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6.03KB ,
资源ID:1082108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82108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1、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民艺一绝南阳烙画 河南南阳是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南阳有“三宝”烙画、玉雕、出师表,“烙画”位居其首,蜚声海内外。 烙画,亦称烙花、烫花、火笔画、“火针刺绣”。它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用温度在摄氏三百至八XX之间的铁笔烙烫。 百闻不如一见。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亲自观看了烙画师们制作的过程。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遵循一定顺序,根据作品需要,有的不施任何颜料,只用白描技法勾勒线条,用西画素

2、描的黑、白、灰来烘色;有的以烙为主,套彩为辅,在竹木、宣纸或丝绢等材质上勾画烘烫作画。看他们的作品,或线条流畅,如行云流水;或凝色浑实,敦厚拙朴;或色调清爽,云淡风轻;或虚实相应,层次明晰给人一种强烈的艺术效应。恍惚间,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南阳烙画的艺术长廊,它们越过眼前,穿越历史,回到了千年以前的汉代 是啊,这些精美的艺术画廊是家乡人民在用他们的智慧、妙思、巧手谱写着、延续着(1)用“_”在短文中画出烙画的制作过程。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烙画,是_(地方)的特色,它又称为“_”“_”“_”,需要用_度的铁笔在材料上进行烙烫。(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文章开宗明义,点明“烙画”特殊地

3、位,既吸引读者又为下文展开作好铺垫。“烙画”的作画材质有严格的要求,只能使用竹木、宣纸、丝绢。“烙画”没有任何颜色,只有素描的黑、白、灰。南阳“烙画”属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精华之一,它体现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答案】 (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

4、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他们先在板材上用铅笔设计好图样,然后用较细的烙笔勾烙上线条,并擦掉铅笔的痕迹。最后是上色。 (2)河南南阳、烙花、烫花、火笔画、摄氏三百至八百 (3)正确;错误;错误;正确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2阅读一幅名扬中外的画第2自然段,完成练习。 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

5、,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1)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文中提到了_、_、_、_、_、摊贩、官吏和读书人,文中“”表示_ 。 (3)从“好几百个”“三百六十行”这些词中,可以看出画上_,张择端下了很大的功夫。 【答案】 (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2)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3)人物众多 【解析】【分析】(1)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

6、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2)考查对语段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语段,就能找到答案。 (3)体会划线词语,了解用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张择端画这幅画的时候,下了很大功夫。(2)农民;船工;生意人;道士;医生;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3)人物众多 【点评】(1)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体会重要词语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7、3根据花钟的课文内容,选序号填空。 (1)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这与什么有关? (多选) A.与温度、湿度、光照有关。B.与刮风、下雨有关。C.与昆虫活动的时间有关。(2)课文最后一段向我们介绍的做“花钟”的办法是( )。 A.把不同时间开放的花种在一起,把花圃修建得像钟面一样。B.把漂亮的花放在一起,摆成一个圆圈。C.把花种在时钟里面。【答案】 (1)A,C(2)A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故答案为:(1)AC;(2)A;【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4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一天,

8、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身上做了白色记号(ho ho),然后放了出来。二十只左右被闷(mn mn)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几(j j)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1)给文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记号_(ho ho) 闷_(mn mn) 几_(j j)乎(2)把下面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3)先选择法布尔做事的原因,再根据正确的实验步骤排序(填序号) A

9、便于观察B与其他蜜蜂区别C路远,使实验更准确D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_捉自家草料棚的蜜蜂_给蜜蜂做上记号放飞_走了四公里路_正确的实验步骤是:_(4)对文中划线的句子中“大概”一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应该去掉,使句子的意思更加准确,清楚。B.不能去掉,“大概”说明这是作者的推测,体现了他严谨的科学态度。(5)从法布尔做实验的过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答案】 (1)ho;mn;j(2)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3)D;A;B;C;(4)B(5)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要严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

10、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11、 故答案为:(1)ho、mn、j (2)它们飞得这么低,看不到遥远的家。(3)D;A;B;C;(4)B;(5)我们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要严谨,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理解辨析能力。 (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河和大海 秋天,河水上涨,河面变得宽阔了。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他得

12、意扬扬地流向大海,想去和大海比一比谁大。一路上,他仰着头,挺着胸,翻卷着浪花,顺流而下。到了大海,只见一片汪洋,往远处看,天连着海,海连着天,小河用尽全身的力气,抬起脚跟,却怎么也看不到岸边。他懊丧地自言自语说:“唉,我以为自己很大,原来海比我大得多。”大海听了笑着说:“不错,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也不会有这么大呀!”(1)照样子写词语。 自言自语(ABAC)、_、_、_得意扬扬(ABCC)、_、_、_(2)读完语段,选词填空。 谦虚 骄傲从“小河觉得天底下只有自己最大了”这句话,我感觉到小河很_。从大海说的这句话“我是比你大得多,可是如果没有无数江河流到我这里,我

13、也不会有这么大呀”我感觉到大海很_。(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小河没有大海大。B.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C.江河都流到大海里。【答案】 (1)毛手毛脚;人来人往;百发百中;白发苍苍;兴致勃勃;微波粼粼(2)骄傲;谦虚(3)B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变换形式的叠词的积累和运用情况。从给出的词语“自言自语”来看,是ABAC式结构,即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是一样的。从给出的词语“得意扬扬”来看,是ABCC式结构,即第三个字和第四个字是一样的。 (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3)解答此类

14、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 故答案为:(1)毛手毛脚、人来人往、百发百中、白发苍苍、兴致勃勃、微波粼粼 (2)骄傲、谦虚 (3)B 【点评】(1)分析要仿写的词语,从中找出规律,找出规律,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积累好词好句,为写作奠定基础。 (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心的掌握的能力。6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参(shn cn)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

15、快。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pn pn)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海底的植物差(ch ch)异也很大。它们的色彩多种多样,有褐色的,有紫色的,还有红色的。最小的单细胞海藻,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长达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长的生物。(1)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海参_(shn cn) 喷_(pn pn)水差_(ch ch)异(2)第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用“_”画出来。 (3)第段具体写了_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法。它们分别是_、_、_、_、_。 (4)语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些贝类的活动方式是_。

16、 (5)第段的起始句“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中的“也”字能去掉吗?为什么? (6)第段从_和_两个方面写出了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 【答案】 (1)shn;pn;ch(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3)五;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有些贝类(4)拟人;巴在轮船底下(5)不能去掉。因为“也”字承上启下,说明了不仅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同样差异很大。(6)色彩;大小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考查找中心句

17、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第段,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把“贝类”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是拟人。 (5)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然后结合具体

18、语境进行分析。 (6)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第段,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shn、pn、ch (2)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3)五、海参、梭子鱼、乌贼、章鱼、有些贝类 (4)拟人、巴在轮船底下 (5)不能去掉。因为“也”字承上启下,说明了不仅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同样差异很大。(6)色彩、大小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3)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4)考查学

19、生对拟人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5)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辨析能力。 (6)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7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花大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北京人把瓢虫叫作“花大姐”,好名字! 瓢虫,朱红的、瓷漆似的硬翅,上有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特别漂亮。圆点是有定数的,不能瞎点。小圆点,叫作“星”,有七星瓢虫、十四星瓢虫星点不同。有的瓢虫吃蚜虫,是益虫;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害虫。我说,吃马铃薯嫩叶的瓢虫,你们就不能改改口味,也吃蚜虫吗?(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顺顺溜溜:_。严丝合缝

20、:_。(2)为什么作者认为“花大姐”是个好名字?_ “花”形象地体现了瓢虫漂亮的外形,红色的硬翅上有好多颜色鲜艳的小圆点。瓢虫形态端庄,举止稳重,“大姐”的称呼与此相吻合。这个名字生动形象,富有童趣。(3)考考你:有的瓢虫吃蚜虫,是_;有的瓢虫吃马铃薯嫩叶,是_。 (4)文章结尾画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答案】 (1)方向一致,有次序;指缝隙严密闭合(2)(3)益虫;害虫(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解析】【分析】(1)词语理解的考查。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

21、文内容,比较判断。 (3)回答这种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4)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1)方向一致,有次序。指缝隙严密闭合 (2)(3)益虫、害虫 (4)模拟孩子天真的口吻,使全文童趣盎然;运用第二人称,自然亲切,表达了对瓢虫的喜爱之情。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熟读短文,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正确,文通句顺即可。 (4)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8【答案】 (1)瞪、跺、指、跑、画。(2

22、)小瑶;小军(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语言;动作(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 【解析】【分析】(1)此题较容易,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表示小瑶动作的词即可。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描写方法概括为:环境描写 、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结合短文分析即可。 (5)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故答案为:(1)瞪、跺、指、跑、画。(2)小瑶、小军 (3)值周组的同学来了,给一班、二班的卫生都扣了分。(4)语言、动作

23、 (5)不对。我会把纸团捡起来。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动词的掌握能力。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主要考查对常用描写方法的掌握能力。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朝霞与日出 天亮了!东方天际露出鱼肚白的颜色。渐渐地,鱼肚白变成淡红色,好像人喝了一点酒,脸上呈现出的红晕一样。接着,它又由淡红慢慢地变成深红,再由深红变成金黄的颜色。这时候,周围的白云,仿佛涂上了绚烂的色彩。啊!多么艳丽的朝霞!我真希望自己是一个画家,把清晨这一美丽的景色描绘

24、出来。 我爬上山顶凝望那遥远的天际,彩云不断地在变化:一会儿好像金苹果,一会儿又好像紫葡萄,一会儿仿佛又变成蓝宝石、珍珠、彩玉瑰丽无比的朝霞,变化莫测。 没有多久,火球般的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缓缓地升起来了。霎时,远近的树木,地上的花草,青青的山,绿绿的水,都披上了霞光,充满了朝气;尤其那草木枝叶上的露珠,像镶了边的金刚钻一般,晶莹闪耀,好看极了。真没有想到,日出的景色,竟是这样的美丽!(1)用“_”画出短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 (2)朝霞和日出的顺序是( ) A.先出现朝霞,红日才慢慢升起B.红日出来以后才有朝霞(3)短文中第_自然段是写朝霞的,第_自然段是写日出的。我更喜欢第_自然段,因为_

25、。 (4)短文的题目可以用“日出”来替换吗?( ) A.可以,因为短文描写的对象就是日出前后的景色。B.不可以,因为从短文的题目中可以看出文章的重点。短文中朝霞和日出的关系是平等的,它们都很重要。【答案】 (1)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2)A(3)一,二;三;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4)B 【解析】【分析】(1)寻找文中描写颜色的词语相对简单,将文句中描写颜色的词语挑出来即可。 (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找主关键词语,结合选项判断即可。 (3)依据段意分段相对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看每个自然段个写了什么,然后再进行

26、综合。 (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结合短文内容进行分析。把二者做一对比即可。 故答案为:(1)鱼肚白、淡红色、红晕、深红、金黄、绚烂 (2)A;(3)一,二;三;二;这段生动地描写了朝霞颜色的变化。(4)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描写颜色词语的能力。(2)此题主要考查对写作顺序的把握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段意分段的能力。(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标题的把握能力。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长河落日扁 落日为什么是扁的呢?这是光的折(zh sh)射现象在捣鬼。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把筷子插入一只盛水的杯子里,看起来筷子是折(zh sh)成两段的

27、。这就是光的折射现象。 在空气中光线会不会曲折呢?也会。为什么呢?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b bo)。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 光的折射现象给人们带来的好处倒是实实在在的。三四百年来,利用这种现象设计制造的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我们的眼界,为发展人类文明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看来,天天见到的落日之中还有一些道理呢!

28、(1)给文中划线字选择正确读音。折_(zh sh)射 折_(zh sh)成 稀薄_(b bo)(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本文提到的两种现象分别是_和_,都是光的_造成的。(3)通常说“长河落日圆”,可在本文中为什么说落日是扁的?用“_”在文中标出。 (4)光的折射现象对人类有哪些帮助? (5)读短文最后一句话,你有哪些感受或想法? 【答案】 (1)zh;sh;b(2)插入水中的筷子变折了;看到的落日是扁的;折射(3)由于地心引力的关系,接近地球表面的地方大气浓厚,越往高处空气越稀薄。这种差别并不大,所以我们通常觉察不到光线由此产生的曲折。但是,太阳落山时,阳光斜着通过大气,距离很远,产生的折射

29、已经可以使人明显地感觉到。这种折射越贴近地面越强。落日的上端和下端光线曲折得不一样,看起来就成扁的了。(4)人们利用光的折射现象设计制造了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使人们看到了秋毫之微末、天体之宏大,大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眼界。(5)大自然中到处都有奥秘,需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才能发现。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多音字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汉字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仔细阅读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3)、(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课文内容,锁定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5)谈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