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2.91KB ,
资源ID:1088216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821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后记.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后记.docx

1、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后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后记(经典版)编制人:_审核人:_审批人:_编制学校:_编制时间:_年_月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2、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

3、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 want to know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秋夜将晓出篱门

4、迎凉有感教学后记 这是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后记,是优秀的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后记第 1 篇 一、课前预习 1、秋夜是散文诗集的第一篇,发表于年。 2、秋夜所采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 3、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出自() a秋夜b春末闲谈 c雨前d风景谈 4、秋夜的体裁是() a散文b自由体诗 c散文诗d杂文 二、当堂检测 双项选择题 1、散文诗秋夜中,象征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景物有() a小的粉红花b直刺天空的枣树 c奇怪而高的天空d夜游的恶鸟 e小青虫 2、秋夜中,寄寓着作者情*的景物有() a小的

5、粉红花b直刺天空的枣树 c奇怪而高的天空d窘得发白的月亮 e夜游的恶鸟 多项选择题 1、秋夜中所创造的一组象征*形象包括() a天空b枣树 c蜜蜂d小的粉红花 2、秋夜中现实生活中旧势力的象征物是( a奇怪而高的天空”b小青虫 c小的粉红花d窘得发白的月亮 e夜游的恶鸟 3、秋夜中抗击黑暗势力的象征物是() a小青虫b直刺天空的枣树 c奇怪而高的天空d小的粉红花 e窘得发白的月亮 4、秋夜中作者寄寓在象征物上面的思想感情是( a枣树:对韧*战斗精神的赞颂 b小青虫:对不自量力,自投罗网者的讽刺 c夜空:对黑暗统治者的憎恶 d月亮:对追求光明而不得者的怜悯 e小粉红花:对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

6、 三、课后练习 必做题1、简析鲁迅秋夜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2、简述秋夜中“枣树”形象的象征意义。 3、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填写。 这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通过描写,表现了作者当时的心境,体现了作者的精神。 选做题1、全文描写了时隐时现、贯穿全篇的“我”,这是一个线索人物,一个的形象。 2、课文中直接描述“我”的活动的,只有两处,请加以概括。 一是: 二是: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后记第 2 篇 年代:宋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注释: 1将晓:天将要亮。篱门:竹子或树枝编的门。同题诗有二首,这是第二首。 2三万里河:指黄河。“三万里”形容

7、它的长。 3五千仞岳:指西岳华山。“五千仞”形容它的高。古人以八尺为一仞。 4王师:指宋王朝的军队。 篱门:用竹片或竹竿编的门。 摩天:碰到天。摩:摩擦、接触。 遗民:指在金占领区生活却认同南宋王朝统治的人民。 泪尽:眼泪流干了,形容十分悲惨、痛苦。 胡尘:指胡人骑兵的铁蹄践踏扬起的尘土,指金朝的暴政。胡: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泛称。 南望:远眺南方。 译文: 三万里黄河东流入海,五千仞山高耸接青天。 铁蹄下遗民欲哭无泪,又一年盼望官收失地。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爱国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赏析: 这是一首爱国主义诗篇,作于1192年(宋光宗绍熙三年)的秋天,陆游当时在山阴(今浙江省绍

8、兴市)。 南宋时期,金兵占领了中原地区。诗人作此诗时,中原地区已沦陷于金人之手六十多年了。此时爱国诗人陆游被罢斥归故乡,在山阴(今浙江绍兴)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实现统一。 教学: 1、请谈谈这首诗前两句中“入”和“摩”的表达效果。 答案:入字表现出河的生气,“摩”字突出山的高峻。 2、诗人能把丰富的感情蕴含在景物与人物活动描写之中。请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全诗以望字为眼,表现了诗人希望、失望,千回百转的心情。这是悲壮深沉的心声。诗境雄伟、严肃、苍凉、悲愤,读之令人奋起。 3、从诗中的哪个词可以看出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哪个词中

9、可以看出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答案:从“泪尽,胡尘”看出了百姓饱受战乱之苦,从“南望,又一年”看出了百姓对和平的渴望。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后记第 3 篇 本文选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作于1924年9月,秋夜是一篇含蓄隽永的散文诗,文章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紧扣各种景物的特征,赋予它们不同类型的人物性格,借以寄寓作者强烈的爱憎感情。因此,教授本文时,应联系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重点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并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同时辅以一定的练习,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动手动脑能力,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原则。 二、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10、 2、 体会文章描绘出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从而感受作者的爱憎情感。 教学重点 抓住景物特征,理解景物的象征意义,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教学难点 如何将不同性质的两类事物加以区分,从而体会作者爱憎情感。 教学准备 投影仪及投影练习5张,巩固性讲义练习一份。 教学方法 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辅以练习检测巩固课堂效果,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 1、 布置预习: 认真阅读秋夜,标出自然段落,分清结构层次,划出重点、关键词语,思考其 深层含义。 2、导入: 1924年初,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一个新的革命高潮逐步在全国形成,但是穷途末路的封建军阀不甘心退出

11、历史舞台,一方面残酷镇压革命力量,另一方面,疯狂围剿新文化运动, 为此,鲁迅先生写下了一篇寓意深刻、动人心弦的战斗篇章秋夜(板书课题) 3、 简介野草(投影下列内容,并指名朗读) 野草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抒情散文诗集,收作品二十三篇,大部分写于1924年至1926年之间。这期间是鲁迅思想向共产主义世界观飞跃的前夜,因此,野草总的主题是:“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排击。”(三闲集我和语丝始终) 4、 研读文前提示,出示教与 学的目标(投影) a) 体会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 b) 体会含蓄隽永的意境。 c) 感受作者的情感。 5、 检查预习,思考: 文中作者写了秋夜中的哪 些景物。

12、作者对这些景物寄寓了强烈的爱憎感情,哪些是作者所热爱的 ?哪些是憎恶的?(归纳板书) 枣树 天空 热爱(光明) 青虫 憎恶(黑暗) 月亮 红花 恶鸟 6、 以上都是些很常见的景物,但在作者笔下却蕴含着悠远的艺术魅力,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运用了象征手法(板书),而这些景物到底象征了什么呢?(仔细研读课文) 课文第一节:作者为什么不说“有两株枣树”却用“一株还有一株”? (讨论明确):这是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指出赞颂对象,使读者有一个突出而强烈的印象。 7、 为什么说奇怪而高的天空的微笑大有深意?从“繁霜洒在园里的野花草上”这一句,我们能否看出其深层含义? 明确: (1)“微笑”是指反动军阀表现出

13、的虚伪做作的微笑,显示其欺骗手段的高明而洋洋得意。 (2)“繁霜”实指军阀政府实行文化高压政策,极力摧残“园里的野花草”。 8、 指名朗读第4节,思考: (1) 枣树有哪些特征?找出描绘枣树的句子。(略) (2) 为什么“只有创伤,其他一无所有”的枣树却欠伸得很“舒服”? 讨论明确:“一无所有”的枣树更便于战斗,因为折磨增强了他的毅力,摧残砥砺了他的斗志。 (3) 文中写枣树时用了三个“直刺”,其含义是否相同? 讨论明确:一二两个“直刺”表明了枣树的斗争对象,第三个“直刺”写出了枣树那种顽强和坚忍不拔的战斗风格。 (4) 由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枣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呢?(板书:) 坚毅不屈的

14、战士形象,是作者着力赞颂的对象。 9、 小红花又是一种什么形象呢?(投影下列判断题) (1)“小粉红花”象征了那些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作者对其的感情是:同情( ) (2)第三段化用了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中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告诉人们黑暗不会永远地统治大地,光明终将到来。( ) (3)红花的梦秋后有春,坚信春天必然到来,充满胜利的信心。落叶的梦春后是秋,明白斗争有反复,是艰难曲折,错综复杂的,因而必须进行韧性 的抗争。( ) 10 、 分析:小青虫形象: 快速阅读(7-9)节,思考: (1) 7节和9节中作者两次提到“夜半的笑声”这两种笑声是否相同? 明确:第一次:蔑视的笑、胜利的

15、笑,是示威与挑战。 第二次:快意的笑、欢欣的笑,是对未来的神往。 (2) 文末有“苍翠精致的英雄们”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具体指小青虫 (3) 这些小青虫又象征了什么呢?作者对其态度是什么? 明确:象征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进步青年 态度:a 批评其乱撞,不讲策略的弱点。 b 更敬佩(板书:)其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11、 作为作者深深憎恶的“天空、月亮、恶鸟”等景物又有哪些特点?他们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呢?作者对其是什么态度? 讨论明确: (1)天空:奇怪而高 月亮:圆满 恶鸟:夜游 (2)象征:阴险冷酷、丑恶狡猾的反动势力。 (3)态度:鞭挞 12、 在铁枝似剑的枣树的直刺之下,他们

16、的狼狈形象是什么?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其狼狈象来。(投影下列判断题) (1)“月亮躲到东边去了”并不是月亮真的向东边离去,而是指其慌不择路,脱离了原有的轨道。( ) (2)“哇”的一声,是恶鸟绝望的哀鸣,从另一角度显示反动势力惶惶不可终日的惊恐心理,反衬枣树的战斗威力。( ) (3)两三个青虫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是因为看到同伴葬身火海后产生的恐惧心理及畏难举动。( ) 13、 有人说:有意境的作品能够用各种艺术方法使读者产生象外有象、景外有景的审美感受,那么本文的意境有什么特点呢? 自由讨论后明确:本文的意境含蓄而隽永,作者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来刻画形象,用“枣树”与“天空”这两种景物构成了一

17、幅大有深意的画面,因而意境深远而又奇特,这种效果又主要得益于作者采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表达作用,那么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投影下列内容) 象征手法的表达作用:把现实和幻想融为一体,确切真实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格化的景物所代表的社会力量,寄托作者的爱憎情感,表现作者自身的战斗精神,运用象征手法的课文还有:海燕 、松树的风格、井冈翠竹、白杨礼赞等。 14、 总结课文,进行思想教育。 本文刻画的枣树形象由于它的隐喻和象征作用,能够使读者在想象中幻化出一个寓于人生经验的坚强斗士形象,更能幻化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形象。可以说,散文秋夜形象地体现了鲁迅敢于直面

18、惨淡的人生,执着于现在的战斗的伟大精神,作为我们中学生也应向鲁迅学习,既要学会作文,更要学会作人,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15、 练习巩固(略) 附板书 枣树:坚毅不屈的战士形象(赞颂) 热爱(光明)青虫:追求光明,不怕牺牲的进步青年(敬佩) 红花: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同情) 秋夜(象征) 天空(奇怪而高) 憎恶(黑暗)月亮(圆满) 阴险冷酷、丑恶狡猾的反动势力(鞭挞) 恶鸟(夜游) 三、 教后感 教授这篇课文,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1、 教学目标要明确,要出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白学什么,可以时时检查教师的教学环节是否正确。 2、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除了调动积极性启发回

19、答问题外,还要辅以一定的练习加以检测反馈,这样比单纯的讲课要实在得多,要告诉学生学习的方法:授人 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3、 当学生遇到较深、较难的问题时,要善于启发诱导。例如本课中第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写两株枣树,而用“一株 还有一株”,学生回答认为这两株一是代表共产党,一是代表国民党,这明显是错误的,如何引导呢?我举例:假如你考试成绩差了,老师对你说,学习第一要努力,第二还是要努力这是什么意思呢?学生很快便想到这是强调,所以很自然地解决了“反复修辞强调作用”这个问题,所以教师的临场发挥驾驭课堂的能力要强。 4、 要利用电教设备,扩大课堂的容量。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后记第 4 篇 教

20、学目标: 1.感知诗歌的意境 ;感受诗人的忧国、爱民思想 ;体会诗的韵律美,感受中国古代 诗歌的独特表 现力。 2.使学生 认会两个二 类生字,会写 2 个一类生字。 3.读古诗,理解 诗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观察图画,展开合理想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4.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难点: 理解诗意,学会新 词新字,使学生感受 诗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查找作者的 资料和古 诗的背景。 教学时数 :一课时。 基础知识: (yu )( 五岳 )(岳父 )( 岳母 ) 教学过程: 一、朗诵古诗,感悟 诗歌形象美。 1.读通全诗,做到不漏、不添、不 错,读准确了再 读几遍。达到 这个要

21、求可以先 让学生自由 读,然后再播放音 频资料,再 师生共读。 2.结合古诗的创作背景体会 诗人蕴涵诗中的思想感情。 质疑问难,重点解答 诗人“感 ”什么, 为什么 “感 ”。 这是爱国诗 。 1192 年,陆游虽退居家中但不忘国家人民, 诗中寄托了他 对沦陷区内人民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 诗人对南宋小朝廷饱含愤怒的强烈控诉。教学 时相机穿插 创作背景,帮助学生填 补认识 上的空白,深入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结合书中所给的图片想象 诗中画面。 二、品读比较,领悟诗句精练美。 1.利用手 头资料,采用 释 (注释 )、留 ( 保留每一个字的意思 )、补( 补充有关 词语 ) 、调 ( 适当

22、调换语 序 )的方法,用 现代语言表现古诗意思。 2.原文与 诗意比较朗读 。 结合作者的遭遇介 绍,告知学生 陆游 “六十年 间万首诗”,诗歌最突出的主 题是表现恢复中原、 统一中国的 爱国主义情感。 让学生课外合作收集 陆游的 爱国诗,进行编报 等相关语文活动。延伸 课外再读诗,拓展语文学习的广阔天地。 字词注释 篱:篱笆,用竹子等 编成的围墙。篱门 :篱笆门。迎凉:出 门乘凉。河:黄河。摩: 触摸,接触。 走进诗人 陆游 (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 12 岁即能诗文, 一生著述丰富,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等数十种存世。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 诗的成就

23、为最。自言 “六十年 间万首诗 ”,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 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 杀敌的豪 情和对敌人、卖*的仇恨, 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 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在思想上、 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前即有 “小李白 ”之称,不 仅成为南宋一代 诗坛,而且在中国文学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 伟大的爱国诗人。 诗情诗意 漫长的黄河 东流入海,巍峨的高山直上云天。陷入 敌手的百姓流干了眼泪,盼望官兵收复失地又 过一年。 这首诗表达了 诗人对南宋朝廷的不 满和对沦陷区人民的同情,表达了 忧国忧民的情感。 三、指导背诵,互检互查,及时反馈。 1.抓住重点 词语指导背诵 。 2.学生自由背 诵。 3.抽查学生背 诗,指出 优缺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