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阅读含习题古 诗 词 鉴 赏 高考考点:1、鉴赏古诗词的形象; 2、鉴赏古诗词的语言;3、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 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专题一:鉴赏古诗词的形象诗歌的形象以景物描写为主,倾注了诗人的思想,包孕了诗人的感情。因而诗歌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意义、泛化意义和讽喻意义。意象:指诗歌所描写的景物(物象和景象)意境:作者通过这些物象和景象表达某种思想情感。提问方式:1、的寓意是什么?指什么?在诗中是什么意思等。2、表现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什么意思?景物有什么特点?塑造了怎样的形象?3、营造了怎样一个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变体: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
2、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感?答题模式 (一)、分析人物形象型 答题步骤 :身份+性格答题示例1: 点绛唇 李清照蹴罢秋千,起来慵纤纤手。露手花瘦,薄汗轻衣透。 风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问: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答:上片写身份,写身段纤细的少女荡完秋千,薄汗轻湿,神态慵懒而又娇美;下片写性格,风客入来,少女欲走还留,含羞嗅青梅,表现了她惊诧、好奇、爱恋而又含羞的心理活动。本词刻画了一位纤瘦娇美、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含有几分矜持与羞涩的少女形象。(二)、分析意象型 答题步骤 :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答题示例2: 瀑布 李忱千岩万世壑
3、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问: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答:涓涓细流不辞劳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险、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志士形象化身。(深层含义)(三)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4、。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清新自然、恬静优美,生机勃勃、生意盎然,雄浑壮阔、高阔深远,萧瑟凄凉、孤寂冷清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专题二 鉴赏古诗词的语言 (一)炼字型提问方式: 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有什么作用?或与其它字相比孰优孰劣。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
5、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5 南浦别 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问: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
6、尽其所有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二)、分析语言特色(风格)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豪迈雄浑(雄浑)、豪放俊逸(飘逸);(李白)沉郁顿挫、低沉;(杜甫)清新自然、清新明丽(明快)、清新淡雅(王维)明白晓畅、通俗直白;多用口语,明的如话;朴实无华,明快浅显;(白居易)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朦胧晦涩(李商隐)委婉含蓄、笔调婉约(李清照)豪放旷达(苏轼)悲壮慷慨,苍劲雄健;(陈子昂)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
7、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答题示例7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三)一词领全诗型提问方式: 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你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8、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答题示例9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专题三:鉴赏古诗词的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有多种分类,这里把它分为抒情、描写和修辞三种。(一)抒情1、借景或借物抒情(间接抒情)把自己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
9、此物予以抒发。景物:松、竹、菊、梅、柳、沙漠、大道、边关、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都是诗人借以抒情的对象。例:“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顽强抗争,抒发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及野草顽强生命力的感叹。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间接含蓄抒情)将感情融合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对国家忧感,对亲人思念。)“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为细无声。”饱含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3、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大庇天下寒士俱欢
10、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接抒发诗人甘愿为天下寒士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直接通过登幽州台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4、托物言志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写作手法。如于谦的石灰吟。5、托物寓理哲理诗。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如:“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晚春 韩愈)问:后两句令人咀嚼,有景有悟
11、,请简述你的理解。答:杨花榆荚虽缺色少香,却勇于创造,形成“漫天雪飞”的美景,给春天增色。寓含这样的哲理:缺乏才能的人,只要勇于创造,也能成就辉煌的事业。6、用典抒情援引史实,使用典故。用典: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贬,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廉颇。7、叙事抒情琵琶行 兵车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8、借古讽今 (讽喻诗)兵东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9、以乐景衬表情或以哀衬乐如:寒食孟云卿“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介子推。”(二)描写1、渲染国画一种方法
12、,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这种加浓形象的方法就是渲染。诗歌中指对环境、景物等作多方面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容。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问刘十九白居易)析:前三句,诗人尽情渲染,自己新酿出的美酒,微黄绿色,上面还有些悬浮物,细如蚁;那酒正在红泥抹的小炉上温着,天快黑了,又要下雪了。经过一番渲染,最后一句发问,也就水到渠成,得到突出。2、烘托国画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像的轮廓外涂抹,使物像明显突出。诗歌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正面渲染,侧面烘托。举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
13、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山园小梅 林逋 )问:这首诗表现了梅花的高洁和自己的喜爱之情,是如何表现的?答: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首、颈联写梅花生活的独特环境,不同凡响的性格和引人入胜的风韵。颔联写霜禽和彩蝶对梅花的喜爱,烘托自己的喜爱。尾联说只有诗人的低声吟可以与之相配,用不着世俗的歌舞宴饮来作伴,表达梅花的高洁和自己的喜爱之情。陌上桑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烘托(琵琶声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烘托琵琶女凄凉孤独
14、,悲伤的心情。3、衬托(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哀衬乐)利用事物间相近似的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现所要表现的文物。相似正衬 相对立反衬例:“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除夜作高适)析:不直接写自己思念故乡,而写故乡亲人思念自己,借此衬托自己的思乡之情,抒发得婉曲含蓄。“寒灯”的字渲染了旅馆的清冷和诗人内心的孤寂,描绘出孤寂冷清的意境。反衬:“朱门酒肉臭, 有冻死骨。”“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出”“月出惊山鸟”(以闹衬静)“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山房春事 岑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
15、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台城 韦庄)注:梁园,西汉梁武帝所建设,曾盛极一时。析:前诗以春花反衬梁园之萧条;后诗以烟柳反衬古城的空寂 4、抑扬把贬抑(否定),赞扬(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强调突出其中一方面,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方式:先扬后抑 先抑后扬,欲扬先抑 欲抑先扬。李商隐贾生 (贾生,指贾谊,被驱逐的臣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半夜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析;汉文艺帝在宣室夜如愿风曾被驱逐的臣子贾谊,“求贤访逐臣”写文帝求贤心切,“更无伦”写贾谊才华出众,这是扬。但汉文帝并不是听取什么治国安民的大计,他感兴趣的只是鬼神之事,这足以证明他政治上的昏愦无能,
16、这是抑。5、对比,照应对比又叫对照,就是把对立的事物,前后相叙,比增强艺术效果。例:“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析:霜天、残月是冷色,江枫、渔火是暖色,色彩对照。霜天的明亮与渔火的明亮对比,霜天的清淡与的残月的朦胧对比,这些对照营选出一种孤寂、飘零的意境,增强了感染力。照应,指对前后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例略。6、虚实结合又叫联想和想象朦胧、模糊性,留下想像余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虚实相生。实: 有据 客观 具体 显者 当前 已知虚: 无据 主观 抽象 隐者 未来 未知例:将发(李贺)“东床卷席罢,护落将行去。(实)秋白遥遥空,月满门前路。(虚)”析:诗人收拾停当,即将登程。那么前路如何
17、,诗人心中又在想什么,这层意思没有直说,诗人是写了眼前的景:秋色空旷辽远,弥天漫地;月光如水,洒满路途,似手没有尽头。(表达前途的迷惘,羁旅的漂泊无依之情)(间接抒情,寓情于景,这种写法又叫以景结情。)又如:从军行(其一)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析:边愁叫不尽,散不去,该如何呢?诗人岩开一笔,转入景物描写,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巷巷的景象,融情入景,以景结情,使诗情得到升华。而这一意境的创造,使诗歌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含蓄而深刻。7、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明月松间照,清字石上流。竹林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以动衬静)“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18、(一动一静,雄浑开阔)此例很多,不一一列举。8、多角度描写(由远近、上下、远望、近观)(三)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 互文、互文上文里省了在下文里出现的词,下文里省了在上文出现的词。相互成文,合而见义。特点与作用:语言明快,结构工整,声韵和谐,节奏明快。如:“当窗理云鬃,对镜贴花黄。”(当窗对镜理云鬃,当窗对镜贴花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长城在秦汉时修筑,故谓“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关,关塞,这里指长城。)用典古人常用典故,或鲜明强烈,或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运用典故既能使语言精练,又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另一方面也给读者的理解增加
19、了一定的难度。 用典的方法有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借用等种类。读者从字面上一眼可辨的,是明用;字面上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的,是暗用;正用指典故的含义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致;反用则是从反面来阐发典故的意思,即反其意而用之;借用是借典故的字面来表达与典故实际无关的事物。但要懂得常见的典故,如“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南阳卧龙,成名八阵图中”,这三个典故涉及到的历史人物依次是曹操、孙权、诸葛亮。还有如“武陵人”、“廉颇老矣”、“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举例说明:如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明用,“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
20、以犹欢”是暗用,“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是正用,“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是反用,“接孟氏之芳邻”是借用(它不是说“择邻而居”或比喻母教等意思,而是表示自己很高兴能与参加宴会的各位嘉宾结交)。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巫山云雨”这个典故在毛泽东笔下,不是指男女艳情,而是借指长江上游的洪水,用来展望祖国水利建设的前景,就是古为今用、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王维山居秋暝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是,春草就随着它的意愿衰败吧,这里的秋色实在耐人寻味,“我”还是愿意留在山中。即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的话,“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
21、留”。诗人招而不归,甘心隐居山林,其情可圈可点。一般来说,反用比正用更耐人寻味。 例2、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问: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答: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 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 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借代就是借此事物代替彼事物。它与比拟有相似之处,但又有所不同,不同之处在于:比拟一般是比的和被比
22、的事物都是具体的、可见的;而借代却是一方具体,一方较为抽象,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起桥梁,使诗歌的形象更为鲜明、突出,以引发读者的联想。这也就是艾青所说的“给思想以翅膀,给感情以衣裳,给声音以彩色,使流逝变幻者凝形。”双关词句有字面含义,又有隐藏含义,一语双关,传情委碗而含蓄。如西洲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析:女子采莲,若有所思地拿着莲子把玩;清香的莲子使她想起所爱的人,不由珍惜地置莲怀袖中。这首诗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写一位女子对情郎的执著相思。如“莲子”之谐“怜(爱)子(你)”,“莲心”之谐“怜(爱)心”,“清如水“说其情,纯洁如清水,“彻底
23、红”说爱得相为浓烈。这就使诗歌显得含蓄委婉。古诗词鉴赏三:表达技巧(答题模式)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情感的?有何效果?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使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的具体体现;(3)此手法传达诗人怎样的感情.答题关键:必须熟悉一些常用的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说错了,后面答题“满盘皆输”。例:“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早行 陈与义)问:此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主要运用了反衬手法(第一步)。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
24、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第二步)两处反衬都突现出诗人出行之早,表现出诗人由早行飘泊而引起的孤寂寂寞之情。(第三步)又如三维设计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问: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表达的思想感情。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一步)“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第二步)这种比喻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三步)表达皇帝受奸臣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
25、的情怀。(第四步) 古诗文阅读赏析试题 黄 鹤 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是唐代诗人崔颢。 B诗的首联借传说落笔,“空余”二字,令人心生遐思。 c颔联中“空悠悠”的“空”字写的是黄鹤楼。 D这首诗的前四句与后四句相互映衬又联成一体,既烘托了诗人登楼远眺的愁绪,使全诗波澜起伏而又一气贯通。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历历”“萋萋”描绘出了什么景致? 答:_3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表达的情感与此联相同,请选出一例写在下面。 答:_
2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下面是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这首诗,从总体
27、着眼描绘了钱塘湖蓬勃的春意。 B. 颔联、颈联写莺、燕、花、草四种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C. 诗人善于把握景物特征,运用最准确、最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加以描绘和渲染。 D. 尾联详细描写了“白沙堤”的美丽景色。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 答: 3诗歌以春为题眼抒发了 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句子是 4诗中的“几处”“谁家”改为“处处”“家家”可以吗,为什么?武陵春 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上片中诗人通过人物行动来写主人
28、公内心悲凉的句子是 和 二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他们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只恐双溪舴猛舟,载不动许多愁 ”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渔家傲 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你想到了学过的哪句诗? 二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一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
29、? 二诗的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由原来的低沉、伤感转为 、 ,这两句诗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一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作者思家的情感? 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自古被人称道,试选一个角度作简要的分析。 破 阵 子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氛围?2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什
30、么3体会“杀场秋点兵”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饮酒 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一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 的心境。二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请你说说为什么?登飞来峰 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一诗中的“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二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所描写的画面有怎样的特点?二真正的“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江城子 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一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 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诗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