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90.35KB ,
资源ID:1039910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9910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题.docx

1、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中学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题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中学【最新】七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题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北京晚报【最新】4月10日报道,饱受争议的扬州曹庄隋炀帝墓高票入选【最新】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关于隋炀帝的表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年号开皇,史称其统治为“开皇之治” 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酷虐残暴,引发了大规模农民起义589年,他在位期间实现了统一A BC D2隋唐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 )A邗沟江南河永济渠 B江南河永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D永济渠江南河邗沟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

2、的中心在A长安 B江都 C余杭 D洛阳4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5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A隋文帝 B隋炀帝 C唐太宗 D唐玄宗6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开创于唐初,废除于清末B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C毫无公平公正性可言D看重门第,不利于选拔人才7蒙曼说唐:武则天由百家讲坛讲稿改编而成,深入浅出,读来引人入胜。该书中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

3、,创立殿试制度D重用有才能的人8“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这首诗颂扬的是唐朝的A经济繁荣B政治清明C对外开放D民族政策开明9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他 ( )A重视生产 B政策开明C善于用人 D提倡节俭10人称“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的古代帝王是( )A唐太宗 B唐高宗C武则天 D唐玄宗11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武则天 B唐太宗 C唐玄宗 D唐高宗12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

4、革统治政策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都重视任用人才ABCD13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这位“伟大僧人”是( )A释迦牟尼 B鉴真C玄奘 D郦道元14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际性大都市的是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15我们想要了解7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的历史状况,可以阅读A大唐西域记 B金刚经C西游记 D史记16唐朝时,由日本派遣来唐朝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为A留学生B遣唐使C节度使D遣隋使17赞普是对我国哪一少数民族首领的

5、称呼 ( )A回纥 B南诏 C靺鞨 D吐蕃18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A先秦时期B秦汉时期C唐朝D宋朝19朱德“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中,“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李商隐 D杜牧20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不少创造发明。下列属于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有曲辕犁水排筒车耧车ABCD21中国十大传世名画是中国美术史的丰碑,用色彩记录了中华绵延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横亘万里的锦绣河山。天王送子图就是其中的一幅,它的作者是()A唐代的阎立本 B宋代的张择端C东晋的顾恺之 D唐代的吴道子22歌手河图在不见长安中唱道:“长安城有人歌诗三百,歌尽了悲欢。”下列属于曾经

6、发生在长安城的“悲”,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A盘庚迁殷 B开元盛世 C安史之乱 D黄巾起义23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统一国家的建立24下列有关宋朝重文轻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武将能安照自己的意志指挥军队作战B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C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的知州D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25京剧澶渊之盟是一出历史故事剧,其中歌词“将舟船暂驻中流,寡人要一观黄河夜景”中的“寡人”是指历史上的哪位皇帝?A寇准B宋真宗C宋高宗D明太

7、祖26一位南宋抗金名将认为“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这位名将是( )A岳飞 B文天祥 C戚继光 D郑成功2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政权并立C诸侯争霸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28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 )A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 B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D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的表现二、综合题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材料二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

8、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写诗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前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1)材料一中,唐太宗这句话主要阐述了什么关系?(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在哪个朝代得以完善?(3)科举制度在当时产生了什么作用?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资治通鉴材料二如下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旧唐书吐蕃传(

9、1)材料一中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3)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31读图,请回答问题。(1)上图描述的是_(水利工程的名称)?(2)运河两端城市的现今名称: A涿郡指今 B余杭指今 (3)此河开通有什么作用?32认识古代文化名人,回答相关问题。(1)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你能说出当时日本派哪些人到中国来学习? (2)日本深受唐文化的影响,请你试举两例说明。(3)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的主要事迹是什么?参考答案1B【详解】589年,隋文帝在位时实现了南北统一;

10、他统治期间励精图治,国家出现安定的局面,社会经济繁荣,历史上称为“开皇之治”。605年610年,隋炀帝在位时开凿了大运河,其在位时的残暴统治,最终引发了隋末农民起义,导致了隋朝的灭亡。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2C【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故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点睛】抓住题干关键词“从洛阳沿运河运到余杭”是解题的关键,隋朝大运河北抵涿郡,南到余杭,以洛阳为中心,从北向南依次是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D【详解】605年,隋炀帝下令开通贯通南

11、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D正确,C排除;长安是隋朝的都城,但不是大运河的中心,A排除;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下杀死,隋朝灭亡,但此地并非大运河的中心,B排除。故选D。4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开创贞观之治局面的是唐朝的李世民,D符合题意;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了隋朝,589年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实现了全国的统一,选项A排除;隋炀帝是开凿了贯穿南北的大运河,B排除;隋炀帝开创了科举制,选项C排除;故选D。5B【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隋朝科举制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

12、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本题选B。考点:科举制的创立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和识记能力,科举制是一种重要的官吏选拔制度,考试至今还在沿用,影响深远,是考试命题的重点,科举制的发展历程: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科举制度的演变: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科举制度的废除:清朝末年,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同学们以后对历史概念要深入理解,全面的把握才行。6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

13、识可知,为了改变权贵弟子无论优劣都可做官,而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不被重用的弊端,隋炀帝时设置进士科,通过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科科举制正式诞生,唐朝得到完善和发展,B项正确。科举制创立于隋朝,A错误,BD说法错误。故选B。7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武则天在位时期,重用人才,奖励农业生产,促进了唐朝经济的发展,她的统治被称之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因为武则天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所以后人肯定武则天。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B。8D【解析】题文的“天可汗”指的是唐太宗。结合所学知识,因为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北方各少数民族的爱戴,被尊为“天可汗”。A

14、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唐太宗在位时重视生产、善于用人、政策开明。依据题干内容任命房玄龄、杜如晦做宰相,表明唐太宗善于用人,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10C【解析】【分析】【详解】四个选项中,A项唐太宗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B项唐高宗是唐太宗的儿子、武则天的丈夫,D项唐玄宗前期的统治被称为“开元盛世”,只有C项武则天的统治因为延续唐太宗的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为“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故答案选C。11C【详解】根据题干“唐朝进入鼎盛时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迅速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

15、期,史称“开元盛世”,C项符合题意;武则天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没有达到鼎盛时期,A项不符合题意;唐太宗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也不是鼎盛时期,B项不符合题意;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执行太宗制订的各项政治经济制度,此时也不是鼎盛时期,D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C。12D【解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唐太宗和唐玄宗没有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故不属于“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排除含有的选项ABC,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解答组合型选择题,用排除法最简单,往往排除一项就可以确定答案。13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玄奘西行的相关内容。贞观初年,僧

16、人玄奘从长安出发,西行天竺,求取佛经。他一路上历经艰辛,到达天竺以后,玄奘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所以答案选C。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开放与交流玄奘西行14B【详解】唐朝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分别是居民的住宅区和商业区。长安人口上百万,还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故B符合题意;洛阳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大城市,不是“国际性大都市”,排除A;扬州和成都属于唐朝时期比较富庶的商业城市,当时有“扬一益二”之称,排除C和D。故选B。15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玄奘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

17、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A项符合题意;西游记成书于明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所以答案是A。16B【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对外交往的有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唐朝时期,日本派遣的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的使团被称作遣唐使,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D明显错误,A不符合题意,C是唐朝的地方官职名称。故选B。17D【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唐朝经济繁荣,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唐与吐蕃的交往密切,唐朝时,吐蕃是藏族的祖先,吐蕃族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是今天藏族人民的祖先,“赞普”是古代对吐蕃民族的首领的称呼。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

18、意,故选择D。18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故C正确。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较为有名,秦汉时期汉赋流行,宋朝时期宋词流行,ABD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D项。故选C。19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巧高超,被后人称为“诗圣”。 朱德“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的对联中,“诗圣”指的是杜甫。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唐朝农民发明了曲辕犁和筒车,符合题意;水排是我国古代一种冶铁用的水力鼓风装置,在公元31年由杜诗创制,不符合题意;

19、耧车是西汉时期的发明,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方法,需要学生抓住题干的挂见此“唐朝”,利用排除法解答。21D【详解】吴道子的画落笔雄劲,风格奔放,被称为“画圣”,代表作品天王送子图,D符合题意;唐朝画家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名作之一是步辇图,A排除;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状况,B排除;东晋顾恺之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C排除。故选D。22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

20、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唐朝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所以C项符合题意;A项盘庚迁殷是指商朝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B项不属于发生在长安城的“悲”,D项是发生在东汉末年。由此分析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3C【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国家统一、强盛,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盛世局面的出现。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以“和”为贵的民族关系。如文成公主入吐蕃等;对外的友好交往关系。如玄奘西游到天竺取经,鉴真东渡日本等;辉煌的隋唐文化,如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在时代。因此在我国封建社会里,隋唐时期是一个繁荣与开放的时期。

21、选项C符合题意;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A排除;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第一阶段,是中国早期人类的时期,B排除;统一国家的建立是指秦汉时期,D排除。故选C。24A【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采用杯酒释兵权的方式,用丰厚的待遇,解除了武将对中央皇权的潜在威胁。A项武将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指挥军队作说法不符合史实,符合题意。宋朝扩大科举考试的名额,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的知州,中央机构的要职由文人出任。BCD三项说法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故选A。25B【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北宋真宗时,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澶州城下,威胁东京。宋真宗在宰相寇准力劝下亲

22、征。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辽宋议和,辽朝撤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故选B。26A【详解】依据题中提示的词是:“南宋抗金将领”。根据课本所学可知,南宋初年,金军几次南下,南宋抗战将领英勇抵抗,抗金名将岳飞从金军手中收复建康,岳飞在郾城大败金军,收复许多失地,岳飞认为他“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便可太平”,立志誓死报效祖国,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A。2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历史阶段特征的准确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民族政权众多,是我国民族政权并立时期,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和是

23、主流,有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故选B。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辽宋夏金元2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实质上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扩大,所以宋代统治者为了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强化中央集权,弱化地方的军权,财权和派遣文官治理地方,B项符合题意;五代十国并不是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权的斗争,A项说法不正确; C D两项与上述史实特征不符,所以答案选B。29(1)君主与人民的关系(2)隋朝;唐朝(3)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解析】(1)根

24、据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从农民起义中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人民,材料的话表明了他对待人民的态度,描述的是他对君主与人民的关系的看法。(2)根据材料二“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官员多达数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了改变这一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科举制度诞生,在唐朝时期被进一步完善。(3)根据材料的

25、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度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影响深远。30(1)开明、友好、平等的民族政策(2)和亲和会盟:藏族(3)促进了汉藏之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解析】(1)根据材料一“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体现了唐太宗开明,友好、开放、平等的民族政策,对促进民族融合和唐朝强大都有积极意义。(2)根据材料二“唐蕃关系示意图”的信息,

2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实行和亲和会盟的民族政策,例如文成公主入藏,加深了两个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吐蕃就是我国的藏族的祖先。(3)根据材料一“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后,向唐朝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充分掌握唐朝时期对少数民族的政策,结合唐太宗的政策来解答本题,历代民族关系是国家稳定的基础,唐朝时期十分注重发展同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这是唐太宗的开明之处,例如文成公主入藏,起到了积极友好的作用。31

27、(1)隋朝大运河(2)A.北京B.杭州(3)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解析】(1)根据题干图片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上图描述的是隋朝大运河,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利用已拥有的经济实力,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所以地图中的A处应该是北京,B处应该是杭州。(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是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32(1)遣唐使;留学

28、生;留学僧(2)文字;建筑;节日;茶道(答出任何两点即可)(3)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玄奘;西游天竺学习佛法【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在唐时曾和中国往来密切,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唐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使团规模庞大,少则二百人,多至五六百人,密切了中日的关系。(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日本深感唐朝文化繁荣,虚心向唐朝学习,日本的文化和制度深受唐文化的影响,例如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他们还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日本的都城平城京,几乎同唐朝长安城的建筑样式相同。(3)根据图片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中的人物分别是鉴真和玄奘,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在日本弘传佛法,传播唐朝文化,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玄奘为探究佛教各派学说分歧,于贞观元年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艰辛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取真经,玄奘被世界人民誉为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使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