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5.32KB ,
资源ID:1066757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675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ocx

1、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02-04-16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是衡量生态省建设进程,评估考核全省生态建设与环境整治成效的重要依据。指标体系设置的科学与否,对于是否能客观评价、动态跟踪、综合考核生态省建设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提标体系的设置要以国家环保总局委托研究提出的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以及构建生态省六大支撑体系的特色进行选取,使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指标体系既能与国家环保总局的指标体系相衔接,又能对六大体系构建的重点任务进行考核检查。 一、现有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简介国家环保总局曾于2000年委托中国环保科学院等单位

2、对生态省的指标体系作了研究。他们提出的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生态文化等4个二级指标,以及经济水平、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人口、生活质量、社会公平性、生态环境质量、人居环境、生态资产、消费行为、生态意识、科技地撑能力、政策法规体系等13个三级指标,确定了55个具体考核指标,并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分别提出了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沿海地区生态省建设三类不同的指标值。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我国第一个生态省试点的海南省在其“生态省建规划纲要”中,从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生态产业发展及人居环境等方面提出了生态省建设的30人预期指标。编制工作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所

3、选的“指标体系”与国家环保总局提出的指标体系相类似。其中,吉林省从生态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等第三个方面,提出生态省建设的42个指标。黑龙江省根据生态省建设总体及阶段性规划目标,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及生态建设、资源利用等四个方面,确定生态省建设的66项评价指标,其中重要指标有33项。二、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原则生态省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衡量生态省建设进展情况和成效必须有一套系统准确的指标体系。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必须依据以下几条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所确定指标体系必须符合生态学基本规律和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既要吸收国家环境总局和有关省相应指

4、标体系研究的成果,又能体现具有福建特色的生态省建设的核心内容。2、动态性原则在确定指标体系时应考虑系统要能出现的动态变化,所选指标能综合地反映出生态省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便于预测和管理。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选择既要保证能全面反映生态省建设的各种内涵,又要充分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便于检查考核。4、延续性原则主要的指标设置及规划年指标值勤的确定,要与福建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和福建省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等确定的指标相衔接。三、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及说明根据以上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选择的原则,我们从经济发展、环境状况、人居环境、生态资源、社会保障及政策环境等

5、六个方面,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34项指标,构成一个既抓住重点,符合省情,又相对完整,便于检查考核的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1)经济发展指标人均GDP反映生态省建设的经济发展水平;地方人均财政收入体现生态省建设的经济实力;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的比重、环保产业产值、无公害食品年均增长率、吨标煤工业增加值从一定程度上体现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状况。(2)环境状况指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SO2排放总量反映工业“三废”治理情况;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反映城市空气污染整治成效;主要水系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三类水质标准率、近岸海域水质达到或优于二类面积的比率反映全省水资源及海洋污染防治情

6、况;水土地流失面积占土地面积的比重、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例考核水土流失治理及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成效。(3)人居环境指标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反映全省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均住房面积、城市规划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农民人均砖混及砖木结构住房面积反映城乡居民居住条件;城市生活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反映城市人居环境状况;规模化养殖畜禽废弃物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率反映农村面源污染整治成效。(4)生态资源指标森林覆盖率、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森林面积的比重、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重体现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情况;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体现耕地保护及质量。(5)社会保障指标人均预期寿命反映生态省建设对人自身发展

7、的积极作用;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体现生态省建设的科技教育支撑能力;万人拥有医生数、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反映生态省建设的社会保障水平。(6)政策环境指标公共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一个侧面体现政府效率;涉及生态环境建设违法违规案件处理率反映生态省建设的法制保障情况;环保投入占当年GDP的比例反映生态省建设的投资建设力度;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衡量全省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上六个方面34项指标,包括基年指标值和规划年指标值,比较全面地构成了“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列表如下)。福建生态省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指标名称2000年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国内(外)先进水平2000年福

8、建省水平2000年福建省在全国位次规划年指标值2005年2010年2020年经济发展指标1、人均GDP(元/人)707834547上海1160161750026000510002、地方人均财政收入(元/人)506.12899.5上海674.5799014503000*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产值比重(%)-16.7-203045*4、环保产业产值(亿元)-61.3-120240370*5、无公害食品(含绿色、有机食品)年均增长率(%)-/-101520*6、吨标煤工业增加值(元)3731-7519-89301010011500环境状况指标7、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51.885.5江苏41.

9、6/607590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82.195.0山东、天津80.8118590959、SO2排放总量(万吨)-22.527212098*12、近岸海域水质达到海域功能区要求比率(%)-909598*13、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重(%)-10.9-8.259820、城市污水处理率(%)34.2571.71上海22.2122456085*21、规划化养殖畜禽废弃物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理率(%)-/-709095生态资源指标22、森林覆盖率(%)16.5560.52福建60.52161.061.562.0*23、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比重(%)-30.0-30.832.433.4*2

10、4、自然保护区面积占辖区面积比例(%)-8.0-10.012.015.0*25、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克/公斤)-24.68*-262830社会保障指标*26、人均预期寿命(岁)-72-73747627、万人受高等教育人数(人)361.11684.3北京296.71935045070028、万人拥有医生数(人)16.437.6北京11.830162435*29、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57-65759030、城镇失业保险覆盖率(%)77.090.5江苏46.6317090100政策环境指标31、公共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95.0399.50海南96.5513979797*32、

11、涉及生态建设(林业、环保)违法违规案件处理率(%)-/-99999933、环保投入占当年GDP的比例(%)1.14.7北京1.51/1.82.04.0*34、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数-约20日本、韩国11.75-131520注:带*号指标在全国性统计资料上无法获得,暂不作横向比较。主要水系水质为GB3838-88标准。带号指标为1999年47个县市土壤肥力动态监测点土样分析结果本指标体系设置,旨在抓住生态省建设的主要方面,能够用于综合衡量生态省建设进展的总体情况。由于生态省建设的内容比较多,我们在指标选择中注意了两点,一是所选的指标大多数能够从全国性统计资料中找到,便于同全国平均水平和各省市区数据相

12、比较;二是从同一大类指标中选择最能说明问题的指标,使每一大类具体指标控制在4至8个之内,做到突出重点,简便易行。为了分层次动态地评估生态省建设的进展情况,在综合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市县、以及特定功能区、示范区,还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当地实际,研究制定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考核相关领域或区域生态建设工作和生态环境状况。本指标体系侧重于考核近5年生态省建设的指标,中长期的指标值还需要根据情况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有的指标还不能反映全貌,只能反映主要方面。目前的指标体系设置中,有些前瞻性指标由于还无法量化或科学界定,暂不列入。如其它省份提及的绿色产业产值,由于该指标还没法科学划分,暂无法认定什么是绿色产业;再比如,绿色GDP,由于还无法准确统计,暂不作为评介指标列入;企业ISO14000体系认证情况建议由有关部门自行掌握考核;重大决策的环境论证比率指标,由于可能存在随意性较大等原因,也暂不采用。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