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册实验题剖析八年级上册必背诵的几个实验一 测量平均速度: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斜面的作用: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 (填“大”或“小”);可以看出小车在做 (匀速/变速)直线运动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AB = m/s在
2、测量过程中,发现下落时间较难测出,可采用的措施是 2. 如图,小欣做“测平均速度实验时”利用频闪相机每隔0.2s拍下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从斜面下滑的整个过程(1)木块从斜面顶端自由下滑,由图可以得出前一段的平均速度V1= ,后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全程运动的速度越来越 (2)木块在整个过程的是 运动3 如图所示,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 cm,物体的长度是 m。图甲与乙所示,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是 。二 探究声音的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
3、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载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 ,_ ,_的琴弦进行实验。(3)请你说出这样选取材料设计实验的原因: 。 编号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铜600.76B铜600.89C铜601.02D铜800.76E铜1001.02F铜1000.76G钢8
4、01.02H尼龙801.02I尼龙1001.02三 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1.结合图3.2-4(下图),请你思考以下问题: (1)甲图中(表示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在AB段对应的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 温度如何变化? 曲线上从哪一点海波开始熔化? 。此时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在BC段对应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处于什么过程?该过程用了几分钟?这段时间是否对海波加热? 曲线上从哪一点海波刚好完全熔化? 。此时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在CD段对应时间内海波是什么状态? ; 温度如何变化? 。(2)乙图中:(表示 变化的规律)物体的温度如何变化?状态如何变化?_。(3)固体分
5、为 和 两种;其中晶体有固定的 ,而非晶体没有;常见的晶体有 ;常见的非晶体有 。固体熔化的特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 热,温度 ;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 热,温度 。晶体 时的温度就是晶体的熔点。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必须到达 ,且要 热。四 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 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11121314151617181920温度/95969798989895989898(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中A、B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6、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以时间为横轴,以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五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小明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做实验,其中有一个可折转的光屏,这个光屏在实验中除了能呈现光外,另一个重要作用是:_(2)光屏是放在平面镜上而不是放在透明玻璃板,小明选平面镜做实验的原因是_ _。(3)
7、在光屏上标有角度数是为了研究_。(4)请在下右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5)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如何操作?_ _。(6)在下图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_。(7)一条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反射角是_。若反射角增大15,反射光线和入射线的夹角是_。入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是_。若反射光线与镜面垂直,则入射角是_,反射角是_。6.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 主要是利用玻璃透明的特点,便于 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M, 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
8、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N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跟蜡烛M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 (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4)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 (5)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六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1.【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甲)
9、,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_-【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 有关【设计并进行实验】小明在图29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光屏上像的大小40135缩小3015缩小2020等大1530放大10光屏上没有像8光屏上没有像【结论与应用】(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
10、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同学(选填“靠近”或“远离”),同时还应 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七 测量物质的密度实验:1.为了鉴别一工艺品是否铜做的,小刚和小海等几位同学做了以下实验:(1)小刚同学用托盘天平测量工艺品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a所示,请指出其中的错误是哪些: ; 。(2)小海这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测工艺品的质量,步骤如下: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此时应该把平衡螺母向 (填“左”或“右”)调节,才能使天平平衡。天平平衡后,把工艺品放在左盘,用镊子向右盘加减砝码,当把砝码盒中最小的
11、砝码放入右盘后,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接下来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直到天平再次平衡,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所处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工艺品质量为 g。(3)接下来他们用量筒测量工艺品的体积,步骤如下:在量筒中注入适量的水(如图c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1;把固体浸没在盛有适量水 的 量筒中(如图d所示),读出此时水面所对应的示数V2,则工艺品的体积V= cm3。(4)测得该工艺品的密度为 Kg/m3。根据工艺品的密度与铜的密度不等而得出工艺品不是铜做的结论。此结论是 (填“可靠”或“不可靠”)?实验一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例题:为了探究光反射的规律,小李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 图1(1)使光
12、线以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 等于 入射角。(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0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 同一平面内 内,此时,在纸板B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0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 OE 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可逆 的。(4)实验中,小明无意中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那么,镜中的像是正立、 等大 的 虚 像。 实验二 光的折射规律 例题:在研究光的折射时,小李知道了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
13、射角。小李猜想:光在其他透明介质的分界面发生折射时有什么规律呢?即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什么条件下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图2为了研究这个问题,他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如下实验:让一激光手电筒射出的光束从水斜射入玻璃,再从玻璃依次斜射入冰、空气中,其光路图如图2所示。然后老师又告诉他光在一些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下表。试回答: (1) 针对小李提出的问题,仔细观察图中的光路,对照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传播速度小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根据你得出的结论,请在图3中画出光由玻璃斜射
14、入酒精时, 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实验三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例题:小峰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玻璃板垂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4所示。在此实验中: (1)用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 大小 的关系;图4 (2)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 选填“较明亮的”或“较黑暗的”)(3)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A (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4)移去蜡烛B,在原来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15、虚 (选填“虚”或“实”)像。实验四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例题: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焦距为15cm。(1)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5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 倒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 缩小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图5的像。生活中常用的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2)若固定蜡烛和光屏不动,向左 (选填“右”或“左”)移动凸 透镜到另一位置,还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此时所成的像是 倒立 (选填“倒立”或“正立”)、 放大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实验五 密度的测量例题:钦州坭兴陶是中
16、国四大名陶之一。小刘取了一小块陶器样品,通过实验来测定坭兴陶的密度,过程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1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左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样品质量时,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22乙所示,则样品质量为 52 g。(3)用量筒测量样品体积时, 样品放在量筒前后的水位情况 如图22丙所示,则样品体积为 20 cm图1(4)样品的密度: 2.6 g/cm。实验六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例题:小丽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1图3图2(1)在实验中
17、,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该物质的温度是 68 ;(2)在实验过程中,小丽发现烧杯的上方有少量的“白气”生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烧杯中的水先汽化为水蒸气,然后液化形成的;(3)小丽根据记录的数据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图像,由图可知:该物质是晶体(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第4分钟开始熔化;在第49分钟的时间内,该物质内能的变化情况是增大(选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4)在实验过程中,小丽不对试管直接加热,而是采用隔水加热法,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固体温度上升过快,使固体受热均匀。实验七 探究水的沸腾例题: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4所示,根
18、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5所示。(1)实验中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的规律 制成的。(2)从图15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97 ,说明此 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小于(选填 “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图5图4(3)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 不变(选填 “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 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液化(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实验八 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例题: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6所示的实验。图6实验数据记录如下。(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相同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高_(选填“高”或“低”).(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永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 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大于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3)实验表明,水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