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0 ,大小:24.19KB ,
资源ID:1049958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4995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考研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考研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docx

1、考研 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 绪 论 ( 1学时 )1.1 生物化学的涵义1.2 生物化学的起源与发展1.3 生物化学的重要性1.4 生物化学的学习方法学习要求:了解生物化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了解生物化学产生与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及其代表性成果,了解生物化学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与其它学科的密切关系。学习重点:生物化学的涵义;生物化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第二章 糖类化学 ( 5学时 )2.1 糖类的概念 2.1.1 糖类的概念 2.1.2 糖的分类 2.1.3 糖类的主要生理作用2.2 单糖 2.2.1 单糖的分类命名 常见单糖 2.2.2 单糖的结构 2.2.2.1 糖的链状结构

2、2.2.2.2 单糖的环状结构 2.2.2.3 单糖的构象 2.2.3 单糖的性质 2.2.3.1 物理性质 2.2.3.2 化学性质2.3 寡糖 2.3.1 寡糖的命名 2.3.2 主要的二糖(麦芽糖 蔗糖 乳糖 )的结构 性质 2.4 多糖 2.4.1 均一多糖 2.4.1.1 淀粉 糖原 2.4.1.2 纤维素 几丁质 2.4.2 不均一多糖 2.4.2.1 细菌细胞壁 2.4.2.2 细胞间质学习要求:掌握糖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单糖的结构和性质,区分单糖的构型和构象,链状结构和环状结构,醛糖和酮糖,型与型等重要概念,熟悉单糖的氧化性与还原性等重要化学性质及其意义;了解三种主要的二糖的结构

3、和性质;掌握重要的多糖:淀粉与糖原的结构与性质比较,了解其它多糖的种类与生理意义。学习重点:单糖的结构和性质;淀粉与糖原的结构与性质。第三章 脂类化学 (4学时 )3.1 脂类的概念 3.1.1 脂类的概念 3.1.2 脂类的分类 3.1.3 脂类的生理作用3.2 脂肪酸 3.2.1 脂肪酸的概念 3.2.2 脂肪酸的结构 3.2.3 脂肪酸的物理性质 性质与结构的关系 3.2.4 必需脂肪酸3.3 单脂 3.3.1 甘油三酯 3.3.1.1 甘油三酯的结构 命名 3.3.1.2 甘油三酯的物理性质 3.3.1.3 甘油三酯的化学性质 3.3.1.4 甘油三酯的生理作用 3.3.2 蜡 3.3

4、.2.1 结构 性质 生理作用 3.3.2.2 常见的蜡3.4 磷脂 3.4.1 甘油醇磷脂 3.4.1.1 结构 命名 3.4.1.2 极性 3.4.1.3 主要的甘油醇磷脂 卵磷脂 脑磷脂 肌醇磷脂 心肌磷脂 缩醛磷脂 3.4.2 鞘胺醇磷脂 3.4.2.1 鞘脂类的概念 3.4.2.2 鞘脂类的结构 3.4.2.3 鞘磷脂的分布 功能 3.5 糖脂 3.5.1 糖基甘油酯 3.5.1.1 结构 3.5.1.2 命名 3.5.1.3 分布 3.5.2 糖鞘脂 3.5.2.1 中性糖脂 3.5.2.2 酸性糖脂(神经节苷脂)3.6 类脂 3.6.1 萜类 3.6.1.1 结构 3.6.1.2

5、 重要的萜类化合物 3.6.2 固醇 3.6.2.1 结构 3.6.2.2 分类 动物固醇 植物固醇 真菌固醇学习要求:掌握脂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脂肪酸的结构与性质;掌握脂肪的结构与性质;掌握磷脂与糖脂的结构组分与区别;了解重要的甘油醇磷脂的种类与生理意义;了解鞘脂类的生理意义;了解类脂的概念与种类。学习重点:脂肪酸与脂肪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复脂的概念与分类;鞘脂类的特殊生理意义;胆固醇的生理意义。 第四章 蛋白质化学 ( 14 学时 )4.1 蛋白质的重要性和化学组成4.2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 4.2.1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4.2.2 氨基酸的分类 4.2.3 氨基酸的构型和旋光性 4

6、.2.4 氨基酸的酸碱性质和等电点 4.2.5 氨基酸的化学性质 4.2.6 氨基酸的分离与鉴定4.3 肽 4.3.1 肽的结构和命名 4.3.2 肽的理化性质 4.3.3 天然存在的某些重要多肽4.4 蛋白质的结构 4.4.2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4.4.2.1 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 4.4.2.2 蛋白质一级结构举例 胰岛素 RNase 4.4.2.3 多肽和蛋白质的人工合成 4.4.3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4.4.3.1 酰胺平面和二面角 4.4.3.2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 4.4.3.3 蛋白质的超二级结构 4.4.3.4 蛋白质的结构域 4.4.3.5 蛋白质的三级结构 4.4.3.6 蛋

7、白质的四级结构 4.4.3.7 纤维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4.5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5.1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5.1.1 镰刀状红细胞贫血病 4.5.1.2 激素及其前体分子 4.5.1.3 酶原激活 4.5.1.3 同源蛋白质 4.5.2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5.2.1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 4.6.2.2 免疫球蛋白的结构与功能4.6 蛋白质的性质 4.6.1 胶体性质 4.6.2 酸碱性质和等电点 4.6.3 别构作用 4.6.4 变性作用 4.6.5 凝固作用 4.6.6 沉降作用 4.6.7 沉淀作用4.7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4.7.1 细

8、胞破碎 4.7.2 提取 4.7.3 分离 盐析 有机溶剂沉淀 等电点沉淀 4.7.4 纯化 离子交换层析 凝胶过滤 4.7.5 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与纯度鉴定学习要求:掌握蛋白质的概念和化学组成;掌握蛋白质的组成单位氨基酸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掌握肽的概念和性质;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包括初级结构和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了解蛋白质分析、分离和纯化的一般方法。学习重点:氨基酸的结构和性质;蛋白质的结构;蛋白质的分离纯化。 第五章 核酸化学 ( 10学时 )5.1核酸的概念和重要性 5.1.1 核酸的概念 5.1.2 核酸的重要性5.2 核苷酸 5.2.1 核苷酸的结构 5.2.2 核苷酸的性质5.3 D

9、NA的结构 5.3.1 DNA的碱基组成 5.3.2 DNA的一级结构 5.3.3 DNA的二级结构 5.3.4 DNA的三级结构5.4 RNA的结构 5.4.1 RNA的分布、类型和组成 5.4.2 RNA的一级结构 5.4.3 RNA的空间结构5.5核酸的理化性质 5.5.1 核酸的粘度 5.5.2 核酸的沉降特性 5.5.3 核酸的紫外吸收 5.5.4 核酸的酸碱性质 5.5.5 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5.6核酸酶类 5.6.1 核酸酶的分类 5.6.2 核糖核酸酶类 5.6.3 脱氧核糖核酸酶类 5.6.4 非专一性核酸酶类 5.6.5 其它核酸酶类5.7核酸的分离纯化和常用研究方法

10、5.7.1 核酸的分离纯化 5.7.2 核酸含量的测定 5.7.3 层析 5.7.4 凝胶电泳 5.7.5 限制酶图谱5.8核酸的生物功能 5.8.1 DNA的生物功能 5.8.2 RNA的生物功能学习要求:掌握核酸的概念和化学组成;区分两类核酸:DNA和RNA的组成、分布、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掌握核酸的组分:碱基、核苷和核苷酸的结构和理化性质;掌握核酸的结构(包括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特征,核酸在生命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核酸分析、分离和纯化的一般方法。学习重点:DNA和RNA在碱基组成、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核酸的重要理化性质和分析方法。 第六章 酶化学 (10 学时 ) 6.1酶的一般概念

11、6.1.1 酶的一般概念 6.1.2 酶是生物催化剂 6.1.3 酶的专一性 6.1.4 酶的化学本质 6.1.5 辅酶 6.1.6 抗体酶和核酶6.2酶的命名和分类 6.2.1 习惯命名法 6.2.2 系统命名法 6.2.3 酶的分类及编号6.3酶的分离纯化 6.3.1酶的分离纯化 6.3.2酶活力的测定6.4酶的结构和功能 6.4.1 丝氨酸蛋白酶 6.4.2 溶菌酶 6.4.3 乙醇脱氢酶和乳酸脱氢酶6.5酶反应的动力学 6.5.1化学动力学 6.5.2酶反应的动力学 6.5.3 影响酶反应速度的三种因素-pH、温度和酶浓度 6.5.4 激活剂和抑制剂对酶反应的作用 6.5.5 双底物反

12、应6.6酶的催化机理 6.6.1 酶的活性中心 6.6.2 酸碱催化 6.6.3 共价催化 6.6.4 金属离子催化 6.6.5 静电(electrostatic)催化 6.6.6 接近和轨道效应 6.6.7 催化通过过渡态结合起作用 6.6.8 酶原激活6.7别构酶和其他调节酶 6.7.1 别构酶的动力学 6.7.2 别构酶的机制 6.7.3磷酸果糖激酶 6.7.4天冬氨酸羧基转移酶 6.7.5共价调节酶6.8同工酶、寡聚酶、诱导酶、多酶体系和复合体 6.8.1同工酶 6.8.2寡聚酶 6.8.3诱导酶 6.8.4多酶体系和复合体学习要求:掌握酶的概念和化学本质;掌握酶活力的概念和影响酶活力

13、的因素;熟悉酶促反应动力学;了解别构酶、调节酶、同工酶、寡聚酶、诱导酶、多酶体系等酶学概念。学习重点:酶活力的概念和影响酶活力的因素;酶促反应动力学。 第七章 维生素与辅酶( 4 学时 )7.1 维生素的概念 7.1.1 维生素的发现 7.1.2 维生素的概念 7.1.3 维生素的分类 7.1.4 维生素的生理作用7.2 脂溶性维生素 7.2.1 维生素A 7.2.2 维生素D 7.2.3 维生素E 7.2.4 维生素K7.3 水溶性维生素 7.3.1 维生素B族 7.3.1.1 维生素B1与TPP 7.3.1.2 维生素B2与FMN,FAD 7.3.1.3 维生素B3与CoA 7.3.1.3

14、 维生素B5与NAD,NADP 7.3.1.4 维生素B6与PLP,PMP 7.3.1.5 维生素B7与生物素 7.3.1.6 维生素B11与叶酸 7.3.1.7 维生素B12与辅酶B12 7.3.2 维生素C7.4 其它 7.4.1 CoQ 7.4.2 硫辛酸学习要求:掌握维生素的概念、分类和重要意义;了解每种维生素的化学本质、在代谢和生理上的作用。学习重点:维生素的概念与分类;维生素与代谢的关系。第八章 激素与受体介导的信息传导( 4 学时 )8.1 激素的定义 8.1.1 激素的狭义定义 8.1.2 激素的广义定义 8.1.2.1 内分泌激素 8.1.2.2 旁分泌激素 8.1.2.3

15、自分泌激素8.2 激素的作用机制 8.2.1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8.2.1.1 特异性 8.2.1.2 微量就能发挥作用 8.2.1.3第二信使 8.2.1.4脱敏性质 8.2.1.5 慢反应与快反应 8.2.2 脂溶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8.2.2.1 受体位于细胞质的脂溶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8.2.2.2 受体位于细胞核的脂溶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8.2.3 水溶性激素的作用机制 8.2.3.1 cAMP-PKA系统 8.2.3.2 IP3,Ca2+, DG-PKC系统 8.2.3.3 cGMP-PKG系统 8.2.3.4 NO系统 8.2.3.5 TPK系统 8.2.3.6 钙调蛋白 8.2.3

16、.7 几种系统之间的CROSS-TALK8.3 激素的分泌与调节8.4 常见激素的结构与功能 8.4.1 下丘脑激素 8.4.2 垂体激素 8.4.3 其它内分泌激素 8.4.4 脑肽学习要求:掌握激素的概念、分类和重要意义;了解激素的作用机制。学习重点:激素的概念和生理意义,激素的主要作用机制。复习考试:2学时 第九章 代谢总论 ( 1 学时 )9.1代谢的定义9.2 代谢的一般特性 9.2.1 代谢反应的条件温和 9.2.2 代谢反应是有序、分步进行的 9.2.3 代谢是受到高度调节的 9.2.4 不同种类的生物具有相似的代谢途径 9.2.5 代谢的高度分室化9.3 研究代谢的方法 9.3

17、.1 示踪 9.3.2 代谢突变型的利用 9.3.3 代谢反应的抑制剂学习要求:掌握代谢的概念和特点;了解代谢的研究方法。学习重点:代谢的概念和特点。 第十章 生物氧化及生物能学 ( 3 学时 )10.1 生物氧化的基本概念 10.1.1 生物氧化与非生物氧化的比较 10.1.2 生物氧化过程中水的形成 10.1.3 生物氧化过程中二氧化碳的形成10.1.4 生物氧化过程中ATP的形成10.2 电子传递与呼吸链 10.2.1 呼吸链的几种形式 10.2.2 呼吸链主要成分的结构与功能 10.2.3 呼吸链各成分的排序10.3 氧化磷酸化 10.3.1 P/O值 10.3.2 氧化磷酸化的机制

18、10.3.2.1 质子驱动力 10.3.2.2 质子梯度的形成 10.3.2.3 质子梯度的利用 10.3.2.4 F1-F0-ATPase的结构与功能10.4 氧化与磷酸化的偶联与解偶联10.5 氧化磷酸化的调节学习要求: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以及与非生物氧化的区别;掌握电子传递与呼吸链的概念、呼吸链的种类和意义;了解呼吸链的组成;了解电子传递与ATP产生的关系;掌握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其机制。学习重点:生物氧化的概念;电子传递与呼吸链的概念;氧化磷酸化的概念及其机制。第十一章 糖类代谢( 8 学时 )11.1 糖的消化 吸收和转运 11.1.1 糖的消化 11.1.2 糖的吸收 11.1.3 糖

19、的转运11.2 糖酵解 11.2.1 糖酵解的概念 11.2.2 糖酵解的反应历程 11.2.3 糖酵解的能量关系 11.2.4 糖酵解的调节 11.2.5 糖酵解的生理意义11.3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11.3.1 有关概念 11.3.2 反应历程 11.3.3 调节 11.3.4 生理意义11.4 三羧酸循环 11.4.1 有关概念 11.4.2 反应历程 11.4.3 反应的立体选择性 11.4.4 能量的产生 11.4.5 调节 11.4.6 生理意义11.5 磷酸戊糖途径 11.5.1 有关概念 11.5.2 反应历程 11.5.3 调节 11.5.4 生理意义11.6 乙醛酸循环 1

20、1.6.1 有关概念 11.6.2 反应历程 11.6.3 调节 11.6.4 生理意义11.7 糖醛酸途径 11.7.1 反应历程 11.7.2 生理意义11.8 其它单糖的代谢11.9 糖异生 11.9.1 有关概念 11.9.2 糖异生途径 11.9.3 生理意义 11.9.4 无效循环11.10 光合作用 11.10.1 叶绿体 11.10.2 光合作用的概念 11.10.3 光反应 11.10.3.1 光合色素 11.10.3.2 光反应系统 11.10.3.3 光合磷酸化 11.10.4 暗反应 11.10.4.1 三碳循环 11.10.4.2 四碳循环 11.10.4.3 光呼吸

21、 11.10.4.4 暗反应的调节 11.11 寡糖的合成 11.12 多糖的合成 11.12.1 糖原的合成 11.12.2 淀粉的合成 11.12.3 纤维素的合成 11.12.4 其它多糖的合成 11.13 糖代谢异常与疾病的关系学习要求:掌握糖的分解代谢途径和合成代谢途径;了解糖的有氧代谢和无氧代谢;掌握重要的糖代谢途径: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光合作用的反应、调节和生理意义;了解磷酸己糖途径、乙醛酸循环、糖异生等糖代谢途径的生理意义。学习重点: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光合作用。第十二章 脂类代谢(6学时)12.1 脂类的消化 吸收和转运12.2 脂肪的分解代谢 12.2.1 甘油的分解代谢

22、12.2.2 脂肪酸的分解代谢 12.2.2.1 脂肪酸的-OX 12.2.2.2 奇数碳原子脂肪酸的氧化 12.2.2.3 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12.2.2.4 脂肪酸的其它氧化途径 12.2.2.4 酮体的代谢12.3 脂肪的合成代谢 12.3.1 磷酸甘油的合成 12.3.2 脂肪酸的合成 12.3.2.1 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12.3.2.2 饱和脂肪酸碳链的延长 12.3.2.3 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12.3.3 脂肪的合成 12.3.4 乙酰CoA和脂酰CoA的转移机制12.4 磷脂的代谢 12.4.1 磷脂的分解代谢 12.4.1.1 有关酶类 12.4.1.2 分解代谢途径 12

23、.4.2 磷脂的合成代谢 12.4.2.1 甘油醇磷脂的合成 12.4.2.2 鞘氨醇磷脂的合成12.5 胆固醇的代谢 12.5.1 胆固醇的合成 12.5.2 胆固醇的转变12.6 脂类代谢的调节 12.6.1 激素对脂肪代谢的调节 12.6.2 脂肪酸代谢的调节 12.6.3 胆固醇代谢的调节12.7 脂代谢反常引起的常见疾病学习要求:掌握脂的分解代谢途径和合成代谢途径;掌握脂肪酸的合成和分解途径:脂肪酸的-OX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掌握脂肪合成和分解的限速步骤;了解磷脂的合成与分解途径;了解胆固醇在体内的合成与转变;了解脂代谢异常引起的疾病。学习重点:脂肪酸的-OX和脂肪酸的从头合成途

24、径。 第十三章 蛋白质分解代谢和氨基酸代谢 ( 4 学时 ) 13.1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13.2 氨基酸的分解代谢 13.2.1 脱氨基作用 13.2.1.1 氧化脱氨 13.2.1.2 非氧化脱氨 13.2.1.3 脱酰胺基作用 13.2.1.4 转氨作用 13.2.1.5 联合脱氨 13.2.2 脱羧基作用 13.2.3 氨的代谢去路 13.2.4 酮酸的代谢去路 13.2.4.1 合成新的氨基酸 13.2.4.2 转变成糖和脂肪 13.2.4.3 直接氧化成水和二氧化碳13.3 氨基酸的合成 13.3.1-酮酸的还原氧化 13.3.2 转氨作用 13.3.3 氨基酸的相互转化13.4 生

25、物固氮学习要求:掌握蛋白质在体内的逐步酶解;掌握氨基酸的共同代谢途径:脱氨、脱羧和酮酸转化分解;了解氨基酸的合成和必需氨基酸;了解生物固氮的概念。学习重点:尿素循环。 第十四章 核酸的分解代谢和核苷酸的代谢 (4学时 )14.1核酸的分解代谢 14.1.1核酸的酶解14.2嘌呤核苷酸的代谢 14.2.1嘌呤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4.2.2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4.3嘧啶核苷酸的代谢 14.3.1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 14.3.2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14.4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 14.4.1核糖核苷酸的还原 14.4.2脱氧胸腺嘧啶核苷酸的合成 14.4.3核苷和核苷酸激酶14.5辅酶核苷酸的代谢

26、 14.5.1辅酶I和辅酶II的合成 14.5.2 FAD的合成 14.5.3辅酶A的合成学习要求:掌握核酸在体内的逐步酶解;掌握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与合成;了解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合成与重要的辅酶核苷酸的合成。学习重点:嘌呤核苷酸、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与合成。 第十五章 DNA的复制、逆转录和DNA损伤修复 (6学时 )15.1. 原核生物DNA的复制 15.1 DNA复制的基本特征 15.1.1 DNA的半保留复制 15.1.2 复制原点、方向和方式 15.1.3 DNA复制的半不连续性 15.2 DNA复制的酶和蛋白 15.2.1 DNA的聚合反应和聚合酶 15.2.2 大肠杆菌三种DN

27、A聚合酶的结构和功能 15.2.3 DNA连接酶 15.2.4 与DNA几何学性质有关的酶和蛋白质 15.2.5 引发酶和引发体 15.3 DNA复制体的结构 15.4 DNA复制的过程 15.4.1 DNA复制的起始 15.4.1.1 先导链合成的起始 15.4.1.2 后随链合成的起始 15.4.2 DNA复制的延长 15.4.3 DNA复制的终止 15.4.3.1 环型DNA复制的终止 15.4.3.2 线型DNA复制的终止15.2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 15.2.1 真核生物DNA的复制原点、复制元和复制元族 15.2.2 真核生物的DNA聚合酶和引发酶 15.2.3 SV40的DNA

28、复制过程 15.2.4 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复制 15.2.5 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中的核小体结构15.3 DNA复制的调控 15.3.1 复制子模型 15.3.2 质粒不相容性15.4 逆转录 15. 4.1 逆转录酶的性质 15.4.2 还原病毒的逆转录过程 15.4.3 逆转录的生物学意义15.5 DNA的损伤修复 15.5.1 DNA损伤的生物学影响 15.5.2 以复制为中心的DNA安全保障体系 15.5.2.1 复制修复 15.5.2.1.1 尿嘧啶糖基酶系统 15.5.2.1.2 错配修复系统 15.5.2.2 损伤修复 15.5.2.2.1 胸腺嘧啶核苷二聚体的产生 1

29、5.5.2.2.2 胸腺嘧啶核苷二聚体的修复 15.5.2.2.3 SOS系统学习要求:掌握DNA复制的特征、复制过程以及与复制有关的蛋白质和酶的功能;比较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DNA复制的特点;了解DNA复制调控的主要方式。了解逆转录的过程和生物学意义;了解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方式。学习重点:原核生物DNA复制的过程和需要的蛋白质及酶;DNA复制的特点:半保留复制、半不连续复制;逆转录酶及逆转录的意义;DNA损伤修复的意义。 第十六章 RNA的生物合成和加工 ( 6 学时 )16.1 转录 16.1.1 RNA合成的酶学 16.1.1.1 RNA合成的基本特征 16.1.1.2 大肠杆菌的RNA聚合酶 16.1.1.3 真核生物的RNA聚合酶 16.1.2 操纵子和启动子的结构 16.1.2.1 操纵子及其结构 16.1.2.2 原核生物的启动子结构 16.1.2.3 真核生物的启动子结构 16.1.3 转录的起始和延伸 16.1.4 转录的终止 16.1.4.1 终止子和终止因子 16.1.4.2 抗终止和抗终止因子 16.1.4.3 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 16.1.5 转录后加工 16.1.5.1 原核生物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