要几瓶正好是1升。生:(差生)?师:谁愿意讲给他听?生:1升是1000毫升,2个500就是1000了,所以是2瓶师:(鼓掌)你能做老师了!250毫升呢?100毫升呢?师:讲到现在,我可真渴啊!特别是看到你们带了这么多的饮料。能让我喝一口吗?我想喝100ML左右就够了。谁能帮我倒出来呢。师:真好喝!(笑)师:我刚才喝了几口,把大约100ML饮料喝完了呢?生:4口师:那我一口能喝多少毫升呢?生:250毫升师:谁再来试一试,大约几口能

16、把100ML饮料喝完?生:(热情高涨)2口师:大家算算,他这样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生:50毫升师:回家请你们家人都来试一试,看看各自一口,大约能喝多少毫升。师:你看到过义务献血车吗?生:电视上看到过。师:请同学们阅读“你知道吗?”师:你知道了什么?生: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的总量为4000到5000毫升。师:也就是多少升?生:4升到5升生:义务献血的人每次献血一般为200毫升。师:为什么是200毫升呢?生:齐声读师:课后请同学们再到各超市看看,哪些容器用升做单位,哪些用毫升做单位,分别是多少?思考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三、总结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大伙交流交流。生:我知道1升1000毫升生

17、:我还知道1毫升约20滴三、认识毫升课堂教学反思 这个单元的内容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在前面认识升的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在这节课中,我结合教材,准备了大量的生活中实物容器,学生也准备了好多诸如雪碧瓶之类的容器,用实验来代替空洞的说教,积累更多的直观经验,意料之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课堂反馈也不错。个人感觉在教案实施过程中有点因教案不熟悉而导致的教学环节有前后颠倒的情况,显然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想的样子。在听了秦主任的评课意见后,有如下思考: 1. 关于实验中的小环节:在测量碗、杯子和脸盆的容量时,先准备一张实验表格,让学生在活动时,把估计、测量后的数据写下来,这样会显得更有秩序。2. 关于容器的多样性:按照教科书的安排是测量碗、杯子和保鲜盒的容量,但是我没有规定学生带什么,让他们带自己想测量的小容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更高,更符合学生的意愿。但是这样处理后,课堂上学生活动的把握又显得难度加大,学生异常兴奋。如分组分类带相关容器,效果会更好。3.关于测量法:在测量碗、杯子和脸盆的容量时,方法过于单一,如果这样:(1)碗:直接测量法,将一碗水倒入烧杯;(2)杯子:反向测量法,将烧杯中测量碗容量的水倒入杯中;(3)估计法:利用已经测量出的碗和容器的容量估计保鲜盒的容量。这样学生的印象会更深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