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02.75KB ,
资源ID:1076834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683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白头发的机理.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白头发的机理.docx

1、白头发的机理白头发机理理论:肾之华在发,血之荣以发,发为血之余。肾主脑,脑为髓之海,发者脑之华,故肾衰则发堕,肾盛则发长,脑髓减则发白,气血衰则发白而落。发白主气血衰,肝肾阴虚,气虚血亏;青少年白发而兼见肾虚症状者,乃肾精不足之征,若伴有心虚症状者,是劳心、耗神伤血之症。全身性毛发变白,多见于白化病;局限性片状白发,多见于白癫风。血不足者发黄。头发稀疏多因血虚风燥。头发脱落见于血燥,脂溢性皮炎、斑秃、伤寒、麻风病、肝硬化、恶性肿瘤等。头发一般地联结起来如穗状,主血衰、小儿疳积、营养不良症。肥胖者头发稀少,提示患动脉硬化症、高血压、冠心病、秃顶,瘦者发长,将会耗气血、影响智力。“手三针”、“足三

2、针”疗法机理与临床探讨(摘要)张显臣运用手三针、足三针治疗颈肩腰腿、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头痛、肋间神经痛牙痛等疑难痛症大多能在12分钟之内收到显效或痊愈。手三针:后溪、中渚、间谷(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之三间与合谷穴连线的中点,凡三间、合谷两穴的适应症均是其适应症。尤其对颈肩肘臂指部的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突出。)以上三个穴位或两穴同用,或与足三针之一两穴同用,对于颈、肩、臂、肘、手指及背、脊、腰、胯、腿、足、趾等部位疼痛麻木疗效甚为理想。这三个穴位的取穴方法均以握拳少虚为度。足三针:太冲、内庭、足临泣。适应症:治疗颈肩腰腿痛等疑难痛症有突出疗效,对三叉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头痛、牙痛的疗效尤为突出。手三针

3、、足三针对颈肩腰腿痛止痛效果是理想的。手三针、足三针的具体手法:1、针前准备:患者握成虎拳,稍松驰一点,过紧进针不畅利,会加重疼痛;太松针感差。待患者握成拳头后,术者用筷子粗细的小棍,从虎口的一侧轻轻穿过尺侧即为合适的握拳。2、针具常规消毒,快速针入,后溪、间谷均垂直刺入,中渚倾斜30度刺入。足三针均倾斜30度刺入。3、针体刺入到一定深度后,医生右手拇、食、中三指摄住针柄迅疾提针至皮下,又快如飞箭一样完成另两穴的行针路线,针感即至。4、行针得气后,医生松开持摄针柄的右手指,令患者活动患处。待活动到痛的姿势时,令患者停止活动,并保持痛的姿势,医生把针或提或左右轻旋,问是否减轻或消失,当一个痛的姿

4、势消失,还令其活动寻找疼痛的姿势。从行针得气到患者活动找疼痛的姿势,到收效出针一般是12分钟。如一针即生效止痛,一针即可;如一针疗效不显著,可再取一穴。5、取穴原则:手三针、足三针有其一定的取穴原则,一是循经取穴,二是经验取穴。一般的讲,巅顶痛、颈椎病、手颤抖、大小臂拘急、脊背痛、腰脊痛、尾骨痛、急性腰痛、扭伤、三叉神经痛、牙痛等手太阳经他督脉经的病痛,取后溪(后溪通于督脉)。肩前痛、肘痛、大小臂桡侧痛麻、拇食指痛麻、牙痛等取间谷。大小臂麻木疼痛、手指振颤、握物无力、肘痛等取中渚。如肩周炎及肩前后的病痛,可三针同取,亦可以间谷为主配中渚,或配后溪,总之应以疗效既好取穴又少为宜。6、特点:进针快

5、、手法快、得气快、收效快。进针的速度快如闪电,一般不超过1秒。针如闪电般进入穴内,手法“疾风飞箭”。从进针到手法完成只需几秒钟。手法到时也便得气,酸麻胀应针而至。入针即效,患者顿感疼痛减轻。手三针、足三针是以手三针为主,足三针为辅。特别是腰腿痛足胕足趾麻痹肿痛等,足三针是必用之穴。足三针以足临泣为主穴。病例用穴:1、颈椎病:一般取双侧后溪。2、肩痛:一般取间谷、中渚。3、肘痛:一般用手三针治疗。4、手指麻木:用手三针治疗颈肩腰腿痛,外关是常用的一个配穴。5、腰疼腿痛:针中渚、后溪。6、尾骨痛:针左右后溪。7、腰椎骨质增生症:用手三针、足三针治颈、腰、足跟部骨质增生,效果理想,特别是消除疼痛和麻

6、痹则疗效尤为突出。8、骶骼关节、髋关节疼痛:先取一支3.5寸的针全部刺入右内庭,透涌泉直达足跟之前缘,另一针针刺入左内庭,同右针一样直达足跟之前缘,再先行右侧,速提速进,在足底形成“”,再行左侧之针如右一样,然后让患者带针自己抬腿。9、手颤抖:后溪有“手足拘挛战掉眩”和“中渚有“战振踡挛力不加”, 即给后溪一针,每日针一次,针后溪3次后。再针中渚3次。以后中渚、后溪交替针刺。10、肋胁痛:中渚治胁肋痛,有效者多,若无效,出针后再针痛侧之支沟穴,大多数可应手而愈。在入针后能让患者深深吸气并咳嗽出声音来,这样效果就更好。一次不行,可连连两三次,这个让患者深吸气,用力咳的动作,在治疗其他痛症时也常常

7、配合而增强其疗效,如颈肩腰腿痛、三叉神经痛等。11、大腿内侧疼痛拘急:针太冲,行针得气后即提针皮下,针尖偏向内侧,向第一跖骨后下方再针一针。12、足底发热疼胀症:证治要诀脚气肾虚湿著,命门火衰,失于温煦敷布所致。足心热痛的病症,多系女性,针灸涌泉疗效较好。从内庭入针透过涌泉直抵足跟前下缘,提针皮下,再向两侧刺入呈“”形而出针。13、三叉神经痛:针同侧后溪治疗三叉神经痛,多能立竿见影,若不能立即止痛者可配合同侧翳风穴,多可立即生效。附翳风穴之针法:第一支三叉神经痛,直刺得气后提针至皮下再将针尖向上斜刺;第二支直刺;第三支直刺得气后提针皮下,再偏向下斜刺。14、顽固性头痛头昏:针后溪治头痛头昏或眩

8、晕疗效甚好,先针一侧,右侧痛针右后溪,左侧痛针左后溪,前额、正中、枕后可针双侧。疗效仍不显著可先针双后溪再针哑门,怕针哑门有危险者针大椎亦可。后溪配外关、足临泣治疗腰腿痛后溪是治疗腰腿痛的主要穴位,配合外关或足临泣对多种原因引起的腰腿痛均有很显著的疗效。针后溪配外关或足临泣治疗腰腿痛,要掌握以下几点:1、入针快速。快如飞箭;手法疾驰,疾如闪电。2、得气后立即让患者带针运动,令做针前所不能做或勉强可做的各种动作或姿势。3、从进行到出针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一分钟左右为宜。“足诊三脉”辨安危决生死足诊法:即按压足部的经络穴位来诊断疾病的方法。一、“足诊三脉”的名称、位置:1、冲阳胃脉:在足背第二、三

9、跖骨间,伸趾长肌腱外侧,足背最高点,解溪穴下1.5寸处,足背动脉凹陷中取穴。针刺时应避开动脉,但作为切诊应按到动脉应手处,下同。2、太溪肾脉:在足内侧,足内踝最高点与跟腱之间动脉凹陷中取穴。3、太冲肝脉: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动脉凹陷中取穴。二、“足诊三脉动”的原理: 脏腑经络学说认为:1、胃是后天之本,化生血液之源,脉象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冲阳是足阳明胃经原穴,可候胃气有无。2、肾是先天之本,肾藏精,精化气,是人体十二经脉之根本,是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功能活动的原动力。太溪是足少阴肾经之输穴、原穴,可候肾气有无。3、肝藏血主疏泄,是指肝脏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对维持人体各

10、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正常的机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协调作用。太冲是足厥阴肝经之输穴、原穴,可候肝气有无。4、脉贵有神,心主血脉而藏神。“得神者昌,失神者亡。所谓“脉神”就是脉来柔和。“望神”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明医张景岳根据内经的精神和临床经验,具体提出以病人的形态、动静、面目表情、言语气息等作为望诊的标准。形正言之:目光精彩、言语清亮、神思不乱、肌肉不削、气息如常、大小便不脱。若此者,虽其脉有可疑,尚无足虑,以其形之神在也。若目暗睛迷、形羸色败、喘急异常、泄泻不止,或通身大肉已脱,或两手循衣摸床,或无邪而言语失论或忽然暴病,即沉迷烦躁,昏不知人,或一时卒倒,即眼闭口开,手撒遗尿,

11、此为失神。虽其脉无凶候,亦属十分危重之证。三、“足诊三脉”怎样辨安危决生死?1、上述三脉不衰,病虽危笃可生;三脉已绝,病虽轻必危。2、“六脉”全绝,肺呼吸停止,心脏跳动停止,两眼闭合无神,这四条具备,为死亡之征 (“六脉”指上述足部三脉加上腕部“寸、关、尺”三脉) 。3、注意“四诊合参”,不能单凭脉诊遽(ju急)下结论,不要被“回光返照”、“残灯复明”等假象所迷惑。高立山之针灸心扉(摘要)经验配穴摘要:镇静六穴:分轻镇、中镇、重镇,其中以中镇方最为常用。其穴位是:轻镇:天柱、神门、足三里;中镇:迎香、神门、足三里、耳穴心肺神门;重镇:合谷、太冲、气海、血海、膻中、膈俞、承浆、风府、印堂、筋缩。

12、胃十针:上脘、中脘、下脘、天枢、气海、内关、足三里,七个穴共十针。肾六针:肾俞、京门、太溪。湿四穴:公孙、丰隆、天枢、脾俞。面瘫十二针:阳白、四白、攒竹、丝竹空、翳风、风池、地仓、颊车俱患侧,合谷、足三里俱双侧,一共十二针。任脉病(喘咳、胃痛、痛经等):加任脉十二针(从天突至曲骨分十二等分处)。上肢病(痿、痹、不遂)加上五穴(肩髃、曲池、合谷、大陵、太渊)。肢不举加:乱刺三关、六点五。手背浮肿加:八邪、外关。下肢病(痿、痹、不遂)加:下五穴(风市、阴市、足三里、太冲、太溪)。督脉病:脑、颈椎病、腰椎病:督脉十二针(由大椎到骶骨尖分十二等分处)。针刺方向、气至病所:针刺膀胱经腧穴,要注意其传导情

13、况,掌握这一传导情况,以求行针时能使气至病所。 1、头顶部穴位:病在前针尖向前刺,病在后针尖向后刺。2、攒竹穴:口眼 斜:平刺;腰痛:直刺;目疾:向下斜刺。3、背部穴:向脊椎方向斜刺,针感常向下,沿膀胱经传或向两侧胸胁传串行,治两胸胁病向两侧传,治腰痛向下传。4、臀部穴:向下传至足。5、秩边:治腿痿痹症,针感向下传至足。治阳痿、痛经:针感传到小腹或阴茎。6、足部穴:多在局部,传导较差。常用补泻法:补法:可鼓舞人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 泻法:疏散体内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 虚实明显时大补大泻,若不明显时小补小泻。 1、大补大泻的补泻: 、把迎随、呼吸、提(退)插(进)、开合结合起来运

14、用(多在四肢)。补法:随经刺,呼气插针(进针)吸气提针(退针),出针急按其孔。泻法:迎经刺,呼气提针(退针),吸气插针(进针)出针摇大针孔。、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子午流注纳子法)。2、小补小泻的补泻:、补法:得气后插入豆许为补。 泻法:得气后提起豆许为泻。、在本经的原穴或本穴进行或补或泻(提插)。经验穴: 1、攒竹急性腰背痛。 主治:风寒引起腰腿疼痛(痹症、坐骨神经痛)。 方法:直刺流泪效果好。或针尖向百会方向入穴12分至骨,有酸胀感觉后,反复提插(幅度很小),点刺35分钟,要求达到流出眼泪,再留针2030分钟。留针期间可让患者活动腰背。针刺取效的三个要点:、先让病人活动腰背,做出最痛时身

15、体受限制的姿势,进行针刺;、在进针至骨有针感后,要继续提插点刺,不要拘于35分钟,而要使针感由轻渐重,直至泪出为度。2、通天穴鼻塞通。 主治:外感鼻塞不通,前额痛;慢性鼻窦炎配上星、迎香、合谷。方法:平刺针尖向前。3、天柱、神门、足三里-和胃安神治失眠。 主治:胃气不和,经常失眠。 方法:小补小泻。4、秩边、委中、承山、昆仑,专治痹证坐骨神经痛。 主治:痹症(痛痹)坐骨神经痛。 方法:直刺12寸。 经验:、秩边针后跺脚,治腰腿痛好。、委中仰卧直腿抬起速刺治坐骨神经痛。、承山针可祛湿又可通络,增进饮食。、连接配穴为通关接气。 5、秩边直刺,阳萎痛经。 主治:痛经、阳萎。 方法:直刺23寸。 经验

16、:、行经腹痛难忍,直刺秩边顿停。 、阳萎举而不坚,针感直达阴茎。 、俯卧两足跟向外,针时针感腹阴茎。6、至阴艾灸矫正胎位。 主治:胎位不正。 方法:灸至阴穴。 经验:、灸后矫正胎位,灸至阴温通膀胱经气。 、灸至阴有腰部发热者,此肾阳得助,故灸此可治肾虚腰病。 7、秩边灸之,热至足心。 主治:肾虚痹症,腰腿疼痛。 方法:艾条灸秩边,热感至足根。 经验:先灸健侧找出相应点(热可下行之点在秩边附近)再灸患侧热可下行,不下行者效差。 8、八髎局部痛及妇女经带病。 主治:腰骶酸痛,妇女经带。 方法:腰骶酸痛,直刺11.5寸加灸妇女经带,单刺不灸。 经验:、次髎对白带过多效果较好。、针刺平刺近入骶后孔内效

17、好。取穴:为取准穴位,标幽赋记载:在阳部筋骨之侧,陷下为真;阴部郄腘之间,动脉相应。头面腹背手足,横用横尺寸,直用直尺寸,横法不可以准直,直法不可以准横。诸穴有眉、发、筋、骨、约纹、陷下、肉际者,即取之,不必度之。操作:进针要求:、左右手配合:标幽赋“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之,不痛之因”。、必须要“得气”。、要施行补泻:出针:双手配合,慢慢出针。起针时必持针下沉紧消失方可起针,急需时也要先捻动使针下松驰方可退出。 出针后应施行补泻方法。 防止出血(要求放血者例外)。针刺大陵穴为何止痛效果较好:1、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疼痛关乎心火,心不受邪,心包代之。2、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

18、道。3、体重节痛而俞居。大陵乃心包经之输穴。凡身体重着,四肢疼痛的疾患,可取受病该经或相关经的输穴治疗。肝左侧主升,肺右侧主降。男女在传导方向与针刺手法之捻转正好相反:男:患者针刺感觉上传,医者施术拇指向前;患者针刺感觉下传,医者施术拇指向后。女:患者针刺感觉上传,医者施术拇指身后;患者针刺感觉下传,医者施术拇指向前。五脏实火针刺治疗一、五脏实火:1、肝火:主证:头目胀痛、巅顶疼痛、头目眩晕、目赤肿痛、心烦不寐、脉弦有力、苔黄。病机:肝气郁而化火。治则:清泄肝胆之火。取穴:风池、行间、百会、悬颅、侠溪。2、心火:主证:口舌生疮、木舌、重舌、咽痛口苦、口喝咽干、小便赤少、吐血、脉数、舌赤苔藓黄。

19、 病机:心火亢盛。 治则:导赤清心。 取穴:内关、中冲、少泽、气海、太冲、合谷。 痰火蒙心,证见神昏谵语、惊狂不寐、壮热面赤、舌赤且干裂、苔黄、脉象滑数。 治以泄火清心开窍。穴用:大陵、曲池、泻心包和阳明之热,水沟、少商、隐白、风府醒脑开窍,丰隆和胃降痰,手十井出血以泻脏腑热火。3、脾火:主证:身重困倦、口腻而黏、不思饮食、口中泛甜、吐痰涎、尿黄、苔黄、消谷善饥、牙齿肿痛。 病机:脾经湿热。 治则:祛湿清热泻火。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大肠俞、天枢、承山。4、肺火:主证:咳吐黄痰、气喘痰鸣、胸痛胸闷、身热口渴、鼻渊、鼻衄、喉痛、舌干、苔黄、脉数。 病机:肺经实火。 治则:清泻肺热。 取穴:肺俞

20、、列缺、合谷,清降肺气。少商、尺泽,清泻肺热。5、肾火:主证:头晕、目眩、耳鸣、耳聋、尿黄、烦躁、失眠、脉数。 病机:肾经实火。 治则:清泻肾火。 取穴:风池、耳门、听宫、听会、翳风、神门、肾俞、太冲、阳陵泉。二、治火体验:1、实则泻其子,某经热用其子穴来泻,如肺经热,肺属金,其子穴是水穴即尺泽。多用于本经初起之热证。2、荥之所治,皆主身热。若属实火,可泻该经荥穴、合穴。多用于热向火转化时。3、手十二井、十宣放血,用于高热而神昏。4、泻实火大法: 、通大便:天枢、丰隆、支沟、阳陵泉。、利小便:气海、阴陵泉、三阴交、列缺。、发汗:大椎、风池、后溪、合谷、复溜。、放血:手十二井、十宣、大椎。“三镇

21、法”简介:1、轻镇法: 穴位:天柱、神门、足三里。功能:和胃、安神、镇逆。主治:失眠、头晕、头乱。应用:、失眠为主,而有肠胃症状者。、天柱用泻法,其他平补平泻。2、中镇法: 穴位:耳肺穴、耳心穴、耳神门,迎香、神门、足三里。 功能:清肺、和胃、安神镇静。 主治:戒烟、失眠、面部痉挛、神志病(神志病加丰隆)。 应用:、肺胃有热,心神不安烦躁者。、均用平补平泻。3、重镇法: 穴位:合谷、太冲、气海、血海、膻中、膈俞、承浆、风府、印堂、筋缩。 功能:调营卫、和气血、重镇安神。 主治:痛症(对头面部疼痛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以及神经衰弱性头痛,效果更佳)、失眠、风疹、癫狂痉厥等。 加减法:在三镇法

22、基础上,也可依下情况加穴应用。 、按五脏七情:若因七情、五脏方面的病症较重可按以下加穴。病在肝,患者多怒:加太冲、肝俞。病在心,患者过喜:加神门、心俞。病在脾,患者多思:加太白、脾俞。病在肺,患者多悲:加太渊、肺俞。病在肾,患者多恐:加太溪、肾俞。、病在头、脑、有语言、神志症状明显加:百会、四神聪。、因火、热内盛,即脏腑内热壅盛加:十宣放血,曲泽、委中(二穴针刺留针或点刺放血)。、因痰、因湿内盛,蒙心攻脑者加:中脘、足三里、间使、公孙、丰隆。、剧烈疼痛,神志不安者加:大陵、间使、龙眼穴放血。在使用三镇法时也要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或“标本兼顾”的原则,才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胃十

23、针”主要用于治疗脾胃疾病。其组成穴位:三脘(上、中、下)、天枢双、气海、内关双、足三里双,共十个穴位。临床应用:、用于治疗心悸:心脾两虚,气血两亏所致。用“胃十针”振奋脾胃之气,化生气血,使心有所养则心悸可除。可随证加减别的穴位。、用于治疗气血亏虚之头痛:随证加减别的穴位。、用于治疗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失眠,也可用于治疗痰热内扰之失眠。随证加减别的穴位。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阳针男歌午前要知寒与热,左捻为补右为泻,提针为热插为寒,此是神仙真妙决。阴针女歌午后要知寒与热,右捻为补左为泻,插针为热提为寒,女人反此须分别。脾胃常见症状示意图解:脾胃主要症状示意图解:

24、脾胃病证之治图解:高立山之针灸心悟(摘要)迎随法:常与呼吸、疾徐有关。欲补之时,气出针入,气入针出。欲泻之时,气入针入,气出针出。疾徐之理,乃持针出入法,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常用补泻手法种类小结:捻转补泻:大指进前,食指退后为补;大指退后,食指进前为泻。呼吸补泻:呼气进针,吸气出针为补;吸气进针,呼气出针为泻。开合补泻:出针后,急按针孔为补;出针后,不按针孔为泻。疾徐补泻:徐入针,疾出针为补;疾入针,徐出针为泻。提插补泻:指力偏重于插为补;指力偏重于提为泻。迎随补泻:随着经脉去向取穴或针刺为补;逆着经脉去向取穴或针刺为泻。平补平泻:轻缓的前后旋捻,用力均匀。泻血法:用三棱针刺井穴或络出血为

25、泻。古之左手重而多按欲令气散,右手轻而徐入不痛的损伤方法较好,古之信其针者信其左,不信其针者信其右的告诫。常用经验穴搜集眼炎穴:治疗各种外眼炎症(麦粒肿、结膜炎、角膜炎等)。取穴:位于小指末端关节横纹尺侧尽端处。红箭头所指部位。操作方法 :、循患者手部小鱼际至小指指尖,反复揉按推数次,以局部微微发红为度;、用三棱针针剌“眼炎穴”,放血数滴,直至血色由黯红变为浅红或红色为止;、一般左眼炎症针刺右手,右眼炎症针刺左手。每日1次,3次为1个疗程。两眼就同刺。攒竹穴治急性腰扭伤痛:直刺,留针30分钟,五分钟运针一分钟;针刺以泪出效果较好。针灸减烟:中镇六穴。龙眼穴:位于手太阳小肠经,在手小指侧,弯曲手

26、指时,穴在由小指尖向手掌方向数第二纹头尽处。治疗带状疱疹的有效经验穴(放血),尤其对疱疹引起的疼痛效果很好。点刺龙眼穴出血可清泄心火,以挤出10余滴血为佳。风火牙痛:承浆、风府,针入止痛,行针后留针1小时。玉龙歌:“头项强痛难回顾,牙痛病作一般看,先向承浆明补泻,后针风府即时安。肩痛:针健侧外关。心律不整(结、代脉):内关。心动过缓(迟脉):素髎。心动过速(数脉):间使。行经腹痛:秩边。腰痛不能咳嗽:阳陵泉。上牙痛:下关、内庭。下牙痛:颊车、合谷。急性咽喉肿痛:少商、商阳,点刺出血加合谷。慢性咽喉肿痛:列缺、照海、天突。喉痛:鱼际。带状疱疹:龙眼穴、大陵,可随证加减(疱疹所生何经处)。红眼病(

27、结膜炎、外伤、流行性)与肝火、心火、肺火有关。治疗:耳后静脉放血(同病眼侧)、耳尖放血。失眠:、神门、三阴交、印堂、风池,可养心健脾,镇静安神。、太溪、神门、肾俞、心俞,均能交通心肾而治失眠。、天柱、神门、足三里,可和胃安神治失眠。、少冲,清心除烦安神。、中成药:人参健脾丸:养心健脾。心跳、肢倦而失眠者可服。 朱砂安神丸:养血安神。因心血不足不易入睡,或常心慌、心跳、易惊者可用。 枕中丹:镇静安神。失音:取穴:腘窝处的红点(左边七粒,右边八粒)手法:用三棱针把腘窝部的红点,一个一个刺破即愈。脚底痛:取穴:脚部阿是穴。手法:在脚底疼痛处,用毫针直刺,捻转进针35分。用强刺激法,留针3060分钟。附注:患处红肿时,加刺解溪、太溪穴。杨甲三取穴经验(摘要)列缺:桡骨茎突的起点。少海:屈肘横纹的尺侧纹头尽头。经渠:在桡骨茎突的高点掌面骨边。神门:豌豆骨的桡侧,掌后第一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边取神门、阴郄、通里、灵道四个穴。每个穴相距5分。天池:在乳外旁1寸。郄门:掌后第一横纹上5寸。间使:掌后第一横纹上3寸。内关:掌后第一横纹上2寸。大陵:掌后第一横纹上。大陵、内关、间使、郄门四穴都在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中冲:中指尖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