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735.60KB ,
资源ID:1026498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102649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 植物的激素调节 单元测试 2.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 植物的激素调节 单元测试 2.docx

1、人教版 植物的激素调节 单元测试 2植物的激素调节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选择题1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我们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B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减小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从图二中观察该浓度促进生长的效果最强,图一中胚芽鞘弯曲的程度最大,角度A应该

2、最小,所以A错误;当生长素浓度小于b点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图一中胚芽鞘的弯曲程度越大,角度A将逐渐减小,所以B正确;从图二中观察当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起抑制作用,所以C正确;由图二可知低浓度的生长素对于胚芽鞘的生长起促进作用,二高浓度的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则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所以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分析图解的能力。2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细胞成熟度会影响到生长素作用的发挥B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合成受到抑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植物向光性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

3、两重性【答案】A【解析】植物细胞成熟度会影响到生长素作用的发挥,A正确;顶端优势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运到侧芽,在侧芽部位积累,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B错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方式运输到侧芽,C错误;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体现生长素既能促进生长又能抑制生长,在植物向光生长时,向光侧和背光侧均为促进生长,D错误;【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名师点睛】1、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2、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具有双重作用,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3、胚芽鞘尖端能感光,生长素可横向运输,尖端以下

4、不感光,生长素只能进行极性运输3为验证生长素对果实发育的影响,将黄瓜雌花在开花前套袋,平均分为1号、2号两组后作如下处理:1号开花后在雌蕊的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再套袋;2号开花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缺陷是A2号花未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B1号未进行人工授粉C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D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设计实验应遵循单一变量、对照原则;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生长素的作用,即实验变量是生长素的有无,种子能合成生长素,因此本实验缺少没有生长素处理的空白对照,所以D正确。A、B、C不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

5、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4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A恩格尔曼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B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同时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C萨顿以果蝇为研宄材料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某种化学物质【答案】D【解析】恩格尔曼用极细的光束照射和细菌有氧呼吸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A错误;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B错误;摩尔根用果蝇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错误;温特利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进行实验发现了促进植物生长的是某种化学物质,D正确。【考点

6、定位】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名师点睛】光合作用的发现史:5从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能促进胚轴切段生长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D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轴切段形态学的上端(顶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生长素具有促进上胚轴切段生长的作用,A正确;上胚轴切段上放含生长素的琼脂块,给以单侧光照射,直立生长,说明单侧光照没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B错误;生长素可以由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是极性运输,也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并且题目中没有对照实验,C错误;该实验不能证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

7、是胚轴切段的顶段端,缺乏实验组,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6如图表示将玉米苗尖端分别置于不含生长素的相同的琼脂块上,并做不同的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含量,并分别用Af表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向光侧的生长素会被分解,则AB、CDB若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则CDef,且eB,同理可推出图丙中CD,A正确。如果生长素由向光侧移向了背光侧,则分析图丙和图丁可得出CDef,但由于云母片插入情况不同,图丁中向光侧的生长素会移向背光侧,所以ef,B正确。图甲中由于没有单侧光的照射,所以玉米苗尖端向上直立生长

8、;图丁中云母片插在尖端下部,不妨碍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移动,所以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C正确。图乙中的玉米苗尖端向左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的背光侧生长素分布多,细胞纵向伸长生长快,D错误。【考点定位】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名师点睛】学生对于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理解不清分析植物产生向光性的原因7植物激素的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的伸长,高浓度处理都会导致“恶苗病”B脱毒苗的培育过程不需要添加外源的植物激素C乙烯利处理青色的香蕉可加速其转变为黄香蕉D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会导致其染色体联会紊乱,出现无子果

9、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细胞的伸长,高浓度赤霉素处理会导致“恶苗病”,生长素处理则不会,A错误;脱毒苗的培育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需要添加外源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B错误;乙烯能催熟,所以其类似物乙烯利处理青色的香蕉可加速其转变为黄香蕉,C正确;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会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由于没有受精作用所以得到的是无子果实,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8图中A代表不同浓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目变化曲线,B代表浸入清水中的插条生根数目

10、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B. bd浓度的NAA溶液抑制扦插枝条生根C. c浓度的NAA溶液对插条生根无影响D.实验说明NAA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b浓度的NAA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大于清水中扦插枝条的生根数,则ab浓度的NAA溶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A正确;bd浓度的NAA溶液,其中bc浓度的NAA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大于清水中的扦插枝条的生根数,起促进作用,cd浓度的NAA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数量小于清水中的扦插枝条的生根数,起抑制作用,B错误;c浓度的NAA溶液中插条生根数等于清水中扦插枝条的生根数,说明无影响,C

11、正确;实验说明NAA既能促进生根,也能抑制生根,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D正确。考点:本题以生长素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实验为载体,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9如图所示右图两曲线分别代表根或茎的生长速度跟生长素浓度的关系,请问左图中的ABCD四点分别代表右图中的哪些点?AN、M、P、Q BM、N、P、Q CP、Q、N、M DP、Q 、M、N【答案】A【解析】植物横放时,由于重力的作用,A、B两点生长素浓度较低,C、D点生长素浓度较高,但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在此浓度下,促进A点生长,抑制C点生长;茎对生长素表现为不太敏感,在此浓度下,对B、D均具有促进作用,且对D点的促进效果更强,故A、B、C、D

12、分别对应右图中的N、M、P、Q点,A项正确,B、C、D项错误。【考点定位】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10瓶插鲜花的水分平衡值为吸水量与失水量的差值,它与衰老相关,为负值时鲜花开始衰败。如图表示不同处理方式下,水分平衡值降为0的时间和瓶插鲜花寿命的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和蔗糖都可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B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C蔗糖可为水分的吸收提供能量从而延缓衰败D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答案】C【解析】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组别和、组别和对比可知,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分别具有延长插花保鲜时间的作用,据组别可得细胞分裂素和蔗糖协同延长插花保鲜的时间,A正确;蔗

13、糖为二糖,在插花的水溶液中,未进入细胞且不能为水分的吸收提供能量从而延缓衰败,且水分的吸收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能量,C错误;组别对比,细胞分裂素延缓插花衰败的作用比蔗糖明显,B正确;组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分析图可知,水分平衡值降为0所用的时间最短,因此脱落酸含量最先快速增加的应该是蒸馏水组,D正确。【考点定位】植物的激素调节【名师点睛】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11下图1为一株幼苗水平放置一段

14、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图2为用一定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扦插枝条后生根的情况(其中浓度为0的是对照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的幼苗根尖极性运输方向从分生区到伸长区B图1中的根尖、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因横向运输导致其在根尖、茎尖的两侧分布不均匀C图2所示实验的结果表明生长素类似物在促进枝条生根方面表现为两重性D图2所示实验的对照组表明扦插枝条不受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答案】D【解析】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图1中的幼苗根尖从分生区到伸长区属于极性运输方向,A正确;图1中的根尖、茎尖产生的生长素因横向运输导致其在根尖、茎尖的两侧分布不均匀,B正确;图2所示实验的对照组扦插

15、枝条也能生根,那是它自身内源激素的作用,不能说明不受植物激素的作用时也能生根,D错误;图2所示实验生长素浓度为16/ppm的生根量小于对照组,说明该浓度抑制根的生长,生长素浓度为412/ppm范围内促进生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正确【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名师点睛】1、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1)、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2)、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横向运输:向光侧背光侧;极性运输: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3)、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发育中的种子和果

16、实2、胚芽鞘生长情况的方法: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均匀:直立生长;不均匀:弯曲生长(弯向生长素少的一侧)12光照、赤霉素和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对某种植物茎伸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茎伸长受抑制均由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引起B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C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无关D该植物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题图,光照时间长短、赤霉素、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等均会影响茎的伸长,各组限制因素不同,不能一概而论,A错误;对比1组和2组的茎长,说明赤霉素是影响茎伸长的主要因素之一,B正确;对比1组和4 组的茎长,说

17、明植物茎伸长与光照时间长短有关,C错误;对比4组和5组的茎长,同样光照时间情况下,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的小组茎长较短,说明该植物体自身的赤霉素合成受阻导致茎长伸长受阻,该植物不是赤霉素缺失突变体,D错误;答案是B。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13植物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图示为研究单侧光的光照强度与根弯曲角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单侧光照强度越强,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越多B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C单侧光照强度

18、越强,向光侧的生长素促进作用越强D根背光弯曲生长是基因程序性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曲线图显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植物根弯曲的角度逐渐增大,说明随光照强度的增加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的运输增多,A项正确;在单侧光的照射下,背光一侧生长素的浓度高,抑制生长,向光一侧生长素的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B项正确;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向光一侧的生长素浓度越低,低于最适浓度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随生长素浓度的降低而降低,C项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所以,根背光弯曲生长是基因程序性选择性表达的结

19、果,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14为了验证胚芽鞘的尖端确实产生了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探究实验时,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将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B胚芽鞘尖端和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C胚芽鞘尖端和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D未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置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

20、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答案】D【解析】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要把尖端离体进行试验注意试验的单因子变量为:有无胚芽鞘故应用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故D正确。【考点定位】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名师点睛】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导致向光生长B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

21、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C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答案】A【解析】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的极性运输不受单侧光影响,但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在尖端分布不均匀,导致向光生长,A错误;乙烯在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产生,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正确;萌发种子中赤霉素含量上升,脱落酸含量下降,C正确;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D正确。【考点定位】植物激素【名师点睛】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方法:【答案】ABCD【解析】A、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少时,运输到侧芽的生长素也少,这样会促进侧芽的生长,A正确;B、除去顶芽就能解

22、除顶端优势,从而促进侧芽生长,B正确;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积累在侧芽处,抑制侧芽的生长,C正确;D、切除顶芽,切口涂以高浓度生长素,生长素能极性运输到侧芽,抑制侧芽的生长,D正确【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17下图为燕麦幼苗向光性实验,此实验主要说明A尖端感受光照刺激引起幼苗向光弯曲B尖端向尖端下部背光一侧运输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多C尖端向尖端下部向光一侧运输生长素多D尖端产生的物质为吲哚乙酸【答案】B【解析】根据实验可知,胚芽鞘尖端旋转琼脂块的一侧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胚芽鞘弯曲生长,而光照也使胚芽鞘弯曲生长,说明背光侧生长素含量多,既尖端向尖端下部背光一侧运输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多,选

23、B。【考点定位】考查对生长素生理作用的双重性的理解。18植物体中,赤霉素与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的伸长,两者关系如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外施赤霉素可使基因突变引起的矮生植株明显增高B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的原理可能是抑制了生长素的分解C生长素一般是由植物从土壤中通过主动转运的方式吸收获得的D通常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赤霉素能促进茎杆伸长,可以使矮生植株明显增高,故A正确。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的原理除了促进前体物质合成生长素还可以通过抑制生长素的分解来促进,故B正确。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的,故C错误。通常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多种

24、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故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分析能力。19园林工人经常修剪绿篱的目的是( )A抑制侧芽生长 B解除顶端优势C抑制细胞生长速度 D抑制植物向光生长【答案】B【解析】园林工人经常修剪路旁的绿篱,其目的是剪掉顶芽,解除顶端优势,ACD错误,B正确【考点定位】生长素的作用以及作用的两重性【名师点睛】顶端优势: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源源不断的运输到侧芽,使得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的生长。20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

25、的合成受到抑制B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与光照方向无关C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生长素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答案】B【解析】顶芽生长占优势时,侧芽生长素的合成不受受到抑制,侧芽的生长由于生长素浓度过高而受抑制,A错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与光照等环境因素无关,B正确;生长素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C错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温特的实验中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自变量不是能量,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生长素从胚芽鞘尖端基部进入琼脂块的方式是主动运输,D错误【考点定位】植物激素二、综合题21下图

26、甲为植物激素调节过程,乙为动物激素调节过程(其中为细胞,为激素、为激素引起的生理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甲可以看出,赤霉素能通过 ,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较旺盛的部位有 。(3)在人体内与图乙中的相互制约的激素是 ,表示的生理过程为 。(4)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血糖调节方式有 。【答案】(1)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2分,答对一项给1分)(2)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1分,答出其中一项即可,有错误项不给分)(3)胰岛素(2分) 肝糖原分解(2分)(4)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或神经激素调节;神经体液调节)(2分,答对一项给1分)【解析

27、】试题分析:(1)分析题图可知:赤霉素能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和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提高生长素的含量,促进植株生长。(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较旺盛的部位有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3)图乙中的为胰岛A细胞,其分泌的为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因此在人体内与胰高血糖素相互制约的激素是具有降血糖作用的胰岛素;为肾上腺素,都能促进肝糖原分解,所以表示的生理过程为肝糖原分解。(4)图乙显示,血糖的调节途径有两条:一是血糖浓度降低直接作用于胰岛A细胞,进而引起机体分泌胰高血糖素,二是血糖浓度降低引起下丘脑有关神经兴奋,进而调节肾上腺分泌相关的激素,所以血糖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

28、节。考点: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血糖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22(14分) 南方红豆杉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具有极其重要的药用和经济价值,虽可利用种子繁殖,但种子的休眠期长,种子的萌发率低。为挽救这一珍稀物种,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提前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目标,做了如下实验探索。通过实验,得到了下表中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处理方式机械破损后直接播种0.05%赤霉素液浸泡24h机械破损后,再用0.05%赤霉素液浸种24h机械破损,

29、再用40的0.05%的赤霉素液浸种24h发芽率28.2%23.8%80.4%96.6%(1)该小组实验前做出的假设是: 。(2)概括该小组实验全过程的主要步骤:(3)该实验可得出的两条重要结论是:a ;b 。(4)为了使该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说服力,应作哪方面的改进? 【答案】(1)机械破损种皮,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意思相同给分)(2)(将种子分为四组)(按上表要求对各组种子进行处理)(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3)a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b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毒素浸泡效果最好。(4)设置对照组【解析】试题分析:(1)从表格

30、中实验结果可知,机械破损种皮、植物激素、温度等外因均能解除种子的休眠期,提高发芽率。(2)根据表格处理方式可知,将种子分为四组,按照表格中要求处理各组种子,播种并分别记录各组发芽情况,计算各组种子发芽率。(3)从实验结果可知,该实验可得出的两条重要结论是:机械破损、赤霉素浸泡、温度对解除种子休眠都有作用;对比发芽率较高的两组结果可知:机械破损后,再用40的赤毒素浸泡效果最好。(4)为了使该研究结果更加科学、更具说服力,应设置对照组。考点:本题考查“探究提高红豆杉种子发芽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设计方法及结果分析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并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23(9分)为探究2,4D溶液浓度对迎春枝条生根的影响,某同学首先按照图一所示步骤配制了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然后选择插条,分组、编号,浸泡枝条,适宜条件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如图二所示。图三是迎春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一分析可知,对5号烧杯中的2,4-D溶液的操作还应 ,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