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40.90KB ,
资源ID:108286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286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版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版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1、解析版浙江省温州十五校联合体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2019年第二学期“温州十五校联合体”期中考试联考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共8 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北国的冬天,人们围炉煮茗,或吃涮(shu)羊肉,或剥(bo)花生米、饮白干,因为有地炉、暖炕,即使外面雪深几尺、风大若雷,也可以躲在屋里,过一段有劲的蜇居生活。B. 现

2、在在表面粘(zhn)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涨冷缩都比较细微,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C. 肮脏的工业脚步使瓦尔登湖的水混(hn)浊了,原先黑魆(x)魆的林木不见了,震耳欲聋的机器喧嚣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铁路线已经侵入了它的边境。D. 这时,我再也按捺(ni)不住,一面吩咐赶快备马,一面跑到池塘边去洗脸。池塘边柳丝上纤(xin)细的树叶几乎全部落光,柳枝下的池水已变得清澈见底,冰冷砭骨。【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别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题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再调动知识储备分析识别字音字形。本题注重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考查

3、,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选出合乎要求的一项。A项“涮”应读“shun”,“蜇”应为“蛰”;B项“热涨冷缩”应为“热胀冷缩”;D项“捺”应读“n”,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识别字音字形的能力。此类题先认真审题,明确题干要求,再调动知识储备分析识别字音字形。本题注重多音字和形近字的考查,要求考生根据题目要求选出合乎要求的一项。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写作,要向经典作品学习语言。经典作品之所以千古传诵,不但因为它们是一个时期人文或文学的最高成就,也在于它们为后人提供了优秀的语言范式。【甲】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中宝玉黛玉初次见面时的对话,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节有关雪的描写,巴尔扎克

4、在欧也妮葛朗台中对老葛朗台见到金子时眼神的描绘,托尔斯泰在复活开始时对法庭陪审团人物的介绍,等等,都是运用语言的典范。这种语言往往极为精粹形象,【乙】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极简洁的一个排字,既刻画了人物的动作,又通过这个动作,点出了人物的境况和性格。经典作品的语言有借鉴价值,但如果只会借鉴不思创新,语言修养也很难提高。【丙】有创新意识的作者,才有可能让笔下的文字散发出无穷的魅力,或遣词造句让人拍案而起,或场景描写让人刻骨铭心,或叙述抒情让人感同身受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或 B. 精粹 C. 拍案而起 D. 感同身受3. 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

5、有误的一项是A. 甲 B. 乙 C. 丙【答案】2. C 3. B【解析】【2题详解】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应该认真审题,结合文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词语,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拍案而起”意思是“一拍桌子猛地站起来,形容非常愤慨”,应改为“拍案叫绝”)故选C。【3题详解】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此类题应该认真审题,联系上下文意思和关系来准确使用标点。B项中“极简洁的一个排字”中“排”应加引号,故选B。【点睛】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题应该认真审题,结合文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词语,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是从

6、恢复和重评现实主义走向“无边的现实主义”之“新现实主义”,是在实践上推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蜂起的时代。B. 人类是一个大家庭,人类如果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那么它就需要大家一起来保护,而且它的“知识产权”也是全人类所有的。C. 十八大以来,我国“小粉红”“小青马”群体蓬勃兴起,他们以年轻人特有的方式把国家荣誉与自己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之成为弘扬正能量的生力军。D. 经历过大痛苦的人会变得空灵,变得圣洁,变得心胸宽宏。不论在何种风浪中,周广仁都坚守住纯善的心,通过钢琴来诉说对人生的热爱。【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是否存在结

7、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A项“改革开放四十年文学是时代”,主宾搭配不当;B项关联词位置不当,“如果”应放在主语“人类”前,“它指基因组”,所以“如果”关联的分句主语不同,关联词应该放第一个主语前;C项句式杂糅结构混乱,把“使之”去掉。故选D。【点睛】本题考核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句子,是否存在结构、逻辑等问题,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静与空是相联系的, , 。 , 。在中国画中,空

8、绝非别无一物,往往与静相融合,形成宁静空茫的境界。空作用于视觉 听觉的静能推荡视觉的空视觉的空也能加重静的气氛 静作用于听觉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语句的连贯,容易出错的地方选项的排序,这个可根据所给的话题来选择解答此类试题,需通读语段,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根据上下文句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正确的选项。本题中,根据“静与空是相联系的”一句可知下文的逻辑,即先说静再说空,遵循一一对应原则;进而可推知下文的逻辑是,故选A。【点睛】本题属于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做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语句的连贯,容易出错的地方选项的排序,这个可根据所给的话题

9、来选择解答此类试题,需通读语段,联系上下文的语境,根据上下文句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正确的选项。6.阅读以下三个案例,请分条概括“当下年轻人社交”特点,并对这种“社交”现象作简要点评,其中点评不少于60字。某95后姑娘上周末刚参加了一场校友群的狼人杀“轰趴”,和旁边一个陌生女孩倾盖如故,玩游戏的间隙里聊兴趣聊学习聊感情,临走前还依依不舍地相互加了微信。可等回到宿舍,那个不久前还相互叫“宝贝”的微信名便从未点开,两人如同平行线再无交集。某00后女生因为追星加入了一个粉丝群,大家在群里聊爱豆聊得火热,分享每天的生活亲如姐妹。可热闹了一周,微信群便沉寂在几千行的列表里,只有偶尔的英语打卡和外卖分享。一位

10、正在读研的00后男生曾在银行做过短期实习,起初,和比他大不了几岁的银行大堂经理聊得十分投缘。经理告诉他工作经验,他给经理分享大学趣事。不过实习期一结束,经理就变成了微信列表从未点开过的名字。(1)社交特点:_(2)点评:_【答案】 (1). (1)社交特点:目的性强迅速熟络又迅速冷淡分开后不愿花心思维护关系。(意思对即可) (2). (2)示例:这种社交现象反映了当下年轻人追求一种实用、轻松、随意、简单的亲密关系的社交观念。现代生活节奏快,经营一段亲密关系意味着越来越高的经济及时间成本,而各种便捷的交往平台刚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社交需求。这种交往虽省时少力,但唯有长久而美好的联系才能真正给人以幸

11、福感。【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锁定答题区间,概括得出答案。本题中,让结合材料概括社交的特点,根据两则材料,联系文本,“玩游戏的间隙里聊兴趣聊学习聊感情。”“大家在群里聊爱豆聊得火热,分享每天的生活亲如姐妹。”“经理告诉他工作经验,他给经理分享大学趣事。”这表明社交的目的性很强。“可等回到宿舍,那个不久前还相互叫宝贝的微信名便从未点开,两人如同平行线再无交集。”“可热闹了一周,微信群便沉寂在几千行的列表里,只有偶尔的英语打卡和外卖分享。”“不过实习期一结束,经理就变成了微信列表从未点开过的名字。”这就

12、表明社交特点可以概括为迅速熟络又迅速冷淡,分开后不愿花心思维护关系。根据以上分析,分三点回答即可。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解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题干要求,认真阅读文本,然后进行个性化解读,概括得出答案。本题中,联系文本,可以概括为:这种社交现象反映了当下年轻人追求一种实用、轻松、随意、简单的亲密关系的社交观念。现代生活节奏快,经营一段亲密关系意味着越来越高的经济及时间成本,而各种便捷的交往平台刚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社交需求。这种交往虽省时少力,但唯有长久而美好的联系才能真正给人以幸福感。【点睛】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明确题干要求,然后认真阅读文本

13、,锁定答题区间,概括得出答案。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咬文嚼字有时是一个坏习惯,所以这个成语的含义通常不很好。但是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象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情感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姑举一个人人皆知的实例,韩愈在月夜里听见贾岛吟诗,有“鸟宿

14、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两句,劝他把“推”字改为“敲”字。这段文字因缘古今传为美谈,于今人要把咬文嚼字的意思说得好听一点,都说“推敲”。古今人也都赞赏“敲”字比“推”字下得好,其实这不仅是文字上的分别同时也是意境上的分别。“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但是它表示孤僧步月归寺门原来是他自己掩的,于今他推。他须自掩自推,足见寺里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和尚。在这冷寂的场合,他有兴致出来步月,兴尽而返,独往独来,自在无碍。他也自有一副胸襟气度。“敲”就显得他拘礼些,也就显得寺里有人应门。 他仿佛是乘月夜访友,他自己不甘寂寞,那寺里假如不是热闹场合,至少也有一些温暖的人情。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

15、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究竟哪一种意境是贾岛当时在心里玩索而要表现的,只有他自己知道。如果他想到“推”而下“敲”字,或是想到“敲”而下“推”字,我认为那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朱光潜咬文嚼字(节选)【材料二】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黄庭坚)三人在一起谈论诗句。苏小妹为了显示她的才华,抢先说:“

16、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请哥哥在这两句各自的中间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道:“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即前句加了一个“摇”、后句加了一个“映”。苏小妹不屑地说:“还尚好。不过,只能算为下品,这个腰不够美。”那么,怎样的“腰”才算美呢?苏东坡认真思索后,得意地说:“有了,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即分别加了“舞”与“隐”这两个“腰”。苏小妹笑道:“好是好,但仍不属上品。”坐在一旁的黄山谷也认为加这样的“腰”很好,心想,是不是苏小妹在故弄玄虚?于是忍不住问道:“依小妹的高见呢?”苏小妹便得意地念了起来:“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苏东坡、黄三谷拍手称绝。清褚

17、人获坚瓠集7. 下列有关“推”“敲”二字优劣的理解符合作者意思的一项是A. “敲”“推”二字在意境上是有分别的,“推”字给人冷寂之感,更能表现僧人独来独往,兴尽而归的情境。B. “敲”“推”二字所用的场景是不同的,“推”字表明寺门是自掩的,更能表现僧人来去自如的潇洒气度。C. “推”是无声的,“敲”是有声的,“敲”字打破夜的岑寂,以动衬静,更能表现僧人孤独、寂寞情怀。D. “推”“敲”二字各有妙处,诗中用哪个字更恰当,关键要看作者当时所处的情境和当时的心境。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情感,要想把思想情感表达得透彻和凝练,就得咬文嚼字,养成一字不

18、肯放松好习惯。B. 一句话换一种说法意味就可能不一样,所以我们写文章在换一种说法时,一定要弄清两种说法的意味有什么不同。C. 朱光潜结合“鸟宿池边树”一句,以为“推”要比“敲”要更调和,因此认为韩愈的修改并不像古今称颂的那样妥当。D. “咬文嚼字”看起来是斟酌文字,实质是推敲文字所表达的意味,如苏小妹认为“摇”“映”二字为下品,即这两字没能很好表达诗句的意味。9. 根据朱光潜的理论,分析材料二中“扶”“失”二字的妙处。【答案】7. D 8. C 9. (1)“扶”字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风之轻与柳之细,风与柳因亲昵而相扶,何其生动感人。(2)“失”字,让月光之皎洁与梅花之皎洁融为一体,既突出了

19、月光的明亮,又考虑到梅花的高洁、素雅,符合“淡”字的诗意。朱光潜理论:(1)咬文嚼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2)选什么字比较恰当要与境界符合;(3)选字要与全诗调和。【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A,B,C表述过于片面,根据文本“所以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可以看出D项最符合作者的观点,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

20、,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本题中C选项中,朱光潜结合“鸟宿池边树”一句,以为“推”要比“敲”要更调和,因此认为韩愈的修改并不像古今称颂的那样妥当。表述错误。正确的表述是: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分析和概括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需要明确题干要求,并在认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分析文本,并概括得出答案。本题中,让根据对材料一的理解,运用朱光潜的理论分析第二则材料中“扶”“失”的妙处。可以从修辞、内容、效果及情感三个角度分析概括得出答案。(1)“扶”

21、字运用拟人化手法,写出了风之轻与柳之细,风与柳因亲昵而相扶,何其生动感人。(2)“失”字,让月光之皎洁与梅花之皎洁融为一体,既突出了月光的明亮,又考虑到梅花的高洁、素雅,符合“淡”字的诗意。朱光潜理论:(1)咬文嚼字,实际上是调整思想和情感;(2)选什么字比较恰当要与境界符合;(3)选字要与全诗调和。【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一一进行比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如意楼和得意楼汪曾祺竺家巷是一条不很长,也不宽的巷子,巷口就有两家茶馆。一家叫如意楼,一家叫得意楼。如意楼的生意

22、很好。一大清早,小徒弟就把铺板卸了,把两口炉灶升起来,一口烧开水,一口蒸包子,巷口就弥漫了带硫磺味道的煤烟。一个师傅剁馅。茶馆里剁馅都是在一个高齐人胸的粗大的木墩上剁。师傅站在一个方木块上,两手各执一把厚背的大刀,抡起胳膊,乒乒乓乓地剁。一个师傅就一张方桌边切干丝。另外三个师傅揉面。包子皮有没有咬劲,全在揉。他们都很紧张,很专注,很卖力气。一天就这样开始了。如意楼的胡二老板有三十五六了。他是个矮胖子,生得五短,但是很精神。双眼皮,大眼睛,满面红光,一头乌黑的短头发。他是个很勤勉的人。每天早起,店门才开,他即到店。各处巡视,尝尝肉馅咸淡,切开揉好的面,看看蜂窝眼的大小。我们那里包包子的面不能发得

23、太大,不像北方的包子,过于喧腾,得发得只起小孔,谓之“小酵面”。这样才筋道,而且不会把汤汁渗进包子皮。然后,切下一小块面,在烧红的火叉上烙一烙,闻闻面香,看兑碱兑得合适不合适。其实师傅们调馅兑碱都已很有经验,准保咸淡适中,酸碱合度,不会有差。但是胡老二还是每天要视验一下,方才放心。然后,就坐下来和师傅们一同擀皮子、刮馅儿、包包子、烧麦、蒸饺茶馆的案子都是比较矮的,他一坐下,就好像短了半截。如意楼做点心的有三个人,连胡老二自己,四个。胡二老板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为的是有熟客来时,好欠起屁股来打个招呼:“您来啦!您请楼上坐!”客人点点头,就一步一步登上了楼梯。胡老二在东街不算是财主,他自己总是

24、很谦虚地说他的买卖本小利微,经不起风雨。他和开布店的、开药店的、开酱园的、开南货店的、开棉席店的自然不能相比。他既是财东,又是要手艺的。他穿短衣时多,很少有穿了长衫,摇着扇子从街上走的时候。但是大家都知道他手里很足实,这些年正走旺字。屋里有金银,外面有戥秤。他一天卖了多少笼包子,下多少本,看多少利,本街的人是算得出来的。“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招牌下面缀着一个红布条,迎风飘摆。相形之下,对面的得意楼就显得颇为暗淡。如意楼高朋满座,得意楼茶客不多。上得意楼的多是上城完粮的小乡绅、住在五湖居客栈的外地人,本街的茶客少。有些是上了如意楼楼上一看,没有空座,才改主意上对面的。其实两家卖的东

25、西差不多,但是大家都爱上如意楼,不爱上得意楼。这真是没有办法的事。得意楼的老板吴老二有四十多了,是个细高条儿,疏眉细眼。他自己不会做点心的手艺,整天只是坐在帐桌边写账,其实茶馆是没有多少账好写的。见有人来,必起身为礼:“楼上请!”然后扬声吆喝:“上来位!”这是招呼楼上的跑堂的。他倒是穿长衫的。账桌上放着一包哈德门香烟,不时点火抽一根,蹙着眉头想心事。得意楼年年亏本,混不下去了。吴老二只好改弦更张,另辟蹊径。他把原来做包点的师傅辞了,请了一个厨子,茶馆改酒馆。旧店新开,不换招牌,还叫做得意楼。开张三天,半卖半送。鸡鸭鱼肉,煎炒烹炸,面饭两便,气象一新。同街店铺送了大红对子,道喜兼来尝新的络绎不绝

26、,颇为热闹。过了不到二十天,就又冷落下来了。门前的桌案上摆了几盘煎熟了的鱼,看样子都不怎么新鲜。灶上的铁钩上挂了两只鸡,颜色灰白。纱厨里的猪肝、腰子,全都瘪塌塌地摊在盘子里。吴老二脱去了长衫,穿了短袄,系了一条白布围裙,从老板降格成了跑堂的了。他肩上搭了一条抹布,围裙的腰里别了一把筷子。这不知是一种什么规矩,酒馆的跑堂的要把筷子别在腰里。这种规矩,别处似少见。他脚上有脚垫,又是“跺趾”脚趾头摞着,走路不利索。他就这样一拐一拧地招呼座客。面色黄白,两眼无神,好像害了一种什么不易治疗的慢性病。得意楼酒馆看来又要开不下去。一街的人都预言,用不了多久,就会关张的。吴老二蹙着眉头想: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

27、?他不知道,他的买卖开不好,原因就是他的精神萎靡。他老是这么拖拖沓沓,没精打采,吃茶吃饭的顾客,一看见他的呆滞的目光,就倒了胃口了。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选自汪曾褀小说有删改)10. 第段说胡老二是个“勤勉的人”,他的“勤勉”表现在哪里?请分条简要概括。11. 结合上下文,分析划线句子的含义。(1)一天就这样开始了。(2)“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是很亮堂。招牌下面缀着一个红布条,迎风飘摆。12. 多角度对比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分条概括出文中的对比,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13. 有人建议删去结尾两段,也有人认为保留更好,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并给出理由。【答案】10. (1

28、)每天一早到店巡视、视验师傅们的工作;(2)视验完了就和师傅们一起干活;(3)亲自坐在靠外的一张矮板凳上招呼客人。 11. (1)如意楼每天都在紧张、忙碌中开始,暗示如意楼生意兴隆。(2)指“如意楼”这块招牌不大,但很醒目,很显眼,富有生气;暗示如意楼生意做得明明白白,很“亮堂”,因而生意兴隆。 12. 对比:(1)肖像(外貌)对比。胡老二矮胖,穿短衣;吴老二细高,穿长衫;(2)动作语言对比。如同样是招呼客人,胡老二“欠屁股”、说“您”,显得真诚、随和;吴老二“起身为礼”、说“请上楼”并吆喝,显得生分、傲慢;(3)经营方式对比。胡老二做生意亲历亲为,吴老二则管账不管事;(4)经营状况对比。如意

29、楼生意很好,店里高朋友满座;得意楼生意暗淡,茶客不多;(5)名实对比。“如意楼”,名“如意”,生意如意;“得意楼”,名“得意”,生意不得意。作用:(1)对比中突出人物个性,让读者鲜明地感受到胡老二的精神、勤勉、认真、谦虚和吴老二的萎靡、多虑、拖沓、傲慢;(2)对比中引起读者对两个茶馆命运的关注,进而去思考这一盛一衰局面的原因。 13. (1)建议删去。结尾两段把吴老二生意不好的原因点了出来,太过直白,让小说缺少韵味;从小说前面的描写中,读者完全可以总结出吴老二生意失败的原因,结尾再点出来有画蛇添足之嫌;删去后,以吴老二自怨自艾的感叹“我怎么就这么不走运呢?”作结,既突出吴老二缺乏自省、不懂生意

30、诀窍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又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耐人寻味。(2)保留更好。结尾点出原因,卒章显志,既能让读者充分、准确地把握主旨,又能在结构上收束全文。以“一个人要兴旺发达,得有那么一点精气神”作结,从做生意上升到人生的高度,拓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而且对读者起到警策的作用。【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特点并结合文本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认真审清题干要求,然后回到文本,认真阅读,锁定答题区间,归纳概括得出答案。本题中,第段说胡老二是个“勤勉的人”,他的“勤勉”表现在哪里?请分条简要概括。所以首先锁定答题区间第三段,认真阅读,分条概括出表现胡老二“勤勉”的地方即可。【11

3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句子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进行分析。理解句子的含义要把握两点:一是句子本身所表现的事物特征以及它所表现的含义,二是要注意由此而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和看法。本题中要分别答出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12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表现手法分析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全文,找到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作者是怎样对他们进行描写的,同时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然后确定正确的表现手法,结合着具体内容,从运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作用,也就是对表现人物、突出主题方面的作用等角度组织答案。对于本题,很明显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让分条概括对比并分析作用。【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结尾的作用和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需要考生明确题干要求,然后明确自己的观点,结合文本,从分析结尾的作用(内容和结构)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本题中提到,有人建议删去结尾两段,也有人认为保留更好,请你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并给出理由。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在结合文本分析结尾两段的作用,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点睛】此题考查学生的对表现手法分析综合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先通读全文,找到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作者是怎样对他们进行描写的,同时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