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2.70KB ,
资源ID:1061884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6188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一语文下册同步检测试题3.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一语文下册同步检测试题3.docx

1、高一语文下册同步检测试题3第二单元5 兰亭集序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癸丑( ) 会稽( ) 修禊( ) 流觞( ) 骋怀( )相与( ) 形骸( ) 趣舍( ) 嗟悼( ) 虚诞( )答案:u kui x shn chn y hi q ji dn2.解释下列加点实词的含义。(1)暮春: (2)群贤毕至:(3)相与: (4)映带左右:(5)兴怀: (6)喻之于怀:(7)修短随化: (8)固知一死生为虚诞:答案:(1)暮春:阴历三月 (2)毕:全 (3)相与:相交往 (4)左右:(亭子的)四周 (5)兴怀:引起心中的感触 (6)喻:明白 (7)修短随化:

2、寿命长短,听凭造化(自然) (8)固,本来。一,把看作一样3.解释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及用法。(1)所以游目骋怀: (2)信可乐也:(3)暂得于己: (4)虽世殊事异:(5)以之兴怀: (6)其致一也:答案:(1)用来,介词 (2)实在,副词 (3)一时,副词 (4)纵使,连词 (5)因为,连词 (6)人们的,代词。4.填空。(1)王羲之,字_,东晋人,善书法,有_之称。又因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_。本文选自_。(2)“天干”包括:_“地支”包括:_答案:(1)逸少 书圣 王右军 晋书王羲之传(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0分钟训练

3、(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映带:映照围绕,指景物互相衬托。B.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相与:相互结交。C.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管弦:竹管琴弦。D.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癸丑:古人以天干地支纪年,永和九年正值癸丑。解析:C项,“管弦”属于借代的手法,此处代指音乐。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会:会议。B.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毕:完毕。C.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 或:或者,也许。D.向之所欣 向:从前。解析:A项,“会”,是“集会”的意思;B项,“毕”,“都、全”的意思;C项,“或”

4、,指有的人。答案:D3.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是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A.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B.未尝不临文嗟悼。C.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D.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解析:D项“游目骋怀”的“骋”是使动用法,可解为“使抒发”的意思。答案:D4.下列各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B.此地有崇山峻岭C.不知老之将至 D.足以极视听之娱解析:A项,“夫人”中的“夫”是句首发语词,应该与主语“人”分开使用,改为“夫人之相与”。答案:A5.下面对句式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判断句) B.于是与亮情好日密(省略句)C.死生亦大矣(宾语前置句)

5、 D.欣于所遇(状语后置句)解析:C项应为判断句。答案:C6.将王羲之兰亭诗和兰亭集序对读,然后填空。兰亭诗仰视碧天际,俯瞰渌水滨。寂阒无涯观,寓目理自陈。大哉造化工,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1)诗中的“仰视碧天际”对应兰亭集序中_。解析:应注意“仰视”和“碧天际”,在文中对应找出即可。答案:“仰观宇宙之大”“天朗气清”(2)诗中的“俯瞰渌水滨”对应兰亭集序中_。解析:应注意“俯瞰”和“渌水滨”,在文中对应找出即可。答案:“俯察品类之盛”“清流激湍”(3)诗中“无涯观”“万殊”“群籁”对应兰亭集序中_。解析:应注意“无涯观”主要写远观之景,“万殊”体现兰亭景色的不俗,“群籁”写的

6、是自然中的声音。理解了这些,在文中对应找出就较容易了。答案:“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惠风暖日”快乐时光“谁能考我呢?” 有人问美国大学问家葛特里奇,为什么他这样一位伟大的学者却从未获得博士学位。他回答:“谁能考我呢,亲爱的先生?”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基础知识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C.夫人之相与(交往) D.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解析:D项“致”应该解为名词,“情趣、志向”。答案:D2.下列各项与例句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

7、春之初A.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B.犹不能不以之兴怀C.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D.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解析:例句与A、C、D三项中的“之”都作助词“的”讲,B项中的“之”用作代词。答案:B3.下面“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其致一也C.录其所述 D.当其欣于所遇解析:A项中的“其”是副词,可解释为“可要”。B、C、D三项中的“其”都是“代词”,可解释为“他们”或“他们的”。答案:A4.下面各项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B.未尝不临文嗟悼C.齐彭殇为妄作 D.悟言一室之内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A、B、C三项中均没有通假现象。

8、D项中的“悟”通“晤”,面对面。答案:D5.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抬头观览浩渺的宇宙,低头审视繁多的物类,凭借它们纵目浏览,舒展胸怀,足以尽情地享受着看和听的乐趣,确实很愉快啊。B.俯仰一世很快地度过一生。C.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才知道一生一死都是虚假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D.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等到他对所向往的事情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转移,感慨就随之而产生了。解析:C项中对“一”的理解错误。“一”为动词,应为“把看作一样”。答案:C阅读理解(一)阅

9、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6.你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答案: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7.文章最后一句说道:“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今天读他的文

10、章,是“后之览者”,应该有许多新的感悟。结合历史人物,谈谈你是怎样认识王羲之对人生的感悟的,你对人生有什么新的体验。答案:王羲之的人生观不消极,悲叹并不等于悲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人士,比如曹操、李白。曹操在诗中写道“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著,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王羲之的文章多是“消极其表,执著其里”,王羲之在书法上的卓越成就正是他对抗人生虚无的最执著的努力。(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力数灌其瓜,瓜

11、美。楚人窳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己,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是何可?构怨,祸之道也。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若我教子,必每暮令人往,窃为楚亭夜善灌其瓜,勿令知也。”于是梁亭乃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瓜日以美。楚亭怪而察之,则乃梁亭之为也。楚令闻之大悦,因具以闻楚王,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告吏曰:“微搔瓜者,得无有他罪乎?此梁之阴让也。”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故梁楚之欢,由宋就始。语曰:“转败而为功,因祸而为福。”老

12、子曰:“报怨以德。”此之谓也。夫人既不善,胡足效哉!注:劬():勤劳。窳():懒惰。惄():忧思。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夜往窃搔梁亭之瓜 搔:通“骚”,扰乱。B.楚亭旦而行瓜 行:巡视。C.此梁之阴让也 让:谦让。D.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 信:守信用。解析:C项“让”应解释为“责备”。答案:C9.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成分,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边县令)与楚邻界 B.尉以(楚亭之瓜)请宋就C.楚亭旦而行瓜,(梁亭人)则又皆以灌矣 D.因具以(梁亭之为)闻楚王解析:A项应是“边县”,B项应是“梁亭人欲窃往报搔楚亭之瓜”的事,C项应是“瓜”。答案:D10.下

13、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报怨以德”的效果的一组是( )每暮夜窃灌楚亭之瓜 楚王闻之,惄然愧,以意自闵也 人恶亦恶,何褊之甚也 乃谢以重币,而请交于梁王 楚亭旦而行瓜,则又皆以灌矣 楚王时则称说梁王以为信A. B. C. D.解析:楚王惭愧,请求与梁结交,称说梁王,均因“报怨以德”而起。第两句是“报怨以德”的做法,第句是“报怨以德”的想法。答案:B11.下面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梁亭瓜比楚亭瓜好,楚亭人就趁夜晚到梁亭瓜园捣乱,这反映了一种嫉妒心理。梁亭人打算实施报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B.宋就让梁亭人晚上暗中帮助楚亭人浇灌瓜地,表现了他大度宽容的胸怀。楚令了解真相

14、之后,得意地把这件事报告给楚王。C.楚王知道“梁亭之为”后,又忧愁又惭愧,拿出厚礼道歉,并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显示出楚王愿意交好邻国的诚意。D.文章中引用古语和老子的话,启示后人在处理人际关系乃至国与国之间关系时,可以从“梁楚之欢”中汲取有益的经验。解析:C项中“请宋就把这些礼物转交给梁王”,望文生义。“请交于梁王”意思是请求与梁王结交。答案:C深层探究12.怎样理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这句话的意思和作用?解析:“向之所欣”,意为先前所喜欢的事情,即先前的“乐”事,具体指上文所叙兰亭集会这件事。“俯仰之间,已为陈迹”言其先前乐事,顷刻

15、之间已成往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是一个双重否定句,意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意为“何况对于生命不论长短,终究难免一死呢”?参考答案:整个句子是一个用“犹何 况 ”关联的递进关系的复句,可译作:人们对于像兰亭聚会这样先前所喜欢的事顷刻之间变为陈迹,尚且感慨万千,何况对于生命无论长短终难免一死这件事呢?作者这句话一是对从兰亭聚会联想到的现今人们“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两种态度的看法;二是以“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引出“死生”这个全文的议论中心。这个递进关系的复句,宛如一个链环,不仅把第三段与第二段链接,

16、还把第三段与第一段连成一个链条,使全文一脉相连,成为一体。高考链接(2010湖南卷,11、1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4题。记旧本韩文后 欧阳修 予少家汉东,汉东僻陋无学者,吾家又贫无藏书。州南有大姓李氏者,其子尧辅颇好学。予为儿童时,多游其家,见有弊筐贮故书在壁间,发而视之,得唐昌黎先生文集六卷,脱落颠倒无次序,因乞李氏以归。读之,见其言深厚而雄博,然予犹少,未能悉究其义,徒见其浩然无涯,若可爱。 是时天下学者杨、刘之作,号为时文,能者取科第,擅名声,以夸荣当世,未尝有道韩文者。予亦方举进士,以礼部诗赋为事。年十有七试于州,为有司所黜。因取所藏韩氏之文复阅之,则喟然叹曰:学者当至于是而

17、止尔!因怪时人之不道,而顾己亦未暇学,徒时时独念于予心,以谓方从进士干禄以养亲,苟得禄矣,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后七年,举进士及第,官于洛阳。而尹师鲁之徒皆在,遂相与作为古文。因出所藏昌黎集而补缀之,求人家所有旧本而校定之。其后天下学者亦渐趋于古,而韩文遂行于世,至于今盖三十余年矣,学者非韩不学也,可谓盛矣。 呜呼!道固有行于远而止于近,有忽于往而贵于今者,非惟世俗好恶之使然,亦其理有当然者。而孔、孟皇皇于一时,而师法于千万世。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予之始得于韩也,当其沉没弃废之时,予固

18、知其不足以追时好而取势利,于是就而学之,则予之所为者,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亦志乎久而已矣。故予之仕,于进不为喜、退不为惧者,盖其志先定而所学者宜然也。 集本出于蜀,文字刻画颇精于今世俗本,而脱缪尤多。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予家藏书万卷,独昌黎先生集为旧物也。呜呼!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予于此本,特以其旧物而尤惜之。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当尽力于斯文,以偿其素志 B.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C.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 D.岂所以急名誉而干势利之用哉解析:A项中的

19、“斯文”在句子中是两个词。“斯”是代词“这”;“文”就是上文提到的“韩文”。而现代汉语的意思是:文雅,如他说话很斯文;文化人或文人,如斯文扫地。B项中的“上下”在文中的意思是“地位的升高或下降”,与现代汉语的意思明显不同。C项中的“磨灭”是指(功绩、事实、道理等)经过相当时期逐渐消失,古今意义相同。D项中“势利”在文中的意思是“权势和利益”,是两个词,包含两个意思。而在现代汉语中专用于形容看财产、地位分别对待人的表现,如势利眼。古今意义有较大区别。答案:C14.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追述了作者得韩集、读韩文、作古文的亲身经历,反映了韩氏之文从“沉没弃废”到“大施于今

20、”的情况,从而也反映出北宋中期“古文”创作逐渐兴盛的发展过程。B.本文开头部分记叙了作者年少时偶然从朋友家得到昌黎先生文集的经历。文中提到的昌黎先生文集昌黎集昌黎先生集以及标题中的“旧本韩文”均指同一部书。C.欧阳修认为,韩氏之文的湮没无闻与盛行于世都有其当然之理。韩文的兴废表明,真正的好文章固然可能“沉没弃废”于一时,但终究会为“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D.欧阳修曾利用其他版本对旧本韩文进行多次修订,补足了缺失的卷帙,使之最终成为善本。他认为韩文之大行于世,并非因为自己的倡导,而是因为韩文本身“深厚而雄博”。解析:D项的“使之最终成为善本”说法不合文意。原文说“凡三十年间,闻人有善本者,必求而改正之。其最后卷帙不足,今不复补者,重增其故也”,意思就是说作者一直都没有增补得很完整。答案:D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