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9.63KB ,
资源ID:1032586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32586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9蝉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3.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9蝉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3.docx

1、八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19蝉 导学案人教部编版319*蝉国学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学习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3、学习本文作者为了获得第一手材料,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理解作者在动物世界的描述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学习重点1、掌握本课生字词以及法布尔和昆虫记的相关文学常识。2、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学习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来加强说明生动性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以及全面、细致、深入的观察方法。自主突破1选出加点字注

2、音有误的一项( ) A支撑(chng) 金蜣(qing) 隧道(su) 汁液(zh) B暴晒(p) 估量(ling) 臃肿(yng) 罅隙(xi) C刹那(ch) 翘起(qio) 纤维(xin) 狭窄(zhi) D牲畜(ch) 轧碎(y) 鳍状(q) 黏 土(nin) 答案:1.B 解析:“量”应读:ling。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蝉喜欢顶干躁、阳光充足的地方。幼虫有一种有力的工具,能够刺透晒干的泥土和沙石。 B.蝉的幼虫是从地下上来的,最后的工作才是开僻大门口。 C.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粘的液体,可以用来做恢泥。 D.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得来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3、答案:2.D 解析:A.干躁干燥,B.开僻开辟,C.恢泥灰泥。3.文学常识填空。 蝉节选自昆虫的故事,原文有四个部分:“蝉和蚁”、“ ”、“蝉的音乐”、“ ”。 作者 ,世界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国人。代表作 ,又名 ,全书共10卷,以生动有趣的文笔向人们展现出一个绚丽多彩的昆虫世界。雨果称为 “ ”。答案:3.蝉的地穴、蝉的卵 法布尔 昆虫记 昆虫的故事 昆虫的史诗4下列对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幼虫再用肥重的身体压上去,使烂泥挤进干土的罅隙。(缝隙) B这可怜的母亲一直一无所知。(什么也不知道) C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指对不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关心,处处关心。)D我们

4、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声音嘈杂)答案:4.C 解析:“无动于衷”的意思是:指对应该关心、注意的事情毫不关心,置之不理。 5下列词语填入括号处正确的一项( ) (1)我有很好的环境可以研究蝉的习性。一到七月初,蝉就( )了我门前的树。 (2)我要( )它们遗弃下的储藏室,必须用刀子来挖掘。 (3)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用砖墙使地道( )。 (4)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 )刺出三四十个孔。 A占据 观察 牢固 往往 B占领 考察 坚固 常常 C占领 观察 牢固 往往 D占据 考察 坚固 常常 答案:5.D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占领”的意思是:用武装力量取得某个地方。“

5、占据”的意思是:用强力取得保持。结合第(1)句的句意此处应该填写“占据”;排除B、C两项。“观察”的意思是:细察事物的现象、动向。“考察”的意思是:实地观察调查。结合第(2)句句意此处应该填写“考察”。排除A项,故选D。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假使它估计到外面有雨或风暴(当纤弱的幼虫脱皮的时候,这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它就小心谨慎地溜到隧道底下。 B那空壳仍挂在树枝上,有时竟能保持一、两个月之久。 C幸福是如此的来之不易又如此的转瞬即逝,你想,什么样的歌声才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此时的快乐呢? D蝉的幼虫初次出现在地面上时,常常在附近徘徊,寻找适应的地点一颗小荆棘、一丛百里香、

6、一根野草杆、或者一条灌木枝蜕掉身上的皮。答案:6.C 解析:A项括号应改为破折号,B项顿号应删去,D项顿号改为逗号。合作探究7.结合全文思考:文章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8.一般地,我们都是按照昆虫的生长过程“卵幼虫成虫”的顺序来介绍,但我们发现本文是从“幼虫”入手,介绍蝉循环往复的生活史。本文是按照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来进行说明?为什么这么安排? 9.本文尾段说:“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这句话在全文有什么作用?10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试举例分析。答案:7.交代作者有个很好的研究蝉的习性的环境,起了统领全文的作用。8.按照对事物的观察进程进行说明(

7、外内的观察顺序/事物发展变化顺序)。 (1)不落俗套,使文章新颖活泼; (2)幼虫建筑地穴,比成虫要生动、有趣,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 (4)突出蝉“四年黑暗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9.从结构讲,这句话结束了从卵到幼虫的说明,收束全文。从作者的感受讲,这句话在概括蝉的一生的同时,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漫长而苦难的历程的感叹、同情和怜爱。10.准确性(准确、明晰、平实);生动性(生动活泼、形象风趣、饱含感情);通俗性(口语);拟人化手法。如:法布尔用拟人的手法说蝉“表演一种奇特的体操”用了一连串动词,如“腾越”“翻转”“倒悬”“伸直”“张开”“钩住”等等,把蝉从

8、壳中脱出的艰难过程具体,生动,准确的写了出来。拓展延伸11.扩展阅读蝉和蚁蝉的歌唱等文章,试比较这些篇文章和蝉在写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当堂测试狼蛛的猎食(1)我在实验室的泥盆里,养了好几只狼蛛。从它们那里,我看到狼蛛猎食时的详细情形。这些做了我的俘虏的狼蛛的确很健壮。它们的身体藏在洞里,脑袋探出洞口,玻璃般的眼睛向四周张望,腿缩在一起,作着准备跳跃的姿势,它就这样在阳光下静静地守候着,一两个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2)如果它看到一只可作猎物的昆虫在旁边经过,它就会像箭一般地跳出来,狠狠地用它的毒牙打在猎物的头部,然后露出满意又快乐的神情,那些倒霉的蝗虫、蜻蜓和其它许多昆虫还没有明白过来是怎么回

9、事,就做了它的盘中美餐。它拖着猎物很快地回到洞里,也许它觉得在自己家里用餐比较舒适吧。它的技巧以及敏捷的身手令人叹为观止。(3)如果猎物离它不太远,它纵身一跃就可以扑到,很少有失手的时候。但如果猎物在很远的地方,它就会放弃,决不会特意跑出来穷追不舍。看来它不是一个A(贪心大,老不满足)的家伙,不会落得一个“鸟为食亡”的下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狼蛛是很有耐性,也很有理性的。因为在洞里没有任何帮助它猎食的设备,它必须始终傻傻地守候着。如果是没有恒心和耐心的虫子,一定不会这样B(长久地坚持下去,),肯定没多久就退回到洞里去睡大觉了。可狼蛛不是这种昆虫。它确信,猎物今天不来,明天一定会来;明天不来,将来

10、也总有一天会来。在这块土地上,蝗虫、蜻蜓之类多得很,并且它们又总是那么不谨慎,总有机会刚好跳到狼蛛近旁。所以狼蛛只需等待时候一到,它就立刻窜上去捉住猎物,将其杀死。或是当场吃掉,或者拖回去以后吃。(4)虽然狼蛛很多时候都是“等而无获”,但它的确不大会受到饥饿的威胁,因为它有一个能节制的胃。它可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吃东西而不感到饥饿。比如我那实验室里的狼蛛,有时候我会连续一个星期忘了喂食,但它们看上去照样气色很好。在饿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它们并不见得憔悴,只是变得极其贪婪,就像狼一样。(5)在狼蛛还年幼的时候,它还没有一个藏身的洞,不能躲在洞里“守洞待虫”,不过它有另外一种觅食的方法。那时它也有一

11、个灰色的身体,像别的大狼蛛一样,就是没有黑绒腰裙那个要到结婚年龄时才能拥有。它在草丛里徘徊着,这是真正的打猎。当小狼蛛看到一种它想吃的猎物,就冲过去蛮横地把它赶出巢,然后紧迫不舍,那亡命者正预备起飞逃走,可是往往来不及了小狼蛛已经扑上去把它逮住了。(6)我喜欢欣赏我那实验室里的小狼蛛捕捉苍蝇时那种敏捷的动作。苍蝇虽然常常歇在两寸高的草上,可是只要狼蛛猛然一跃,就能把它捉住。猫捉老鼠都没有那么敏捷。(7)但是这只是狼蛛小时候的故事,因为它们身体比较轻巧,行动不受任何限制,可以随心所欲。以后它们要带着卵跑,不能任意地东跳西窜了。所以它就先替自己挖个洞,整天在洞口守候着,这便是成年蜘蛛的猎食方式。(

12、节选自法布尔昆虫记)1请在选文第(3)段A、B两处添上合适的成语。AB.2指出(1)(5)(6)段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第(7)段中“不受任何限制”中的“任何”能否去掉,为什么?4结合选文,说说狼蛛“就像狼一样”的特点有哪些?答案:1A贪得无厌B持之以恒2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狼蛛的外貌特征;打比方。把狼蛛比喻成人,形象风趣,增加说明的趣味性;作比较。把狼蛛和猫相比较,突出强调了狼蛛捕食动作敏捷的特点。3不能,“任何”一词从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小狼蛛捕食随心所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4捕食动作敏捷。对猎物蛮横凶狠。饥饿时极其贪婪。总结反思22.愚公移山国学名

13、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4.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学习重点: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学习难点: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愚公智叟名字的深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3、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自主突破1.给下

14、列加点字注音。万仞()箕畚()孀妻()匮乏()始龀()曾不能( ) 魁父( ) 荷担者( ) 亡以应(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重点实词 方七百里 方: 惩山北之塞 惩: 毕力平险 毕: 杂然相许 许: 寒暑易节 易: 何苦不平 苦: (2)通假字 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河曲智叟亡以应。 一厝朔东。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无陇断焉。 (3)一词多义 且: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 焉:且焉置土石: 始一反焉: 之:出入之迂也: 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汝之不惠: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跳往助之: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其:其妻献疑曰: 感其诚:他。

15、其如土石何: 而:面山而居: 笑而止之: 聚室而谋: 而山不加增: 于:达于汉阴: 告之于帝: (4)古今异义 阳 古: 今: 阴 古: 今: 指 古: 今: 曾 古: 今: 诸 古: 今: 荷 古: 今: 毛 古: 今: 息 古: 今: 虽 古: 今: 已 古: 今: (5)词类活用 面山而居 面: 帝感其诚 感: 毕力平险 险: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3.填空。 (1)愚公移山选自_,体裁是_,作者_,名_,郑国人,战国前期_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目标是_。 (3)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_,表明愚公移山的决定大家拥护的文字是_。 4.翻译下列句子。 (1)甚

16、矣,汝之不惠! (2)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投诸渤海之尾。 (4)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答案: 1.1.rn b bn shung ku chn cng ku h w (1)方:面积。 惩:戒,这里是“苦于”的意思。 毕:全。杂然相许 许:赞同。 易:交换。 苦:愁。 “反”通“返”,返回。 “惠”通“慧”,聪明。 “亡”通“无”,没有。“厝”通“措”,放置。 “指”通“直”,一直。“陇”通“垄”,高地。 且:将近/况且。 焉:哪里 /语气词。 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的”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指示代词,“这” /这件事 /人称代词,他们 /他。

17、 其:代词,他的 /他 /副词,加强反问语气。 而:连词,表修饰 /连词,表修饰 /表顺承/表转折。 于: /介词,到 /向。 阳 古:山之南,水之北。今:太阳。阴 古:山之北,水之南。今:阴天。 指 古:直,一直。今:手指。曾 古:乃,并。今:曾经。 诸 古:之于。今;各个、许多。荷 古:负荷。今:荷花。 毛 古:草木。今:毛发。息 古:叹气。今:休息。 虽 古:即使。今:虽然。已 古:止。今:已经。 (5) 面:名词用作动词,面朝。 感:被感动,被动用法。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3.(1)列子.汤问 寓言 列子 寇 道 (2)山北之寒,出入之迂

18、也;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杂然相许4. (1)你太不聪明了! (2)于是带着子孙辈中能够挑得动担子的三个人。 (3)挑到渤海的边上。 (4)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再也没有大山阻隔了。合作探究 5.愚公移山遇到哪些困难? 6.移山的结果怎样? 7.文章第一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8.阅读二三自然段,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说说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答案:5.“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说明山又高又大,移山很艰难。 移山的人少,只有五人,且老的老、小的小。 “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说明路途遥远,往返时间长。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说明运土的工

19、具简陋落后。 6.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帝,派夸娥氏之子移走了两座山。7.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8.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拓展延伸9.什么是愚公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要不要发扬这种精神? 答案示例:愚公精神就是不怕吃苦,不惧怕任何困难的精神;就是敢于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精神;就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需要大力发扬这种精神。因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在进行社会

20、主义现代化建设时,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将有千万座“太行”、“王屋”挡住我们前进的道路,如果我们缺乏这种精神,那么,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事无成。当堂测试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1、“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0.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且焉置土石 年且九十 B.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益其所不能 C.投诸渤海之尾 诉诸法律 D.聚室而谋 斯是陋室11.文中的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2、(2)甚矣,汝之不惠!12.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B.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 13.实现中国梦,任重而道远。从选文中愚公的身上,我们可以汲取哪些精神营养?答案:10.C 11.(1)于是(愚公)带

23、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成年男子(上了山),凿石头挖山,用箕畚(装石头、土块)运到渤海岸边。(2)你太不聪明了!12.C 13.敢想敢干(不安于现状);团结合作(广泛依靠群众);有坚忍不拔的毅力;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做事不畏艰险。总结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体会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2、概括愚公移山的精神,概括故事的寓意: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自主突破1. 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惩(chng)山之之塞(s) 遂率子孙荷(h)担者三夫 B.京城氏之孀(shung)妻 始龀(chn),跳往助之 C.高万仞(rn) 曾(chng)不能损魁父之丘

24、 D.河曲智叟(su) 一厝(cu)朔东2. 下列加横线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杂然相许(赞同) 寒暑易节(交换) B.何苦而不平(愁)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尽) C.而山不加增(加大) 惧其不已也(停止) D.方七百里(周长) 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前,起加强语气的作用)3. 下列句中加横线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笑而止之 B.跳往助之 C.惩山北之塞 D.操蛇之神闻之4. 与“河曲智叟亡无应”中“亡”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B.甚矣,汝之不惠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一厝朔东4.试用原文中的有关语句填充下面这段分析性文字。 愚公虽

25、到了“ ”的高龄,但还要率全家人去“毕力平险”,这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首先有着明确的目的和远大的抱负:要解决“ ”这一交通不便之苦,要实现“ ”的明确目标。他不冒然行事,能先与家人商议。当提出移山的主张后,立即得到了子孙们“ ”的反应。这时其妻“献疑”,又促使他考虑得更周全。最后得到了“ ”的主意才开始行动。愚公不顾年迈力衰,亲自参与“ ”这样的艰苦劳动,用行动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精神可嘉,令人深受启发。1. B2. D3. C4. A5.年且九十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杂然相许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合作探究6.写一个孀妻遗

26、男的参与移山有什么作用? 7.愚公和智叟的看法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8.愚公是个什么样的人?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什么寓意? 9.本文以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案:6.这是一个细节描写,有两个作用:一是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开山劳作之艰辛,愚公一行之坚毅。二是以此之孀妻弱子“助之”与后面河曲智叟“笑止”作鲜明对比,寓托作者褒贬之意。 7.智叟立足于现在,愚公放眼于长远;智叟是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愚公是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8.愚公是一个有远大理想,不惧怕任何困难,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不怕吃苦,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令人尊敬的老人形象。作者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

27、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9.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拓展延伸10.就这则寓言本身而言,有人说,移山不合算,移屋合算些,怎样正确看待这个问题? 答案:10.有人提出“移屋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当堂测试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东野稷以御见庄公,进退中绳,左右旋中规。庄公以为文弗过也,使之钩百而反。颜阖遏之,入见曰:“稷之马将败。”公密而不应。少焉,果败而反。公曰:“子何以

28、知之?”曰:“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庄子外篇达生 11.解释下面加横线词语。 (1)使之钩百而反( ) (2)稷之马将败( ) (3)公密而不应( ) 12.翻译下面句子。 (1)东野稷以御见庄公。 (2)其马力竭矣,而犹求焉,故曰败。 13.概括这一篇寓言的寓意。 答案: 11.(1)圆 (2)倾覆 (3)闭口 2.(1)东野稷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2)他的马力气用完了.还强求它拼命奔跑,不翻车才怪了 3.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极限,超过能承受的极限就必然失败。【参考译文】 东野穗凭驾驶马车的技术向庄公自荐。他驾驶马车一会儿前进,一会儿后退,车轮压出的痕迹都是笔直的;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向右。车痕都像是圆规画出来的。庄公觉得谁也超不过东野稷的驾车技术,就让他驾车连续转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颜阖碰见东野稷正在驾驶.就进见庄公上奏道:”东野稷的马车肯定要翻倒的。”庄公很不高兴,假装没听见没有理会。不久,东野稷果然翻了车。鲁庄公便问颜阖:“您怎么知道他会翻车呢?”颜闽说:“他的马力气用完了,还强求它拼命奔跑,不翻车才怪呢。”总结反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