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6单元12坐井观天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己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想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本课时,我指导学生自由选用“读、说、演、想”等学习方法,结合比较朗读、想象情境、直观理解、做实验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近人物内心世界,感悟故事中的道理,感悟生活中的哲理,由浅入深,曲径通幽,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
2、最高境界。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哪”。(重点)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重点)3发挥想象,初步理解寓意。(难点)课前准备1准备多媒体课件;准备“井”“青蛙”“小鸟”的板贴画。(教师)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坐井观天”情境图,提问:同学们,你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2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寓言故事就和这幅图有关,它的题目是坐井观天。(板书课文题目)3谁能说说“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观”是什么意思?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简洁有效,让学生通过看图初步感受故事情境,理解课文题目的意思,直奔课文重点。二
3、、读文识字1教师范读,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这是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课前已经读过了,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可以吗?(教师范读,请学生点评。)2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3检查朗读,相机指导认读生字。(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正音。(2)在检查朗读相关自然段时,相机指导认读和理解生字。读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插图以及句子:“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课件突出“井沿”。(指读“井沿”,提问:看图,说说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你还能用“沿”组词吗?)读第27自然段。相机认读生字:“答”“渴”“喝”“话”“弄”“错”“抬”,引导学生用自
4、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预设:“渴”和“喝”采用换偏旁对比识记;“抬”可做动作加深记忆;“弄错”可结合语境理解等。第5自然段,课件出示小鸟在天空中飞翔的情境图及句子:“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课件突出“际”。(指读“无边无际”,看图说说“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查字典,说说“际”是什么意思。)生字回文,在语境中巩固生字。注意: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时,注意“哪”字的读音。4组织学生小组间赛读课文。(1)下面,请同学们分成四人小组来读课文,可以轮流读,可以一起读,也可以选择其他方式读。然后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把课文读得更正确,更流利,好吗?(2)小组合作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3)组织朗读挑战赛,相
5、机评议。设计意图:在生字学习中,采用随文识字、字词结合、图文结合、查字典理解等方式,拓宽学生识字的途径,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通过组织朗读挑战赛,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朗读热情,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三、了解大意1课件播放“坐井观天”的视频,边看边思考:青蛙和小鸟在干什么?2学生自主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青蛙和小鸟在争论天有多大。3课件出示填空:青蛙和小鸟为了()而争论,青蛙认为天(),小鸟认为天()。4指名口头填空。设计意图:通过看视频和口头填空,帮助学生了解故事大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为精读课文做好准备。四、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沿”“际”“渴”“喝”四个生字,请同学们
6、观察一下,这四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写时应注意什么?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1)四个字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2)写“沿”时,注意右部上面与“几”不同。(3)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要写得高而窄。3教师范写这四个生字,学生书空。4请同学们自主观察其他生字,了解其结构特点,然后独立描红、临写八个生字,教师巡视指导。5组织再次交流:(1)在书写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你还想提醒同学们什么呢?(2)学生交流,教师重点指导“沿”的写法,第五笔是横折弯。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到发现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7、,创设情境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坐井观天,谁能说说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板书:争论天有多大)2板贴“井”,拿出“青蛙”和“小鸟”的贴画。谁能把“青蛙”和“小鸟”放到合适的位置?3请学生上台板贴。提问:你为什么这样贴?(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段落。)4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学生齐读。设计意图:通过板贴,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读故事的兴趣,又为理解青蛙与小鸟为何看法不同做了铺垫。二、熟读精思,感悟对话1过渡:青蛙坐井观天,小鸟落在井沿。(板书:落在井沿坐井观天)他们之间有了怎样的对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有趣的故事吧!2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找出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
8、话,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画出来。3课件出示第2、3自然段,学习第一次对话。(1)学生自读第一次对话。(2)指名读,师生评读,体会青蛙的文明礼貌行为(打招呼)和小鸟飞了一百多里口渴的情形。(3)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再现对话情形。(4)教师引读,男女生分角色读。4课件出示第4、5自然段,学习第二次对话。(1)指名读青蛙的话,说说什么叫“说大话”。(吹牛)青蛙为什么认为小鸟在说大话?(因为他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说它飞了一百多里。)板书:井口那么大。(2)指名读小鸟的话,说说什么叫“无边无际”。(板书:无边无际)除了天是无边无际的,还有什么也是无边无际的?(大海、沙漠、森林、草原。)(3)引导学
9、生思考:青蛙认为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而小鸟认为天是无边无际的,他们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读读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4)带学生体验:来到教室的窗边,说一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5)比赛朗读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和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要表现出他们之间争论的样子。教师相机指导朗读,引导学生关注反问句“还用飞那么远吗?”朗读时,读出青蛙“不相信”的语气,关注感叹句:“大得很哪!”朗读时,读出小鸟“劝告”的语气。5课件出示第6、7自然段,学习第三次对话。(1)自由读,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课件突出“笑”)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2)小组合作学习。先分
10、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3)指名朗读,指导体会“笑”的意思。(4)指导分角色朗读,读出适当的语气。6师生评议: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青蛙的自以为是;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小鸟的诚恳和劝说。设计意图:课文中青蛙和小鸟的对话生动有趣。因此,让学生用角色体验的方法进入故事,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充分地感悟人物,感悟对话,感受故事中的乐趣,也感受阅读中的乐趣,从而让学生喜欢上阅读。三、同桌合作,演读故事1过渡:青蛙和小鸟之间的对话有趣吗?你们能把青蛙和小鸟两个人物演好吗?2课件出示演读要求:(1)要读出对话中不同的语气。(2)在读的时候可以加上合适的表情和动
11、作。3同桌合作演读,教师巡视指导。4展示演读,师生评议。设计意图:通过演读,继续感受故事中的乐趣,同时加深对故事内容和人物特点的理解。四、续编对话,领悟寓意1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小组合作续编他们之间的第四次对话。看一看哪个小组编得最好。2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3全班交流续编的对话。教师根据学生编的对话,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注意提示语。4同学们,想象一下,此时的青蛙在心里会对自己说什么呢?(教师相机板书:自以为是,目光狭小。)5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个故事,想对自己说什么呢?教师总结: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这样才能见多识广,看
12、得全面。(板书:见多识广看得全面)设计意图:通过续编对话,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同时由续编的内容自然引发了对青蛙内心的猜想,引导学生在想象和讨论中感悟故事的寓意。板书设计13寒号鸟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旨在教育学生勤劳自勉,抓住大好时光勤奋努力,不要懒惰,得过且过,荒废大好年华。本课富有童趣,适合分角色朗读。在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学生在朗读中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中的道理。教学目标1认识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号、当”;理解“晴朗、劝告、啰唆、冰窖
13、、哀号、得过且过”等词语。(重点)2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现在懒惰,将来难过”“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和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美好生活的道理。(难点)课前准备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新词卡片、关于寒号鸟的资料。(教师)2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1师:小朋友,老师想给大家讲个小故事,故事里寒号鸟住在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如果你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它哀号的声音:哆啰啰,哆啰啰听到这里,你有什么想问的吗?2学生质疑。预设:生1:它为什么在冬天的时候哭呢?生2:它会哭些什么?3板书课题。4指导学生认识多
14、音字“号、当”,并组词。5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老师有趣的讲述,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通过设置悬念,引导学生质疑,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读要求。(1)一边读一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检查自读情况。(1)课件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多种形式朗读:开火车读、小组读、齐读。教师相机正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面、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注音区分“却”“劝”“且”的读音;“吼”不读kng,“复”不读f。(2)注意这些生字的字形了吗?你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呢
15、?如:加一加良月朗木古枯换一换“芬”的草字头换成绞丝旁就是“纷”。(3)学习多音字“号、当”。用不同的读音组词。(4)巩固识字:老师读生字,学生快速找生字。(5)课件出示词组,老师范读,学生跟读。呼呼地刮着冻得直打哆嗦温暖的窝里冷得像冰窖3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教师相机正音。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在这个环节里,采用多种方式来指导学生识记生字,并且通过小组合作来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三、再读课文,感知内容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这个故事里有几个动物?它们发生了什么事?2学生自由交流。预设:生1:故事里有两个动物寒号鸟和喜鹊。生2:冬天快要
16、到了,喜鹊忙着做窝,准备过冬。喜鹊让寒号鸟垒窝,寒号鸟一拖再拖,最后冻死了。3指导学生画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4指导学生了解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别写了这三个时间里发生的事。设计意图:通过指导学生找出表示时间的语句,大致了解故事的内容,为以后抓住时间变化来分段打下基础。四、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生字,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说说需要大家注意的地方。预设:生1:“纷、阵、枯、将”这几个左右结构的字都是左窄右宽的。生2:“却”字左右大致一样宽。生3:“夜”和“衣”的字形相近。生4:“面”是独体字,里面是两个小横。2师着重指导书写“阵、却、纷”三个生字。3师范写,学生书空
17、。提醒学生注意“却”的最后一笔是竖。“纷”字右上部是“八”,不是“人”;第五笔捺要写得舒展。4学生描红、临写。5投影反馈,进行评议。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低学段学习的重点,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扎实的写字指导。本课的生字较多,因此挑选比较典型的重点字,以点带面,让学生写好字。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1课件出示寒号鸟和喜鹊各自的窝。师范读第1自然段。2听了朗读,再观察插图,你知道了什么?预设:生1:我知道了寒号鸟住在哪里。它住在山脚下的一堵石崖的一道缝里。生2:我知道了喜鹊的窝在河边的大杨树上。生3:我知道了寒号鸟和喜鹊住得很近。设计意图:通过引读导入课文学习,为学生创设了故事的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
18、趣。图文对照,让学生对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有了一定的了解。二、朗读品味,感受特点1自由读课文中描写天气的句子,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2交流。(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尽”字写出了冬天快要到了。(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呼呼地”写出了风很大,寒风就是北风,吹到身上非常冷。(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联系实际说一说大雪纷飞的天气是怎样的。听音频,理解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感受天气的寒冷。有多冷呢?(冷得像冰窖)看图,老师介绍冰窖,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寒冷。模仿“冷得像冰窖”,说说冷得怎样?(冷得像在冰窟窿)3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读出天
19、气的寒冷。4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喜鹊的做法的句子,用“_”画出描写寒号鸟的做法的句子。5交流一下。说说你对喜鹊和寒号鸟的看法。(1)预设:生1:喜鹊很勤劳,看得远。冬天快要到的时候,它就已经给自己做窝了。我是从“一早、忙着”看出来的。生2:寒号鸟很懒惰。它“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生3:寒号鸟很懒,还不听别人的劝告。喜鹊让它做窝,它说喜鹊傻,而且还说太阳高照,正好睡觉。生4:寒号鸟不吸取教训,很懒。已经挨了一次冻,嘴里也说要做窝,但第二天天气一好,又去玩了。理解“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没有长远打算。(2)寒号鸟说喜鹊傻,你怎么认为呢?(喜鹊不傻,因
20、为天一冷,喜鹊就住进了自己搭好的温暖的窝里。)6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1)想想喜鹊会怎么说。喜鹊热心帮助寒号鸟,语气诚恳。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再不做窝的后果,语气加重。换用句式:“今天_,_。”“从小_,_。”(2)指导学生读寒号鸟说的话。寒号鸟有没有接受喜鹊劝告?为什么不做窝?在冬天来到的夜晚,冻得受不了,说第二天就做窝,到了第二天为什么又不做窝?课件出示:只看_,不看_;只顾_,不顾_。(3)小结:寒号鸟不仅懒惰,还非常糊涂。“得过且过”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浅,鼠目寸光。读寒号鸟的话把它的糊涂、懒惰读出来。7小组分角色读,其他同学评议。预设:生1:我觉得把寒号鸟的话读得
21、很好,读出了寒号鸟的懒惰,还带有一点儿不耐烦。生2:我觉得如果他们在朗读的时候加上动作、表情,就会更生动。设计意图:这个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很生动,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来呈现各自的特点。细致的朗读指导,能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人物形象的特点。三、课外拓展,总结回顾1读了这个故事,你想对寒号鸟说些什么?2补充明日歌。3把这个故事演一演,讲给别人听。设计意图:通过对课外明日歌的补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万事不能拖,要及时去做。要懂得把眼光放长远。板书设计14我要的是葫芦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的开头和结尾之间存在着鲜明的对比。针对这个特点,教学中采用了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再让学生带
22、着“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了呢”这个问题学习中间两段。在自主探究中感悟这个问题,在朗读、想象中理解人物的心理,在讨论交流中领悟故事的道理。教师始终扮演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重点)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重点)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难点)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导看图,谈话揭题1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了一件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
23、葫芦放大图和带拼音的“葫芦”二字。)师提醒学生注意“芦”在词语中读轻声。2过渡:你们看,这是葫芦的什么?(教师指着葫芦藤,等学生说对后,在课件中出示“葫芦藤”。)提醒读好“藤”的读音,再指名读“葫芦藤”,然后引导学生发现:三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的字跟植物有关。3揭题质疑。(1)揭题: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葫芦,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葫芦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我要的是葫芦”。(教师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2)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谁要的是葫芦?他得到葫芦了吗?)设计意图:图片与生字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利用图片,引导学生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提高识字效率。二、初读课文
24、,识记生字1过渡:是呀,是谁要葫芦呢?他得到葫芦了吗?我们赶快来读读课文。2课件出示自读提示。(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预习时圈画的生字多读几遍。(2)想想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的,和同桌交流交流。3学生自由读课文。4教师检查识记生字情况。(1)学生可以举手对老师、同学大声说说自己识记生字的金点子。(2)在学生汇报识字效果时,教师相机激励,并指导他们根据字的偏旁,判断该字的字义与什么有关,如:“盯”,和眼睛有关;“棵”,和树木有关;“怪”,和心情有关。设计意图:谁都希望体会成功的喜悦。在生字教学的环节,老师给孩子们创设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大声地读,大声地说,在老师的激励中获得成
25、功的愉悦感,产生学习的自信心。三、词句训练,感知内容1过渡:同学们可真聪明!这么快就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那这些句子你们会读吗?课件出示。(1)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3)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4)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2指导学生逐句朗读,注意句中的停顿,并相机进行词语的运用练习。第1句。课件突出“雪白”,说说“雪白”的近义词是什么。(洁白)你还见到过什么东西也是雪白的?(
26、雪白的棉花、雪白的云朵)能不能用“雪白”说一句话?第2句。课件突出“自言自语”,说说“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自己跟自己说话。)你在什么时候也自言自语过呢?第3、4句。课件突出“奇怪”“慢慢”,指导学生用这两个词分别说一句话。3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同学们,再读读这些句子,从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挑选课文中的几个句子让学生朗读,有两个目的:一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和运用词语,丰富语言积累;二是引导学生从句子中发现一些信息,从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1巩固生字。(1)学到现在,同学们一定有点儿累了,我们做一做猜字谜的游戏,放松放松,好吗?(2)课件出示
27、字谜,让学生猜是什么字。领队在前。(邻)有眼不见灯火。(盯)(3)鼓励学生编字谜或做动作,大家猜字。猜字谜,如:治,水在台边;怪,又下有土,心在一旁,与奇连用,并不寻常。做动作,如:想、盯。2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本课会写生字:棵、谢、想、盯、言、邻、治、怪。读一读,说一说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2)教师范写,学生书空。重点指导“言”和“邻”。言:注意第一个横长,第二、第三个横短。邻:注意第二笔、第五笔都是点;右面的“阝”起笔要低些。(3)学生在书上描一描,写一写生字。(4)让学生把写得最满意的字拿给同桌看,并介绍经验。设计意图:用猜字谜、做动作的方式,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巩固生字,激
28、发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二课时一、看图比较,找出不同1导入: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个关于葫芦的故事,指读课题。2看图说话。(1)我们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课件出示插图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谁能说说图上的内容?(学生自由说。)(2)请同学们再看一幅图,课件出示插图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然后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3课件同时出示两幅图,引导学生比较不同: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预设:人的表情不一样:一个是面带微笑,一个是满脸惊讶。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个是绿绿的叶子;一个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葫芦不一样:一个是挂在藤上,一个是落在地上。(教师相机板书。)4过渡:这两幅图为什么会不同呢
29、?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去读读这个故事吧!设计意图:课堂导入环节,关键是能否很好地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这里利用课文插图,让学生比较不同,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理,对故事的内容充满期待。二、前后对照,提出问题1自读课文,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学生自读后再交流。)2指导学生学习第1自然段。(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课文和第一幅插图。(2)教师范读,学生思考:他种的葫芦长得怎么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3)学生交流,相机课件突出: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4)指导朗读:哪个同学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呢?指名读,教
30、师相机评议,引导学生注意“细长”“长满”“雪白”“多么”等词。(5)可爱的小葫芦是怎样长出来的呢?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葫芦的生长过程。3指导学生学习第4自然段。(1)课件出示最后一段图文。(2)自读这个自然段,你觉得应该怎样读呢?(3)学生读后交流:要读出难过、伤心、可惜的语气,要读得慢一点,声音低一些。指导学生朗读这一段。4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读到这儿,你心中一定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是什么呢?学生交流,教师归纳:这么可爱的葫芦,为什么最后会落了呢?设计意图:由图片到文字,让学生在读书中进一步体会前后的不同,从而提出最想弄明白的问题,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意识。三、探究问题,朗读感悟1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找答案吧!2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自己的理解。3指导学生读悟句子。(1)同桌分角色练习朗读,一人读种葫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