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463.25KB ,
资源ID:105115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5115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软土地区基坑稳定性计算及插入比确定.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软土地区基坑稳定性计算及插入比确定.docx

1、软土地区基坑稳定性计算及插入比确定软土地区基坑稳定性计算及插入比确定基坑指为进行建(构)筑物地下部分的施工由地面向下开挖出的空间,基坑工程指为挖除建(构)筑物地下结构处的土方,保证主体地下结构的安全施工及保护基坑周边环境而采取的围护、支撑、降水、加固、挖土与回填等工程措施的总称,包括勘察、设计、施工、检测与监测。基坑支护结构是对地下工程安全施工起决定性作用的结构物,由围护墙、隔水帷幕、围檩、支撑(锚杆)、立柱(立柱桩)等组成的结构体系的总称。各类支护形式的基坑包括板式支护、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复合土钉支护和放坡开挖基坑。软土地区地铁车站基坑围护主要为板式支护体系,板式支护体系由围护墙、支撑与围檩

2、或土层锚杆以及隔水帷幕等组成,围护墙包括地下连续墙、灌注桩排桩、型钢水泥土搅拌墙、钢板桩及混凝土板桩等结构形式。表1 板式支护体系基坑围护体类型5围护体类型特 点适应范围钢板桩采用定型轧制的钢板桩构件连续布置,并通过构建边缘设置的通长锁口,相互咬合形成既能止水又能共同承载力的连续壁。具有施工简单、投资经济特点,但本身刚度较小,抵抗变形能力较弱。可用于开挖深度不超过10m的基坑。型钢水泥土搅拌桩在水泥土搅拌桩中插入型钢或其它型材具有支护及抗渗两种功能的围护形式,通常内插型钢施工结束后可以拔除。一般用于开挖深度不超过13m的基坑。钻孔灌注排桩以队列式间隔布设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作为主要的挡土结构,

3、围护刚度较大,外侧需设置封闭的止水帷幕。开挖深度超过15m的基坑较少使用。地下连续墙连续墙可兼做主体结构外墙,集挡土、承重、止水及抗渗为一身,对多种地质和复杂施工环境适应性较强,不足之处在于造价较高。最深已达41m,墙厚一般为0.6、0.8、1.0、1.2m。基坑安全等级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表2 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及重要性系数安全等级破坏后果0一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很严重1.10二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一般1.00三级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

4、影响不严重0.90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中介绍了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关于基坑安全等级的划分。表3 上海地铁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基坑等级地面最大沉降及围护墙水平位移控制要求环境保护要求一级1、地面最大沉降量0.1%H;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0.14%H基坑周边以外0.7H范围内有地铁、共同沟、煤气管、大型压力总水管等重要建筑或设施二级1、地面最大沉降量0.2%H;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0.3%H离基坑周边0.7H无重要管线和建(构)筑物;而离基坑周边0.7H2H范围内有重要管线或大型的在用管线、建(构)筑物三级1、地面最大沉降量0.5%H;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0.7%H离基坑周边2

5、H范围内没有重要或较重要的管线、建(构)筑物表4 广州地铁二号线、南京地铁一号线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保护等级地面最大沉降及围护墙水平位移控制要求周围环境保护要求特级1、地面最大沉降量0.1%H;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0.1%H,或30mm,两者取较小值1、离基坑0.75H周围有地铁、煤气管、大型压力总水管等重要建筑设施2、开挖深度18m,且在1.5H范围内有重要建筑、重要管线等市政设施或在0.75H范围内有非嵌岩桩基础埋深H的建筑物一级1、地面最大沉降量0.15%H;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0.2%H,且30mm1、离基坑H周围埋设有重要干线、在用的大型构筑物、建筑物或市政设施2、开挖深度14m,

6、且在3H范围内有重要建筑、重要管线等市政设施或在1.2H范围内有非嵌岩桩基础埋深H的建筑物二级1、地面最大沉降量0.3%H;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0.4%H,且50mm仅基坑附近H范围外有必须保护的重要工程设施三级1、地面最大沉降量0.6%H;2、围护墙最大水平位移0.8%H,且100mm环境安全无特殊要求表5 深圳地铁一期工程基坑工程的安全等级 安全等级内容一级二级三级基坑深度(m)149149地下水埋深(m)2255软土层厚(m)5252基坑边缘与临近建筑物基础或重要管线边缘净距(m)0.5H0.5H1.0H1.0H地面最大沉降(mm)0.15%H0.2%H0.3%H最大水平位移允许值(m

7、m)0.25%H排桩、墙、土钉0.5%H1.0%H钢板桩、搅拌桩1.0%H2.0%H基坑工程的设计计算一般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即稳定性计算、支护强度设计和基坑变形计算1。基坑的稳定与基坑的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及支护结构体系本身的变形稳定有关。基坑失稳一般可分为两种主要形态:第一类,因基坑土体强度不足、地下水渗流作用而造成基坑失稳,包括基坑内外侧土体整体滑动失稳、基坑底土体隆起、地层因承压水作用、管涌渗漏等导致基坑破坏;第二类,因支护结构强度、刚度或稳定性不足引起支护系统破坏而造成基坑倒塌、破坏2。本文主要介绍为避免第一类基坑失稳而需要进行的验算项目及验算方法。稳定性验算是指分析基坑周围土体或土体与

8、围护体系一起保持稳定性的能力。基坑工程的倒塌或破坏会对基坑及周边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因此基坑工程设计的首要任务是要避免开挖的倒塌或破坏,因而必须进行稳定性分析。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第10.5.2条规定:基坑工程应进行抗滑移和倾覆的整体稳定性、基坑底部土体抗隆起和抗渗流稳定性以及抗坑底以下承压水的稳定性计算3。表6 基坑工程稳定性验算内容支护类型整体失稳抗滑移抗倾覆内部失稳抗隆起(一)(围护墙以下土体上涌)抗隆起(二)(坑底土体上涌)抗管涌或渗流抗承压水突涌放坡土钉支护重力式围护结构桩、墙式围护结构注: 1 应检算,必要时检算; 2 桩、墙式围护结构当设置一道支撑(或锚杆)时,应进

9、行整体失稳检算。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9.2.2条规定板式、墙式围护结构应进行抗倾覆、抗水平推移、整体抗滑稳定、坑底抗隆起及坑底抗渗流稳定检算4。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第12.2.8条、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第6.1.1条规定板式支护基坑的稳定性计算内容应包括:整体稳定性、抗倾覆稳定性、坑底抗隆起稳定性、抗渗流稳定性、抗承压水稳定性5。条文说明中明确板式支护结构考虑内支撑作用时通常不会发生整体稳定性破坏,除非支撑失稳破坏。因此,对板式支护结构,当只设一道支撑时,需验算整体滑动外,对设置多道内支撑时可不做验算。

10、二、基坑稳定性计算下文中各项稳定性验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除了特别指明外,应按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测定的峰值强度指标Ccu、cu或直剪固结快剪试验峰值强度指标Ccq、cq取用。1、 整体稳定性验算基坑的整体稳定性验算可采用瑞典条分法验算沿最危险圆弧滑动面的稳定性,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计算图示见图1式中: s 作用分项系数,取 1.0; li 第 i 条土条沿滑弧面的弧长(m); qki 第 i 条土条处的地面荷载标准值(kN/m),对位于坑内的土条一般取qki =0; n 划分土条的个数; bi 第 i 条土条的宽度(m);Wki 第i条土条的自重标准值(kN);不考虑渗流作用时,坑底地下水位

11、以上取天然重度,坑底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当考虑渗流作用时,坑底地下水位与坑外地下水位范围内的土体重度在计算上式左边(滑动力矩)时取饱和重度,在计算上式右边(抗滑动力矩)时取浮重度; i 第i条滑弧中点的切线和水平线的夹角();Cki 、 ki 分别为第i 条土条滑动面上地基土的粘聚力标准值(kPa)和内摩擦角标准值();RZ整体稳定性分项系数;板式支护体系,不计及支撑或锚拉力的作用,且考虑渗流作用,取1.25. 图1 整体稳定验算计算图示当围护墙墙底以下地基土有软弱夹层时,尚应考虑可能发生的非圆弧滑动面情况。不同于边坡稳定验算,滑动面的圆心一般在坑壁墙面上方,靠坑内侧附近。考虑到内支撑作用时

12、,通常不会发生整体稳定性破坏,除非支撑失稳破坏。因此,对于板式支护结构,当只设一道支撑时,需验算整体滑动外,对设置多道支撑时可不做验算6。2 坑底抗隆起稳定性验算(1)按墙底地基承载能力模式验算坑底抗隆起稳定性时,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计算图示见图2式中 01 坑外地表至基坑围护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权平均值(kN/m3);02 坑内开挖面至围护墙底各土层天然重度的加权平均值(kN/m3);H 基坑开挖深度(m);D 围护墙在基坑开挖面以下的入土深度(m);qk 坑外地面荷载标准值(kPa);N q 、N c 地基土的承载力系数,根据围护墙底的地基土特性计算;Ck、 k 分别为围护墙底地基土的黏

13、聚力标准值(kPa)和内摩擦角标准值();RL 隆起抗力分项系数;对板式支护体系,一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取2.5;二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取2.0;三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取1.7。图2 坑底抗隆起的地基承载力模式验算图式(2) 板式支护体系按圆弧滑动模式验算绕最下道内支撑(或锚拉)点的抗隆起稳定性时,应符合下列公式要求,计算图示见图3。式中 Msk 围护墙的容许力矩标准值(kN.m/m);MRLK 抗隆起力矩标准值(kN.m/m);MSLK 隆起力矩标准值(kN.m/m);MRLkj 坑外最下道支撑以下第j层土产生的抗隆起力矩标准值(kN.m/m);MRLkm 坑内开挖面以下第m层土产生的抗隆起力矩标

14、准值(kN.m/m);MSLkg 坑外地面荷载产生的抗隆起力矩标准值(kN.m/m);MSLki 坑外最下道支撑以上第i层土产生的抗隆起力矩标准值(kN.m/m);MSLkj 坑外最下道支撑以下、开挖面以上第j层土产生的抗隆起力矩标准值(kN.m/m); 如图3 所示,单位为弧度;A、B 对应土层层顶和层底与最下道支撑连线的水平夹角,单位为弧度; 对应土层的天然重度 (kN/m3);D 围护墙在最下道支撑以下部分的深度(m);Ka 对应土层的主动土压力系数;Ck 、 k 滑裂面上地基土对应的粘聚力标准值(kPa)和内摩擦角标准值(弧度);h0 最下道支撑距地面的距离(m);HA、HB 对应土层

15、的层顶和层底埋深(m);q1fk 坑外对应土层的上覆土压力标准值(kpa)q2fk 坑内对应土层的上覆土压力标准值(kpa)n1 坑外最下道支撑以上的土层数;n2 坑外最下道支撑以下至墙底的土层数;n3 坑内开挖面以下至墙底的土层数;n4 坑外最下道支撑至开挖面之间的土层数;RL 隆起抗力分项系数;一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取2.2;二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取1.9;三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取1.7。图3 坑底抗隆起的圆弧滑动模式验算图式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板式支护体系围护墙应按下列公式验算绕最下道支撑或锚拉点的抗倾覆稳定性,计算图示见图4。式中 M Sk 最下道内支撑面至围护墙底间的墙后主动土压力及最下道

16、内支撑面至围护墙底间的净水压力(坑内外水压力的差)对最下道内支撑点的倾覆力矩标准值(kN.m/m);MRk 基坑底至围护墙底间的墙前被动土压力对最下道内支撑点的抗倾覆力矩标准值(kN.m/m);Fak 最下道内支撑面至围护墙底间的墙后主动土压力标准值(kN/m); Za 最下道内支撑面至围护墙底间的墙后主动土压力作用点至最下道内支撑点的距离(m);Fpk 墙前被动土压力标准值(kN/m);土压力的强度按5.3.2条的规定计算;zp 墙前被动土压力作用点至最下道内支撑点的距离(m);Fwk 作用在最下道内支撑面至围护墙底间围护墙上的净水压力(坑内外水压力的差)标准值(kN/m); Zw 最下道内

17、支撑面至围护墙底间围护墙上的净水压力作用点至最下道内支撑点的距离(m);RQ 倾覆抗力分项系数;一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取1.20;二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取1.10;三级安全等级基坑工程取1.05。图4 板式支护体系围护结构抗倾覆稳定验算计算简图4、抗渗流稳定性验算水泥土重力式围护和板式支护基坑,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基坑开挖后地基土的抗渗流或抗管涌稳定性时:式中: s 渗流作用分项系数,取1.0;i 坑底土的渗流水力梯度;hw 基坑内外土体的渗流水头(m),取坑内外地下水位差,见图5L 最短渗流路径流线总长度(m);Lh 渗流路径水平段总长度(m);Lv 渗流路径垂直段总长度(m);ms 渗流路径垂直段

18、换算成水平段的换算系数,单排帷幕墙时,取ms =1.50;多排帷幕墙时,取ms =2.0;ic 坑底土体的临界水力梯度,根据坑底土的特性计算;G s 坑底土颗粒比重;E 坑底土的天然孔隙比;RS抗渗流分项系数;取1.52.0,基坑开挖面以下土为砂土、砂质粉土或黏性土与粉性土中有明显薄层粉砂夹层时取大值。图5 坑底土体抗渗流计算简图5、抗承压水稳定性验算基坑开挖面以下存在承压含水层且其上部存在不透水层时,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开挖过程中此不透水层的抗承压水头的稳定性,计算图示见图6。式中: s 承压水作用分项系数,取1.0; Pwk 承压含水层顶部的水压力标准值(Kpa); i 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间

19、各土层的重度(kN/m2); hi 承压含水层顶面至坑底间各土层的厚度(m); RY 抗承压水分项系数,取1.05;图6 坑底抗承压水稳定性验算示意图三、基坑围护插入深度确定由第二节中也可以看出,稳定性计算中安全系数均与围护结构插入比有关,且基本都是随着插入比增加而单调递增的。基坑稳定性计算在地质条件及围护结构形式确定的条件下,主要就是合理确定支护结构的墙体入土深度7。(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9.2.3条:桩式、墙式支护结构可根据静力平衡条件初步选定墙体的入土深度,在进行整体稳定性和墙体变形验算后综合确定墙体的入土深度。当坑底为饱和土时,应进行坑底抗隆起验算,有渗流

20、时尚应进行抗渗流稳定验算。(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中推荐的整体稳定性计算方法及查表法。其中整体稳定性计算同第二节计算式,不同的是该规程中明确整体稳定性分项系数应根据经验确定,当无经验时可取1.3,嵌固深度设计值取计算的嵌固深度的1.1倍。 (3)软土地基与地下工程第二版介绍可按照坑底容许隆起量,反求墙体入土深度。式中 P地面超载(kN/)隆起量 (cm)关于容许量的的取值,高大钊教授主编的软土地基理论与实践中建议:当基坑近旁无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时,可取H的1;当近旁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线时,可取H的0.2%0.5%;当环境要求特别严格时,可取H的0.04%0.2%;一般讲,当取为

21、H的0.5%以下时,都需要进行地基加固。 (4)基坑工程手册第二版认为围护结构要兼顾挡土和隔水两方面的要求,即综合根据稳定性及隔水作用确定入土深度。稳定性即入土深度需考虑围护结构的抗隆起、抗滑移、抗倾覆及整体稳定性。为了减小入土深度,应尽可能减小最下道支撑(或锚撑)至开挖面的距离,增强该道支撑(或锚撑)的刚度;充分利用时空效应,及时浇筑坑底垫层作底撑;以及对坑底与被动侧土体进行地基加固或坑内降水固结。(5)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中提到适当的选择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是防止基底隆起、流砂、管涌等的有效措施之一,增加入土深度可以增大抗剪面积和延长流线长度,从而增加抗隆起的剪力和降低引起流砂、管涌的动水坡度

22、。实践证明当入土深度0.8H时,其效果就不再明显,故入土深度一般采用0.5H0.8H。(6)无锡地铁2号线工程设计技术要求(试行稿)7.8.4条围护墙(桩)插入深度应根据计算确定,一般情况下软土地段不易小于0.6,在特殊情况下(如周边环境复杂、灵敏度较高土层等)应经过计算、工程类比并充分论证后对围护墙(桩)适当加深。多支点(2支点以上)桩墙的入土深度应有整体稳定性计算控制。(7)浙江大学曾国熙教授等研究发现:在保证基底不隆起失稳条件下,也即入土深度满足最小值的条件下,支护结构入土深度与墙体的侧向位移及弯矩关系不大。(8)数值计算结果无锡某地铁站标准段基坑计算基坑开挖深度为16.4m,采用厚度为

23、800mm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墙顶标高为5.45m。计算时考虑地面超载20kPa,共设4道支撑。表7 地质参数表土层层底标高(m)层厚(m)重度(kN/m3) ( )c(kPa)m(kN/m4)kmax(kN/m3)(1)23.352.118180333010000(3)1-2.65619.918.2561.251333040000(3)2-6.854.219.423.8715.33833025000(3)3-10.453.619.218.24833025000(6)1-1-12.45220.215.1941.191500045000(6)1-18.4562019.4152.52000060

24、000(6)2-1-20.251.819.412.359.51000030000(6)2-23.25319.611.654.381667050000(7)1-26.753.519.49.545.12833025000 图7 标准断面剖面图插入比0.6包络图插入比0.7包络图插入比0.8包络图插入比0.9包络图插入比1.0包络图图8 插入比0.61.0支撑轴力、水平位移、弯矩及剪力变化图计算结果显示,地下连续墙插入比分别为0.6、0.7、0.8、0.9、1.0时,对支撑轴力、地下连续墙侧向变形、弯矩及剪力影响甚微,这也与浙江大学曾国熙教授研究结果相一致。综上,围护结构的入土深度综合考虑基坑所处环境条件、地质条件、围护结构的整体稳定性、抗倾覆、基底抗隆起及抗渗流、承压水等因素,满足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及基坑工程技术规范(DG/TJ08-61-2010)的有关规定,并结合软土地区类似深基坑的施工经验确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