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44.76KB ,
资源ID:1101204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10120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语 文 基 础 知 识 学习.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语 文 基 础 知 识 学习.docx

1、语 文 基 础 知 识 学习小 学 毕 业语 文 基 础 知 识 学习小 学 基 础 知 识目录小 学 基 础 知 识(一)一 拼 音1.熟记并默写23个声母。2、正确认读并书写24个韵母。3、整体认读音节16个:二 汉语拼音字母表1、背诵并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2、正确使用大写字母。3、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三 声调1、声调的分类2、声调的标法。四 拼写规则1、上的两点的省写规则。2、隔音符号。3、音节书写。五 音变1、轻声。2、儿化。3、 “一、不”的变调:4、“啊”的读音变化。5、两个上声相连6、三个上声相连六 多音字汉 字一、笔画。二、笔顺。三、汉字的偏旁与部首。四、汉字的间架结构。五.形

2、声字六. 辨析汉字七. 查字典词 语一 .词语的理解二 辨析词义的方法:三 .同义词(一)辨析同(近)义词四.反义词五、多义词多义词辨析的方法六词语的感情色彩 七 .词语搭配八 .词语分类九成语成语名片成语与谚语成语与歇后语十谚语【一】、气象谚语【二】、农业谚语【三】、卫生谚语【四】、社会谚语【五】、学习谚语十一歇后语十二.俗 语小 学 基 础 知 识(二)句 子一句子的构成及其类型2、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几种特殊的句式:二、句子的互换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3)、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三扩句

3、四 . 缩句五关联词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关联词的用法九 正确运用关联词语六修辞手法七. 修 改 病 句【病句的类型】【病句辨析的方法】【病句的修改方法】八句子的标点符号九名言警句十 .格 言小 学 基 础 知 识一 拼 音1.熟记并默写23个声母。b p m f d t n I g k h j q x zh ch sh r z c s y w注意区别翘舌音zh ch sh与平舌音z c s,鼻音n和边音l。2、正确认读并书写24个韵母。(1)单韵母(6个):a o e i u (2)复韵母(8个):ai ei ui ao ou iu ie e er(3)鼻韵母(9个):前鼻音母an

4、en in un n 后鼻音母ang eng ing ong(4)特殊韵母(1个):er3、整体认读音节16个: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un yuan ying二 汉语拼音字母表1、背诵并默写汉语拼音字母表(26个)。大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小写: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2、正确使用大写字母。(1)汉语人名: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angHui(张辉

5、)。姓和职务、称呼等组成词语时,姓的开头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其余字母小写。如Wang lao shi(王老师)。但“老”、“小”、“大”、“阿”等称号,开头第一字母也要大写。如XiaoLiu(小刘)、LaoQian(老钱)、A San(阿三)。 (2)汉语地名、专有名词(如书名、机关、团体等)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Bei jing(北京)。如专有名词是词组,要按词连写,每个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Zhonghua Rennin Gongheguo(中华人民共和国)。(3)文章每一段、每一句开头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如果是诗歌,每行开头第一个字母也要大写。(4)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6、为了美观可以不写声调。3、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先要在字典音节表中按字母表的顺序找出该字第一个字母的大写字母,再在大写字母下找相应的音节。三 声调1、声调的分类。字音的高、低、升、降变化叫声调。普通话只有四种声调,分为阴平(一声)、阳平(二声)、上声(三声)、去声(四声),它们的读法是:一声平,二声扬,三声拐弯,四声降。2、声调的标法。(1) 声调只能标在音节中的元音即a o e i u 上。 (2)标调规则:先标a 、o、e ,再标 i 、u、。若遇iu和ui,标在尾巴上。 (3)轻声不标调号。口诀:看见a母不放过,没有a母找o、e ,i、u并列标在后,单个韵母不用说;i上

7、标调不写点,遇上轻声不标调。四 拼写规则1、上的两点的省写规则。(1)以开头的韵母与声母j、q、x相拼时,上的两点要省去。(2)以开头的韵母与声母n、l相拼时,的两点不能省写,因为声母n、l还能与韵母u相拼。如陆地(l d)、绿地(l d)。(3)韵母在自成音节时要在韵母前加y,并省去上两点。如yun、yuan。2、隔音符号。在以“a、o、e”开头的音节连接其它音节后面时,如果音节的界限容易发生混淆,就要用隔音符号()隔开。隔音符号()写在前后两个音节中间的左上方。如:pio(漂) po(皮袄)。3、音节书写。先写声母,再写韵母,最后写声调。五 音变1、轻声。(1)助词“的、地、得、着、了、过

8、”都读轻声。(2)语气词“啊、呢、吗、吧、呀、嘛、呦、啦、哇”等都读轻声。(3)某些词的后缀(没有实际意义)“子、么、头、巴、们”等都读轻声。如:椅子、锄头。(4)叠音词和重叠形式动词的后一个成分,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如:爸爸、星星、说说、讨论讨论。(5) 方位词或趋向动词读轻声。如:家里、树上、回来、跑去。(6) 双音节的第二个音节有时也读轻声,如:萝卜、便宜、葡萄、风筝。2、儿化。er在普通话里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韵母,它不同声母相拼,也不能同其它音素组合成复合韵母,可以自成音节。er自成的音节很少,常见的有“耳、而、儿、饵、尔、二、贰、迩”等。此外,er常附在其它音节后边,

9、使这个音节发生变化,成为一个带卷舌动作的韵母,这就是儿化现象。儿化后的韵母称儿化韵。带儿化的韵母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用汉语音字母写这些儿化音节,只需在原来的音节之后加上“r”。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区别词性:盖(动词)盖儿(名词) 个(量词)个儿(名词) 区别词义:信(信件)信儿(消息) 末(最后)末儿(细碎的或呈粉状的东西) 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小曲儿、来玩儿、大婶儿、慢慢儿走 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小鱼儿、门缝儿、一会儿、办事儿3、 “一、不”的变调:. 一 y 单念或用在词尾以及用在序数中 (一.二.三 .) 唯一 第一 y 在去声前

10、一顿 一旦 看一看 y 在非去声前 在相同的动词中间 一天 一起 不 b 在去声前 不要 不去 b 在非去声前 不打 不催4、“啊”的读音变化。(1)前一音节末尾是、o、(o、io除外)、e、i、时,“啊”读作y,如“四妈,你为我倒杯水啊”。(2)前一音节末尾是u时(包括o、io),“啊”读成w,如“东也闹兵,西也闹兵,谁敢走啊”。 (3)前一音节末尾是n时,“啊”读成n, 如“星子笑着说演员和观众一样多,你好可怜啊”。(4)前一音节末尾是n时,“啊”读成n, 如“在孩子面前,你可不要太凶啊(n)”。 (5)“啊”在zhi、chi、shi、ri和er后,读成r, 如“多好的一首诗啊(r)”。(

11、6)在zi ci si后读za, 如“芳芳,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啊(z)” 5、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变为阳平。 如:管理。6、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变为阳平。 如:管理者。六 多音字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读音或声调,这种字叫多音字。要掌握多音字的读音,必须据词定音。根据与之前后搭配的词来区别它们的字音和字义,从而确定它的读音。辨别多音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看词性、看词义、看用法、看语体,注意人名和地名的特殊读音。汉 字一、笔画。笔画是指汉字书写时不间断地一次连续写成的一个线条。笔画是汉字的最小构成单位。汉字的基本笔画有点、横、竖、撇、捺、挑、折、勾。笔画名称字例 笔画 名称 字例 笔画 名称 字例点

12、立 弯钩子 横折折折钩乃一横三 斜钩戈 横折折撇及丨竖千 横折 口 横撇 又丿撇什 竖折 山 竖提 衣乀捺人 撇折 么 竖弯 西提址 横折钩 习乚 竖弯钩 儿乛横钩买 横折提 计 竖折折钩与亅竖钩小 横折弯钩 飞 撇点 如二、笔顺。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另外注意一些特殊的书写规则:(1)点在上部或左上,先写点: 衣 立 为 斗 头 门(2)点在右上或在字里,后写点: 发 瓦 我 犬 尤 书(3)上右和上左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 厅 座 屋 (4)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里后外 远 建 廷 (5)左下右包围结构的字,先里

13、后外: 凶 画 (6)左上右包围结构的字,先外后里: 同 用 风 (7)上左下包围结构的字,先上后里再左下 医 巨 匠 区三、汉字的偏旁与部首。汉字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两种。大部分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部分组成的,是合体字。构成合体字的基本单位就叫偏旁。在编字典或其他工具书时,把相同偏旁的字放在一起,归为一部,这相同的部分就叫部首。就合体字而言,部首都是都是偏旁,但偏旁不一定是部首。四、汉字的间架结构。独体字 千 万 为 文 半包围结构 风 凶 区 上下结构 全 息 雷 轰 全包围结构 国 团 围 圈 上中下结构 器 赢 品字形结构 众 森 左右结构 信 任 明 确 穿插结构 爽 噩左中右结构

14、粥 辩 五.形声字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表达这个字的意义(形旁),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声旁)。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形声字的声旁和形旁来识记汉字,理解字义。根据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形声字可分为:左形右声,右形左声,上形下声,下形上声,内形外声,外形内声。六. 辨析汉字1、同音字: 同音字是指读音相同,字形、字义不同的的字。辨析同音字首先要分清字形,了解字义,然后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析,选取正确的字。2、形近字: 从音、形、义上加以区别。3、多音字: 一般来说,读音不同,字义也不同。七. 查字典1、音序查字法。(1)读准字音,确定它的音节,从音节的第一个字母(大写)确定音序;(2)在汉字拼

15、音音节索引中先找到音序,再找出所查汉字的音节;(3)根据音节后的页码,按四声顺序找出要查的字。2、部首查字法。(1)确定部首,数清部首的笔画。要注意部首在汉字中的位置分散在上下或左右,或以起笔作部首等;(2)按部首笔画在部首目录中找出这个部首的页码;(3)按照目录指示的页码在检字表中找到要查的部首,数清所要查的字除去部首后的笔画数,按笔画排列顺序从这个部首里找汉字;(4)在正文中查检。3、数笔画查字法。(1)数出所查汉字的笔画数;(2)在难检字笔画索引中查要查字的页码,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掌握笔画和笔顺;(3)按页码在正文中找汉字。词 语一 .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除了可以利用工具书,如字典

16、、词典来帮会理解外,还可以尝试以下方法帮助理解:(1) 要弄清词语中两个关键性的字的意思,然后考虑整个词语的意思。 例:凝神谛听 这个词,其中谛是仔细的意思,整个词语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仔细地听。(2)有些词不能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要注意它们的比喻或引伸义。例:目瞪口呆这个词常常用来比喻惊讶的样子,而不能只从字面上去理解。(3)要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这茶叶的香味吓煞人。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前一个煞是杀的意思,后一个煞是极的意思。(4)通过近义词或反义词作比较来理解。(5)除上面四种方法外,还可以运用对译、列举、辨析词语的感情色彩来理解词语。二 辨析词义的方

17、法:(1)要搞清词语的感情色彩。例:团结和勾结,都有一个为了一个目的联合和结合的意思。 团结用于好的方面,而勾结用于坏的方面,指进行不正当的活动而暗中结合。(2)注意运用的对象。如:爱戴和爱抚,前者用于党、领袖、英雄,后者用于老一辈对后代。(3)注意范围的大小。如:辽阔和广阔,都是指面积广大,但辽阔比广阔所指的范围更大。(4)注意程度的轻重。如:喜爱和酷爱,都有爱好某事某物之意,但酷爱比喜爱的程度重。(5)考虑词语搭配的习惯。如提高水平,改进方法,改善生活等。三 .同义词(一)辨析同(近)义词1. 从感情色彩上进行辨析,从词的褒贬义去辨析。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憎恨。2. 从语

18、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浅,后者程度深。3. 从范围大小上进行辨析。如战争与战斗,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4. 从具体与概括的不同进行辨析。如衣服与衬衫,衣服 是概括性的,指所有衣服,而衬衫是具体的,可以指长袖衬衫或短袖衬衫,男式衬衫或女式衬衫等。5. 从对象的不同去辨别。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的数量重。6. 还可以从普通话和方言来辨别。如讨饭与乞丐,分别是口头语与书面语;爸爸与父亲,分别是旧词与新词;如薪水与工资,分别是外来语与本民族词;如盐和氯化钠,分别是常用语和专门术语7.可以从词语搭配进行辨别。如“发挥”与“发扬”

19、。四.反义词1特点A. 意义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叫做反义词。反义词既是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B. 反义词是就词与词的关系说的,不是词与词组关系说的,所以,“好”与“不好”,“干净”与“不干净”等虽有反义关系,但都不是一组反义词,因为“不好”、“不干净”是词组。 C. 由于词的多义和同义现象存在,一个词可能有几个反义词。如“老”是多义词,它的本义是年纪大,引申义有“旧”、“长过头”等意义,这些引申义的相反意义,就都成了“老”的反义词“幼”、“新”、“嫩”。2反义词的类型(1)绝对反义词。两个意义绝对相反的词,肯定甲,就必须否定乙。这类反义词,不依靠语言环境(上下文)就可以指出来。如“生和死”

20、、“动和静”、“有和无”“赞成和反对”等。 (2)相对反义词。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肯定甲就否定乙,但否定甲,不一定就肯定乙,因为还有丙、丁等其他意义。如“白”和“黑”相反,但是,不“白”,却不一定是“黑”;不“黑”也不一定就是“白”,它们中间还有很多颜色存在。正因为是相对的反义,所以哪个词跟哪个词构成反义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特殊情况下,“白”和“红”也构成了反义关系,“红军”和“白军”两个反义词就是以“白”和“红”的反义关系为基础的。“白”与“黑”是反义关系,“白”与“红”也是反义关系,“红”与“黑”也构成了反义关系,“红心”与“黑心”也成了反义词。相对反义词要依靠语言配合,但在“我们为祖

21、国的富强而骄傲”中,“骄傲”的含义是“自豪”,所以,这里的“骄傲”的反义词应是“自卑”。3反义词在语言中的积极的作用恰当地使用反义词,可以把对立的事物和概念放在一起,互相对应、映衬,使人们在鲜明的对比下认清事物的是非、善恶、轻重、缓急,可以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利用两对反义词:“重和轻”、“泰山和鸿毛”对比,使人获得深刻的印象。多组反义词连用,可以起到加强语气、强调意思的作用。如“我们大家辛辛苦苦为的什么?就是为的一个心愿:要把死的变成活的,把臭的变成香的,把丑的变成美的,把痛苦变成快乐,把生活变成一座大花园。”五、多义词所谓多义词,是指一个词具有两个或

22、两个以上的意义,几个彼此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意义的词。多义词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也就是说,多义词的具体意义需要结合其所在的语境判断。如海字: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东海”。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引申义大的,如“你真是海量!”。 比喻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茫茫,你让我到哪里去找他?” “这里已是一片火海。”多义词辨析的方法1、从多音现象辨析 如,(1)他这个人不难求,太好说话了。 “好”读上声,是“易于、便于”的意思。(2)他这个人太好说大话了。 “好”读去声,是“喜欢、爱好”的意思2、从词义上辨析 如,(1)山上到处是

23、盛开的杜鹃。 “杜鹃”指的是“杜鹃花”(2)树林里传来了杜鹃的叫声。 “杜鹃”指的是“杜鹃鸟”。3、从词性上辨析 如,(1)他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大会。 “代表”是名词,(2)他是代表小李来参加大会的。 “代表”是动词4、从语境上辨析 如,(1)把电视关上,我们要学习文件。 “学习文件”是指从事的某项活动;(2)大家注意,下午要拿学习文件来。 “学习文件”,则是要拿的东西,而不是进行的活动。5、从对象与搭配上辨析 如,(1)我们要学先进,赶先进。 “赶”与“先进(人)”搭配,是“追”的意思;(2)他正在赶苍蝇。 “赶”与“苍蝇(昆虫)” 搭配,是“驱逐” 的意思;(3)他在忙之中赶写了这篇文章。

24、 “赶”与“文章(涉及的任务)”搭配,是“加快行动,使不误时间” 的意思。六词语的感情色彩 词语按感情色彩可分为三类:褒义词、贬义词、中性词。1、褒义词:带有喜爱、肯定、赞扬、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2、贬义词:带有贬斥、憎恶、否定、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3、中性词:不带有褒贬色彩,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不好的方面。七 .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有以下几种情况:联合关系:勤俭节约、美丽大方、又大又圆支配关系:克服困难、整理房间、完成任务陈述关系:生活幸福、教室明亮、心情愉快偏正关系:美丽的风景、惊人的速度、愉快的旅行补充关系:冷得发抖、跑的飞快、看得仔细此外,还有数量词与名词的搭配,如:一名医生、一个

25、苹果。八 .词语分类1、按词语的意义或感情色彩来归类。 2、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归类。3、按用途归类。 4、按词语之间关系归类。九成语成语名片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言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 形象鲜明的作用。成语的来源有以下几种:神话寓言,历

26、史故事,诗文语句,口头俗语。成语与谚语谚语绝大部分是句子而不是词组。谚语经常用在人民大众的口语里,用在文章里的比较少。谚语往往具有浓厚的口语色彩,不象成语那样具有文言色彩。谚语的形式,不象成语那样整齐。例如“坐山观虎斗”、“天下乌鸦一般黑”之类的谚语,都不是那么整齐。当然,如果把这些谚语一定说是成语,也是可以勉强的。 成语与歇后语歇后语是一种固定的句子,一定要由两部分构成,前一部分是用事物作比喻,后一部分是从正面作说明。写文章为了收到鲜明、形象、生动、具体的表达效果,也可以象引用成语似的引用歇后语。如泥菩萨过河 自身难保。“狗拿耗子 多管闲事”、“泥菩萨洗脸 越洗越难看。”、“蜜饯黄连 先甜后

27、苦”这些话,都是“歇后语”而不是“成语”。十谚语谚语是熟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使语言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它多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 主要分类 【一】、气象谚语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观察气象的经验总结。 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二】、农业谚语它是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农事经验。 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 【三】、卫生谚语卫生谚语是人们根据卫生保健知识概括而成的。 冬吃萝卜夏吃姜,免得医生开药

28、方。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四】、社会谚语社会谚语泛指为人处世、接物待人、治家治国等方面应注意的事。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狭路相逢勇者胜。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五】、学习谚语多是学习经验的总结,激励人们发奋学习。 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十一歇后语歇后语是熟语的一种,它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

29、风趣,耐人寻味。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和尚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 猴子学走路-假惺惺(假猩猩)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擀面仗吹火一窍不通 隔着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 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木头眼镜看不透 石碑上钉钉子硬碰硬 下雨泼街 刮风扫地假积极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 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十二.俗 语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二字俗语 行家 流言 眼气 旮旯 惧内 免活 冒尖 亮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