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3.59KB ,
资源ID:106733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733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完整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完整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docx

1、完整版职业卫生操作规程PVC&甲碱厂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一览表序号操作规程名称工种或冈位公布地点1、 、- 刖言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粉尘)3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高温)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电离辐射)6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焦炉烟气)7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煤气)8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氧化碳)9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工频电场)高麟华10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乙烯)高麟华11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炔)高麟华1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烯)权小霞13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二氯乙烷)权小霞1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气)刘海林1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气

2、)刘海林16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化氢及盐酸)杨万17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次氯酸钠)杨万18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氧化钠)杨万19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硫酸)王金波20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氧化钾)王金波21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其他有毒有害)注: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主要工种或岗位制定相应的安全卫生操作规程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PVC&钾碱厂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文件编号:版本/状态:A/0受控状态:发文号:2015年 月 日发布2015年6月30日实施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PVC&钾碱厂发布本标准是盐湖镁业 PVC&甲碱厂员工进行操作时依据的职业卫生 操作标准。本标准由PVC&甲碱场HSE部起草

3、。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校核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本标准 2015 年首次发布。前言 1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粉尘) 2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噪声) 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高温) 6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电离辐射) 7岗位职业卫生作规程(焦炉烟气) 8岗位业卫生操作规程(煤气) 9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一氧化碳) 11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工频电场) 13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乙烯) 1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炔) 1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烯) 17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二氯乙烷) 18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气) 20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氯气) 22岗位职业卫

4、生操作规程(氯化氢及盐酸) 24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次氯酸钠) 2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氧化钠) 27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硫酸) 28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氢氧化钾) 30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其他有毒有害) 33、八前言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 PVC&甲碱厂控制和减少接触职业危害因素,预 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本规程适用于 PVC钾碱厂职业病的预防和职业卫生的安全操作。2、总则为规范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 PVC&甲碱厂(以下简称 PVC钾 碱厂)在作业当中对职业危害因素的控制和职业病的预防,防止和 减少职业病的发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防止各 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产生的危

5、害,改善操作人员作业环境的劳动 条件,保护职工身体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 PVC钾碱厂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本规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 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 接触限值(GBZ2.1-2007)( GBZ2.2-2007)、冶金企业噪声与振动 作业职业卫生管理规程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 GB18871-2002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622 2005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现有生产条件和各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 本规程。3、规程内容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术语、危害程度、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操 作规程1 粉尘2 术语2.1 生产性

6、粉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2.2 作业场所:工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经常或定时停留的地点。2.3 接触生产性粉尘作业:工作在生产性粉尘的作业场所,从事生 产劳动的作业。2.4 生产性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生产性粉尘中含有游离二氧 化硅的质量百分比。2.5 工人接尘时间肺总通气量:系指工人在 1 个工作日的接尘时间 内,实际吸入含有生产性粉尘的空气总体积。2.6 生产性粉尘浓度超标倍数: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度浓度超过该作业地点生产性粉尘最高容许浓度的倍数。2.7 致癌性:生产性粉尘具有致癌作用的特性。2.8 尘肺病:在生产活动中吸入粉尘而发生的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疾病。2

7、.9 总粉尘:可进入整个呼吸道的粉尘3、危害程度粉尘进入人体后主要可引起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长期接触高浓 度粉尘可引起肺组织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尘肺病,如:尘 肺、呼吸系统肿瘤、粉尘性炎症等;对上呼吸道粘膜、皮肤等部位 产生局部刺激作用可引起相应疾病。4、职业健康卫生标准10%c游离 SiO2含量w 50% 50%游离 SiO2含量w 80%总尘PC-TWA(mg/m3) 呼尘 PC-TWA(mg/m3)1 0.7 0.7 0.3 0.5 0.25、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 除尘设施必须运行良好。5.2 在生产现场粉尘区域作业时,应佩戴好防尘口罩等防护用 品。5.3 对接触粉尘环境中工作的

8、职工应定期进行组织检查。5.4 在粉尘作业场所的职工操作室内,粉尘度不准超过国家卫生标 准。5.5 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 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5.6 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 现象,降低职业危害。5.7 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 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5.8 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5.9 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 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5.10 应经常在岗位进行喷水增湿,减少粉尘危害1、噪声2、术语2.1 生产性噪声:在生产过程中产生

9、的对职工健康和工作有妨碍的 声音。2.2 噪声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噪声的作业。3、危害程度 给人带来烦恼,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长期接触强噪声会 引起听力下降、神经性衰弱综合症等病症。4、工作场所接触噪声限值标准职业接触 8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85dB( A) 职业 接触 4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88dB(A) 职业接触 2 小 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91dB( A) 职业接触 1 小时,工作 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94dB( A) 职业接触 0.5 小时,工作地点噪 声允许标准为 97dB( A) 职业接触 0.25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 标准为 100d

10、B( A) 职业接触 0.125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 为 103dB( A) 但最高不能超过 115 dB(A)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 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 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5.2 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 现象,降低职业危害。5.3 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5.4 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 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5.5 各值班室噪音超标时,应采用适当的隔音措施。5.6 作业人员进入现场噪音区域时,应

11、佩戴耳塞。5.7 在噪声较大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5.8 对长时间在噪声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5.9 噪声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隔声、消声 措施,或按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试行草案) 规定的时间,缩 短每个工作班的接触噪声时间。5.10 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噪声强度仍超过规定的卫 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对职工并不经常停留的噪声作业场 所,应根据不同要求建立作为控制、观察、休息的隔声室,室内必 须有足够的吸声衬面,以减少混响声。1、高温2、术语2.1高温作业: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作地点平均 WBG指数25摄 氏度时的作业。WBGT又称湿球

12、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 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摄氏度。2.2 接触时间率:劳动者在一个工作日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 时间与 8h 的比率。2.3 生产性热源:系指生产过程中能够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 和工件等。3、危害程度高温致使体温调节产生障碍、水盐代谢失调、循环系统负荷增 加、消化系统疾病增多、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肾脏负担加重。当 作业场所气温超过 34C时,即可能有中暑病例发生。中暑是高温环 境下发生的急性疾病,按其发病机理可分为:热射病、日射病、热 痉挛和热衰竭。3.1 当有先兆或轻度中暑时,应将患者迅速离开高热环境,移至荫 凉通风处休息,解开衣领,并给予清凉

13、饮料、浓茶、淡盐水和人 丹、解暑片或藿香正气丸等解暑药物。3.2 对病情较重的患者,应立即移到荫凉处,让其平卧(或抬高下 肢),根据不同的病情,分别作如下处理:3.3 中暑痉挛时,牵伸痉挛肌肉使之缓解,并服用含盐清凉饮料;3.4 中暑衰竭时,服用含糖、盐饮料,并在四肢作重推摩、擦3.5日射病时,头部用冰袋或冷水湿敷;身体高热时,应迅速降温,如用冷水或冰水擦身(擦至皮肤发红),或在额、颈、腋下和腹 股沟等处放置冰袋,也可用50%酒精擦浴。3.6症状重或昏迷患者,可针刺人中、涌泉、中冲等穴,并应迅速 送医院进行抢救。4、作业现场接触高温限值标准表1 工作场所不同体力劳动强度WBG限值接触时间率体力

14、劳动强度一二三四100%3028262575%3129282650%3230292825%33323130表2 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分钟)工作地点温度C)轻度劳动中等劳动重度劳动30 32807060 32 34706050 343660504 36 38504030 38 40403020 40 42302010 42 44201010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 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 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5.2 生产现场必须保持通风良好 .5.3 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5.4 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 备

15、,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5.5 对高温设备和管道应进行保温或加隔热装置。5.6 缩短一次性持续接触高温时间,持续接触热源后,应轮换作业 和休息,休息时应脱离热环境,并多喝水。执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 定。5.7 工作人员佩戴防高温手套、穿隔热服。5.8 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打开门窗通风,必要时加装通风机进行机 械通风。5.9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和厂房建筑条件,采取防暑降温治理措施, 安装空调或风扇。5.10 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5.11 当热源较多而采用天窗排气时,应将热源集中在排气天窗下 侧,并对热源采取隔热措施。体内,在体内释出a粒子或B粒子,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照射, 称为内照射。岗位职业

16、卫生操作规程 ( 氯化氢 )1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相对密度(水=1): 1.19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燃烧热( kJ/mol ):无资料。 临界压力( MPa):8.26 爆炸上限( V/V):无资料。 爆炸下限( V/V):无资料。熔点(C): -114.2沸点(C) : -85.0饱和蒸气压( KPa): 4225.6/20 C临界温度C) : 51.4 闪点C):无资料。引燃温度C):无意义。溶 解 性:易溶于水。2 室内、外允许浓度 15mg/m311. 1. 2 氯化氢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 2.2 类不燃气体。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 对眼和

17、呼吸道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慢性中毒 长期较高浓度接触,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胃肠功能障 碍及牙齿酸蚀症。急性中毒 出现头痛、头昏、恶心、眼痛、咳嗽、痰中带血、声音 嘶哑、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重者发生肺炎、肺水肿、肺不 张。眼角膜可见溃疡或混浊。皮肤直接接触可出现大量粟红色小丘 疹而呈潮红痛热。环境危害 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有毒。11.1.3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 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至少冲洗 15 分钟,就医。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 困难,给输

18、氧。若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术,就医。11.1.4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 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 气体。有害燃烧产物:无意义。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本品不燃,但与其他物品接触引起火灾时,消 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护服。尽可能的隔断泄漏部位,减弱火势, 并用水喷淋保护去关闭阀门的人员。喷水冷却容器, 。11.1.5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进行隔离。 小泄漏时隔离 150 米,大泄漏时隔离 300 米,严格限制出入。建议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

19、服。从上风处进入现 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氨水或其他稀碱 液中和。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残余 气送至水洗塔淋洗。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11.1.6 接触控制 / 个体防护 监测方法:硫氰酸汞比色法。 工程控制:严加密闭,实施敞开式设置。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 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化学防护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保 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乙烯)1、 乙

20、烯2、 术语2.1 乙烯:乙烯是一种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密度为1.256g/L,比空气的密度略小,难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略具烃类特有的臭 .少量乙烯具有淡淡的甜味。溶解性: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酮、苯,溶于醚。溶于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如将乙烯通入酸性 KMnO4容液,溶液的紫色褪去,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由此可用鉴别乙烯。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2.2 乙烯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乙烯的作业。3、 危害程度主要损害呼吸系统,刺激皮肤、粘膜。 急性中毒:轻者呛咳、有少量痰、胸闷;较重者呛咳加重、咳痰、 气急、胸闷

21、等,伴有轻度发绀,也可出现呼吸困难和哮喘。重者可 发生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中央性肺水肿、急性呼吸窘迫征,甚至 窒息,可伴有气胸、纵隔气肿等严重并发症。慢性影响:表现为皮肤粘膜刺激,慢性牙龈炎、咽炎、支气管炎、 肺气肿等。心电图异常率也显著增高,可有心肌损害。有点可见鼻 粘膜溃疡、嗅觉下降和牙酸蚀。眼、皮肤损害:急性结膜炎和眼损伤,液氯可致眼、皮肤灼伤或急 性皮炎。4、工作场所接触乙烯限值标准职业接触 8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85dB( A) 职业 接触 4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88dB(A) 职业接触 2 小 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91dB( A) 职业接触 1 小时

22、,工作 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94dB( A) 职业接触 0.5 小时,工作地点噪 声允许标准为 97dB( A) 职业接触 0.25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 标准为 100dB( A) 职业接触 0.125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 为 103dB( A) 但最高不能超过 115 dB(A)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 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 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5.2 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 现象,降低职业危害。5.3 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 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5.4 生产现

23、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 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5.5 岗位若乙烯泄漏时,应采用相关应急处理措施。5.6 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乙烯区域时,应检查乙烯管线是否发生泄 漏。5.7 在存在乙烯较多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5.8 对长时间接触乙烯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查。5.9 采取乙烯泄露防护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乙烯仍泄漏时,应采 相应处理措施。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二氯乙烷)1、二氯乙烷2、术语2.1 二氯乙烷:无色或浅黄色透明液体 ,有类似氯仿的气味 . 味甜. 能缓慢分解变成酸性 ,颜色变暗 .2.2 二氯乙烷作业:职工在作业场所接触二氯乙

24、烷的作业。3、危害程度对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吸入可引起肺水肿;抑制中枢神 经系统、刺激胃肠道和引起肝、肾和肾上腺损害。皮肤与液体反复 接触能引起皮肤干燥、脱屑和裂隙性皮炎。液体和蒸气还能刺激 眼,引起严重操作,角膜混浊。吸入高浓度的蒸气能刺激粘膜,抑 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精神错乱,有的可致肺 水肿。还能刺激胃肠道,引起肝和肾的脂肪性病变,严重的直至死 亡。4、工作场所接触氯气限值标准职业接触 8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85dB( A) 职业 接触 4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88dB(A) 职业接触 2 小 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91dB( A) 职业

25、接触 1 小时,工作 地点噪声允许标准为 94dB( A) 职业接触 0.5 小时,工作地点噪 声允许标准为 97dB( A) 职业接触 0.25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 标准为 100dB( A) 职业接触 0.125 小时,工作地点噪声允许标准 为 103dB( A) 但最高不能超过 115 dB(A)5、职业卫生操作规程5.1 操作工在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服从管 理,正确佩带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5.2 对生产现场经常性进行检查,及时消除现场中跑、冒、滴、漏 现象,降低职业危害。5.3 按时巡回检查所属设备的运行情况,不得随意拆卸和检修设 备,发现问题及时找专业人员修理。

26、5.4 生产现场及所属设备、管道经常保持无积水,无油垢,无灰 尘,不跑、冒、滴、漏,做到文明清洁生产。5.5 作业人员进入现场二氯乙烷区域时,应佩戴防毒面罩。5.6 在二氯乙烷较多区域连续工作时,宜分批轮换作业。5.7 对长时间在二氯乙烷环境中工作的职工应定期进行身体检 查。5.8 二氯乙烷作业场所的二氯乙烷较多超过卫生标准时,应采用防 毒,通风措施。5.9 采取二氯乙烷控制措施后,其作业场所的二氯乙烷浓度仍超过 规定的卫生标准时,应采取个体防护并撤离工作场所。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电离辐射)1、电离辐射2、术语2.1 电离辐射:能够通过初级过程或次级过程引起电离的带电粒子或不带电粒子组成的

27、,或者它们二者混合组成的辐射。是指a (阿尔法)、B (贝塔)、丫(伽马)、X和中子等射线。这些射线能够直 接或间接地使物质电离(即原子或分子获得或失去电子而成为离 子)。电离辐射按粒子带电情况又可分为带电粒子辐射(如a、B、粒子)和不带电粒子辐射(如中子、 X和丫射线)。2.2 放射性:某些核素具有自发地放出粒子或 r 射线,或在发生轨 道电子俘获之后放射 X 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的性质,这种性质称 为放射性。2.3 天然放射性:天然存在的核素的放射性2.4 电离辐射照射作业职工:其职业岗位伴有电离辐射照射的作业 职工。2.5 个人剂量限值:个人在一年期间受到的外照射所产生的有效剂 量当量与

28、这一年内摄入的放射性核素所产生的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两 者之和的限值。2.6 辐射源:产生或能产生电离辐射的物质或装置。2.7 放射性半衰期:是放射性核素因放射性衰变而使其活度降低到 原来的一半所经过的时间。一般来说,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较 长,而多数人工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都较短。2.8 外照射:由放射源或辐射发生装置(如粒子加速器)释出的贯 穿辐射由体外作用于人体,称为外照射。在向环境释放大量放射性 物质的事故中,向下风向移动的放射性烟云以及已沉降于设备、建(构)筑物及地面表面上的放射性物质也可成为人体外照射的放射 源。2.9 内照射:外源性放射性成物质经由空气吸人,食品或饮水食 入,或经皮肤

29、、伤口吸收并沉积在体内,在体内释出a粒子或B粒子,对周围组织和器官造成照射, 称为内照射。3、危害程度电离辐射在人体组织内释放能量,导致细胞死亡或损伤。在少量 剂量下,它并不能 造成伤害。在某些情况下,细胞并不死亡,但 是变成非正常细胞,有些为暂时,有些为永久的,那些非正常细胞 甚至发展为癌变细胞。大剂量的照射将引起大范围的细胞死亡。在 小剂量的照射下,人体或部分被照器官能存活下来,但是最终导致 癌症发病率大大增加。受照损伤范围依赖于照射源的大小,受照时 间以及受照组织。受低剂量或中等剂量的照射的伤害并不能在几个 月甚至是一年中显示出来。4、职业健康卫生标准4.1 职业照射计量限值:应对任何工

30、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 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4.1.1 由安全管理部门决定的连续 5 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 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4.1.2 任何一年中的有效剂量, 50mSv;4.1.3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 150mSv4.1.4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500mSv4.2 对于年龄为 1618 岁接受涉及辐射照射就业培训的徒工应控制 其职业照射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4.2.1 年有效剂量, 6mSv;4.2.2 眼晶体的年当量剂量, 50mSv;4.2.3 四肢(手和足)或皮肤的年当量剂量, 150mSv4.3 特殊情况431依照HSE部的规定,剂量平均期破裂延长到 10个连续工作 年;并且在此期间内,任何工作人员所接受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不应超过20mSv任何单一年份不应超过 50mSv此外,当任何一个工作 人员自此延长平均期开始以来所接受的剂量累计达到 100mSV寸,应 对这种情况进行审查;4.3.2 剂量限制的临时变更应遵循审管部门的规定,但任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