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9.09KB ,
资源ID:1076107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76107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紫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紫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x

1、紫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紫阳县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十二五”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的重大变化,依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现状,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我县积极适应新的发展环境,牢牢把握新的发展机遇,妥善应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加快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政

2、策机遇,克服国际金融危机、“5.12”地震和“7.18”洪灾等不利影响,克难奋进,实现了“绿色产业稳步发展、工业经济逐步壮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瓶颈基本打破、县城面貌彻底改变、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目标,经济社会步入了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时期。(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6%,经济总量大幅提升。2010年实现生产总值28.1亿元,是2005年的2.4倍;财政总收入1.7亿元,是2005年的4.5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9亿元,五年累计完成78.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4.5倍;三产结构由2005年的42:15:43调整到2010年的32:30

3、:38,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二)产业发展稳步推进按照产业化、工业化的发展思路,狠抓优势资源开发。以富硒茶为主的农业支柱产业逐步形成,茶园总面积发展到17万亩,2010年茶叶产量2983吨,实现综合产值5.6亿元,是2005年的5.2倍;建成3万亩标准化魔芋基地,年产1000吨魔芋胶生产线顺利投产,实现综合产值1.4亿元;畜牧、蚕桑产业稳步发展;以大棚蔬菜为重点的设施农业开始起步,2010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5.38亿元,是2005年的1.9倍。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和培育大工业企业,陕西有色、陕煤集团、河南前卫、陕西恒佳、湖北鼎兴等大型企业顺利入驻,电

4、解锰、矿泉水、锆刚玉、瓦板岩和五氧化二钒等项目成功落地。工业经济形成了富硒食品、特色矿产、清洁能源、紫阳茧丝四大工业基础,总量不断增加,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2.5亿元,是2005年的4.6倍。硒谷工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以旅游业为先导的第三产业较快发展,保持了年均18%的增长速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4亿元,是2005年的4.2倍,年均增速保持在18%以上。(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襄渝铁路二线、陕川界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对外交通瓶颈彻底打破;建设通达工程386公里,通村水泥路1780公里,乡村公路通达率快速提升,县内交通状况

5、明显改善。连续实施城镇40件实事,建成桥沟路、观江平台、紫阳广场、火车站停车场,改造紫府路、红广路、体育场、文化中心,县城面貌彻底改变,服务功能日益完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契机,加强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电力、通信设施建设有序推进,电网升级改造、电信、移动、联通信息网络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数字电视整体平移顺利启动,城乡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四)生态建设成效卓著围绕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保护目标,积极推进节能减排、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生态建设与保护力度加大,“十一五”期间全县共造林建园85万亩,111.5万亩天然

6、林、49.76万亩退耕还林和145万亩公益林得到有效管护,完成重点小流域治理61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由“十五”末的49%增长到“十一五”末的55.7%,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五)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教育教学条件极大改善,师资队伍不断优化,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达到100%,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考达线人数由2005年的435人增加到2010年的841人,净增406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疾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计划生育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

7、控制在4以内。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和各类商业保险快速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全县,参合率达到92%以上,五年累计受益农民达55万人次,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城乡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各种文化体育活动蓬勃开展,“紫阳民歌”得到有效传承和发扬。连续实施农村40件实事,新建通村水泥路1780公里,建成饮水安全工程305处,解决17.6万人饮水问题,新建乡镇敬老院12个、县级敬老院1个,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2479人,移民搬迁2509户11243人,建成农村户用沼气9725口,完成299个自然村电视“村村通”工程,6

8、0%行政村接通互联网,实现全县自然村(组)通广播目标,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新增城镇就业80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年均保持在8万人次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 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31元,年均递增17.8%,是2005年的2.3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311元,年均增长17.5%,是2005年的2.2倍;居民消费能力逐步增强,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专栏1:紫阳县“十一五”主要目标完成情况指标名称单位2005年规划目标完成情况2010年平均增长(%)2010年平均增长(%)全县生产总值亿元11.7 19.5 11.028.11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4.9 6.2 5.0

9、8.916.9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1.8 4.3 19.08.5722.1 其中:工业亿元0.9 2.6 23.04.624.5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5.0 9.0 12.510.6316.7农业总产值亿元8.4 15.386.9工业总产值亿元2.5 12.527.2规模工业产值亿元1.2 9.9439.3财政总收入亿元0.4 0.612.01.734.8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0.2 1.0142.9固定资产投资亿元4.9 五年累计3020.0五年累计78.339.4农民人均纯收入元166925008.5403117.8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618284006.31431117.5社会消费品零

10、售总额亿元4.2 7.5 15.010.419人口自然增长率-1.233.51.68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经济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成效最为显著,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也是遇到困难和矛盾最多的时期,取得的成绩和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将成为“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二、“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外部环境看:一是国内经济发展向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和绿色增长方向转变,为调整和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国家将实施新一轮扩大内需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基础设施建设、主导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进步提供了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三是“十二五”期间国

11、家着力构建“两型”社会,为我县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梯次转移带来机遇。从自身条件看:一是资源相对优势,为经济发展积蓄了后劲,特色矿产、绿色食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二是铁路二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区位优势明显增强;三是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发展思路更加清晰,基础条件更加完善,产业体系逐步形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全县人民谋发展、增收入、促和谐的愿望更加强烈,跟上全市发展步伐的基础条件更加成熟。同时,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经济实力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层次不高;二是人口密度大,自然生态承载负荷重,生产生存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依然突出;三是城镇化水

12、平低、集聚能力弱,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四是人才缺乏,科教水平相对落后。展望未来五年,既是紫阳县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着力解决发展中突出问题、应对各种挑战的攻坚破难期。全县上下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抢抓机遇,趋利避害,谋划好发展战略,制定有力的发展措施,突破发展瓶颈和障碍,奋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目标。三、“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与发展战略(一)指导思想“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牢牢把握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两大关键,切实夯实交通设施、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三大

13、基础,做大做强富硒食饮品、新型材料、清洁能源、民俗旅游四大产业,扎实抓好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城乡统筹、社会建设五大重点,着力构建生态、富裕、文明、和谐的新紫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发展战略坚持工业强县。坚持把工业作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创新工作思路,夯实推进措施,形成“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整合、政策向工业倾斜”的发展氛围。坚持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支撑,狠抓招商引资,引进大企业、建成大项目、发展大工业,促进特色工业体系的快速形成。坚持产业富民。坚定不移抓好富硒生物资源开发,围绕茶叶、畜牧、魔芋、中药材、设施蔬菜等重点领域,突出基地建设、精深加工、品牌打

14、造、市场开拓,狠抓产业链条延伸,提升产业开发效益。打造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好的绿色产业群,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坚持城镇带动。坚持以县城和重点集镇为依托,以拉大骨架、完善功能、增加就业为目标,突出抓好城镇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引导有条件农民进城落户,增加城镇人口,推进城镇化进程。坚持和谐发展。积极推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进一步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促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谐发展。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紧跟全省、全市发展步伐,奋力实现

15、“五个翻番、五个跃升”。即实现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财政总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五项指标翻一番;经济实力、基础条件、城乡统筹、人民生活和社会建设五个方面实现“跃升”。经济总量不断增长。“十二五”期间,全县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财政总收入年均递增16%。预计“十二五”末实现生产总值6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财政总收入达到3.6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幅保持在20%左右,五年累计达到260亿元以上,是“十一五”期间的3.3倍。经济结构明显优化。按照稳定一产、突破二产、发展三产的思路,全县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6%;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3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

16、递增30%;旅游业总产值占生产总值的15%以上,一、二、三产比例由“十一五”末的32:30:38调整到22:38:40。基础设施实现突破。以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基本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地方公路和水路为支撑的大交通格局,全面建成“一纵四环”地方公路网。水利和电力设施更加完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群众出行难、饮水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城镇化进程加快。以县城为中心,蒿坪为副中心,集镇为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基础的城镇化体系基本形成,城镇建设步伐加快,辐射带动和吸纳承载能力增强,城乡二元结构明显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

17、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发展更加和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十二五”期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5%,2015年分别达到8000元和28600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2015年达到21.5亿元。专栏2:紫阳县“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实际2015年预期“十二五”年均增长(%)属性全县生产总值亿元28.16014预期性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亿元8.91136预期性 第二产业增加值亿元8.5722.520预期性 其中:工业亿元4.61

18、2.522预期性 第三产业增加值亿元10.6324.516预期性农业总产值亿元15.38256预期性工业总产值亿元12.54530预期性规模工业产值亿元9.943030预期性财政总收入亿元1.73.616预期性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亿元1.012.520预期性固定资产投资亿元五年累计78.3五年累计26020预期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031800016预期性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143112860015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0.421.516预期性人口自然增长率1.685约束性注: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绝对数为当年价格,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五、“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任务(一)发展现代农

19、业,加快产业化建设步伐1、壮大绿色产业围绕“低山茶叶蔬菜,中山魔芋蚕桑,高山木本药材”的立体农业布局,积极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重点培植强村大户,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富硒茶产业。以建设60个茶叶专业村为重点,新建紫阳种无性系丰产茶园5万亩,茶园面积保持在20万亩以上,全面推进茶园标准化、无公害化管理,提高茶园亩均效益,保障茶叶质量安全;新建标准化加工厂10座、清洁化初制加工厂50座、年产1000吨精制茶加工厂2座,新建茶叶专营连锁店200家,建立大中城市区域性销售中心10个。把紫阳富硒茶打造成全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到“十二五”末,培育2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

20、龙头企业,全县茶叶年产量达5000吨,总产值达到6亿元,茶业综合收入达到10亿元,使富硒茶真正成为富民强县的第一支柱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突出规模化养殖,建成商品猪基地镇5个、万头村20个和双安10万头生猪养殖小区。加强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初步构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现代畜牧生产体系,促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末,全县生猪、山羊、大家畜、家禽饲养总量分别达到88万头、24万只、1.4万头、240万羽,肉类总产3.6万吨,禽蛋产量4500吨,实现产值7亿元。加快发展魔芋产业。按照“企业+协会+农户”模式,做大做强魔芋产业,“十二五”期间,种植面积发展到5万亩以上,年产商品芋7.5

21、万吨,实施初精加工生产线技改扩能,促进企业增产增效,带动产业持续发展,实现综合产值3亿元。积极推进林业产业。狠抓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主攻经济林,大力发展木本药材、干鲜果和食用菌,建设以厚朴为主的木本药材20万亩,新建和改造板栗、核桃、柑桔基地10万亩、秦巴硒菇30万平方米,实现林业综合产值10亿元。快速扩张蔬菜产业。加快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进程,推动双安、汉王、洞河、城关和蒿坪设施蔬菜种植基地快速发展,建设蔬菜重点村20个,发展设施蔬菜2000亩,示范带动蔬菜面积达到15万亩种植规模,到“十二五”末,实现产值2亿元。稳步发展特色养殖业。巩固发展蚕桑产业,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抓好科学饲养,年发种量稳定

22、在5万张;推进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加强茧丝产品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促使企业增产增效。到“十二五”末,实现产值2亿元。充分利用汉江、任河和电站库区,积极发展网箱养鱼和特种养殖,到“十二五”末,水产品产量达1400吨,实现综合产值1亿元。2、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围绕富硒茶、富硒食品、肉蛋制品精深加工,果品配送、净菜包装等项目,依托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引进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一批绿色果品、无公害蔬菜、优质畜禽重点镇和重点村,扩大加工规模,提高加工质量,实现农工贸、产供销一条龙,增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到“十二五”末,建成“一村一品”示范村50个、

23、农产品加工企业5家。专栏3:重点农业项目8个项目,总投资12.31亿元茶叶基地:建紫阳种无性系良种丰产茶园5万亩、有机茶园3万亩、育苗基地1500亩,总投资1.8亿元。茶叶加工体系建设:建设标准化茶厂10个、初制加工厂50个,总投资1.2亿元。生猪养殖:建设生猪基地镇5个、养殖小区1个、万头村20个,总投资 3.5亿元。魔芋产业化:建设标准化魔芋基地5万亩、初制加工厂30座,总投资3亿元。大棚蔬菜:建设大棚蔬菜2000亩,总投资3000万元。秦巴硒菇基地:建设秦巴硒菇基地30万,总投资2100万元。富硒油茶基地:建设富硒油茶基地1万亩,总投资1.3亿元。水产养殖项目:发展水产养殖2.3万亩,总

24、投资1亿元。(二)提升产业层次,做强特色工业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按照“优势资源依托、规模企业引领、大项目推动、园区化承载”的思路,把富硒食品和矿产资源开发作为县域工业的主攻方向,狠抓招商引资,突出项目建设,引进和培育大工业企业,着力做优做强富硒食品、新型材料和绿色能源三大优势产业,培育10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到“十二五”末,工业总产值达到45亿元,年均递增30%。加快发展富硒食品加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和富硒品牌,主攻食品加工业,整合富硒水资源,建成年产25万吨富硒矿泉水生产线;完成魔芋加工企业技改扩能,年产魔芋产品5000吨;建成年产5万盒“金元硒肽”、5万吨富硒食品加工生产线;加快硒谷生

25、态工业园区建设,强化政策引导,落实扶持政策,增强园区吸纳和带动能力,鼓励关联企业向园区集中,为企业的快速聚集打造平台,园区入驻企业达10家以上。到“十二五”末,实现工业产值20亿元以上。大力发展新型材料产业。狠抓大工业项目建设,建成3万吨硫酸锰、3万吨电解金属锰、1000吨五氧化二钒、300万平方米板石、100万平方米花岗岩、30万吨铁精粉、10万吨钛铁球团、0.5万吨钛精粉生产线;加强资源整合,规范矿产开发秩序,做好资源勘探,精心包装一批项目,引进大企业开发,力促20万吨硫酸、2.4万吨结晶硅项目开工建设;做大现有矿产开发规模企业,全力帮扶湘贵锰业、前卫实业、红蝶化工、恒佳板石和宝隆矿业达产

26、达效,确保五家企业实现产值过亿元;到“十二五”末,矿产工业产值达到23亿元以上。稳步发展绿色能源产业。加快尚坝、八庙梁等11座水电站建设进度,确保2012年全部建成发电。到“十二五”末,清洁能源工业产值达3亿元。专栏4:重点工业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22.8亿元富硒矿泉水:建设年产矿泉水25万吨生产线、建筑面积2.64万物流中心,总投资3.2亿元。富硒茶多酚及速溶茶深加工:建设富硒茶多酚、速溶茶生产线各一条,总投资1亿元。富硒食品:建设年产5万吨富硒马铃薯、红薯、玉米、水稻、小麦初精加工生产线,总投资1亿元。板石开发:建设年产板石300万生产线,总投资2亿元。花岗岩开发:建设年产花岗岩100万

27、生产线,总投资6000万元。锰矿开发三期工程:建设年产硫酸锰3万吨、电解锰3万吨生产线,总投资2.5亿元。锆刚玉制品:建成年产2万吨锆刚玉制品生产线,总投资5000万元。钛磁铁矿开发:建设年产钛铁精粉30万吨、钛铁球团10万吨、钛精粉0.5万吨生产线,总投资8亿元。硫铁矿开发:建设年产硫酸20万吨生产线,总投资1.5亿元。钒矿开发:建成年产1000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总投资5000万元。毒重石开发:建设毒重矿石采选厂1座、年产氯化钡2万吨生产线,总投资1.2亿元。页岩多孔砖:建设年产页岩多孔砖5亿匹生产线,总投资8000万元。(三)壮大生态旅游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1、大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业承

28、接高速公路通车的发展机遇,依托紫阳青山、绿水、茶乡、歌乡和浓厚的道教文化,紧密对接安康瀛湖旅游精品线路,以民俗风情旅游为重点,突出景区建设,推进旅游业发展,全力打造民俗生态旅游品牌。到“十二五”末,年游客接待量达50万人次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亿元。打造旅游核心景区。以汉江为纽带,以洞河水上乐园、真人宫道教文化园、北五省会馆、富硒茶观光园为节点,着力抓好景点建设,建成汉江豪华游轮,打造汉江水上旅游精品线路;深入挖掘紫阳文化内涵,搜集整理各景点民间传说,提升景点吸引力,培育发展12个以上特色旅游村;加快任河漂流、擂鼓台森林公园、中坝岛等景区的招商和建设,形成点线结合的民俗旅游区。提升旅游接待

29、水平。新建星级宾馆3个、改扩建宾馆3个,配套建设停车场2个,新增床位1500张、车位1000个;提高餐饮业服务水平,制定以“紫阳蒸盆子”为主的地方菜谱和制作标准,打造紫阳菜系,推出“富硒宴”;创办旅游文化演艺公司,包装面向旅游市场的文化演出节目,以各种招商节会和富硒茶文化节为平台,强化宣传,提高生态旅游的知名度;加强导游队伍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专栏5:重点旅游业项目6个项目,总投资6.3亿元富硒茶观光园:瓦房会馆群、茶山旅游区建设,总投资1.1亿元。洞河水上娱乐中心:中心码头、度假村、民俗村、汉江水世界、水上表演船、汝河垂钓等设施建设,总投资8000万元。真人宫道教文化园:道教休闲长廊、亲

30、水休闲苑、富硒药膳堂、紫气养生苑、观音崖景区、健身场区建设,总投资6000万元。旅游村:建设旅游村12个,总投资3亿元。任河漂流开发:任河河道整理及游客服务中心建设,总投资2000万元。擂鼓台森林公园:景区设施建设,总投资6000万元。2、大力发展商贸流通加快发展现代商贸流通业,拓展壮大休闲服务业,积极构筑区域物流中心,不断优化商贸物流结构,促进商贸流通业繁荣发展。到“十二五”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亿元,年均增长16%。狠抓市场建设。新建紫府路东段、环城路、任河嘴、江南新区、西门河新区和硒谷工业园区综合商场,建设城镇农产品交易、水果专业市场,完善市场配套功能,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整合

31、县城建材、汽车维修市场,规范经营秩序。加强集镇服务功能建设,支持商贸企业开办乡镇小型连锁超市,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等支农惠农政策,扩大农村消费。加强商务综合执法工作,消除监管“盲点”,净化市场环境,保障消费权益。 加快发展物流业。围绕我县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两路”开通的机遇,引进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建成县城物流中心、紫阳港水上物流中心和向阳铁路货运仓储中心,提升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不断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初步形成以铁路、高速公路为主,地方公路和水路为辅的现代物流体系,基本满足市场物流需求。着力抓好外贸出口。以钡盐、茶叶、锆钢玉和瓦板岩为依托,探索组建紫阳出口贸易公司,统一外贸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